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 第43章 往死里作的蓝玉

天幕上,朱迪钠在简要总结了蓝玉的赫赫战功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略带讥诮:

“当然啦,老铁们,正所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蓝玉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固然有其军事天才的一面,但他最终落得那般凄惨下场,也完全是他自己一步步‘作’出来的。下面,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这位凉国公的‘取死之道’。”

随着他的话语,天幕上开始滚动呈现蓝玉的种种不法行为,并穿插着网友们的犀利点评:

【网友“职场情商课代表”发言:首先就是为人太狂,目中无人!他仗着军功,连老上级都不放在眼里。史料记载,他曾经在公开场合与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这样的开国元勋争夺座次,认为自己的功劳已经超过了他们,理应位居其上。这种行为,在任何时代都是大忌啊!】

朱迪钠点评:没错,冯胜、傅友德是什么人?那是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是军中的泰山北斗。蓝玉如此行事,不仅得罪了同僚,更是在挑战陛下心中论资排辈的秩序和尊卑。

【网友“地方志爱好者”补充:还有他私养庄奴、义子(即干儿子)多达数百人!这些人在乡里横行霸道,侵占民田,欺男霸女,无恶不作。蓝玉不仅不加管束,反而充当他们的保护伞。这已经超出了普通勋贵蓄养家丁的范畴,俨然是构建私人武装和地方黑恶势力网络了!】

朱迪钠点评:大家想想,陛下最忌讳什么?结党营私,威胁皇权!蓝玉弄出这几百个只知有蓝公、不知有朝廷的“干儿子”,他想干什么?这触碰了陛下最敏感的神经。

紧接着,天幕上出现了两条让所有人,尤其是奉天殿前的朱元璋瞳孔骤缩的评论:

【网友“漠北秘史探寻者”发言:最恶劣的,是他在捕鱼儿海大捷后的行为!他居然看上了被俘的北元主妃(有的记载称为元主妃,或元朝皇后),并强行将其玷污!导致这位妃子不堪受辱,最终自尽而亡!这可是等同于侮辱敌方国母的行为,严重破坏招抚漠北部落的政治策略,更是对大明王朝颜面的巨大玷污!】

朱迪钠声音严肃:这件事的性质极其严重。这已不是简单的个人品德问题,而是公然破坏朝廷怀柔远人的战略,其政治影响极其恶劣。陛下听闻此事后,曾严厉斥责蓝玉,但他似乎并未真正引以为戒。

【网友“边关守将后人”发出最后一条重磅评论:还有呢!他班师回朝时,夜晚抵达喜峰口关隘。因为守关官吏按照规定,夜间不敢擅自开关,需要查验身份、等待天明。咱们这位凉国公居然勃然大怒,认为守将怠慢了他,直接纵兵毁关,强行闯入!喜峰口是什么地方?那是长城重要关隘,国家门户!他此举,与造反何异?!】

朱迪钠总结,语气冰冷:私辱元妃,是坏朝廷大计;炮轰(此处为形容)国门,是视朝廷法度如无物。这两件事,任何一件都足以置他于死地。他全占了。所以老铁们,蓝玉之死,真的只是朱皇帝刻薄寡恩吗?恐怕,他自己才是那把递到朱元璋手中的刀。

天幕之下,一片死寂。

如果说之前的战功让人热血沸腾,爵位争议让人困惑不解,那么此刻揭露的这一桩桩、一件件具体而微的“作死”行为,则让所有人,从朱元璋到普通勋贵,都清晰地看到了一个居功自傲、无法无天、最终自取灭亡的悍将形象。

大都督府值房内,蓝玉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之前的激动与向往荡然无存,只剩下彻骨的冰寒。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来。

