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23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丙午年(4063年)八月初一庚戌日,拓展建康城。当初,建康旧城西北控制着大江,东边到白下门,城外距离钟山很远,而旧的宫城在城中,是利用元朝南台改建的,地势较低且狭窄。

皇上于是命令刘基等人占卜选址,确定在钟山南面建造新宫,位置在旧城东边白下门外约二里处,因此增建新城,东北延伸到钟山山脚,连绵环绕共五十多里,规模雄壮,完全占据了山川胜景。

为讨伐张士诚,祭祀长江之神说:“神灵秉承上天命令,主宰长江,洞察万物而无私,代天执行命令。我出生在濠梁,本是普通百姓。从前因兵变加入军队,后来成为军队统帅。多年来,军民日益增多,疆土不断开拓,于是确立王位,建国号为吴。在江南建立功业,开拓疆土,消灭强暴势力,抚恤士兵、养育百姓,废除贪污弊政,至今已有十二年。如今姑苏张士诚在东南边境,屡次挑衅。听说自古以来,百姓想安定,圣明君主会实现统一;百姓遭苦难,是因为称霸者众多。我与张士诚,不能对百姓横征暴敛,不能并立于世求自身荣耀,必须决出胜负以安抚百姓。然而事物分合取决于上天,行事却在于人。那些深潭高山、淤浅河湖,是人力一时无法改变的。现在我要率领水军,从毗陵境内迂回开辟道路进入太湖,与张氏决战,恳请神灵明鉴。”

辛亥日,任命中书左相国徐达为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领二十万军队讨伐张士诚。

皇上亲临戟门,召集将官,告诫他们:“古代能在天地间建立大功的人,必定顺应时势实现志向。像伊尹辅佐商汤伐桀、吕望辅佐武王灭商,都恰逢时机,且志向在于天下百姓。天下大乱以来,豪杰四起割据一方,自称名号者数不胜数。江南割据势力中,西边有陈友谅,东边有张士诚,都占地千里、拥兵数十万。我夹在两人之间与他们对抗十多年,看他们所作所为,哪里是为百姓谋福祉?不过是贪图富贵、聚众抢掠罢了。陈友谅已败亡,只剩张士诚占据浙西,北连两淮,仗着势力多次侵犯我方疆土。依赖各位将领连年征讨,已夺取两淮之地。如今只剩浙西、姑苏等郡未攻克,所以命你们讨伐。你们要告诫士兵,不得肆意掳掠、胡乱杀戮、挖掘坟墓、毁坏房舍。听说张士诚母亲葬在姑苏城外,千万不可毁坏其墓。你们不要忘记我的话。各位将帅要团结和睦,不可纵容手下欺凌士兵。将领要想立功,必须善于抚恤士兵。大致而言,战胜敌人要以成功为目标,树立德行要以广施恩泽为追求,你们要努力。”众将领都拜两次接受命令。于是制定军中纪律,每人发一份。

不久皇上驾临西苑,又召见徐达、常遇春说:“如今大军出征,若张士诚全城归降,不劳我军,我必定保全他们。若开战,城破之时要保全其将士、安抚百姓,不妄杀戮,有可用之才要及时选用。”

徐达等人受命即将出发时,皇上问将领:“你们此次出征,先攻打哪里?”常遇春回答:“驱逐枭鸟要捣毁巢穴,驱赶老鼠要熏其洞穴。这次应直捣姑苏,姑苏攻破后,其余各郡可不费力气拿下。”皇上说:“不对。张士诚出身盐贩,与张天骐、潘原明等都是强横之徒,相互勾结如手足。若张士诚陷入绝境,张天骐等人怕一同覆灭,必会全力救援。如今不先分散其势力就急攻姑苏,若张天骐从湖州出兵、潘原明从杭州出兵,援兵四合,就难以取胜了。不如先攻湖州,使其疲于奔命,削弱其羽翼后再移兵姑苏,必定能攻取。”常遇春仍坚持原议,皇上变色道:“攻湖州失利,我自己承担责任;若先攻姑苏失利,我绝不饶恕你。”常遇春不敢再说话。

皇上屏退左右,对徐达、常遇春说:“我想派熊天瑞随你们出征,让他实施反间计。熊天瑞投降并非本意,心中常有不满。刚才的计谋,要告诫将领们不让熊天瑞知道,只说要直捣姑苏。他若知道,必定叛投张氏并泄露消息,这样就中了我的计。”

