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36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二

洪武十三年(4077年)六月初一日庚申日,皇上对侍从的大臣说:君主如果能够内心清净,减少**,常常不忘记广泛施恩、救济众人的心意,或许百姓就能受到他的恩泽。侍臣回答说:‘陛下的这份心思,就是天地的心思啊。’只有君主的内心没有私欲,才能明察并决断各种事务。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治理得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就能享受到福分。皇上说:“人之所以不能英明地作出判断,确实是因为**妨害了他啊。”然而英明的判断也不以急躁、苛刻的审察为能事,如果发现有做不到位的地方,反而有损君主的英明;如果要求得太过,就会减损君主的度量。

太原、大同二府奏报:郡地原来因为有很多碱地,百姓煮碱地的水制盐,从宋朝、金朝以来,百姓向官府交税,凡是成年人口每月交纳三升米,儿童交纳两升。本朝洪武三年,开始向他们征收赋税,税率都降低了一升。洪武五年时,因为这两个郡民众贫穷,土地贫瘠,缴纳米粮很困难,(朝廷)便全部免除了它们的赋税。如今已经过去了七年,而户部又想按照旧例征收赋税,恐怕百姓的力量无法承受。皇上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命令户部立即免除赋税。

叙州、重庆这两个府报告说:今年的夏税,让百姓用绢来代替丝缴纳。当地出产粗丝,不能用来织绢,希望用布来代替缴纳绢比较方便。于是同意了。

癸亥日,安南陈叔明派遣使者进献表章,进献地方特产以答谢朝廷的恩德。是因为曾经有诏书告诫过他们。赏赐他们的使者数量不等的华丽丝织品。朝廷派使者带着敕谕前往北平、山西、陕西、四川、广东、广西、辽东、福建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统计核算边疆卫所之地现有的仓库粮食,以及今年所征收的田赋粮食,能够供给军饷和官吏几个月的俸禄,详细报告给户部让皇帝知晓。命令凤阳、扬州二府以及和州的百姓,每户养一匹官马的,就可以免除两个成年男子的徭役。

乙丑日,刮起了大风。

丙寅日,雷电击中了奉天门。扬州发生火灾,烧毁了粮仓中的粮食。

丁卯日,派遣使者带着敕谕给江阴侯吴良、临川侯胡美、都督张铨、于显、孙恪说:‘昨天上天示警,我思考治理百姓的事情,应该把休养生息放在首位,王府的一切劳役工程,都应该停止。’当时赵良等人在山东、湖广各郡监督建造齐王、潭王等各王府,所以下谕旨(给他们)。

己巳日,朝廷又任命翰林编修吴沈为待制。

十三日(庚午)。任命儒士赵楫为试通政使司右参议。

癸酉日,任命太常寺少卿阮畯为吏部尚书。阮畯,是杭州仁和人,在元朝为官时是一名教官。丙午年,阮畯以原官的身份前往京城。洪武三年,任太常司赞礼郎,五年后转任博士,又升任太常寺丞,十二年升任太常少卿,到这时任太常寺尚书。(皇上)召见儒士李延龄、李干并下敕令说:我即位十三年了,从早到晚勤勉不懈,想要得到各地的贤才,一起共同安定天下。哪里料到大臣不尽职,互相勾结做坏事,虽然像四凶那样的罪恶之人已经被诛杀,但寻求贤才的心意却不相称(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现在监察御史推荐你们博学多才,我特地派使者带着诏书前来征召,当地官员礼送你们到京城,来满足我虚心求贤的愿望。

甲戌日,太阳周围有日晕现象。平凉府下了冰雹。

乙亥日,废除各府照磨一职。(皇帝)召见儒士杨良卿、王成季并下敕令说:朕听说民间没有遗漏的贤才,这是虞舜兴盛的原因;推举贤才不拘一格,这是商朝得以大治的原因。不任用仁人贤士,国家就会空虚,朕对此不能不忧虑。翰林典籍戴安推荐你才能高超,学识渊博,确实适合任用。诏书到达的那一天,有关部门就要按照礼仪送(他)出发,朕有重用(他)的地方。

