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4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九

洪武十四年(4078年)九月初一壬午日,皇上驾临奉天门,任命颍川侯傅友德担任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担任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担任右副将军,率领将士,前往征伐云南。

傅友德等人接受命令以后,皇上告诫他们说:“云南地处偏远荒僻之处,行军打仗的时候,应当了解那里的山河地形状况,来谋划进攻夺取(的策略)。我曾经查看地图,向众人询问(情况),得知(那里的)险要关塞,攻取(云南)的计策,应当先从永宁派遣勇猛的将领,另外率领一支军队开向乌撒,大部队接着从辰州、沅州进入普定,分兵占领要害之地,然后再进军曲靖。曲靖是云南的咽喉要地,敌人一定会集中兵力在这里,来抵抗我军,仔细观察形势,出奇制胜,关键就在这里。已经攻占曲靖后,让三位将军率领一支精锐部队奔赴乌撒,与永宁的军队相呼应,大军直接进攻云南,使敌人腹背受敌,疲于奔命,这样就一定能打败他们。云南已经被攻克,应当分兵直接奔赴大理,先声夺人的气势已经形成,敌军的局势将会土崩瓦解。其余的部落,可以派人去招安,不必劳烦大军。”

军队出发,皇帝亲自到龙江为他们饯行。

(明朝)派遣使者带着敕符告知播州宣慰使杨铿说:‘以前元朝的朝纲不振,乱兵到处兴起,天下的百姓,没有闲暇安定地生活。朕已经统一了天下,向四方征讨不来朝贡的国家,蛮夷的首领,没有不称臣纳贡的。他们中有的人意图在于侦察窥探,没有坚定事奉大国的诚心,只会招致灾祸与失败。你杨铿世代守卫播州,作为我的屏障,然而轻易听信没有根据的话,容易产生猜疑,所以过错积累得一天比一天深。现在大军向南征讨,大多使用骑兵,你应当率领三千匹马,率领两万酋长的军队作为先锋,来表明你的诚意。诏书到了以后,你们要好好奉行,不要违背我的命令。’

又以敕符犒劳金竺长官密定,说:“西南各少数民族虽然表示归附,然而不过是暂时来朝贡而已。你秘密地确定献上五百匹马,来帮助朝廷征讨,你的诚意值得嘉奖,所以我特地派使者来告诉你,等到我班师回朝的时候,一定会重重地犒劳你的功劳。

命令魏国公徐达镇守北平,军队和百姓全都听从他的指挥管辖。

任命聪明正直的聂子实为北平布政使司右参议,右参议吕忠为左参议。

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

癸未这一天,将翰林院、钦天监、太医院的品级改为正五品。翰林院有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孔目一人,下属官员侍讲二人,侍读二人,五经博士五人,典籍二人,侍书二人,待诏六人,史官修撰三人,编修四人,检讨四人,钦天监有监令一人,丞二人,主簿一人,下属官员五官正五人,五官灵台郎八人,五官保章正二人,五官挈壶正二人,五官监候三人,五官司历二人,五官司辰八人。漏刻科有博士六人,太医院设院令一人、院丞五人、吏目一人,下属官员有御医四人。钦天监、太医院的官员都按照品级,授予文职散官。

派遣西域僧人古麻辣室哩、山丹室哩等人回国。在此之前,西域僧人板的达和他的徒弟古麻辣室哩等十二人,从中印度前来朝拜,(朝廷)命令他们游览五台山,一共六年,(之后)回到京城,居住在钟山的佛寺。后来板的达死了。到这时,古麻辣室哩等人请求返回西域。皇上敕令礼部说:“昔日板的达前来的时候,看他姿态容貌端正高洁,持戒修行精严慎重,朕很是赞赏他。等到他在中国居住了很长时间,我们中国的僧人和百姓也敬重他的善行。板的达去世后,古麻辣室哩等人谨遵老师的教诲,像老师在世时一样尊敬他,可以说是不背弃老师的人了。现在我请求回到自己的国家,并且想要把在中国所经历的风土人情和人物事迹告诉我们的国王,使国王不用走出家门,坐在家中就能知晓中国的繁荣昌盛。皇帝特地赐给他僧人的名号为孝净戒师,让他返回西方。凡是经过各个国家以及各位酋长,他们如果问我从哪里来,经过了几个国家,我一定会详细说明,让他们了解情况。况且僧人来的时候,朕曾经询问他所游历的地方,听说那里的景物有很多奇异之处,朕也感到很高兴,何况他听说了我们中国的广大呢?你们礼部详细记录我的谕旨,让僧人带回去,还要命令所到各国以及各酋长,在僧人到达后,要好好护送他们。”