壬子日,命令博士许存仁进讲经史。许存仁讲解《尚书·洪范》篇,讲到休征、咎征的应验时,皇上说:“天道微妙难知,人事感应却容易显现。天人道理相通,必定同类相应。考察往昔,君主若修养德行,日月五星就会正常运行,风雨适时,灾害不生;若不修养德行,日月星辰运行失常,旱涝不均,异常现象接连出现,感应如回声般迅速。箕子把这些告诉武王,作为君主的鉴戒。如今应体会此理,下修人事、上合天道。不仅君主应努力,臣子也应修身反省辅佐君主。君臣上下都修养德行,才是感通上天的根本。”

癸酉日,大将军徐达等率领各路军队从龙江出发。

辛酉日,军队到达大湖。

己巳日,常遇春在湖州港口击败张士诚军队,擒获其将领尹义、陈旺,于是驻军洞庭山。皇上得知后高兴地说:“必定能取胜了。”

癸酉日,军队进至湖州毗山,又击败张士诚将领石清、汪海并擒获他们。张士诚在湖上驻军,不敢交战而退走。指挥熊天瑞叛变投降张士诚。

甲戌日,军队抵达湖州三里桥。张士诚的右丞张天骐分兵三路抵御,参政黄宝守南路,院判陶子实守中路,张天骐自守北路,同佥唐杰为后援。徐达率军进攻,有术士说当天不宜作战,常遇春怒道:“两军对峙,不战还等什么?”于是徐达派常遇春攻黄宝,王弼攻张天骐,自己攻中路陶院判,另派勇将王国宝率长枪军直扼该城。常遇春与黄宝交战,黄宝战败逃走,想入城时吊桥已断,无法进入,返回再战又败,被擒获,还俘获元帅胡贵以下官员二百多人。张天骐、陶子实都不敢再战,收兵后退。

张士诚又派司徒李伯升从荻港潜入城中救援,我军随即四面合围,李伯升和张天骐闭门坚守。徐达派王国宝攻南门,自己率大军跟进,城中同佥余德全、院判张德义、陶子实出战都败逃。

张士诚又派平章朱暹、王晟、同佥戴茂、吕珍、院判李茂及第五子(号称五太子)率六万兵力增援,号称三十万,屯驻城东旧馆,修筑五座营寨自守。徐达与常遇春、汤和等分兵驻东阡镇南姑嫂桥,连筑十座营垒以切断旧馆援兵。李茂、唐杰、李成因怕抵挡不住而逃走。

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当时驻军乌镇以东为吕珍等人声援,我军趁夜袭击,潘元绍也逃走,于是填塞沟港切断其粮道。张士诚知情况紧急,亲自率军救援,徐达等人在皂林野外与其交战,再次击败他们,俘虏戴元帅及士兵三千多人。

设置常德卫。

丙子日,皇上对中书省大臣说:“术士说今年会干旱。自战乱以来,连年饥荒,百姓流离,我很痛心。若再遇旱灾,百姓怎能承受?如今我军东征,恐怕有士兵贪暴掠夺百姓子女财物,使百姓怨恨,这会严重损害天地和气。我之前已告诫将士,中书省要将我的意思告知军中,总兵官务必安抚百姓,符合我的心意。”

九月初一庚辰日。

辛卯日,张士诚又派同佥徐志坚率轻船从东阡镇出发,窥探我军想攻打姑嫂桥。常遇春与其交战,恰逢大风大雨天色昏暗,常遇春令勇士乘数百艘划船突袭,再次击败敌军,擒获徐志坚,俘获两千多人。

己未日,命令朱文忠率军攻杭州。皇上告诉他:“徐达等攻取姑苏,张士诚必定集兵抵抗,如今命你攻杭州,是为了牵制他。我军或攻其东、或击其西,使他疲于应战,其中必定有自乱阵脚的。你前去要谨慎谋划策略。”