丙子日,(皇帝)召见儒士石器等人,下制书说: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三位君王任用贤能之人,从而达到太平昌盛,可是现在天下得不到治理,难道是这些百姓跟以前不同了吗?由于我缺乏德行,不能发现和推举出身低微的贤才,难道是因为有小人在位,使君子不能被举荐上来吗?试尚书范敏举荐你们陕州的石器、荆志、灵宝县的王道、杨原、张知、阌乡县的王仲宁、张谦、郭黼、赵规,说他们学识出众,才能和德行远超常人,所以我特地派遣使者前来征召,有关部门会按照礼仪把你们送到京城,我将试用你们。朝廷派使者征召江都县学的训导胡志远,这是因为给事中王和的推荐。

丁丑日,设置谏院官员,左右司谏各一人,秩正七品,左右正言各二人,秩从七品,书吏四人。

戊寅日,皇上告诫户部官员说:“以前奸臣聚敛财富,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将天下细微的东西都征税,朕对此感到非常羞耻。从今以后,像军民嫁娶丧葬祭祀所用的物品,舟车丝布之类的东西,都不要征税。你们户部要张贴告示告知天下,让百姓都知道这件事。

己卯日。设置行人司,设行人一名,官秩正九品;左右行人各一名,官秩从九品。

庚辰日,皇帝派官员分别前往各郡祭祀五岳四镇、四海四渎以及帝王陵墓。

壬午日,福州府闽县刮起狂风下起暴雨,刮倒了百姓的房屋,有被压死的人。

癸未日,有大风从东北方向吹来,发出很大的声响。

甲申日,又将翰林院待制吴沈降职为编修。湖州府长兴县的百姓运送夏税丝织品到京城,户部挑选出其中粗糙且多疵点的,共得到四百三十斤,上奏想要惩处他们。皇上说:“小老百姓像这样艰苦,如果对他们加罪并且再征收赋税,那么老百姓就会更加困苦了。”丝粗,难道就没有用处吗?皇帝下令释放了他。

(君主)召见儒士吕慎明并下敕令说:‘古代贤能的人,大多隐居在山洞之中,甘心处于贫贱的境地,一定要等到有德行的君主按照礼仪征召聘请,然后才出来被当时的朝廷任用,从而像尧、舜那样治理民众,像伊尹、傅说之类的人就是这样。’现在天下不担心没有贤才,只是担心我寻求贤才的方法还不够完善罢了。翰林编修吴沈为国家举荐贤才,说你才德兼备,所以特地派遣使者聘请征召(你)。你一定要来朝见,来满足朕虚位以待的心意。当时沈又推荐了湖州府学教授童冀,朝廷也派遣使者去征召他。

召见儒士刘仲海,下令说:“朕以浅薄的才能,登上皇帝的位置,很害怕自己见识短浅,不能洞悉隐秘的事理,不能安抚百姓,所以日夜勤勉,希望与天下贤明的士人一起达到太平盛世。虽然人们对它们的追求十分急切,但是真正达到的人总是很少。《尚书》上说:‘能识别人才就是明智,即使是圣明的尧帝也很难做到。’朕因此多次敕令百官,各自举荐所了解的人才。而翰林典籍戴安推荐你博学多才,我特地命令有关部门按照礼节送你到京城,你不要推辞。

(朱元璋)召见儒士邹鲁,告诫(他)说:‘以前元朝失去统治(能力),天下不安宁。’朕出身平民,消灭群雄,平定祸乱,统治百姓,已经十三年了。访求贤才的方法,也有不周到的地方。况且大臣没有才能,而君子隐匿不仕,小人尊贵荣耀,于是导致有才能、有德行的人,隐居在山林之中,不求声名显达。现在奸邪的人都已经伏法。昨天命令近臣各自推荐他们所知道的人才,翰林典籍戴安推荐说你的才能可以任用,所以特地派使者带着符节来召你。诏书到了之后,有关部门按照礼仪送(此人)到京城,朕将要提拔任用他。

召见儒士宋季子,下令说:‘朕认为历代社会安定、百姓安乐,法令彰显、弊端革除,礼教昌明、乐声和谐,风气淳朴、民俗美好,只在于推举任用合适的人才罢了,舍弃这一点却能做到这样的,从来没有听说过。’翰林典籍吴伯宗推荐你学问渊博,才识出众,所以我特地派遣使者召你入朝,我将对你以礼相待。

