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本自俱足 > 第78章 名额

本自俱足 第78章 名额

作者:小咪的衣食父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0 07:57:33

小军住进了杨婶儿家,最高兴的是二黑。

二黑比小军大三岁,个子高,皮肤黝黑,笑起来露出一口白牙。他从小在村里长大,没读过多少书。

小军搬来的第一天,他就帮她把行李扛进最宽敞的那个屋子。

杨婶儿还特地从箱子里拿出一块新被单,说是“闺女家睡得干净些”。

小军连声道谢,心里却有些不自在。

二黑忽然变得勤快起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把缸里的水挑满。柴禾劈得大小粗细均匀,堆在一起整整齐齐,像一摞摞的小士兵。

杨婶儿看着二黑的变化,感动的直掉眼泪。

她的丈夫去世多年了,守着二黑这么一个儿子,宝贝一样。平时什么农活都不舍得让他插手。

大队里修上水线,每家每户出劳力,杨婶儿找到大队部,哭得声泪俱下,“我们家二黑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他爹死的早,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怎么活啊?”

每每如此,其他的社员有意见。陈书记和队长若是说句重话,她就跳着脚的骂:“你们是想让我们杨家没活路,也想逼死我吗?”

刘春玲背地里劝她,不能这样诅咒自己的孩子和自己家,人在做,天在看,就怕一语成谶。

她跑去大队部告黑状,说刘春玲身为大队书记的老婆,搞封建主义思想荼毒。

长此以往,大家都拿她没办法,也就不差二黑这一个劳力。只派了给队里赶大车的轻巧活儿。

二黑虽然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的客气话,却也心安理得的,接受着,他妈给他死缠烂打来的福利。

自从小军搬过来,杨婶儿对她也好得没话说。

早上煮鸡蛋给她吃,晚上烧热水让她泡脚,逢人便说:“我家小军乖得很,手脚勤快,脾气也好。”

小军听着,只能低头笑笑。她知道,杨婶儿这话不是说给别人听的,是说给她听的。

二黑的表达方式直白又朴实。

他会在小军下工回来的路上等她,递上一瓶冰镇汽水;会在她洗衣服时,默默把水缸填满;甚至有一次,他偷偷把一只银镯子塞进她枕头底下,镯子内侧刻着“永结同心”四个字。小军发现后,赶紧把镯子还给了他。

“二黑哥,我不能收。”她低声说。

二黑挠了挠头,笑得有些尴尬:“我……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觉得你好。”

小军垂下眼,声音轻,却坚定:“我知道你和你妈对我好,可我……我不想留在这儿。”

二黑的笑僵在脸上。他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那天晚上,小军躺在杨家东屋的炕上,听着窗外蛐蛐一声接一声地叫。

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全是在刘春玲家的日子。

她不是因为讨厌二黑才拒绝,也不是因为杨婶儿对她不好。她只是不想就这样被“留下来”。

她想起自己小时候,她妈总说:“闺女家,得自己立得住,才算不白活。”

张义芝没读过书,却一辈子没靠过男人。

第二天一早,小军起了个大早,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又把杨婶儿攒了几天的衣服全洗了。

杨婶儿从堂屋出来,看她蹲在井边搓衣服,心疼地说:“你这孩子,咋这么勤快?”

小军笑了笑,没说话。

吃完早饭后,小军把碗筷收拾妥当,回到东屋里,从炕梢拉过来自己的旧柳条包。

杨婶儿正坐在堂屋纳鞋底,见她拎着包出来,愣了一下:“小军,你这是……”

小军鞠了一躬,声音哽咽却清晰:“婶儿,这些日子谢谢您和二黑哥的照顾。我得走了。”

二黑从西屋里冲出来,脸涨得通红:“你要去哪儿?我……我可以等你!”

小军看着他,眼里有些哀伤,又有一点点疲惫的温柔:“二黑哥,你值得一个愿意留下来的人。可我不是那个人。”

“你说的啥话,我听不懂,但你别走呀!”二黑激动了。

小军摇了摇头,转身迈出了屋子。

身后传来二黑气急败坏的叫嚷,“你走吧,不用你瞧不起我,我指定能找个知青做媳妇儿,咱走着瞧!”

小军背对着他,嘴角勾起一抹轻笑,心下坦然了。果然不是一类人,也不必客气了。

“你说啥傻话呢?”杨婶儿一把把二黑推进了西屋,挡在了小军的面前,“你这么走了,大队上还以为咱刻薄了城里来的闺女,你住了这么多天,咱娘俩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你说走就走?没有你这么处事儿的!”

