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 第131章 众志成城守海疆

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 第131章 众志成城守海疆

作者:钱小眼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44:04

“山海关号”冒险探索新渔场的行动,像一把尖刀,暂时撕开了渤海渔业公司布下的围剿大网。那片复杂海域虽然风险重重,但资源确实丰富,几次下来,收获甚至比在传统渔场时更好。曹云飞他们刻意保持了低调,鱼获不再在望海坨码头公开大量销售,而是通过之前建立的渠道,小批量、多批次地运往更远的县市,避开了渤海公司的直接价格战。

然而,这种“躲猫猫”式的抗争,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渤海公司很快察觉到了异常,他们的触角同样能延伸到周边市场。更令人不安的是,曹云飞发现,在那片新渔场附近,开始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船只游弋,像是在侦察。压力,从明面转入了地下,如同海面下的暗流,更加凶险。

这天傍晚,“山海关号”刚返回望海坨,船还没停稳,邻村老鸹坳的渔民刘老栓就急匆匆地划着小舢板靠了过来。刘老栓是个老实巴交的老渔民,脸上刻满了风浪的痕迹,此刻却写满了焦急和愤怒。

“云飞!云飞兄弟!可算等着你们了!”刘老栓跳上甲板,抓住曹云飞的胳膊,声音都在发颤。

“栓叔,咋的了?慢慢说。”曹云飞心里一沉,预感到不妙。

“完了!俺们老鸹坳好几条船,今天在传统渔场打鱼,让……让渤海公司的大拖网船给围了!”刘老栓喘着粗气,“他们说那片海他们包了,不让俺们下网,还……还故意开着大船挤俺们的小船!二嘎子的船差点被撞翻!鱼没打着,网还让人家刮破了好几张!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靳从起一听就炸了:“妈的!欺人太甚!这是要把咱往死里逼啊!”

王老海气得胡子直翘:“无法无天了!海是国家的,他们凭啥划地盘?”

曹云飞眉头紧锁,渤海公司这是见挤压市场效果不佳,开始直接用更野蛮的手段清场了,而且首先拿实力更弱的老鸹坳渔船开刀,杀鸡儆猴的意味十分明显。

“栓叔,别急。这事儿不是你们一个村的事。”曹云飞扶住浑身发抖的刘老栓,“他们今天能欺负你们,明天就能欺负望海坨,后天就能欺负所有不听他们话的渔船!咱不能让他们这么横行霸道!”

“那……那咋整啊?俺们小门小户的,哪斗得过他们那么大公司?”刘老栓一脸绝望。

晚上,曹云飞家那间租来的平房里,气氛凝重。曹云飞、王老海、靳从起、阿雅娜,还有闻讯赶来的管彤彤(她临产在即,行动已十分不便,但坚持要参与),以及代表老鸹坳渔民的刘老栓,围坐在一起。

“硬拼肯定不行。”曹云飞首先定下调子,“咱们船小,人少,跟他们正面冲突吃亏的是咱们。”

“那咋办?就眼睁睁看着他们霸占海面?”靳从起梗着脖子。

管彤彤虽然身子沉重,但思路异常清晰,她轻轻抚着肚子,缓缓开口:“硬拼不行,咱就得讲理,**。海是国家的不假,但有没有规定说谁能包海面?他们那种大拖网船,网眼那么小,一网打尽,是不是破坏资源?这些,上面(指政府)肯定有说法。咱得找能管这事的地方说理去。”

王老海点头:“彤彤说得在理。咱得往上找。公社,县里,甚至市里!咱占着理呢!”

刘老栓却面露难色:“俺们去公社反映过,公社干部说这是经济纠纷,他们管不了,让俺们自己协商……俺看呐,那渤海公司背景硬,怕是……”

“公社不行就去县里!县里不行就去市里!”曹云飞斩钉截铁地说,“光咱一两村的力量不够,栓叔,你回去跟老鸹坳的老少爷们说,咱得联合起来!望海坨,老鸹坳,还有附近其他靠海吃饭的村子,大家一起去找!人多力量大,声音才响!”

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自古以来,沿海渔民各村各户,甚至同村各船之间,都难免有些竞争和摩擦,要联合起来对抗一个强大的外部势力,谈何容易?

但眼下,生存受到威胁,共同的敌人让这种联合成为了可能。刘老栓犹豫了一下,重重一拍大腿:“成!俺回去就挨家挨户说!俺就不信,这海还能让他们姓了孙(指孙经理)!”

