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白话明太祖实录 > 第1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

白话明太祖实录 第11章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九

作者:中天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8:36:49

辛丑年(4058年)春季正月初一为癸丑日。

辛酉日,任命佥院邓愈为中书省参政,仍兼任佥行枢密院事,总领指挥各路军马。

任命左右司员外郎侯原善为金华府知府。

院判朱亮祖率领军队在饶州安仁的石港攻击陈友谅的平章王溥,作战失利后返回。

元帅朱文辉及饶州降将左丞余椿等率领军队到达池州的建德县,命令元帅罗友贤攻打东流的敌军堡垒,俘虏了敌军将领李茂仲。朱文辉又追击敌军守将赵同佥,将其击退。

二月初一为癸未日,改分枢密院为中书分省。

甲申日,开始商议设立盐法,设置盐务机构并任命官员掌管,允许商人贩卖,每二十分抽取一分,以资助军饷。

己亥日,设置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钱。此前,中书省商议认为国家刚刚建立,货币制度尚未确定,百姓用米麦与钱互相交易,每石米官府定价为一千钱,而民间私下交易时米价已涨至三千钱。然而钱货价格有涨有落,不可能长期不变。现请求在应天府设置宝源局,铸造大中通宝钱,使其与历代货币并行流通,规定四百文为一贯,四十文为一两,四文为一钱,货物价格全凭百姓自主交易,设置官员主管此事。太祖采纳了这一建议。这一年共铸钱四百三十一万枚。

丙午日,商议制定茶法。中书省认为,榷茶法是历代补充国家用度的手段,如今国家疆域日益广阔,百姓物产逐渐丰富,商人往来增多,却未实行茶法。仅兴安等地有旧的赋税额度,其他产茶郡县都应立法征税。具体办法为:官府发放茶引,分发给各产茶郡县,商人购茶需按数量到官府交钱领引,方可出境贸易,每引百斤茶叶缴税二百钱。郡县登记商人姓名以备查核。茶叶数量不足一引的称为畸零,另发由帖,根据路程远近规定期限,由帖与茶引不得分离,无引或引茶分离的,允许他人告发。在宁安府及溧水州设茶局,查验茶引、核查茶货,若引货数量不符且有多余,即定为私茶,由相关部门拘押查问。商人售茶后,需将原引赴当地官府上缴,若不及时上缴或辗转冒用,按私茶法论处,命府州县各委派一名官员主管此事。太祖采纳了这一建议。

升佥院俞通海为同知枢密院事。

三月初一为壬子日。

丁丑日,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掌管朝廷内外各项军事事务,中书省参议李善长兼任司马事,宋思颜兼任参军事,前检校谭起宗为经历,掾史汪河为都事。朱文正是太祖兄长南昌王的儿子。当时枢密院虽已改名,但此前任职在外的官员仍保留原职。

任命枢密院同知邵荣为中书省平章政事,同佥常遇春为参知政事。

泗州守将薛显献城投降。

戊寅日,方国珍派遣检校燕敬前来答谢太祖对夏煜的任命,并献上金玉装饰的马鞍和辔头。太祖说:“我治理天下,所需的是文臣武将,所用的是谷物布帛,其他奇珍异宝并非我所喜好。”于是拒绝了献礼。

