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52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八

洪武十五年(4079年)九月初一丁未日,制作孝慈皇后的神主牌位。

孝慈皇后神主用栗木制成,高度为六寸九分,宽度为一寸九分,底座高为二寸六分,整体高度为九寸五分。

神宫高三寸九分,宽七分,深三分。

放置神主的木盒高一尺一寸二分,宽四寸八分,侧面宽四寸。

须弥座有七层,高三寸,总高一尺四寸二分,四面都有黑漆戗金云凤纹。

神门高二寸三分,宽也是二寸三分,形状像如意,用纯金装饰。

主龛高八寸四分,宽三寸八分,两侧宽三寸四分,三面都用黑漆戗金装饰,放置在匣子内的座上,不使用顶盖。

赐给刑部尚书开济、侍郎杨汝贤每人织金罗衣一套。

皇帝下令告诫四川都指挥使司及成都护卫指挥使司说:“蜀王的宫殿,要等云南的军队返回后,才可以动工。”

把蜀汉先主旧城有水流环绕的地方作为外城墙,在中间修筑王城。

诏书到了以后,慢慢谋划这件事,不要着急。

太白星在白天出现。

戊申日,吏部将从天下征聘而来的儒士中,选拔出精通经学、品行端正的人,按照等级上报给皇帝。

皇上说:“贤良的人才本来就不缺少啊。现在贤人君子出来为君主所用,应该根据他们的才能,不论大小都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不应该让他们有才能却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己酉日,吏部带领精通经学、品行优良的郑韬等三千七百多人入朝觐见。

皇帝对他说:“朕自从即位以来,一直寻求贤能的人,与他们共同商议治理国家的大计。然而我自知知人很难,这是连尧舜都感到困难的事,难道我所知道的人都是贤人,而我所不知道的人就没有贤人吗?所以朝廷诏令天下征召聘请那些遗落民间、隐居不仕的贤人。你们固然都是贤人君子,山林之中又怎么会没有像你们一样的人呢?把他们全都举荐给我任用。”

于是,济宁、单县儒士张宁因为董伦等人的推荐,朝廷又派使者去征召他,并且赏赐给郑韬等人每人一锭钞币。

赏赐户部尚书曾泰一件织金的罗衣。

癸丑日,将国子助教单仲佑贬为云南大理府儒学教授。

乙卯日,天空出现五色云。任命儒士萧尚仁为潭王府左长史。

萧尚仁因为年老坚决推辞,皇上任命他为平凉府儒学训导。

皇上对吏部大臣说:“近来我征召天下儒士到京城,他们都与我共同研讨治国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应该对他们优厚地对待。如果有士兵生病去世,相关官员会提供棺材,安排船只、车辆将其送回他的家中。来朝见君主却死在途中的也这样处理。”

戊午日,任命儒士金良佐为广东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己未日,有个粮长征收民众的夏税时,把征收来的绢藏匿起来据为己有,刑部按照监守自盗的罪名论处他。

磨勘司的官员俞纶反驳这个观点,说:“粮长因为征收夏税,藏匿了他人的绢,并非盗窃官府的物品。依据律条,应该按照因公聚敛财物归为己有来判罪。刑部所判定的罪行太重了。”

奏疏呈上,皇帝听从了俞纶的建议。

夜里,土星犯毕宿。

庚申日,任命儒士邢浩为河南布政使司左布政使,邹伯源为右参政,卢友常为山东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张翼为左参议,周尚文为右参议,郭思齐为北平布政使司左参政,许允恭为右参议,吴昭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邵勉为左参政,钱寿禄为右参政,刘安礼为左参议,王惟善为右参议,陈宗颜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齐瞻所为四川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宣彦为右参政,分别赐予钞锭。

辛酉日,祭祀周天星辰。任命儒士赵麟、苟文甫等人担任监察御史。

壬戌日,开始铸造监察御史印,印文是“绳愆纠缪”。

八月二十三癸亥日,特地在天下的府、州、县设置提刑、按察分司,任命儒士王存中等五百三十一人担任试佥事,每人巡察治理两个县,约定满一年就升迁官职。

官员进宫辞别皇帝时,皇帝告诫他说:“官吏治理政务的弊病,没有比贪污受贿更严重的了,其次就是平庸鄙陋。现在天下的府州县官员,在这两个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因此弊端日益滋生,百姓深受其害。所以命令你们前往治理该地,凡是官吏是否贤能,军民的利弊,都要查访纠举,不要因循守旧。”