接下来的几天,曹云飞和刘老栓分头行动。曹云飞利用“山海关号”出海作业的机会,遇到相熟的附近村落渔船,就靠过去说明情况,呼吁联合。王老海德高望重,他的话在很多老渔民那里很有分量。靳从起则负责联络年轻气盛的渔民,用义愤点燃同仇敌忾的情绪。

与此同时,管彤彤虽然行动不便,但发挥了关键作用。她让曹云飞找来纸笔,由她口述,曹云飞执笔,写下了一份情真意切、有理有据的《关于渤海渔业公司违规霸占渔场、破坏渔业资源的反映材料》,详细列举了渤海公司低价倾销、驱赶渔民、使用破坏性网具等行为,并强调了其对传统渔民生计和海洋生态的危害。

材料写好后,曹云飞想起了赵铁军和林业局的关系。他通过卫星电话(关键时刻,这台设备发挥了巨大作用)联系上了赵铁军。赵铁军一听,义愤填膺,立刻表示虽然林业局管不到海上,但他可以帮忙将材料递交给相熟的县里干部,并通过自己的渠道向市里相关部门反映。他还提醒曹云飞,可以尝试联系上次救助过的科考队,他们作为科研单位,出具关于生态破坏的证明会更有说服力。

曹云飞立刻又通过科考队留下的联系方式,拨通了电话。科考队负责人听闻此事,高度重视,他们对渤海公司那种掠夺式捕捞方式早有担忧,当即答应尽快出具一份关于保护传统渔场、防止过度捕捞的专家意见函。

就在曹云飞四处奔走之际,联合也取得了进展。在生存压力的逼迫下,望海坨、老鸹坳以及附近三四个村子的渔民代表,聚在了望海坨村头的打谷场上。平时可能为了一个泊位、一网鱼有些龃龉的渔民们,此刻同病相怜,群情激奋。

曹云飞站在磨盘上,拿着那份联合签名的反映材料,面对着一张张被海风侵蚀、写满焦虑和期盼的脸,朗声说道:“老少爷们儿!咱们祖祖辈辈在这片海吃饭,海就是咱的命!现在有人要来抢咱的饭碗,断咱的活路,咱能答应吗?”

“不能!”台下响起一片怒吼。

“光靠咱一个人、一条船,斗不过他们!但咱们团结起来,几十条船,几百口人,一起到政府去讲道理,就不信没人管!”曹云飞挥舞着材料,“理在咱这边!咱们不是要闹事,咱们是要活下去!要保护咱们的海!”

“对!团结起来!”

“找政府说理去!”

“不能让那帮龟孙子得逞!”

民意的力量开始凝聚。几天后,由曹云飞、刘老栓等各村代表组成的请愿队伍,带着联合签名材料和科考队的专家意见,先后来到了县渔业局和市政府信访办。他们不是去吵闹,而是有理有据地反映情况。同时,赵铁军那边也传来消息,材料已经通过内部渠道送到了市领导案头。

舆论也开始发酵。不知是谁将渔民联合请愿的事情透露给了地方报纸的记者,一篇题为《渤海湾渔民呼吁制止“圈海”行为,保护传统渔场》的报道悄然见报,虽然措辞谨慎,但将事件公之于众,引发了社会关注。

多重压力之下,形势开始逆转。市里高度重视,派出调查组深入渔村了解情况。调查组确认了渤海公司存在的不正当竞争和违规作业行为,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处罚,勒令其立即停止驱赶渔民、破坏渔业资源的行为,并明确表示,海洋资源属于国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圈占。

消息传回望海坨,整个渔村沸腾了!渔民们奔走相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刘老栓和老鸹坳的渔民们更是拉着曹云飞的手,老泪纵横:“云飞啊!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带着大伙儿,俺们真就完了!”

这场风波,以渔民们的团结胜利而暂告段落。它不仅逼退了强势的渤海公司,更重要的是,让散沙般的渔民们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团结的力量。一种新的意识开始萌芽:或许,他们可以以一种更紧密的方式联合起来,不是为了对抗谁,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园和未来。

夜晚,曹云飞扶着疲惫却兴奋的管彤彤在院子里散步。海风轻柔,月光洒满海面。

“彤彤,你说,咱们能不能……把现在这种松散的联合,变得更正式一点?比如,成立一个咱渔民自己的协会?”曹云飞看着月光下妻子宁静的侧脸,轻声问道。

管彤彤眼睛一亮,握紧了丈夫的手:“这个想法好!有了组织,以后咱说话更有分量,做事也更规矩。”

一个新的构想,在这对夫妻心中,如同月下的潮水,缓缓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