派使者去召见儒士揭枢、王舆、龚文达、白天民,这是因为给事中徐日新、监察御史叶孟芳的推荐。设置判录司,设判禄一人,官秩正七品;设副判二人,官秩从七品。司吏四人。掌管在京城官吏的俸禄发放的文书移送、验对符契等事务。凡是官吏每月的俸禄,一定要在判录司填写盖有骑缝印的文书之后才发放。六部凡是有支取费用的请求,也这样做。罢除全国征收竹木税的场所。所以元朝的将士许撒思台等人从辽东前来归降,皇帝赐予他们不同数量的文绮、衣服和钞币。赐令礼部尚书契斯退休。契斯是溧阳县人。丙午年,契斯以原元朝嘉定知州的身份前来归附。洪武元年,(朝廷)授予(他)兵部员外郎的官职,不久(他)被提升为符宝郎,后改任尚宝司丞。四年,(他)出京任泰安州的知州。六年,升为河间府知府。契斯入朝担任户部郎中,后升为尚书,又外放担任山西左参政。召还京城,担任吏部尚书,后来迁任礼部尚书。到了这个时候,他因为年纪大了退休。

诏令延安侯唐胜宗督率浙江下属卫所的官军制造海船,修筑城墙和护城河。暹罗斛国派遣使者进贡本地特产。升浙江布政使司参政王铎为布政使。这个月,皇帝因为天象变异而避开正殿,大臣们呈上奏表坚决请求,皇帝下诏书答复说:‘我听说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君主,德行与天地相等,仁爱与百姓之心相融洽,吉祥的征兆屡次降临,被称为最好的治理天下的君主。’我因为德行浅薄,不能任用贤才谋求治理(国家),来符合民众的期望,因此上天降下告诫,灾祸和异常现象频繁出现,(我)日夜小心谨慎、勤恳努力,没有闲暇安宁的时候,特地避开正殿,来反省自己的过错。昨天你们上表坚决请求,我只好勉强依从大家的意愿,在正殿接见臣民,期望每天都能有新的德政,希望能符合上天的心意,还需要仰仗大臣们,匡正我的不足。

任命苏恭让为汉阳知府。恭让,是蓟州玉田县人。当时朝廷以聪明正直、推举恭让他人、为人友爱、处事缜密来考核官员,贾让是当时考核中最优秀的。他治理政事简明而高效,严厉却不苛刻,鞭打犯人即使多达一百下而百姓也不怨恨。汉阳作为府,距离布政使司很近,凡是徭役赋税征收之类的事务,比武昌要多一倍,相比于其他郡县也是如此,所以政务繁重而百姓困苦。以前的太守大多阿谀奉承,没有人敢提出意见。恭让每次遇到繁重的劳役,必定到上级官员那里去申诉办理,劳役之事大多得以减少或省去,百姓依赖这些而得以安定。在此之前,有个叫赵庭兰的人,是徐州人,担任汉阳县令,他爱护百姓。杨恭让有不方便的事,我就毅然挺身而出。朝廷曾经派遣使者到县里搜求陈氏的零散兵卒,其他县大多用百姓中的壮丁充数,以求免除自己的责任,只有庭兰为百姓辨明(情况),因此百姓未受到侵扰。十多年间,汉阳的百姓说起郡守就称赞苏恭让,说起县令就称赞赵庭兰。

我在完成《臣戒录》时,胡惟庸正图谋造反,事情败露后,皇上认为朝廷对待臣子向来优厚,然而时间久了,他们就会仗着皇上的恩宠肆意作恶,但人性本善,未尝不能教导劝诫。于是命令翰林儒臣编撰记录历代诸侯王、皇族外戚、宦官之类悖逆不道的人,一共二百一十二人,详细记录他们的事迹,按类别书写。写成之后,皇帝赐名叫《臣戒录》,颁布给朝廷内外的臣子,让他们知道应该警戒。秋七月初一,皇帝到太庙祭祀。