夏季四月初一为辛巳日。

本月,改宁国府为宣城府。

任命中书省参议李善长为参知政事。

五月初一为辛亥日。

甲戌日,任命枢密佥院胡大海为中书分省参知政事,镇守金华,总管各郡兵马。任命都事王恺为左右司郎中,掾史史炳为照磨。

命令同佥枢密院事朱文忠修筑严州城。当时杭州被张士诚占据,严州与杭州临近,因此下令筑城防守。

陈友谅的将领李明道侵犯信州,听说胡大海在浙东,担心他来增援,便派兵占据玉山的草平镇以阻挡明军。元帅夏德润出兵争夺,战死。

六月初一为庚辰日。

乙巳日,永兴翼元帅耿炳文上书说:“我管辖的地方临近敌境,请求留下广兴翼的士兵相互支援。”太祖未同意,命他训练整顿士兵,自行镇守。

丙午日,雄峰翼分院元帅王思义攻克番阳、易阳的利阳镇,擒获贼首王文友及其部属并斩杀,随后与佥院邓愈的军队在三洞源会合,商议夺取浮梁。

李明道加紧攻打信州,守将胡德济因兵力不足闭城坚守,派人向胡大海求援。胡大海立即率军从灵溪进发,胡德济闻讯出兵迎战,胡大海率军夹击,大败敌军,活捉李明道及其宣慰王汉二,俘获士兵一千多人及大量战马器械。胡大海返回金华后,将李明道、王汉二送往朱文忠处。朱文忠令二人写信招降王溥,随后将他们送往建康。太祖命二人官复原职,让他们作为向导攻取江西。王汉二是王溥的弟弟。

秋季七月初一为己酉日。

丁巳日,太祖第五子出生,为孝慈皇后所生。

甲子日,任命范常为太平府知府,告诫他:“太平是我的要地,百姓多次遭受战乱,极为疲惫。你到任后,要安抚百姓,使他们各得其所,才算尽到职责。”范常是滁州人,太祖平定滁州时便召见并礼遇他,收复太平、平定建康时,范常都参与了谋划,此次被任命为太平知府。太祖在东阁处理政务时,因天热久坐汗湿衣衫,侍从递上的换洗衣物都是经过洗涤的。参军宋思颜说:“我见主公亲自践行节俭,旧衣洗净再穿,即便是大禹不穿华服的行为也不过如此,实在可为子孙表率。但我担心主公今日能做到,日后未必能坚持,希望您能始终如此。”太祖高兴地说:“思颜的话很好。别人的议论,有的只及眼前不及长远,有的只论已然不论将然。思颜见我能坚持于前,又担心我不能坚持于后,确实是对我尽忠啊。”于是赏赐财物表彰他的正直,又说:“你在前朝就有好名声,只是当时的君主不了解你。归附我后,多次进献良言,实在值得嘉奖。”宋思颜又说:“近来句容有老虎为害,主公派人捕获后,养在民间用狗喂养,没什么益处。”太祖欣然下令将两只老虎和一只熊都杀掉,把肉分给百官。

枢密佥院邓愈攻打浮梁未能攻克,太祖命理问谷继先、院判刘文旺率军前往协助。

壬申日,陈友谅的知院张定边攻陷安庆,守将余元帅等战败逃回建康,太祖大怒,将他们全部斩首。

八月初一为己卯日。

太祖派使者到汴梁,与元将察罕帖木儿通好。当时察罕帖木儿在山东用兵,招降了东平的田礼、乐安的俞宝等人,势力强盛。太祖对身边的人说:“察罕帖木儿虽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图谋恢复国土,却与孛罗帖木儿混战不休,屡次违抗君命,这不是忠臣的行为。忠臣应先国家之急,后个人私怨,看重国家大事而非私人恩怨。又听说他像田礼一样好名,为人狡诈,却把田礼当作心腹,可见他不善于识人。古代名将能洞察细微、谋略深远,让人难以捉摸,察罕哪里懂这些?我现在派人去通好,观察他的处境,再做打算。”