甲申日,出现了五色云彩。设置北平山海卫指挥使司,于是在永平府设置迁民镇、榆关、卢峰口三个驿站。

乙酉日,皇帝下令对宋国公冯胜、河南都指挥使徐司马说:‘天象屡次出现异常,不能不引起警惕。大梁的军民居住在一起,应该用心安抚他们。如今秦王、晋王返回京城,应该挑选精锐的将士,严密地进行值夜守卫。大王抵达之后,宋国公出来迎接,就让都指挥使守城;都指挥使出来迎接,就让宋国公守城。指挥将士们派出三分之一的人出城迎战,其余的人全部留下来守城。你一定要日夜更加谨慎,不要疏忽。’

设置湖广宁州卫指挥使司。

己丑日,又重新设置起居注(官名)这一职位,品级为从七品,让儒士单仲佑担任这个职位。任命殿廷仪礼司鸣赞蔡瑄担任司正。

壬辰日,皇帝下诏在滁州建造滁阳王庙。

丙申日,设置复州卫指挥使司。

丁酉日,朝廷设立中都留守司,统领凤阳、长淮等八个卫所。设置留守一人,官阶为正二品,左右副留守各设置一人。正三品的经历司设有经历一人,正六品的都事一人,正七品的断事司设有断事一人,正六品的副断事一人,正七品的吏目一人。(官职)未入流品的,任命驸马都尉黄琛担任留守(官职)。

戊戌日,祭祀天上的星辰。

己亥日,天寿圣节(皇帝生日)这一天,皇上亲临奉天殿接受朝拜和祝贺,在华盖殿宴请百官。

改建蒋山太平兴国禅寺为灵谷寺。当初,太平兴国禅寺在宝珠峰的南面,梁朝僧人的宝公塔就在那里。到这时,主持僧人仲羲上奏请求将其迁走,于是皇帝下诏将其改迁到京城东面独龙冈的左边。建成以后,赐予匾额名为灵谷寺,在寺外大门上题字‘第一禅林’。又赐给一百五十多顷田地。

辛丑日。敕令刑部尚书胡祯等人说:“帝王统治百姓,都希望他们受到感化,至于刑罚,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所以唐尧、虞舜时期的法律,对罪行有怀疑的就从轻处罚,像四凶这样的大罪,也只是流放。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已经制定,有关部门却既不能宣扬、明确政教风化,使百姓不触犯法令,等到百姓有了小过错,又有时加以严厉苛刻的惩处,我很怜悯这些情况啊。如果皇帝有怜爱生命的德行,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有做善事的心思,改过自新的人多了,那么轻视生命的人就少了。从今以后,只有犯有十种严重罪行(十恶)确实查证属实的按照法律判决,其余各类犯有死罪的(犯人),都按照减免死罪(的方式)论处。

袭封衍圣公的孔希学去世了。孔希学,字士行,是孔子的第五十六代孙。父亲孔克坚,元朝时继承了衍圣公的封号。至正十五年,朝廷征召孔克坚担任同知太常礼仪院事,于是让孔希学承袭封爵。当时他只有二十一岁。山东盗贼兴起,孔克坚当时已经辞官在家,担心被乱军玷污,就率领全家向北逃到了燕都。孔希学跟随着父亲走到稿城。丞相贺太平听说了这件事,上奏朝廷让孔克坚担任集贤直学士,让孔希学担任秘书监卿,将他们召入燕都。时间久了,变乱更加严重,父子都不乐意处在这个职位上,于是借口生病辞官回家。吴元年冬天,大军攻取中原地区,都督张兴祖的军队到达东平,各个郡县都投降了。希学于是和他的堂兄曲阜县尹希章一起去拜见张兴祖。洪武元年,大将军徐达到达济宁,孔希学又在军门前拜见。徐达派人护送孔希学前往京城。这一年冬季十一月,皇帝下诏让他像以前一样袭封爵位。接着跟随太祖入京朝见,多次得到赏赐。每年元旦,皇上接受四方朝贺,特地命令希学班次在丞相之下。先圣(孔子)庙庭自从战乱之后,一天天地趋于坍塌毁坏,希学尽力修缮它,又收回被豪民侵占的五十多顷祭田,礼器、礼服、乐舞仪式,依次全都兴办起来。到这时因为疾病去世,享年四十七岁。皇帝下令礼部派遣官员前去祭祀。那文章写道:‘三纲五常的道理,从上古各位圣人代代传承,全都倡明它来养育百姓,贯穿万世而不可缺少,若不是先师孔子,谁能阐明它呢?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大多幸福,只是先师的学说才是圣明的啊。世上那些有大德的人,天地不会让他们沉沦埋没,因此成为帝王的老师,在宗庙享受祭祀千秋万代不会断绝,他们的子孙也得以存续。我因为你孔希学是先师(孔子)的后代,赐给你名誉地位,永远彰显这种圣教。突然传来了他的死讯,说他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唉!继承爵位荣华富贵,最终能够保住美名,没有遗憾了。特地派使者用牲畜和美酒来祭祀你,你一定要享用。’