庚寅日,吏部上奏拟定在京城三品以下衙门的典吏每月俸禄为一石,六品以下衙门的典吏每月支取食米六斗。

壬辰日,皇上对户部说:‘陕西与羌戎接壤,不产桑麻,百姓的吃穿都依赖于其他郡县。’今年秋粮已经免除(赋税),边疆的储备不足,如果想要转运输送(粮食),必然会使民力辛劳(耗费民力)。应该把官府仓库中现有的布匹运到边境附近,让府州县根据当时民间的价格再降低一分,允许百姓用米粟、菽麦来交换布匹。不论官员、军士以及商人当中愿意交易的人,都听任有关部门或抬高或降低物价,(如果)有欺骗官府损害百姓的人,访查得到实情后,就治他的罪。

诏令京官免除其家属的赋税徭役。

癸巳日,有大风从东南方向吹来,发出很大的声响。吏部进言说:“按照旧时的制度,秘书监设置令一人,丞二人,直长二人,来掌管秘书事宜。如今内府的书籍,已经有翰林院的典籍官掌管,秘书监的令、丞确实是虚设的职位,应该裁撤。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甲午日,太白星在白天出现。在江都设置广陵、长宁、崇德、礼乐、善应五个群,隶属于仪真监。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叶旺派人送高丽礼仪判书周谊到京城,(朝廷)赏赐给他冬装和夏装各一套。皇上敕令敬等人说:朕看高丽作为东夷(的一个国家),他们的习性虽然没有在其他书中详细记载,但是在汉、唐、宋各朝的史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以验证。他们狡诈多端,叛服变化不定,在汉朝、隋朝、唐朝、宋朝政治清平的时候,未曾不成为边疆的祸患,从而招致征伐。如今他们这些逆贼已经杀害了自己的国君,又欺诈地杀害朝廷的使者,不久却派遣使者掩饰过错,这能说是讲信用吗?之前朝廷不让他们来朝贡,他们却坚持请求入朝,等到朝廷与他们约定好之后,他们又不遵守约定,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事了。现在你们手握雄兵,戍守在辽左地区,不想着制服敌人的方法,反而产生被敌人所制服的想法,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智谋呢?高丽既然不按照约定行事,就拒绝他们的使者,他们应当会再次按照礼节来完成约定,派遣他们国家中有声望的人来朝见,这样也许他们侍奉大国的诚意,能够被我内心所相信。现在他们又用虚浮不实的文辞掩饰狡诈,入侵我朝边境,虽然说他们本性轻薄,但其中也有很深的阴谋。你们没有把他们阻拦在边境,却擅自让他们进城,又擅自让和周谊一起来的人先回去,这必定是各位将领受到了奸人的诱惑,被贿赂收买了。我考虑过了,如果以后你们被他所害,事情就不简单了。从今以后不要让他们擅自进入我国境内,如果有来的人,要在边境阻拦他们,将领不许接见他们,纵然有进贡的赋税,也停留在边境,不许他们进来进献,任凭他们自己处理。你们不要违背(法令等),以免触犯法律制度。

乙未日,雷州府海康县刮起大风下起大雨,毁坏了县衙。

庚子日。皇帝下诏将高丽使者周谊留在京城,而让他的随从先回去,并且告诫辽东都指挥使潘敬、叶旺说:“抵御边患的关键,在于深思熟虑。”所以要深思熟虑,是因为一定要审视形势,揣度时宜,不张扬威风武力,又有谁会感恩戴德呢?恩德与威严运用得当,差不多就能控制别人而不被别人控制。以前高丽没有按照约定办事,假借商议事情的名义,派人到辽国,来窥视中原。现在把周谊留在朝廷,放他的通事回去,你们应该放这个人带着周谊的书信回去,让他下次一定要带着礼仪前来。如果再胡乱派人前来,就在边境将其阻拦使其返回,不要让他们进入国境。高丽过去在汉、隋、唐的时候,有时投降有时反叛,侵扰边疆地区,如果轻易和它交往,时间长了它必然会用珍稀的物品招引诱惑守边的士兵。所以古人虽然没有明确说要去抵御入侵,但也一定要充实边疆地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纵然是他们要来,也不能不有所防备。