己亥日,夏主明升派使者来访。皇上与使者交谈时,使者总说:“我国东有瞿塘三峡之险,北有剑阁栈道之固,古人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西控成都,沃野千里,财利富饶,实为天府之国。”皇上笑道:“蜀人不把修德保民作为根本,却依仗山川之险夸耀富饶,这岂是国家长久之道?况且战乱以来,商路断绝,百姓疲惫、财力匮乏,还自称富饶,难道是从天而降的吗?”使者退下后,皇上对侍臣说:“我平日做事讲求务实,不推崇浮夸。这人不称道其君主善德,只夸耀国家险固,有失出使职责。我曾派使者出使四方,告诫他们谨言慎行,不要夸大其词以免被人嘲笑。要以诚待人,不做虚妄之事,蜀使者的荒谬应引以为戒。”

乙巳日,侍臣王祎等进讲,皇上问:“汉高祖、唐太宗谁更优秀?”起居注魏观回答:“太宗虽文武双全,但行善时未能做到自然真诚。高祖豁达大度、规划长远,由此看来高祖更优秀。”皇上说:“说起高祖豁达大度,世人都知道,但他记恨大嫂而封其儿子为羹颉侯,因怨恨雍齿背叛而不封他,不肯把丰邑作为他的汤沐邑,可见其度量并不宏大。太宗规划虽不如高祖,却能驾驭群臣为己所用,帝业稳定后又能保全他们,这方面太宗更优秀。”

左丞廖永忠、参政薛显率游击部队到湖山的德清,攻取该地,缴获四十艘船,擒获院判钟正及叛将贾德成。

张士诚自徐志坚战败后十分害怕,派右丞徐义到旧馆侦察形势。徐义准备返回报告时,常遇春派兵扼守其归路,徐义无法离开,于是暗中派人约张士诚之弟张士信出兵,与旧馆军队合力作战。张士诚又派赤龙船亲兵救援,徐义才得以脱身。他与潘元绍率赤龙船兵屯驻平望,后又弃船乘小舟潜至乌镇,想救援旧馆。常遇春从别港追击,到平望后纵火焚烧其赤龙船,军资器械全部烧毁,敌军溃散逃走。从此张氏旧馆军队援兵断绝、粮草不继,很多人投降。

指挥副使张胜宗讨伐湘乡的易华,将其斩杀。易华占据黄牛峰,投降后又反叛,率余党大肆劫掠,潭州、湘州百姓多受其害。至此,参政杨璟命令张胜宗讨伐平定了他们。

周文贵又攻掠辰州各郡。皇上得知后,派人告谕杨璟、张彬等:“湖南与溪洞接壤,贼人依仗险要地势反复叛服。应多设计谋攻取,逼近其山寨,断绝其砍柴和运粮通道。这些乌合之众只为掳掠,无所得就会溃散,要乘机围剿,不留后患。对被胁迫者要释放,收复郡县后留兵镇守以安抚远方百姓。”于是杨璟等人分兵进军讨伐。

丙午日,派遣参政蔡哲回访蜀地,对蔡哲说:“蜀地使者多浮夸言辞夸大其国,只会让人不信。你到蜀地千万不要效仿。对方有问,只需如实回答。”

冬十月初一己酉日,任命郭永为国子博士,李克正为学正,张孟兼为学录,吕仲善为典膳。

辛亥日,大将军徐达把俘获的张士诚将士押到湖州城下示众,城中大为震动。

壬子日,常遇春率军攻乌镇。张士诚的将领徐义、潘元绍及甘院判抵抗失败,又退走。常遇春追击到升山,攻破平章王晟的陆上营寨,余军逃入旧馆东壁,同佥戴茂投降,我军乘胜进入。当晚,王升也投降了。

甲子日,朱文忠指挥朱亮祖、耿天壁攻桐庐,使守将戴元帅投降。又派袁洪、孙虎攻取富阳,擒获同佥李天禄,于是合兵包围余杭。

戊寅日,徐达再次攻打升山水寨。顾时率几艘船绕着张士诚的战船,船上士兵俯视嘲笑,顾时见他们松懈,率数名壮士跳上敌船奋勇攻击,其余战船也纷纷逼近。张士诚的五太子率大军救援,常遇春稍作退却,薛显率水师奋勇向前攻击,烧毁敌船,敌军大败。五太子及朱暹、吕珍等在旧馆投降,得兵六万人。常遇春对薛显说:“今日之战,将军功劳最大,我不如你。”五太子是张士诚的养子,本姓梁,短小精悍,能平地跃起一丈多,且擅长潜水。朱暹、吕珍也善战,张士诚很倚重他们,他们投降后,张士诚大失斗志。