任命儒士王嘉会、彭无党等为国子监博士等官职。

晋王府长史退休的桂彦良呈上《太平治要》,共十二条:

第一条是遵循天道。上天不用言语,四季就会更替,万物就会生长。上天降生圣明的君主,处在最高的地位,统治天下,就一定要效仿上天,光明如同日月,恩德如同雨露,威严如同雷霆,信用如同四季,这样百官就会尽职,各种事务自然就能得到处理。如果自身兼任众多事务,那么君主劳累臣子安逸,这不是用来效法上天的做法。上天的法则是爱惜生灵,圣人也爱惜生灵,爱惜生灵的美德深入人们心中,那么人们都会被感化而做善事,从而自然不会触犯法律了。孔子说:“只有天是最伟大的,只有尧能够学习上天的伟大。”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要开拓更多土地,中原地区是天下的中心。号称肥沃的土地,因为人力没有到达,长久以来变得荒芜。近来虽然命令各军屯田耕种,但开垦的田地还不够广阔。不如在四方土地贫瘠、百姓贫困、户口众多的地方,让有关部门招募百姓开垦耕种,愿意响应招募的人,给予物资人力方面的资助,减轻他们的徭役赋税,使他们乐于做这件事。等到所有犯罪的人,也把他们流放到屯田的地方,使得荒芜闲置的田地没有不种庄稼养蚕的。三五年之间,中原地区就会变得富裕,这样财用就会充足,礼仪就会完备了。

第三,顺应人心。天下以人心为根本,人心在哪里,天命就在哪里。所以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上承天命,下顺人心。百姓所喜爱的,君主也喜爱它;百姓所厌恶的,君主也厌恶它。大概人之常情没有不希望富裕长寿、安闲舒适的,所以三王使百姓生存而不伤害他们,养育百姓且日益丰厚,节约民力而不让百姓困苦。君主对于百姓,既然就像父母对于子女,那么百姓对于君主,也就像子女敬爱他们的父母了。夏商周三代能得人心,原因就在这里。

第四是培养圣明的品德。那聪明睿智、文武双全、仁爱孝顺的君主,天生就具有圣明的品德,本来就没有不具备的美好品德。然而在处理繁多政务的间隙,有时受到外界的触动影响,那么意念就会产生,就像重重的乌云遮蔽了太阳一样。所以即使是大圣之人,也必定小心谨慎,常常施加存养本心、反省检查的功夫。节制自己的嗜好和**,克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使自身保持清正廉明,使意志和气概如神明一般,这样就像青天白日一样,万物都会敬仰,圣德日益昌盛,圣寿万年。经传上说:“有很高德行的人必定会享有高寿。”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第五点是巩固国家命脉。夏、商、周三代的国祚之所以能长久延续,是因为用仁义道德教化百姓,不专靠刑罚,所以百姓能得到休养生息的快乐,而上天也会眷顾他们。秦朝、隋朝统治天下的时间不长,是因为他们只知道实行苛刻的政策,无休止地征发劳役,不实行仁义,所以百姓无法生活,上天也不保佑他们。现在大功告成,天下安定,万国都已臣服,应当以夏、商、周三代圣明君主的治国之道为榜样,以秦、隋两代的失误为鉴戒,这样就能使人心和谐喜悦,上天保佑眷顾,国家就像泰山一样安稳了。

第六是开设经筵。自古以来圣明的君主和贤能的臣子治理天下的重要原则和方法,都记载在六经之中,为万世后人留下训诫,不能不加以讲习。讲习了这些经典,就能明理正心,运用到处理政事上,没有不合适的。如今正当大力振兴文化教育的时候,应该选择德高望重、成就卓着的儒者,在农历初一和十五皇帝临朝听政的时候,讲解一篇儒家经典,陈述其中的要旨,让君臣都恭敬地聆听,人人警醒,产生向善之心,这对国家的治理和教化大有补益。