任命儒士张璲为福建左布政使,任命王廉为陕西左布政使,任命安处善、徐子民、曹岱、梁伯兴、彭友信、韩宜可、李宜之都为右布政使。安处善,湖广人;徐子民,山东人。岱,是浙江人。李伯兴,是河南人。彭友信,北平人。宜可,是山西人;宜之,是江西人。又任命教谕王景为山西布政使司右参政,任命吕原度为山东布政使司右参议,任命张景翔为周府右长史。

甲辰日,有白气贯穿太阳。

乙巳日,夜晚,有一颗大星从八毂星起,向西北方向移动,有光尾,到达四辅星消失。又有一颗红色的星,从娄宿向西北运行,到壁宿消失。

丙午日,皇上对四辅官王本等人说:“上天之道,赐福给行善的人,降祸给作恶的人,这是不用说话就能明白的。君主有德行,上天就降下祥瑞来回应他;君主没有德行,上天就降下灾祸来警示他。所以上天对于君主,就像父亲对于儿子,儿子不善良而父亲警告他,(儿子)怎么敢不害怕呢?大概谨慎小心不违背正道,尚且忧虑有不寻常的灾祸;如果放纵自己而不戒备,又怎么能避免一定会发生的灾祸呢?我和你们都应当谨慎对待这件事。

四川水尽源、通塔平、散毛各洞的长官发动叛乱,朝廷命令江夏侯周德兴率军前去讨伐,还命令汝南侯梅思祖、都督佥事张诠担任他的副手。当时德兴率领军队征讨五溪蛮,五溪蛮人四处逃散,到这时(朝廷)命令(他)再次讨伐各个山洞(的蛮人),不久就都平定了。

礼部尚书李淑说:“州县儒学的教导大多被举荐为贤良等科的官员来到京城,导致师范职位空缺,学生荒废学业。皇帝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朕正在为没有遇到贤明的老师而担忧,而有关部门却又将他们提拔任用,这非常违背教育人才的意图。那就禁止这种行为。’于是将这件事写成法令。

丁未日,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率领大军到达湖广,分别派遣都督胡海洋等人率领五万军队从永宁赶赴乌撒。

撤销山西布政使司织染局。

朝廷任命考功监令李澄为兵部尚书。

己酉日。赐予翰林院修撰赵新准予退休的敕命说:‘士人能够安身立命并且始终保有这种状态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上等才能的人,志向高远、度量宏大,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中等才能的人,谨慎地遵循现成的法度,没有偏离正道,仅仅能将事情处理好;再次一等的人,虽然也能遵守法度,但有时会偏离正道,不过还不至于作恶。这些都是用来保全自身的方法。只有你正直朴实,不虚伪,博览群书,当初你担任国子助教时,能够胜任职务。等到他升任山西布政使时,虽然没有什么显着的政绩,但是能保持自身的廉洁。朕认为你本来是个儒生,而才能不如普通人,不适合担任政务,所以授予你翰林修撰一职。不久之后,我看到你年事已高,疾病缠身,特别下令让你辞官退休。你一定要善始善终,来符合我的心意。’赵新,温州乐清人,精通《春秋》,因他人举荐而担任官职,到这时辞官还乡。

冬季十月初一,发生日食。

癸丑日,命令司法部门对囚犯拟定刑律并奏报朝廷,召集翰林院给事中以及春坊正字、司直郎一起商议,认为判决公正后,再上奏裁决。

甲寅日,皇帝在太庙举行祭祀。免除应天等五个府的秋粮(赋税)。皇帝诏令说:‘制定法律是为了约束奸邪之人,施恩是为了抚恤下民。我想到开创帝业之初,军队所需的军备器械都由江南的百姓提供,他们真是太辛劳了。应天、太平、广德、镇江、宁国这五个郡今年的秋粮,官田的秋粮减半征收,民田的秋粮全部免除,期望使百姓的财力得到恢复,(大家)一同欢乐地享受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

