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90章 难产

本自俱足 第90章 难产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天刚蒙蒙亮,窗纸还透着浅灰,德昇就醒了。

他听见院子里有动静,披衣起来一看,夏张氏正蹲在石阶上,往一个粗布麻袋里装菜。麻袋已经半满了,里面有捆得整整齐齐的小白菜、带着露珠的菠菜,还有刚从园子里拔的胡萝卜和土豆,沾着新鲜的泥土。

“娘,您怎么起这么早?”德昇走过去,帮着把菜往麻袋里拢了拢。

夏张氏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这些菜都是刚摘的,新鲜,俊英怀着孕,就爱吃家里种的菜,城里买的,都存放好几天了哪有这个鲜味儿。”

她又转身进了屋,抱出个布包袱,打开一看,里面是德昇从部队带回来的特产。两罐牛肉罐头、一包压缩饼干,还有她特意给俊英缝的一双软底布鞋,鞋面上绣着小小的莲花。

“把这些都带上,”夏张氏把包袱套在自行车把上,“俊英肚子大了,走路不方便,你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多帮着点。她每天都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说‘爸爸快回来了’,前儿还跟我念叨,说想让你听听孩子踢她的动静呢。”

德昇的嘴角一直扬着,心里像揣了团暖烘烘的棉花。

他把麻袋往自行车后座上绑,绳子绕了一圈又一圈,生怕路上掉了。

夏张氏帮着他,把最后一根绳子系紧,跨上那辆半旧的二八自行车,车把上还挂着网兜,是他特意给俊英买的那块布料。在部队驻地的镇上买的,售货员说是最时兴的料子和花色。

“娘,我走了,能住我就住下,住不了再回来。”德昇脚蹬着踏板,自行车慢慢驶出院子。

夏张氏还站在门口,挥着手喊:“路上慢着点!到了给俊英说,让她别累着!”

德昇回头应了一声,风把夏张氏的声音送过来,混着清晨的凉气,格外亲切。

朝阳刚从东边的地平线爬上来,金红色的光洒在坝埂上,把路面染得暖融融的。

坝埂两边的草长得齐膝高,风一吹,就顺着风向弯下腰,草叶上的露珠滚下来,落在裤腿上,凉丝丝的。

蝉鸣声突然响了起来,“知了——知了——”,清脆又响亮,像一把小锤子,轻轻敲在德昇的心上。

他忽然就想起那年夏天。也是这样的蝉鸣,也是这样的朝阳,他给家里拾柴禾,累得坐在槐树下歇脚。就看见一个穿蓝布衫的小女孩,也在拾柴禾。

女孩的辫子垂在肩上,发梢沾着点水汽。她捡的很仔细,专门挑好烧的柳树条子,绑了大大的一捆,想背上。可是柴禾捆太大了,女孩又瘦又小,怎么也背不起来。

德昇赶紧跑过去,帮她把柴禾抱起来,担在后背上。女孩的脸累得通红,像天边的晚霞,小声说了句“谢谢”。

那个女孩就是俊英。

后来他才知道,俊英是同班同学刘月英的妹妹。性子文静,手也巧,绣的帕子栩栩如生。

再后来,他去求学,同学们都断了联系。

直到他参军回来探亲,在桂珍二姐家和俊英不期而遇。

他又想起上次探亲假结束回部队,临走前在槐树下跟俊英告别,俊英把一块绣着梅花的帕子塞给他,说“你在部队好好的,我等你回来”。

现在,帕子还在他的帆布包里,边角已经磨软了,却还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夏张氏给俊英家带的东西很重,盐碱地坑坑洼洼。德昇的自行车却骑得很稳,他的心里满是期待。

仿佛已经看到了俊英家的院子。院子里的那棵槐树应该还在,枝繁叶茂的。俊英就坐在槐树下的小凳子上,看见他来,笑着朝他挥手,肚子高高隆起,穿着他给她带的软底布鞋,眼里满是欢喜。

他甚至能想象到,自己问她“累不累”,俊英会摇摇头。他能从她的眼睛里,看到隐忍和坚强,看到她对孩子的爱与期待,那是他们的孩子,是他和俊英的牵挂。

越往城里走,路上的人就越多。有挑着担子卖菜的,有骑着自行车上班的,还有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叽叽喳喳的,满是烟火气。

德昇把车骑得更慢了,生怕碰到别人,也生怕筐里的东西掉出来。

穿过南大街,终于,他看到了俊英家的胡同口,直通到铁路的路基。还是那扇刷着蓝漆的木门,门边上挂着一串红辣椒,是去年冬天晒的,还没摘下来。

他刚把自行车停在门口,就听见屋里传来张义芝的声音:“是德昇吧?”