甲申日,邓愈攻克浮梁,陈友谅的守将侯邦佐等人弃城逃走。院判于光进攻乐平州,陈友谅的总管萧明率军抵抗,于光击败敌军,擒获万户彭寿等六十多人,攻克乐平州。

胡大海率军攻打绍兴,部将总管张英恃勇轻进,至城下遭遇伏兵,被俘牺牲。胡大海久攻不下,撤军返回。

庚寅日,太祖亲自率领水军讨伐陈友谅。此前,朱文忠将李明道送到建康,太祖询问陈友谅的情况,李明道详细说明:“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后,将士离心,政令不一,掌权的多是骁勇将领,像赵普胜就因被猜忌而被杀,他虽兵力众多,却不足为惧。”安庆失陷后,太祖决意讨伐,召集将领说:“陈友谅弑主僭位,天理不容,又侵犯我太平、建康,不知悔改,如今又攻陷安庆,必须消灭他。你们要各自激励士兵随我出征。”徐达进言说:“出兵作战,理直则气壮,我们理直而他们理亏,必定能攻克。”刘基也对太祖说:“昨日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是军队胜利的征兆。希望主公顺天应人,早日出兵讨伐。”太祖说:“我夜里观天象,也和你说的一样。”于是,太祖率领徐达、常遇春等人各自率军从龙湾出发。太祖乘坐龙骧巨舰,船头竖起“吊民伐罪,纳顺招降”的大旗。大军乘风逆流而上,有几万只乌鸦在舰旁飞舞,又有一条蛇从西北方游来,盘在船舵上,样子很奇异。第二天,到采石泊于牛渚矶,又有龟和蛇在急流中绕舵旋转一整天,众人都很高兴,认为是神物显灵的吉兆。当时陈友谅的江上侦察兵,望见明军就逃走了。

戊戌日,明军抵达安庆,敌军坚守不战。太祖用陆军迷惑敌军,趁敌军行动时,命廖永忠、张志雄率水军攻打水寨,击破敌军八十多艘战船,缴获二十七艘,攻克安庆,长驱直入至小孤山,陈友谅的守将傅友德及丁普郎投降。

壬寅日,明军驻扎湖口,遇到陈友谅的战船出江巡逻,太祖命常遇春出击,敌船退走,常遇春乘胜追击至江州。陈友谅亲自率军督战,太祖将水军分为两翼夹击,大败敌军,缴获一百多艘战船。陈友谅走投无路,半夜带着妻儿弃城逃往武昌。

癸卯日,明军进入江州,缴获两千多匹马、几十万石粮食。太祖又派徐达追击,听说陈友谅想派沔阳的战舰抵抗,徐达便在汉阳的沌口屯兵阻击。

改安庆府为宁江府,任命儒士吴去疾为同知宁江府事,重新设置宁江翼。

改池州路为九华府,任命刘行任为知府,不久又改为池州府。

甲辰日,派兵攻取南康,攻克后改为西宁府,派星子县尹陈子亨镇守,又分遣将士攻取未攻克的各城。

乙巳日,池州东流县的乡兵头目许山投降。许山从壬辰年起兵,聚集两万多人保卫家乡,此时听说大军西征,便前来投降。

丙午日,蕲州、黄州、广济县投降。

戊申日,陈友谅的平章吴宏献饶州投降,太祖命他仍任原职镇守饶州。

九月初一为己酉日。

辛亥日,陈友谅的平章建昌王溥投降。当时,王溥因弟弟王汉二战败被俘,又听说陈友谅失九江败逃,势单力薄难以支撑,加上王汉二写信招降,便与同知郭敬、总管孟兴、元帅孙德寿等人派万户罗康荣带信来请求投降。太祖命他们各复原职,继续镇守建昌。

壬子日,任命左右司员外郎陶安为黄州府知府。

甲寅日,星源翼判官俞茂攻打德兴,攻克该城。

壬戌日,建昌王溥又派检校刘巨川献上南丰州及临川、金溪等八个县。

丁卯日,太祖的侄孙朱守谦出生,他是太祖侄子朱文正的长子。

冬十月初一为戊寅日,增设大都督府左右都督、同知、副使、佥事、照磨各一人。

乙酉日,任命都护府断事官马世、熊、岩达、陈汉、知事何士龙为大都督府断事官。

戊子日,命理问谷继先率军讨伐陈友谅的兴国路石榴山寨,攻克山寨,俘获寨主严院使及属官、军士三百多人,马骡一百多匹。

十一月初一为戊申日。

戊午日,命参政常遇春救援长兴。此前,张士诚派司徒李伯升侵犯长兴,敌军十多万人水陆并进,直逼城下,城中仅有七千士兵,敌军势大。太祖在江州闻讯,命帐前都先锋陈八、元帅王国宝等率建康兵,元帅沈友仁、华高率宜兴、宁国兵,总管彭某、万户费聚率广兴、安吉兵前去救援。敌军夜袭营寨,各路军队溃败。耿炳文据城坚守,第二天派左副元帅刘成出西门迎击,击败敌军,擒获宋元帅等将领。刘成追击至东门,敌军集中兵力反击,耿炳文无法救援,刘成战死,副将李崇也中流矢牺牲。随后敌军再次围城,构筑九个营寨,建造楼车俯瞰城中,运土石填护城河,放火烧水关,攻城愈发急迫。城中军民日夜抵抗一个多月,内外断绝消息。太祖因久围不解,故再命常遇春前往救援。