十一月初一为己卯日。

庚辰日,旧馆大捷的捷报传来,父老乡亲前来祝贺。皇上说:“这是百姓的福分啊。”从此东南地区可以平定,运输粮草的劳累也能稍有缓解。你们这些父老应告诫百姓,各自安身立业,不做不义之事,这样或许能共享太平。父老们都拜谢后离开。

甲申日,徐达派冯国胜带领降将吕珍、王晟等人到湖州城下,劝李伯升出城投降。李伯升在城墙上回答:“张太尉待我恩厚,我不忍心背叛他。”他抽刀想自杀,被身边人抱住救下。身边人对李伯升说:“外援已绝,形势孤立,长久被困城中,不如投降。”李伯升低头说不出话。他的左丞张天骐、总管陈昧等人献城投降,李伯升随后也投降了。参政胡德济讨伐诸暨斗岩山寨,将其平定。

己丑日,徐达攻克湖州后,立即率军前往姑苏,抵达南浔时,张士诚的元帅王胜投降。

辛卯日,大军到达吴江州,包围城池,参政李福、知州杨彝投降。

朱文忠攻打余杭并攻克。此前,朱文忠的军队到余杭后,派人对谢五说:“你兄长因与李梦庚的小矛盾归附张氏,并非你的主意。你是国家的外戚,若投降可保不死,还能享有富贵。”谢五回答:“我确实犯了错,若能保我不死,我就投降。”朱文忠答应后,谢五和弟侄等五人出城投降。朱文忠于是进军杭州。

大军还未到杭州,张士诚的平章潘原明就因害怕,派员外郎方彝到军营请求归降。朱文忠说:“我军刚到,胜负未分就仓促约定投降,恐怕太早了吧?”方彝回答:“这座城关系百万百姓的性命,如今朝廷大军势如雷霆,若等兵临城下再投降,恐怕就来不及了,所以先来请示。”朱文忠留他住了一晚,第二天派他回去复命,自己率军驻守等待。潘原明当天就送来了降书,说:“坚守城池是职责所在,归降救民也是当务之急。我出身草野,身居高位,并非贪图荣华,而是志在匡扶安定。没想到国家衰败,朝廷大军征讨,我顾念城中百万百姓,近年已有十分之二三的人死去,如今愿献城归降,希望能广施皇恩。”朱文忠到达杭州后,潘原明和同佥李胜捧着张士诚授予的行省、枢密院及浙西、江东两道廉访司官印,押着蒋英、刘震出城投降,在路边叩拜迎接,还安排了歌女乐队引导,朱文忠喝退了歌女乐队,宣读皇上的命令安抚他们,约束士兵,城中安定如常。此次共得士兵两万、粮食二十一万石、战马六百匹,抓获元朝平章丑得、长寿等人,将他们与蒋英、刘震一同送往建康,同时派潘原明及其下属官员入朝。

壬辰日,《公子书》《务农书》《技艺书》《商贾书》编纂完成。此前,儒士熊鼎、朱梦炎等人到建康,皇上让他们住在上等馆舍,命令他们编纂这些书。皇上对他们说:“公卿贵族子弟虽然读书,大多不能通晓深奥的道理,不如收集古代忠良奸恶的事迹,用通俗的语言直接解释,让读者容易理解。将来即便学业无成,也能了解古人的行事方式,起到劝诫作用。民间工匠、商人、农民的子弟大多不读书,应把他们该做的事用直白的语言编写成《务农书》《技艺书》《商贾书》,让他们明白大义,这样才能教化民众、形成良好风俗。”书编成后,皇上命令颁布施行,赏赐熊鼎等人每人五十两白金及衣帽、靴袜等物。

