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程立秋渔猎东北1983 > 第174章 挥别妻与子,壮士踏浪行

远洋的梦想,如同远天的星辰,璀璨而诱人,指引着方向;而离别的现实,却似眼前这秋日愈发清冷的晨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吹拂着黑瞎子沟程家小院内外每一个人的心。进军公海的庞大计划,在经过数月紧锣密鼓的筹备后,终于到了即将启航的时刻。那艘被程立秋和张远航千挑万选、最终定名为“探索者”号的千吨级远洋围网船,已然在南方某大型船厂完成了最后的舾装和设备调试,静静停泊在港口,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钢铁巨兽,只待它的主人率领麾下勇士,去征服那片未知的蔚蓝。

归期难定,短则三四月,长则半年甚至更久。这并非一次短途的捕捞或观光,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征,意味着将与家人、与这片熟悉的黑土地,进行一场漫长而充满不确定性的别离。

启程前最后几日的程家小院,笼罩在一种复杂难言的气氛中。表面上,一切如常,甚至比往日更加忙碌。程立秋最后一次检查着王铁山制定的家庭安保预案,与李建军核对着他离开期间各项产业的运转细则和应急方案,与张远航推敲着航线的每一个细节、补给点的安排、可能遇到的突发状况及应对措施……他事无巨细,力求将一切安排得妥帖周全,仿佛要将未来数月的牵挂与责任,都预先安置妥当。

然而,在这井然有序的忙碌之下,涌动着的是浓得化不开的离愁别绪。

魏红变得异常沉默。她不再像往常那样絮叨地叮嘱,只是默默地为程立秋整理着行装。那件厚实的新棉袄,是她一针一线亲手絮的棉花,针脚细密得能挡住最冷的海风;那双加厚的棉袜,纳了厚厚的底,她说海上湿气重,脚不能凉;她甚至悄悄去庙里求了平安符,红布包裹着,塞进了行囊最贴身的夹层。每一个动作都缓慢而郑重,仿佛要将自己的担忧与祝福,都缝进这一件件衣物里。夜里,她总是紧紧偎在程立秋身边,不说话,只是听着他沉稳的心跳,仿佛要将这声音刻进骨子里。程立秋能感觉到,她偶尔会在深夜里无声地流泪,温热的液体濡湿了他的肩头。他只能更紧地搂住她,用无声的拥抱传递着自己的歉意与承诺。

小石头似乎也明白爹爹要出远门,而且要去很久。他不再调皮捣蛋,变得格外黏人,程立秋走到哪儿,他就跟到哪儿,小手总是紧紧攥着爹爹的衣角,仰着小脸,一遍遍地问:“爹,你啥时候回来?你会给我带大海里的宝贝吗?”程立秋每次都会蹲下身,认真地看着儿子的眼睛:“爹尽快回来。等爹回来了,给你讲大海里的故事,带你看真正的大鲸鱼(他指的是海里的各种大鱼)。”小家伙这才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眼圈却悄悄红了。

最让人心头发软的是那对尚在襁褓中的龙凤胎。瑞山和瑞雪仿佛感应到家中不寻常的气氛,也变得有些爱哭闹。程立秋抱着儿子,小家伙用那双酷似他的乌亮眼睛懵懂地望着他,小嘴咂巴着;他逗弄着女儿,瑞雪便会咧开没牙的小嘴,冲他露出一个无邪的笑容,那笑容纯净得能让世间一切烦忧消散,却也像一根柔软的丝线,紧紧缠绕住程立秋的心,让他几乎要迈不动离家的脚步。他抱着两个孩子,久久不舍得放下,贪婪地嗅着他们身上那股混合着奶香和阳光的、纯粹的生命气息,心中充满了初为人父却又即将远行的复杂酸楚。

大姐程立春红着眼圈,默默帮着魏红打理家务,照看孩子,把所有的担忧都咽进了肚子里。王铁山、李建军等人,则用更加严谨的工作和坚定的眼神,无声地向程立秋保证:家里一切有我们!

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到来了。

这是一个霜浓露重的清晨,天色未明,寒意深重。程立秋需要先乘车赶往市里,再转火车南下与“探索者”号汇合。院门外,吉普车已经发动,低沉的马达声如同催促的鼓点。

程立秋站在院中,最后一次环顾这个承载了他无数奋斗与温暖的家。魏红抱着瑞雪,程立春抱着瑞山,小石头紧紧拉着母亲的手,王铁山、李建军、王栓柱等核心成员肃立一旁,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他走到魏红面前,伸出手,极其轻柔地摸了摸女儿娇嫩的脸颊,又俯身亲了亲儿子的额头。然后,他看向魏红,千言万语堵在喉咙口,最终只化作一句沉甸甸的嘱咐:“家里……就交给你了。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们。”

魏红的眼圈瞬间红了,但她强忍着没有让泪水掉下来,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嗯。你……你在外面,一切都小心。平平安安回来。”

“爹……”小石头带着哭腔喊了一声,扑过来抱住程立秋的腿。

程立秋弯腰将儿子抱起,用力搂了搂,在他耳边低声道:“石头,你是哥哥,也是家里的小男子汉了。爹不在家,你要帮娘照顾好弟弟妹妹,知道吗?”