丙辰日,漳州府南靖县百姓叛乱,南雄侯赵庸派兵讨伐平定了叛乱。

任命秦王府右长史蒋子杰为山西按察使。子杰,是四明奉化人。洪武四年,蒋子杰由乡贡进士被提拔为起居注。五年,被任命为刑部主事,兼任秦相府录事。八年他升任审理正,十一年他升任长史,十三年他改任崖州知州,不久他被召回京城复职,到这时他被授予现在的官职。

撤销王府伴读和工正所。

戊午日,表彰杭州府仁和县百姓何富的妻子平氏坚守贞节的品德。平氏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她的丈夫富就去世了,她发誓不再改嫁,孝顺侍奉公婆,教育儿子,直到儿子有所成就。到这时已经六十六岁了。有关部门将这件事上奏朝廷,皇帝下诏表彰她。

庚申日,古田县百姓廖十等人叛乱,杀害抢掠官吏百姓。主簿苏琏率领杉洋巡检司的士兵和差役去抓捕他们,砍下了二十多个贼人的首级,活捉了十八个贼人。正巧福州卫指挥佥事储英率领军队赶到,攻击了他们,抓获了四百多个贼人,于是平定了叛乱。

辛酉日,给事中郑相同进言说:“建国初期的制度,凡是向太子奏事,只有太子的属官自称臣子,朝廷大臣则不这样(自称臣子)。”大概是表示尊敬没有两个君主的意思。现在全都(向您)称臣,在礼仪上是不妥当的。皇帝下诏书让大臣们商议,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上奏说:“太子,是国家的根本,是继承圣体承接皇位的人。”臣子的尊敬之礼,怎么能有不同呢?相同的言论是不正确的。请所有向东宫奏事的人,依旧称臣。听从了他的建议。

任命浙江右布政使曹岱为左布政使。

壬戌日,朝廷设置水马驿站二十六处。水驿:湖广有一个,在夷陵州,叫屈溪。四川二十两。成都府有一处,名叫木马;眉州有三处,名叫眉州、青神、平羌。嘉定州有一个驿站,叫做下坝。叙州府有四个县,其中一个叫宣化。分别是牛口、江安、李庄。泸州有四个盐场,分别是纳溪场、黄舣场、牛脑场、汉东场。重庆府有七个驿站,分别是石羊、蔺市、铜罐、漕溪、瀼途、周溪、仙女。马驿站五个。夔州府,包括施州、龙溪、石臼坝、南木隘、高唐。

命令凉州卫派遣士兵驻守金塔寺山口和土鲁干口。

癸亥日,太原府阳曲县发生地震。派遣监察御史林愿、孙荣等人分别巡查各道的罪犯囚徒。当时皇上想要革除天下刑狱案件被积压、蒙蔽的弊病,所以分别派遣御史到各地考察处理,凡是罪行严重的人都送到京城,由大理寺仔细审议。于是,林愿等人前往湖广等地,石恒等人前往直隶的苏州、松江等府。皇帝下诏书说:“君主顺应天时来修订政令,这是自古以来的制度。”现在天气寒冷,应该修订刑法。御史的职责在于司法,伸张正义,处理冤案。现在派你们去各处审理判决囚犯,罪重的全部送到京师,让大理寺详细审判。不要任凭私情而歪曲法律,不要违背正道而残害百姓,期望律法顺应人心,法律符合天理。慎重啊,不要违背我的命令。”

甲子日,四川威、松、茂州三个卫所,用茶、姜、布、纸交换马匹送往京城。改凤阳左卫为河南左护卫指挥使司。

乙丑日,故元平章董善政等五十七人从沙漠前来归附。

己巳日,禁止沿海居民私自与海外各国往来。户部尚书徐辉奏称:开封府祥符等八个县以及陈州遭受水灾,有六千七百八十九户百姓受灾,被水淹了的田地有两千四百四十二顷九十七亩。朝廷下诏免除了他们的租粮,一共二万六千一百三十四石,棉花一百八十四斤。