庚子日,张士诚的同佥李思忠、总管衡良佐献绍兴路投降,朝廷命驸马都尉王恭、千户陈清、李遇驻守此地。

左丞华云龙率军攻打嘉兴,张士诚的部将宋兴献城投降。

壬寅日,海宁州投降。

癸卯日,大将军徐达等人的军队到达姑苏城南的鲇鱼口,进攻张士诚的部将窦义,窦义败逃。康茂才到尹山桥时遭遇张士诚的军队,将其击败,烧毁官渎的一千多艘战船及大量物资。徐达于是进军包围姑苏城。徐达的军队驻扎在葑门,常遇春在虎丘,郭子兴在娄门,华云龙在胥门,汤和在阊门,王弼在盘门,张温在西门,康茂才在北门,耿文炳在城东北,仇成在城西南,何文辉在城西北,从四面筑城围困。又架起与城中佛塔相对的木塔,筑起三层高台俯瞰城中,名为“敌楼”,每层都布置了弓弩、火铳,还设置襄阳炮攻城,城中人十分恐慌。

有个叫杨茂的人,是无锡莫天佑的部将,擅长潜水。莫天佑暗中派他潜入姑苏与张士诚联络,巡逻士兵在阊门水栅旁将他抓获,送到徐达军中,徐达释放并任用了他。当时姑苏城坚固难破,莫天佑又在无锡拥兵支援张士诚。徐达让杨茂自由往来,从而获得了他们双方用蜡丸传递的书信,完全掌握了张士诚、莫天佑的虚实,攻城计划更加完备。徐达当时率军攻打娄门,张士诚出兵迎战,我军武德卫指挥副使茅成战死。

茅成是濠州定远人,性格刚勇,从和州参军后隶属于元帅常遇春麾下,攻克太平后被授予万户官职,平定常州、宁国后升为总管,攻克衢州后升为副元帅,镇守金华,后调驻杭州皋亭山作为后援,改任太平兴国翼元帅,跟随大军攻克安庆,回师救援安礼,征讨庐州(未攻克),又随皇上在鄱阳湖泾江口与陈友谅作战,之后参与攻克武昌,升任武德卫正千户,不久升为指挥副使,夺取赣州、安陆、襄阳、泰州时都立有战功,后调征浙西,攻克旧馆。此次围攻苏州,在娄门作战时左肋中箭身亡,后来被追赠为镇国上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护军、东海郡公。

甲辰日,元朝平章丑的、长寿等人到达建康。皇上因他们是元朝旧臣,命令有关部门供给粮食,让他们返回元朝,同时在集市上处死了蒋英。因潘原明献城归降使百姓免受战乱,仍授予他平章官职,其下属官员也都保留原职,听从右丞朱文忠的调度。

十二月初一为戊申日。

乙卯日,永宁酃县贼人饶一等人作乱,指挥副使毕荣讨伐他们,擒获伪元帅王子华,其余党羽都被平定。

己未日,撤销浙东行省,在杭州设立浙江等处行中书省,升任右丞李文忠为平章政事。李文忠是皇上的外甥,自幼由皇上抚养,曾被赐国姓,此时恢复李姓。

升元帅陈德为天策卫亲军指挥使。

改绍兴路为绍兴府,诸全州为诸暨县。

陈友谅的将领建宁人阮德柔派使者前来归降。

当时,大臣们都进言说:“一个朝代的兴盛,必定有其独特的制度创设。如今新城已建成,宫殿的规模样式也应尽早确定。”皇上认为国家最重视的莫过于宗庙和社稷,于是决定以明年为吴元年,命令有关部门营建宗庙社稷、建造宫室。

甲子日,皇上亲自祭祀山川之神,祝册中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山川汇聚灵秀之气,雄踞江东,但气运凝聚之处,人们并不知晓。我自乙未年渡江,丙申年在金陵驻军安抚百姓,至今已有十二年,开拓疆土,承蒙神灵与百姓相助。如今想在旧城东边、钟山南面建立郊社和宫室,希望国家长治久安,顺应山川气运,今日开始动工,特此昭告。”

己巳日,负责营建修缮的官员呈上宫室图纸,皇上看到有雕琢华丽之处,立即划掉,对中书省大臣说:“宫殿只求坚固即可,何必过度雕琢?从前尧在位时,住茅草屋、用土台阶、用未加工的椽子,虽极为简陋,却被千古称颂为德政典范。后世竞相奢侈,极尽宫室园林之乐,沉迷车马珠宝之玩,**一旦放纵就难以遏制,祸乱由此产生。君主崇尚节俭,臣民就不会奢靡。我曾说过,珍珠宝玉并非珍宝,节俭才是珍宝。建造宫室应一概朴素,何必极尽雕琢之巧而耗尽天下人力物力呢?”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