第七点是要精心选拔人才。官员任用得当,那么各种政务就会自行得到处理,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所以在选举官员时,不可以不谨慎。六部和十三个布政使司,这是国家的重要部门和官职,怎么能轻易任用又轻易废除呢?一定要多次考验他们的才能、品德和度量,确定他们可以胜任之后,再任用他们。至于提刑官、按察使和知府这些职位,固然不能完全了解担任这些职位的人,但也不能轻易任用。应该让五品以上的京官各自举荐一名贤良正直的人,知州和知县与百姓最为亲近,也必须加以选择。应该让按察使、知府每年举荐一两个清正廉洁、勤奋质朴的官员。凡是举荐的人,不论他是否当官,只要举荐的人有才能,就会得到奖赏,胡乱举荐,就会受到惩罚。像这样的话,那么人们都会尽心竭力地去寻找贤才而不会遗漏人才了。对于新提拔的人才,应当先让他们担任副职,若他们确实有出众的才能,再对他们破格提拔,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称职的官员了。

第八是慎重使用刑罚。刑罚这件事,关系着人的性命,不能不谨慎。所以《尚书》说:“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愿放过不守常法的人。要谨慎啊!要恭敬谨慎啊!一定要谨慎对待刑罚啊!”因为死者不能再活过来,受刑者的肢体也不能再连接起来,如果不谨慎处理案件,详加审判,那么就会有很多人受到伤害。伤害的人多了,一定会损伤和气,这不是善于治理国家的方法。掌管刑狱的官员,一定要选择公平、正直、宽厚的人,比如汉代的张释之、于定国等人,要信任他们并将重任交给他们,这样天下就不会有冤屈的人,也能实现刑罚被废除的效果。

第九条是重视教化。学校是用来宣扬彰明政教风化,培养教育人才的地方,不只是解释古书字义和辨析文辞而已。现在大规模兴办国学,增加学生名额,教育的恩泽已经非常深厚了。然而国学是天下的首善之地,已经选用了名儒,按照五经来教授学生,一定是先德行后文艺,压抑浮华崇尚淳厚,不能仓促地任用官员,以开启他们的奔走钻营之心。天天进步,月月进步,从而得到真正的修行和实践,使成年人有德行,小孩子有成就,将会看到风俗日益醇厚,人才辈出,为国家所用。

第十条是驾驭戎狄。驾驭戎狄的方法,把防守戒备放在首位,征伐放在其次,挑起边境的争端,贪图小的利益,这是最下等的做法了。所以说:天子如果圣明有道,那么四方的少数民族都会为天子守卫疆土。说的是用仁德来安抚他们,用威望和福禄收服他们,使四方的少数民族臣服,各自守卫自己的土地,这是最好的办法。像汉武帝那样穷兵黩武,只是白白地消耗中原的人力、物力,却没有什么好处。隋炀帝三次征伐高丽,而中原地区纷纷起义。凭借唐太宗的聪慧明智,后来也后悔征伐高丽是错误的,这些都可以作为借鉴,这不是守卫国家使四方少数民族臣服的正确方法。现在国内已经平定,天下统一,蛮夷也都前来朝贡,偶尔有不臣服的,应当通过修习文德使他们前来,派遣使者去告诉他们,他们就会畏惧我们的威严,怀念我们的恩德,没有不臣服的了,又何必在远方劳师动众呢?只是北方少数民族残余势力,仍然烦劳圣上思虑,应当挑选将领训练士兵,分别屯兵驻守,谨慎地做好边防工作,等到他们内部出现裂痕,一下子就消灭平定他们,也还不晚。

第十一条是搜求才能出众的人。古代的才能之士,有的隐居在耕田钓鱼和修筑房屋中,有的从商贾屠夫中崛起,都足以兴邦立世,并非只有一个方面可以选取。所以《尚书》上说:“选拔贤能的人不限制他的出身,广泛地访求才智出众的人。”现在对于秀才等科目的人才,朝廷都已经提拔任用了,而那些因军事犯罪而被贬谪戍边、从事农业园艺和医卜行业的人,或者因为轻微的罪过而被困在里巷的人,难道就没有可用的人才吗?应该让有关部门尽心寻访,如果真有才能出众、学识超群的人,就举荐他,为他开辟自新的道路,准许他效忠朝廷竭尽全力,那么或许可以得到有奇特才能的人,选拔十个得到一个,就可以抵得上千百个人的作用了。

