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 第132章 月满沧海誓同心(上)

逼退渤海渔业公司的风波,如同一次淬火,将望海坨及周边村落渔民们的心紧紧地锻打在了一起。那种散兵游勇、任人欺凌的日子,谁也不愿再回去了。曹云飞关于成立一个正式渔民协会的提议,就像一颗火种,掉进了洒满燃油的干柴堆,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接下来的日子,曹云飞、王老海、刘老栓,以及各村推选出来的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渔民代表,成了最忙碌的人。他们聚在曹云飞租住的小院里,围坐在那张旧八仙桌旁,就着昏黄的灯光和管彤彤熬煮的大枣姜茶,一次次地商讨、争辩、完善着协会的章程。

“咱这协会,得起个响亮的名号!”刘老栓吧嗒着旱烟袋,第一个提议。

“要我说,就叫‘山海渔业协会’!”王老海一锤定音,“咱这地方,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云飞他们又最早打通了山海关,这名儿,贴切!有气势!”

众人纷纷叫好。名称就这么定了下来。

章程的讨论更是细致。管彤彤虽然身子越来越沉,但心思缜密,她凭着管理账目和与外界打交道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关键建议:“咱这协会,不能光是喊口号,得有个规矩。比如,人会自愿,退会自由。协会要设理事会,由大伙儿推选信得过的人负责日常事。最重要的,是这收益分配,得定个公平合理的章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也要提留一部分作为公共基金,用于船只互助维修、购买共用设备,或者帮扶有困难的会员家。”

这话说到了大家心坎上。以往单打独斗,船坏了只能自己硬扛,家里出事更是孤立无援。有了公共基金,就像有了主心骨。经过反复商议,最终确定了“劳六公四”的分配原则:每次出海收益,百分之六十按捕捞贡献直接分配给船员和船主,百分之四十纳入协会公共基金,基金使用需经理事会集体商议。

关于理事会的构成,大家一致推举王老海担任会长,凭的是他几十年闯海的经验和耿直的为人;曹云飞担任副会长兼总干事,负责具体事务和对外联络,他的魄力、智慧和闯劲有目共睹;刘老栓和另外两位老渔民担任理事,代表不同村落的利益。靳从起被推举为青年队长,负责组织年轻船员的学习和应急行动。就连阿雅娜,也被赋予了“山林海疆顾问”的特殊角色,凭借她独特的山林生存经验和敏锐的直觉,为协会探索新渔场、规避风险提供另一种视角。

章程草案初步拟定后,曹云飞特意通过卫星电话,向赵铁军和县里相熟的干部做了汇报,获得了上面的认可和支持,认为这是渔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好形式,符合政策方向。科考队那边也发来了贺信,并寄来了一些关于可持续渔业和海洋保护的资料,供协会学习参考。

成立大会的日子,选在了一个风平浪静、月圆如镜的夜晚。地点就在望海坨村最大的沙滩上。这里视野开阔,海风送爽,既能容纳众多人群,又契合大海的主题。

夜幕降临,皓月当空,银辉洒满海面,波光粼粼。沙滩中央,燃起了一堆巨大的篝火,松木噼啪作响,火焰蹿得老高,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几乎全村的人都来了,邻村老鸹坳、小渔湾等地的渔民也扶老携幼,赶了过来。孩子们在沙滩上追逐嬉戏,女人们搬来自家的小板凳,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过节般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烤鱼的焦香、煮海蛎子的鲜味,还有自家酿的米酒的醇香。

大会由王老海主持。老船长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的旧海军蓝制服,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站在一个临时搭起的木台子上,用洪亮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宣布:“老少爷们儿!乡亲们!咱们‘山海渔业协会’,今儿个,就算正式立起来了!”

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接着,曹云飞走上前,宣读了协会的章程要点。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向大家解释每一条规定的意义:“……咱们定这规矩,不是为了绑住谁,是为了让咱大家抱成团,劲儿往一处使!让咱的船出海更安全,让咱的鱼能卖上好价钱,让咱谁家有了难处,身后都有整个协会撑着!咱们不欺负人,但也绝不能让人再欺负了!”

他的话,句句说在渔民们的心窝里,台下的人群不断点头,眼神里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章程宣读完毕,便是最庄重的仪式环节。按照曹云飞的提议,融合了敬山神与祭海神的传统。一张长条供桌摆在篝火前,上面摆放着三牲祭品(猪头、公鸡、大鱼)、新蒸的饽饽、山里的干果以及满盘的海产。王老海代表全体会员,手持三炷高香,面向西方巍峨的群山轮廓和东方浩瀚的大海,朗声祝祷:

“山神爷,海神娘娘在上!今日,俺们望海坨、老鸹坳、小渔湾……一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渔民,在此立会!祈求山神爷保佑咱山林富饶,出入平安!祈求海神娘娘保佑咱风平浪静,鱼虾满仓!俺们在此立誓,往后定当同心同德,遵规守矩,取之有度,爱护咱这山海家园!若有违背,天地共鉴!”

肃穆的祈祷声中,所有在场的渔民,无论老少,都自发地安静下来,面向供桌,深深鞠躬。篝火跳跃,月光皎洁,山海无声,共同见证着这庄严的一刻。

仪式过后,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开始分发由管彤彤和村里妇女们连夜赶制、盖有协会红印的“股权凭证”——其实更像是一本做工精细的记工分和分红的账本,上面记录了每个会员的基本信息和初始份额。拿到账本的人,都小心翼翼地摩挲着,脸上洋溢着踏实和自豪。

随后,便是盛大的欢庆。大锅的海鲜抬了上来,大碗的酒斟满了,人们围坐在篝火旁,尽情吃喝,畅谈未来的美好生活。靳从起和一群年轻后生兴奋地计划着如何用协会的基金添置更好的探鱼设备;刘老栓和老伙计们感慨着终于有了依靠;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分享着难得的美味。

阿雅娜被这热闹欢腾的景象深深感染,她喝了一点米酒,脸颊绯红,竟然主动走到场地中央,跳起了鄂伦春族的传统舞蹈,那充满野性与生命力的舞姿,在篝火与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动人,引来阵阵喝彩。很快,朝鲜族的渔民也加入了歌舞,接着是东北大秧歌……不同民族的文化在这片海滩上交融,汇成了一曲和谐欢快的乐章。

曹云飞和管彤彤坐在稍远一点的礁石上,看着眼前这热闹、团结、充满希望的场面。管彤彤靠在丈夫肩头,感受着腹中胎儿的胎动,轻声说:“云飞,真好。就像做梦一样。”

曹云飞紧紧握着妻子的手,望着月光下欢腾的人群和波光万顷的大海,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信心。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协会的成立,更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他们这群来自山林、扎根大海的普通人,终于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前路或许仍有风浪,但此刻,月满沧海,人心齐聚,他们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去迎接任何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