辛丑日,裁撤宝钞提举司以及布政使司的检校、照磨、管勾这些官职,还有各都指挥使司、指挥使司、都转运盐使司的照磨官职。

赏赐魏国公徐达以下六十四个人,每人米五百石。

壬寅日,又封郑遇春为荥阳侯。设置广东新兴千户所。

任命廖升为淮安卫指挥佥事。廖升,是郧国公永安的侄子。

倭寇入侵劫掠广州府的东莞等县。

甲辰日,给事中张纯上奏请求回乡娶妻。张纯,是潞州屯留人。皇帝向来喜欢他谨慎忠厚可以委以重任,不想让他离开自己身边,于是派遣宦官刘清携带钱财赏赐给张纯的父亲,让他娶媳妇进门,拜见公婆后,两家再一起派人把媳妇送到京城。

都督濮英的军队到达苦峪,俘获原来元朝的省哥失里王、阿者失里王的母亲、妻子以及他们的家属,斩杀其部下阿哈撒答等八十多人,于是退兵回肃州。

广西都指挥使王真去世了。王真,是寿春人。他年少时就英勇豪迈,跟随元义兵元帅陈野先做了副将,后来陈野先战败而死。丙申年,他率领千户归附,仍然被授予管军千户。皇帝平定金陵以后,任命王真镇守句容。等到攻破京口,攻克毗陵,平定宁国,攻打池州,他都参与其中,立有战功。又带领军队攻取了江阴、马驮沙,攻破了狼山寨,因为功绩被授予江阴卫正千户。跟从大军讨伐张士诚,攻克湖州,平定苏州,转移军队攻克上虞、余姚二县,然后跟从大军征讨福建,攻克延平,从海路平定兰秀山贼党,升任江阴卫指挥佥事。洪武三年,代理苏州卫的事务,六年,升任现在的官职。在边镇任职七年,军队和百姓和睦相处,因为称职而被称赞。到这时他因为疾病去世,皇帝下令把他埋葬在钟山的北面。过后两年,朝廷追赠他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同知前军都督府事,追封其为临沂侯,谥号桓义。

戊申日,朝廷派遣使者征召儒士林克坚、林有学、林孟高、孟思渊,这是因为吏部主事丘兼善、序班蔡瑄的推荐。

赐给府军等卫以及山东、山西、辽东、北平等都司的将官、校官、士兵共三十一万六千三百二十人数量不等的钞币、布匹、棉花。

壬子日,韩国公李善长等人上表请求在今年的天寿圣节接受百官的朝拜庆贺,皇帝下诏书不允许。第二天又来请求。皇上亲手写诏书回复说:“父母的养育之恩,犹如上天无边无际,生日这天,只感到心痛罢了。朕在这一天清晨祭祀,终日静居,是因为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近来你们屡次以天下太平、朕年事已高为由,坚决请求向我道贺。现在我不违背群臣的意愿,勉强答应了你们的请求,但要按照礼仪来进行。”在此之前,皇上认为古人在父母去世之后,生日的时候应当倍加悲痛,何况怎么能接受臣子的行礼呢?所以自从即位以来,常常不接受朝贺。到了这个时候,李善长等人屡次请求,他才答应了。在京城之外各个部门五品以上的官员,从明年开始,可以让他们上表庆贺朝廷大事等。

夜里,有一颗青白色的大星,发着光亮,从河鼓星处升起,向西北方向运行,到云中星处消失。

癸丑日,更改太仆寺所属牧监的品秩:监正为从八品,监副为正九品,监令为从九品;录事、杂职驭良为从九品。

丙辰日,朝廷遣返广西两江思明等府听事民一百二十九人。此前,诏令两江、思明等府的百姓入京听候差遣,凡是与他们家乡有关的事就派遣他们前去。到这时,皇上对礼部的大臣说:“溪洞的百姓远离家乡居住在京城,离开故土思念家乡,很多人因此生病,有的甚至导致死亡,这不是安抚远方之人的做法。”朝廷各自遣送他们回乡,给他们钱钞作为路费。

设置北城兵马指挥司。

命令平章潘原明前往福建处理军务。

丁巳日,任命礼部侍郎李冕为礼部尚书。

派使者把毛袄赐给北方戍边的士兵。

《大明太祖圣神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实录》第一百三十二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