第十二条,广泛咨询访察。从前舜喜欢向人请教,喜欢考察身边的言论,乐于从他人身上学习长处,所以能将天下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长处,而能了解天下所有的事情,足以开启事物的发展,成就功业,使百姓各得其所。俯伏思量圣明的朝廷统一了华夏,统治着众多邦国,远方偏僻之地,恐怕不能全都知晓,好的言论和高尚的行为,或许不能全部获取,正应该大力拓宽进言的途径,广泛地访查、大量地询问,让平常上朝的百官等候询问、论述答对。布政使、按察使、府、州、县的正官在朝见皇帝时,要让他们详细奏报情况,考察他们是否贤能。凡是当时政治方面的得与失,民众疾苦方面的利与弊,允许众人陈述申诉。古代有纳言的官职,专门掌管这方面的事务。应该选拔学问渊博、见识高明,并且通晓治理事务的人,特别授予纳言院官职,来仔细地选择事情是否可行,这样天下的事情就可以全部知晓,天下好的言论,没有不能听到的,而朝廷内外众多的官府衙门就不敢懈怠安逸,各自想着竭尽他们的职责了。

皇上说:“桂彦良所陈述的,通达事情的道理,很有助于治理国家。世人都说儒者拘泥于古代而不通晓当世。现在,像彦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通达的儒者了。”

甲子这一天,是天寿圣节,皇上因为孝慈皇后去世,不接受大臣朝拜庆贺。

乙丑日,任命儒士萧惟大等九人担任各按察司的副使、佥事。

命令天下的卫所,凡是抓到的逃军,都发配到云南戍边。

夜里,火星侵犯南斗。

丙寅日,皇上敕令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等人说:“九月乙丑日夜晚,火星侵犯南斗星宿。大概上天显示各种现象,用来表示鉴察和警戒。自古以来蛮夷之人反叛或归服变化不定,你们率领军队长时间在外辛劳,恐怕众人的心思松懈,被贼寇乘机攻击,应该严格加以告诫整顿,以防备意料不到的情况。而且蛮夷喜欢在水中下毒,将士们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格外谨慎,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出现了五彩云。

丁卯日,北平都司上奏说:‘在边境设立卫所,是为了限制隔绝内外,应该谨慎点燃烽火,在远处设置了望哨,控制防守要害之处,然后才可以震慑使胡虏臣服,安抚边境百姓。’

按照关隘划分:有一片石、黄土岭、董家口、义院口、箭簳岭、孤窑儿、刘家口、河流口、徐流口、冷口、界岭口、青山口、乾涧儿、桃林口、重峪口、石门子、白道子、白羊峪、石湖洞、五重庵、新开岭、佛面山、栲栳山、擦崖子、城子岭、大峪、水峪、中寨、榆木岭、青山、游乡口、铁门口、大喜峰口、小喜峰口、团亭寨、潘家口、常峪寨、三台山、隘口寨、龙井寨、朝儿岭、松陀儿、松棚峪、青山大岭、木潭岭、臭麻峪、刀山寨、分水岭、马蹄峪、洪山寨、蔡家峪、秋科峪、于家峪、道沟峪、罗文峪、猫儿峪、山寨峪、小挝角山、大挝角山、会仙台、沙披峪、山口。

西边的关寨有片石峪、冷觜头口、楮皮寨、尖山寨、龙池寨、大安口、井儿峪寨、鲇鱼石口、琵琶峪寨、马兰峪、平山寨、宽田峪、南山顶寨、饿老婆顶寨、滴水峪小寨、北山顶、滴水峪、北山等寨、录山顶、峰台岭寨、古强峪、耻瞎峪、钻天岭、黄崖口、小平安岭、大平安岭、三山寨、蚕椽峪、青山岭、彰作里、将军石口、碣山寨、黄松峪、文家庄、鱼子山、萧家岭、熊儿岭、沙岭儿、灰峪口、灰岭儿、猪圈头、山觜头、木场峪、灰塘峪、墙子岭、磨刀峪、许家峪、苍木会、小黄崖、大黄崖、石堂峪、姜毛峪、苏家峪、大虫峪、遥桥峪、南峪、烧香峪、墨峪口、蜂台峪、高垛子、小水峪、汉儿岭、城子山、倒班岭、杷头岭崖、师姑峪、梧桐安、齐头崖、柏岭安、将军台、卢家安、司马台、丫髻山、沙岭儿、??垛子、龙王峪、师婆峪、古北口、潮河寨、柞峪、陡道峪、蚕房峪、陈家峪、东??骨、西??骨、白马甸、划车岭、冯家峪、营城岭、黄崖口、石塘岭、东石城、西石城、东水峪、白道峪、牛盆峪、小水峪、水口峪、河坊口、神堂峪、开连口、加儿岭、驴鞍岭、南冶岭口、黄花镇、西水峪、枣园峪、灰岭口、贤庄口、锥石口、德胜口、虎峪口、居庸、阳峪口、苏林口、白羊口、柏峪口、高崖口、方良口、常峪口、长城岭、沿河口、石港口、小龙门口、天井关、东龙关、天桥关、天门关、洪水口、西龙门、叚口、石峨口、兰芳口、鹿角口、南龙门、马水口、道水口、石塘口、金水口,一共二百处。