己未日,命令平章吴宏等人率军攻取抚州。当时陈友谅的右丞邓克明据城坚守,吴宏派人招降,邓克明想拖延时间麻痹明军。听说佥院邓愈驻扎在临川的平塘,便派人到邓愈处,假装献地请降。邓愈察觉其并非真心,立即率军从渔阳叚鼓的小路连夜偷袭。黎明时分抵达城下,士兵从东、西、北三门攻入。邓克明没料到明军突然到来,仓促间无计可施,独自骑马从南门逃跑,又自忖无法逃脱,便派员外郎罗天锡带着分省官印以及所掠夺的抚州、建昌、临江、汀州四路,南丰、宁都、富三州,临川、乐安等十八县的官印到邓愈处投降。邓愈将邓克明留在军中,令其弟邓志明返回新淦,召集旧部。邓克明趁机请求去九江拜见太祖,邓愈派兵护送,行至中途,邓克明又逃回新淦。

甲戌日,常遇春的军队抵达长兴,李伯升弃营逃跑,常遇春追击,俘虏、斩杀五千多人。

十二月初一为戊寅日,改淮海府为维扬府。

己亥日,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派宣使郑仁杰到九江表示归降。郑仁杰向太祖转达胡廷瑞的意思:“明公英明威武盖世,天下豪杰都翘首以盼,乐于受您差遣。廷瑞等人想要归降已久,却没机会表达,如今特意派我来献上诚意。只是所统领的将校长期跟随自己,彼此相安,担心归降后这些人被交给其他将领,这并非我们所愿。”太祖回信答复:“郑仁杰到来,说你有归顺的诚意,这是你的明智之处。又担心部下被分散、归属其他将领,这是你的过虑。我起兵至今十年,从各地吸纳了许多奇才志士。那些能审时度势、不待交战就主动归附的人,大多是想建功立业、名垂后世。大丈夫相交,光明磊落,一言投机便坦诚相待,我向来真心待他们,根据才能任用——兵力不足就补充兵力,地位低微就提升爵位,财物匮乏就厚加赏赐,从未有过亲疏之别,这是我对待将士的心意,怎会解散你的部属,让你心生疑虑、辜负归降的诚意呢?况且看陈友谅的将领,像赵普胜骁勇善战,却因猜疑被杀,如此猜忌,怎能成事?前些年建康、龙湾之战,我俘获的长张、梁铉、彭指挥等人,仍像过去一样任用,与我的将领一视同仁,毫无差别。后来长张攻破安庆水寨,梁铉等人攻打江北,功绩显着,都得到丰厚赏赐。这些人原本以为性命难保,我尚且如此对待,何况你不费一兵一卒就献城归降呢?但成败之机,转瞬即逝,你应早作打算。又听说你们的守御将领,多年来互相猜忌,难以安心。书信到后,应消除过去的疑虑,和好如初,做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才能保全富贵、光宗耀祖、福及子孙。若各执己见、不察时机,争论是非,怎能避免灾祸?你务必慎重考虑。”

甲戌日,常遇春的军队到达长兴,李伯升弃营逃走,常遇春追击,俘虏、斩杀五千多人。

十二月初一戊寅日,改淮海府为维扬府。

己亥日,陈友谅的江西行省丞相胡廷瑞、平章祝宗派宣使郑仁杰到九江请降。郑仁杰向太祖转达胡廷瑞的意思:“明公英明威武盖世,天下豪杰都翘首期盼,乐于受您任用。”

这一年,任命枢密院同知徐达为中书右丞。

任命亲军左副都指挥使康茂才为亲军副都指挥使。

升按察副使单安为提刑按察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