杨婶儿说着,一把拽住了小军的柳条包。

小军的身体被突然的定住了,进退两难。

“好啦好啦,快回来吧,中午给你们做红烧肉吃。”杨婶儿趁小军愣神儿的空挡,语气突然软了下来,拎起她的柳条包往东屋走,小军张了张嘴,说不出话来,只得尴尬的跟在后头。

中午,杨婶儿果然做了红烧肉,二黑吃得满嘴流油,小军却一口都咽不下去,干噎了一碗高粱米饭。

接下来的几天,大荒沟大队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大家都在议论回城名额的事,有人说名额肯定是王连英的,因为她跟陈志广有牵扯;有人说应该给表现最好的知青;还有人说陈志广肯定会把名额留给小军,因为小军跟刘春玲关系好。

刘春玲还是每天闷闷不乐的,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哭闹,但脸上再也没有了笑容。

她每天照样上工,却很少说话,只是埋头干活,累了就坐在田埂上发呆,眼神空洞。

陈志广想跟她解释,可每次话刚到嘴边,刘春玲就会转身走开,根本不给他机会。

小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想帮陈志广解释,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

王连英那边,自从上次谈话后,就一直对她冷嘲热讽,其他的知青也分成了几派,有的站在王连英那边,有的同情陈志广,还有的保持中立,谁也不得罪。

晚上,大队部里放电影,杨婶儿和二黑都去看电影了。小军不愿意凑热闹,正在屋里看书,刘春玲突然走了进来。

她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放在桌子上,轻声说:“小军,刚包的饺子,你吃点吧。”

小军愣了一下,连忙站起来:“春玲姐,你怎么还包饺子了?”

刘春玲坐在炕沿上,看着小军,眼神里带着一丝疲惫:“丫蛋儿想吃,就多包了点。我知道,你是个好闺女,不像有些人,为了回城什么都做得出来。”

小军心里一暖,又有些难过:“春玲姐,陈书记他真的是被冤枉的,你相信他好不好?”

刘春玲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叹了口气:“我知道他不是那样的人,可当时的情况,我……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些天我也想通了,王连英也是被回城名额迷了心窍,不然也不会做出这种事。”

小军没想到刘春玲会这么说,她看着刘春玲,心里忽然松了一口气:“春玲姐,你能想通就好。那你跟陈书记和好吧,他这些天也不好受。”

刘春玲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一点笑容:“嗯,等明天他回来,我跟他好好说说。至于回城名额,不管最后给谁,咱们都凭良心做事,不跟别人争。”

小军看着刘春玲脸上的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起来。

她知道,大荒沟的这场闹剧,或许还没有结束,但至少,刘春玲和陈志广之间的误会,终于要解开了。

没过多久,公社传来消息,回城名额下来了,不是王连英,也不是小军,而是给了知青里表现最好的一个男知青。

王连英最后还是没拿到回城的名额,得知消息后,当场就崩溃了。

她觉得自己名声也没了,回城也没指望了,这一切都是杨婶儿害的,她气冲冲地去找杨婶儿理论。

至此,在王连英的骂声里,大荒沟闹剧的真相,彻底被揭开了。

原来,眼瞅着秋收快到了,公社的回城指标也该下来了。

王连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天天在村里打听消息,见着陈志广就凑上去套近乎,可陈志广向来不偏私,只说“指标得按表现评,谁干得好给谁”。

王连英知道自己平日里劳动不积极,经常偷懒耍滑,要是按表现,肯定轮不上她。

杨婶儿跟刘春玲住隔壁,出来进去的总比别人热络些,王连英便和杨婶儿套上了近乎。

当初住在大队书记隔壁,杨婶儿本以为会有些便宜可占。可陈志广并不买这个账,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看着就叫人发怵。刘春玲更是积极,带着妇女们忙前忙后,在大荒沟很有威信,难免让人心生嫉妒。

小军住进刘春玲家那天,就被杨婶儿相中了。为了给二黑创造机会,她想让小军来自己家住,提了几次,刘春玲都不同意。

杨婶儿正愁没机会给刘春玲添堵,又想着能帮儿子留住小军,听王连英说起回城名额,眼睛顿时亮了。

她拉着王连英进了里屋,压低声音说:“连英啊,想回城,光等可不行。陈志广是书记,指标在他手里攥着,你得给他来个‘生米煮成熟饭’,到时候他怕丢人,还能不给你指标?”