壬申日,拂晓,水星出现在东方。制定考核弹劾的法令:在京城的六部中五品以下的官员以及太常司、国子学的下属官员,听凭本衙门的正职官员考察他们的品行和才能,检验他们的勤勉和怠惰情况,评定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五军各卫所的首领官,都要接受监察御史的考核,三年考核一次,九年进行通考,决定官员的黜陟。那些四品以上官员以及通政使司、光禄司、翰林院、尚宝司、考功监给事中、承敕郎、中书舍人、殿廷仪礼司、磨勘司、判禄司、东宫官员都属于近侍官员。监察御史是负责视听和整肃风纪的官员。太医院、钦天监以及王府的官员不在正常的选官范围之内,任期满后官员的升降,都由皇帝亲自裁决。直隶的各部门首领官和所属官员由本部门正职官员考核弹劾,任职期满后由监察御史复核考察。各布政使司的首领官及属官,都由提刑、按察司考核弹劾。那些茶马司、盐马司、盐运司、盐课提举司以及军队中的职官和首领官任期届满时,都要由布政使司考核弹劾,之后再送交提刑按察司复查考核。布政使司四品以上的官员,按察司、盐运司五品以上的官员,任满后官员的升降要由皇帝裁决。朝廷内外的入流官员(从九品以下官员)以及杂职官任职九年期满后,交上履历证件到吏部考核,按照条例降职或升职。如果确实有特殊的功勋和才能,超过常人的,由皇帝亲自裁定。主管部门事务繁多而能称职且没有过错的官员,晋升二等;有私下笞打公过的官员,晋升一等。有被记录判处徒刑、流刑罪行一次的,按照原本的等级任用;有被记录判处徒刑、流刑罪行两次的,降一等任用;有被记录判处徒刑、流刑罪行三次的,降二等任用;有被记录判处徒刑、流刑罪行四次的,降三等任用。杂职官员中,办事繁多而且平时没有过错的,经历五次考核之后就提升一个等级(官职)。有私下指出自己上级的过错的,按本等任用。有记录被判徒刑或流刑一次的降一等,两次的降二等,三次的降三等。任职经历超过四次,杂职中任职简单的职位而称职的,与任职复杂的职位而平常的相同。简单且平常没有过错的,按照本职任用;有私人笞打(他人)等公过的,降一等(任用),记录在案。记录为徒流一次的官员降二等使用;记录为徒流二次的官员降为杂职,记录为徒流三次以上的官员就罢黜他。如果政务繁多却不称职,初次考核降二等;如果政务简易却不称职,初次考核降三等。如果有记录为徒刑、流刑的官员,都在杂职里任用。九年之内,两次考核为称职,一次考核为平常,就按称职对待;两次考核为称职,一次考核为不称职,或者两次考核为平常,一次考核为称职,或者称职、平常、不称职各有一次考核,都按照平常对待。其中按照事务繁简划分的标准是:在外的府,(如果)田赋粮食在十五万石以上;州(如果)在七万石以上;县(如果)在三万石以上;或者(官员要)亲自到王府、都司、布政使司、按察司(办公);并且有军队马匹防守抵御(的地方);处在驿道上(的地方);边境重要且物资供应之地,这些都属于事务繁多(的情况)。府里的存粮不到十五万石,州里不到七万石,县里不到三万石,以及地处偏僻安静的地方,都属于事务简单(的情况);在京城的各个官署,都依从事务繁多的标准。

甲戌日,赐给国子学官员冬天的衣服。设置汉中府金州月岭金场局、青绿局,洵阳县蜀河朱砂局、水银局、碧甸子局,每个局设置大使、副使各一人。

江西按察司有个书吏,说该司副使田嘉写表文署名的时候,没有穿戴朝服,这是不敬的行为。皇帝说:“如果是拜见上表就需要穿朝服,而书写上表即使穿常服又有什么妨碍呢?”小吏搜集长官的小过错,这种风气不能助长。命令司法部门判处他的罪行。

丙子这一天夜里,火星干犯太微垣。

己卯日。衢州、处州、温州三府的山贼吴达三、叶丁香等人联合起来作乱,朝廷命令延安侯唐胜宗、右军都督佥事张德统领军队讨伐他们。

潮州府海阳县百姓发动叛乱,南雄侯赵庸调兵前去讨伐并平定了叛乱,擒获贼人一千多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二千零七十人押解到京城。皇上下令诛杀带头作恶的人,胁从的人予以释放,让他们各自回到家属身边,使他们恢复本业。

辛巳日,在陕西设置了四个递运所。巩昌府的漳县有一处,名叫三岔;岷州卫有三处,名叫酒店子、梅川、野狐桥。

这个月,皇帝下令让周王朱橚前往自己的封国。

爪哇国王八达那巴那务派遣他的臣子阿烈、彝烈时等人上表进献土特产以及三百名黑奴,皇帝赏赐给阿烈、彝烈时等人不同数量的衣服和钱财。

《大明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三十九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