紧接着,门“吱呀”一声开了,张义芝手里还拿着正在纳的鞋底,指头上戴着顶针,看见德昇,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了:“可算回来了!快进来,俊英刚还说呢,今天说不定你就到了。”

德昇刚把自行车筐里的包袱拿下来,就看见俊英从屋里走出来。

她穿着一件浅蓝色的褂子,因为怀孕,褂子显得有些紧,双手扶着腰,慢慢走过来,脸上带着笑,眼睛亮得像星星。

“德昇,你回来了。”她的声音很轻,却让德昇的鼻子一下子酸了。

他赶紧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扶着她的胳膊,生怕碰着她的肚子:“俊英,我回来了。你还好吗?”

“好,都好。”俊英笑着,拉着他的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你摸摸,孩子刚才还踢我呢,好像知道你回来了。”

德昇的手刚碰到她的肚子,就感觉到一阵轻轻的胎动,像是小拳头在敲他的手心,他的心里一下子软得一塌糊涂,嘴角的笑意根本藏不住:“真好,真好。”

张义芝把包袱接过去,打开一看,看见里面的罐头和饼干,又看见那双软底布鞋,笑着说:“你这孩子,还想着给俊英带这么多东西。快进屋坐,我给你烧壶水。”

德昇跟着俊英进了屋,屋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炕上铺着洗得发白的粗布褥子,炕边放着一个小凳子,是特意给俊英准备的,方便她上下炕。

俊英刚坐下,就听见院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德麟的声音响了起来:“婶子,婶子,你在家吗?”

德昇和俊英对视了一眼,赶紧站起来。

德麟从马车上跳下来,奔进院子。他的脸色发白,额头上全是汗,抓住张义芝的胳膊,说话都有些喘:“婶子,秀云她……她好像要生了,可是肚子疼得厉害,我看情况不对,想让你帮看看去,我赶车来的,你能不能……”

俊英一听,也急了,扶着肚子就想站起来:“怎么回事?不是还有半个月才到预产期吗?”

张义芝的手里还拿着水壶:“别急别急,秀云不是头一胎,她到底咋地啦。”

“她生不下来,婶子,她脸都憋紫了……”德麟急得带了哭腔。

童秀云比德麟小两岁,两人已经有了五个孩子,都是女孩,现在童秀云又怀了第六个,岁数大的,已经有些危险。

“大哥,这不行,我妈虽说会扎孩子,可她没接过生,嫂子这样,得送医院!”俊英的脸色变得异常严肃。“德昇,你骑自行车带我去盘山医院,我认识郝大夫,先挂号,给嫂子办好住院手续。”

“行!”德昇没想到俊英还有这么沉着冷静的一面。

“妈,你坐大哥的马车去家里,你有经验,能照应着嫂子,先把她的情况稳住了。”俊英转过脸,认真的看着德麟说,“我们在医院等你们,务必要快,也要注意安全!”

张义芝皱着眉:“俊英,你怀着孕呢,怎么能去?太危险了。”

“没事,妈,我慢着点走,嫂子的情况紧急,不能耽误。”俊英说着,已经扶着墙往外走。

德昇知道俊英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就不会改,他赶紧扶着她:“那我扶着你,咱们慢着点。”

听了俊英的安排,德麟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慌乱的眼神终于有了落点。

他攥着张义芝的胳膊,指节因为用力泛白,脚步却比刚才稳了些,引着她,往院外的马车跑。

那辆马车是借邻居家的旧车,车辕上还留着去年秋收时蹭的高粱叶子,车轮沾着田埂里的湿泥,在地上拖出两道浅痕。

张义芝没敢耽搁,转身回屋抓了个蓝布待产包。里面是她早给俊英备下的旧棉袄、干净尿布,还有两块煮好的红糖,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

她小跑着跟上德麟,跨上马车时还不忘叮嘱:“你赶车慢些,别颠着,秀云现在禁不起晃!”

德麟“哎”了一声,手抖着套马绳,枣红色的老马像是懂了急事,扬了扬鬃毛,蹄子在地上刨了两下。

马车在风中穿行,张义芝坐在车辕边,手紧紧抓着车帮,眼睛望着前方的路,心里直念叨:“快些,再快些,可别出岔子。”

这边的德昇早已扶着俊英坐上自行车后座。他把俊英的外套下摆往下拽了拽,遮住她微微隆起的肚子,又让她双手紧紧攥着自己的腰:“你坐稳些,路上有坑我提前慢下来。”