应该用各卫所的士兵戍守那个地方。

皇帝下诏同意了。

己巳日,因为孝慈皇后的梓宫即将出殡,准备了醴馔向太庙告祭,派遣官员向金水桥、午门等神灵举行祭礼,又派遣官员向钟山的神灵祭祀说:“在本月庚午日,将孝慈皇后安葬在钟山的南面,让成穆贵妃、永贵妃、汪贵妃祔葬。

还祈求神灵保佑,永远安定太平。

夜里,有一颗红色且带有光亮的大星,从井宿天樽星的位置出现,向东运行一丈多后消失。

庚午日。孝慈皇后的灵柩出发时,皇帝亲自到灵柩前祭奠说:“现在是良辰吉日,要将皇后安葬在钟山之南,命令妃嫔、皇子以下的人护送。

现在要将你的灵柩送去安葬了,我特地用牲畜和甜酒来祭奠你。

祭祀结束后出殡。

文武百官都穿着丧服,到朝阳门外去送别(遗体)。

这一天,将棺椁安葬在墓穴中,皇太子献上黑色和浅红色的布帛、玉璧,举行完奉辞的礼节之后,(先帝的)神主牌位返回宫中,文武百官穿着白色的丧服在朝阳门外迎接,(然后神主牌位)回到宫中。

百官行奉慰礼完毕,皇帝又在几筵殿用醴酒和饭食祭祀,从再虞到九虞都这样。

这天晚上,(朱元璋)仍然派遣使者用甜酒美食向钟山的神灵祭告致谢,是因为(朱元璋)要在这里覆土埋葬(马皇后)的缘故,(朱元璋)将(马皇后)所葬的山陵命名为孝陵。

占城国王阿答阿者派遣他的大臣杨麻加益等人带着金表和地方特产前来朝贡,朝廷赏赐使者不同数量的文绮、袭衣、钞币。

壬申日。儒士沈士荣上奏说:‘臣恭敬地奉皇帝的诏令,接受国家的重任,前往京师,与天下数千名儒士,亲自接受皇帝的圣谕,共同讨论治国之道,以使百姓安定,陛下恳切的言辞,反复再三。’

只是我愚昧,不足以回答陛下的旨意。

然而假如我的不当之言得以施行,那么比我贤能的人就必定都会进献言论了。

我敬畏地认为皇上恭敬勤奋地寻求治国之道,到现在已经有成效了。

朝廷中的贤哲之士难道都没有进言吗?

所任用的臣子,难道都不贤能吗?

担心所说的话不能拔除根源问题,任用的人不能完全施展他的才能,所以才要烦劳陛下操心忧虑。

何况现在明智的人只为自己考虑,甘心沉溺于自暴自弃;愚蠢的人不考虑坚守自身(操守),多次触犯法令制度。

这都是因为进言的人没有追本溯源的言论,选拔官员的人没有根据实际才能选拔。

从前魏征侍奉唐太宗,不过是随着事情的发生而进谏,不能纠正君主内心的错误,这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言论。

汉文帝把贾谊贬谪到长沙,这是不重视人才的表现。

古人称贤才难得,周朝也不过仅有九人罢了。

何况贤能的人是很难遇到的,千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两个,就像从沙子中淘出金子一样,如果厌恶沙子太多而不淘,那么金子就得不到了。

任用人才要经过多次考验,就如同矿石的冶炼一样。

银如果不经过熔炼就使用,那么矿石再多也不能制成器物。

希望陛下仔细地加以选择,不要认为儒者都是贤人就全部任用,或许有一个儒者不称职,就把其余的儒者都抛弃,那么贤人就在其中,也不能分辨出来,这就像没有经过淘洗的金子一样。

选拔任用官员之初,也许他们不适合担任这一职位,但这些人虽然有才能,却先于别人败坏了政事,这就像是没有除去矿石中的杂质一样。

这里暂且谈论用人这一件事,然而所说的根本,即使尧、舜是圣人,也不断寻求别人的劝谏,何况还没有达到尧、舜的境界呢?