小石头用力地点着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眼泪却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程立秋深吸一口气,压下鼻尖的酸意,将儿子交还给魏红。他不再犹豫,猛地转身,大步走向吉普车,背影在熹微的晨光中显得挺拔而决绝。他不敢回头,怕一回头,看到妻子强忍的泪水和孩子们依恋的眼神,那好不容易凝聚起来的决心便会动摇。

车门关上,吉普车缓缓启动,驶离了黑瞎子沟,驶离了那片他赖以生存和奋斗的黑土地,驶向未知的、波澜壮阔的远方。

魏红抱着孩子,望着汽车扬起的尘土消失在道路尽头,一直强忍的泪水终于无声地滑落。程立春在一旁轻声安慰着。小石头依偎在母亲身边,小声地抽噎。晨风吹过,带着刺骨的凉意,也吹散了离人的身影。

接下来的旅程,对于程立秋而言,是陌生而新奇的。火车轰鸣着穿越广袤的平原、起伏的丘陵,窗外的景色从熟悉的北国风光逐渐变为南方的水乡泽国。他无暇欣赏这迥异的风光,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同行的张远航以及几位新招募的远洋骨干,反复研究海图、讨论预案。越靠近目的地,他心中的离愁渐渐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对未知挑战的兴奋所取代。

当他们终于抵达那个繁忙的南方港口,第一次亲眼看到那艘灰白色涂装、线条硬朗、桅杆高耸、在众多船只中依然显得鹤立鸡群的“探索者”号时,程立秋的心中被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所充斥。这不再是图纸上的线条和模型,而是实实在在的、即将托付着他和数十名船员生命与梦想的钢铁座驾。它静静地停泊在蔚蓝的海水中,沐浴在南国灿烂的阳光下,散发着一种冷峻而强大的力量感。

登船的过程庄重而肃穆。船员们,包括张远航精心挑选的老班底和新招聘的远洋好手,早已在甲板上列队等候。他们穿着统一的作业服,肤色黝黑,眼神坚毅,带着常年与海打交道的风霜与沉稳。看到程立秋登船,在张远航的口令下,齐刷刷地敬礼(非军礼,是一种航海界的礼节),目光中带着对东家的敬畏,也带着对这次远航的期待。

程立秋站在甲板上,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面孔,这些都是他将要托付生死的兄弟。他清了清嗓子,没有过多的煽情,声音洪亮而沉稳:

“兄弟们!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探索者’号,就是咱们的家,是咱们在海上安身立命的根本!前面是公海,有大风大浪,有艰难险阻,但也有机遇和收获!我程立秋在这里保证,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严格遵守规程,我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兄弟!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平平安安出海,满载而归回家!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数十条汉子异口同声的回应,如同海涛般雄壮,在港口上空回荡。

简短的动员后,各项启航前的最后检查工作迅速展开。程立秋在张远航的陪同下,深入船舱的每一个角落。从宽敞明亮的驾驶台,到机声轰鸣的轮机舱,从庞大复杂的冷冻库,到拥挤但设施齐全的船员生活区,从先进的探鱼雷达,到巨大的、叠放整齐的渔网……他看得极其仔细,不时询问着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应急预案。他必须尽快熟悉这艘船,如同他当年熟悉黑瞎子岭的每一条沟壑、每一片林子。

补给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送上船,蔬菜、肉类、淡水、燃油……堆积如山。港口的工作人员忙碌地解着缆绳。海鸥在船舷边盘旋,发出嘹亮的鸣叫,仿佛在催促,又仿佛在送行。

夕阳将海面染成一片瑰丽的金红色时,所有的准备工作终于就绪。程立秋站在高高的驾驶台旁,透过舷窗,望向北方。家的方向,远在数千公里之外,隔着千山万水。魏红和孩子们的面容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带着牵挂与期盼。他用力握了握拳,将那份柔软的思念深深埋进心底。

张远航看了看手表,又看了看气象数据和潮汐表,沉声道:“立秋哥,时间到了,天气窗口正好。”

程立秋收回目光,眼神变得锐利而坚定,如同即将扑向猎物的鹰隼。他深吸一口带着咸腥味的海风,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

“起航!”

随着他一声令下,洪亮的汽笛声划破港口的黄昏,“探索者”号庞大的船身微微一震,螺旋桨卷起巨大的白色浪花,缓缓地、坚定地驶离了码头,劈开平静的海面,向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向着那片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公海,义无反顾地驶去。

壮士踏浪行,离歌渐不闻。程立秋,这位从东北黑土地走向深蓝大洋的猎人,带着他的雄心、他的团队,以及身后无尽的牵挂,正式开启了一段全新的、波澜壮阔的远洋传奇。船头所指,是命运的挑战,也是荣耀的征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