王连英愣了愣,没明白杨婶儿的意思。杨婶儿又凑近了些,咬着她的耳朵嘀咕了半天,听得王连英脸色一阵红一阵白,最后咬了咬牙,点了点头。

杨婶儿让她去诬陷陈志广,说他对自己图谋不轨,到时候闹大了,陈志广怕影响不好,肯定会用回城指标堵她的嘴。

定下主意后,两人就开始等机会。

那天早上,杨婶儿蹲在门口择菜,看见刘春玲背着柳条筐出去,家里就剩陈志广一个人还在里屋睡觉。

杨婶儿赶紧放下菜篮子,找到王连英,催着她说:“机会来了,陈志广在家睡觉呢,你赶紧过去,就说他趁你送东西,想对你动手动脚,记得哭大声点,让村里人都听见!”

王连英攥着衣角,心里发怵,可一想到回城,还是硬着头皮往陈志广家走。

进了屋,陈志广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鼾声如雷。

杨婶儿看见王连英哆哆嗦嗦的进了刘春玲家的里屋,故意等了一会儿,听见屋里搭上了话,才慢吞吞地去给刘春玲送信儿。

陈志广听见门响,以为是刘春玲回来了。闭着眼睛问:“你咋又回来了?”

王连英慌得手都抖了,支支吾吾说不出话。陈志广睁开眼睛,看见王连英,皱着眉问:“你有事儿?”

王连英本来就没底气,被陈志广这么一问,顿时慌了神,转身就跑。

刚跑到院子里,看见刘春玲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王连英没想到陈志广是这么正直无私的人,她更气听信了杨婶儿的馊主意,毁了自己的清白。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走?没有名额走不了,留……不不不,她不想留下来。

二黑从外面喝完酒回来,就听见失去理智的王连英,在院子里对着杨婶儿大喊大叫,还说要去区里告杨婶儿教唆她诬陷书记。

二黑顿时血往头顶涌,冲过去,一把揪住王连英的胳膊,恶狠狠地说:“你还想威胁我妈?我看你是活腻了!今天我就让你知道,在这村里,谁说了算!”

王连英吓得死命挣脱,嘴里还不停的骂,“不要脸的臭流氓,你和你妈都不得好死……”

二黑的力气大,听见她骂臭流氓,血就冲上了头顶,酒精催化了暴躁的情绪。他一把把王连英拽进了里屋。

“你骂我臭流氓,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臭流氓!”二黑的大脑在怒气和酒精的燃烧里,彻底失去了理智。

那天下午,邻居们都听见了王连英的哭声,可没人去劝。

不只是因为杨婶儿平日里就有些蛮横,人们都怕得罪她们母子,还有社员们对王连英人品的失望。

等杨婶儿进屋的时候,“生米已经做成了熟饭”。

杨婶儿看着眼前的情景,也慌了,可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先把事情圆下来:“连英,事都这样了,你就跟了二黑吧,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我不会亏待你的。”

王连英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眼睛肿得像核桃,她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算是毁了,只能认命。

可二黑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小军,他本来以为不让小军拿到回城指标,她就会永远呆在大荒沟,慢慢地小军就会接受他。

可现在王连英没走,小军也对他一直冷冰冰的,他心里的火气越来越大。

一天晚上,二黑又喝了酒,回到家看见小军的行李已经打好,放在堂屋角落,顿时就爆发了。

他拎起小军的柳条包,扔到了院子里,对着东屋里的小军吼:“刘军我告诉你,你们知青我是娶定了,你还瞧不起我?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你是谁?还想在我家住下去?赶紧滚!”

小军听见骂声跑出来,看见自己的柳条包被扔在院子里,里面的衣服散落一地,顿时就红了眼。

她蹲下去,一件件捡起来,眼泪落在衣服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杨婶儿在一旁看着,想说什么,却被二黑狠狠瞪了一眼,只好把话咽了回去。

小军把衣服重新塞进包里,拎起柳条包和网兜,没有回头。

她不知道该去哪里,刘春玲家她不能再回去了,别的知青落脚处,也早就住满了人。

她沿着坝埂慢慢走,月光洒在她身上,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远处传来狗叫声,风吹过庄稼地,发出沙沙的声响,小军攥紧了手里的柳条包把手,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等明年,等明年的回城指标下来,她一定要离开这里,再也不回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