俊英轻轻“嗯”了一声,脸颊贴在德昇的后背,能感受到他急促的心跳。

他也急,却硬压着慌,怕自己乱了阵脚,让她担心。

出了南大街,路就变得坑洼起来,是前几天下雨积的水洼,倒映着天上的云絮。

德昇眼睛盯着路面,脚下用力,稳稳的蹬着车子。看见小坑就往旁边绕,遇到深些的洼地就推着走。

俊英坐在后车座,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嘴里小声跟德昇说:“郝大夫上次给我产检时说,她接生完好多难产的,嫂子肯定能没事。”话虽这么说,她的声音却有些发颤,手攥得更紧了些。

到了盘山医院,德昇扶着俊英慢慢往里走。

门诊楼的走廊里满是消毒水的味道,来往的人大多行色匆匆,有抱着孩子哭的妇人,也有拎着药袋的老人。

俊英记得郝大夫的诊室在二楼最里头,她扶着楼梯扶手,一步一步往上挪,每走两级就歇口气,额角渗出细汗。德昇想背她,她却摇了摇头:“我自己能走,别耽误时间。”

找到郝大夫时,老大夫正戴着老花镜写病历,见俊英扶着肚子进来,赶紧放下笔:“你这是怎么了?身子不舒服?”

俊英喘着气,把童秀云的情况飞快说清楚,说完,攥着郝大夫的手:“您能不能先给她安排住院?她情况急,再耽误就怕……”

郝大夫脸色一沉,立刻起身拿了张住院单:“你别慌,我这就叫护士准备床位,你先去一楼缴费,我去急诊室等你们。”

俊英捏着住院单,在德昇的搀扶下往缴费处跑。窗口的护士见她怀着孕还急得冒汗,赶紧接过单子麻利地办手续,还多给了她一张急诊通道的牌子:“拿着这个,去急诊室能快些。”

等两人忙完了,在妇科急诊门口的长椅坐下,已经晌午了。

俊英时不时往门口望,手指在产检本上反复摩挲。

德昇给她要了缸热水,她喝了两口就放在旁边,眼神始终黏着院门口的方向。

直到听见熟悉的马蹄声,她猛地站起来,差点没站稳。

只见德麟赶着马车狂奔而来,车上裹着被子,张义芝和夏张氏扶着秀云靠在车里。

童秀云的脸色苍白,靠在德麟身上,捂着肚子,疼得直咬牙,额头上的汗把头发都浸湿了。

张义芝安慰她:“秀云,再坚持一会儿,到了医院就好了。”

童秀云咬着牙点点头,说不出话来,嘴里偶尔发出一声声低低的痛吟。

德昇赶紧迎上去,帮着德麟把秀云从马车上扶下来,俊英则拿着急诊牌子往前跑,冲护士喊:“大夫!病人来了!”

急诊室的门“吱呀”一声开了,郝大夫带着护士快步走出来,一行人匆匆往里面去,走廊里的脚步声混着秀云的痛吟,渐渐被门挡住。

郝大夫检查了一下,出来,皱着眉说:“情况不太好,难产,得赶紧做手术。你们谁是家属?签个字。”

德麟一听“难产”,腿都软了,手抖着签了字。

俊英扶着墙站在手术室门口,脸色也有些白,德昇赶紧扶着她坐在长椅上:“俊英,你别担心,郝大夫会有办法的。你坐着歇会儿,别累着。”

夏张氏也赶过来,手里抱着给童秀云带的被褥,看见俊英坐在长椅上,赶紧走过去:“俊英啊,你怎么样?有没有不得劲儿?”

俊英摇摇头:“我没事,就是担心嫂子。”

手术室的灯一直亮着,几个人坐在门口,谁也没说话,只有墙上的挂钟“滴答滴答”地响着,显得格外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手术室的灯终于灭了。医生走出来,摘下口罩,笑着说:“恭喜你们,母女平安。是个女孩,六斤多,很健康。就是产妇有点虚弱,需要好好休养。”

德麟一听“母女平安”,一下子就瘫坐在长椅上,眼泪都流了出来,嘴里念叨着:“太好了,太好了。”

俊英和张义芝也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护士把孩子抱出来,小小的一团,裹在粉色的襁褓里,眼睛还没睁开,小嘴巴抿着,可爱得很。

德麟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手都在抖,小声说:“给她起个名字吧,叫雪华怎么样?”

俊英笑着点头:“好,就叫雪华,好听。”

从医院回来,德昇帮着德麟把童秀云和雪华送回家,又帮着收拾了一下,才回到俊英家。

张义芝已经做好了饭,有炒青菜,还有鸡蛋羹,是特意给俊英做的。“快吃吧,忙活了一大天,肯定饿了。”

张义芝把鸡蛋羹推到俊英面前,“多吃点,补补身子。”

德昇看着俊英小口吃着鸡蛋羹,心里满是踏实。

经历了嫂子的有惊无险,他更觉得俊英的不容易。只要俊英和孩子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