皇上平定了天下各路群雄,依靠武力夺取了天下,将百姓从水火之中拯救出来,让天下安定,将夷狄驱赶出去,恢复了中原,成为像汉、唐、宋一样的君王,洗刷了向夷狄称臣的耻辱。

我私下为千古豪杰感到庆幸,又怎会不想瞻仰陛下,来尽我的愚忠,为陛下进一言呢?

现在听到陛下的教诲,言辞恳切到了极点,吕怀深受感动,于是冒昧陈述狂妄的言论,冒犯了陛下的威严,没有地方可以逃避罪责。

如果特别承蒙恩赐宽容,赐予纸笔,让我把要说的事列成条文,或者让我侍奉在圣上左右,深入讨论各种政事,这是我的愿望。

皇上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亲自写诏书表扬他说:“以前周舍想要拿着笔和简牍,跟在君主身后,每天都记录,每月都仿效,每年都有收获,他的君主非常高兴。

你是福建的有志之士,长期恪守儒家之道,一旦应诏前来,就能超越众人,竭诚纳忠,想要倾尽心中的想法,不仅是朕喜欢你,听说过你的人,都知道喜欢你了。

如果能一直坚守这种操守,就能和古人一样,美名流传后世,希望你能勉励自己。

士荣,福建人,以儒士身份被举荐到京城,他博学多才,善于辩论,不久后被擢升为翰林待诏。

甲戌日。诏令天下的府、州、县,凡是官府衙门房屋毁坏破旧的就修缮它,狭窄简陋不能居住的就翻新它。

如果城池规模达不到但可以居住的,都保留原样,不要再重新建造来劳烦百姓。

那些桌子、床榻和器具用品,凡是官府所购置的,在离职的时候,不要就擅自拿走,违反的人以贪污罪论处。

皇帝下诏给吏部:“近来所征召的天下秀才中,有年老生病不愿做官以及考试下等已经被授予官职而没有上任的人,每人赐钞四锭,让他们还乡。”

乙亥日,赏赐驸马都尉李祺、梅殷每人宅地一处,江西田租每年两千石。

这个月,修筑黔江守御千户所的城墙。

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又发动叛乱,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等人讨伐并平定了他们。

在此之前,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等人平定云南以后,就分兵四路出击,攻打那些没有归降的蛮寨。

云南城里的守军很少,各个少数民族趁机相互煽动,准备叛乱。

有个土官杨苴特别凶暴狡猾,欺骗他的部下说:‘总兵官已经率领大军全部回去了,云南城可以夺取了。’

纠集蛮人部众二十多万人前来攻打。

当时城中粮食短缺,士兵大多生病,忽然听说敌寇到来,大家都很忧虑。

都督谢熊、冯诚等人环绕城池牢固防守,不久架起望楼等防御设施准备战斗,并且在城墙上放置很多强劲的弓弩,敌军一到就射击他们,敌军往往随着弓弦的响声而倒地毙命。

等到敌军稍微懈怠的时候,就派出精锐部队去攻打他们,敌军无法进攻,就接连扎营围困城池。

当时沐英等人在乌撒驻军,听说这件事,马上挑选一万名骁勇的骑兵回去救援,到达曲靖后,派遣士卒潜入城中报信,被贼人抓住,贼人审问他说:‘总兵官率领三十万大军来了。’

叛贼众人十分惊愕,于是拔营在夜里逃跑,逃向安宁、罗次、邵甸、富民、晋宁、大祺、江川等地方,又占据险要之处建立栅栏,想要谋划再次入侵。

沐英分派调遣将士,把他们(叛乱者)全部剿灭,活捉四千多人,各个部落全都平定,云南又恢复太平。

迁移广东番禺、东莞、增城归降的民众二万四千四百多人到泗州屯田。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四十八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