奉天殿前,死寂过后,便是一阵压抑不住的低声哗然。

位列文臣之首的韩国公李善长,平日里总是沉稳持重,此刻也不由得微微张开了嘴,花白的胡须因震惊而轻轻颤抖。他下意识地捋须的手都顿在了半空。

“这……这……”李善长喃喃低语,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沙哑,“原以为,陛下处置蓝玉,或因其功高震主,为皇太孙计,不得不行鸟尽弓藏之事……虽觉严酷,尚可归于无奈。”

他猛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转向身旁的徐达、冯胜等人,声音虽低却字字清晰:“可如今看来……私辱元妃,等同毁我大明招抚北元余部之国策!纵兵毁关,视朝廷法度、国家门户如无物!此等行径,何止是跋扈?简直是……是目无君父,形同叛逆!”

李善长的语气变得极其沉重,带着一种后知后觉的凛然:“若此等滔天大罪属实,莫说剥皮萱草,便是夷其三族,按《大明律》,亦不为过!这蓝玉,哪里是功高难赏,分明是自寻死路!”

魏国公徐达面色凝重,缓缓点头,接口道:“韩国公所言极是。战功是战功,国法是国法。吾等随陛下起兵,大小数百战,所求者,乃是平定天下,重建秩序,使万民知礼守法。若因军功便可肆意妄为,凌驾于国法之上,那与元末乱世之骄兵悍将有何区别?”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困惑与一丝惋惜:“开平王(常遇春)勇冠三军,性如烈火,然其对陛下忠心不二,令行禁止,从不逾越臣子本分。这蓝玉身为开平王内弟,怎会……怎会养成如此乖张暴戾、无法无天的性子?”徐达的疑问,也正是在场许多与常遇春相熟的老将心中的疑问。常遇春的勇猛与忠诚是并存的,而蓝玉,似乎只继承了勇猛,却将谨慎与忠诚抛诸脑后。

宋国公冯胜更是直接哼了一声,带着几分怒其不争的意味:“争个座位算什么?养些干儿子横行乡里也算‘寻常’!可辱元妃、轰国门……这简直是丧心病狂!别说陛下容不得他,就算是他亲姐夫开平王在世,怕是也要亲手宰了这个给常家、给淮西勋贵脸上抹黑的东西!”他这话说得糙,但理不糙,道出了许多勋贵心中既震惊又觉得蓝玉罪有应得的心态。

颍川侯傅友德、长兴侯耿炳文等人亦是纷纷摇头叹息。他们方才还在讨论蓝玉的军功和为主将之难,此刻却只剩下一种感觉:这蓝玉,战功有多大,惹祸的本事就有多大!简直是行走的灾星,不仅坑自己,还要牵连无数人!

一旁的大学士宋濂、刘三吾等文臣,更是听得面色发白,浑身不适。他们恪守儒家礼法,讲究的是“君君,臣臣”,是“德配其位”。

刘三吾颤声道:“《左传》有云,‘骄奢淫泆,所自邪也’。这蓝玉,立微功而忘乎所以,持陛下之宠而肆无忌惮,竟行此禽兽不如、悖逆人伦纲常之事!其心已无君父,其行已同寇仇,身死族灭,实乃天道昭彰,礼法不容!”

宋濂也沉重地补充道:“武将以勇力安天下,更当以忠义守臣节。勇而无礼,则为乱阶。蓝玉之败,非败于陛下之疑,实败于自身之无德!可悲,可叹!”

奉天殿前,无论是运筹帷幄的文臣,还是浴血沙场的武将,在听完蓝玉这一系列具体得令人发指的“作死”行为后,之前或许存在的一丝对于“兔死狗烹”的隐晦同情,此刻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普遍的共识:蓝玉之死,绝非简单的君王猜忌,而是其自身罪行累累,已然突破了为臣者的底线,触犯了不可饶恕的律法与道德禁忌。

这位未来的“凉国公”,以其极端的行为,在洪武十一年的这个夜晚,提前接受了一场来自整个大明顶级权力阶层的、无声的审判。结论几乎是惊人的一致:其罪当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