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至中盘,局势渐趋复杂。
苏明远没有跟随刘侍郎偏离棋谱,而是继续按照原有的路数行棋。这是一个微妙的信号——他在告诉对方:我不主动出击,但也不轻易妥协。
刘侍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在棋盘上游走:明远的棋风,倒是稳健。
刘大人过奖。明远才疏学浅,只能谨慎行事。
谨慎是好事。刘侍郎放下茶盏,拈起一子,只是有时候太过谨慎,反而会错失良机。
他这一子落在左下角,直接威胁苏明远的角地。这是一个激进的手段,意在逼迫苏明远做出回应。
苏明远沉思片刻,没有直接应对,而是在右边落子,构筑自己的势力范围。
这是围棋中的弃子争先——放弃局部的小利,换取全局的主动。
刘侍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明远好棋力。知道取舍,这份气度不是人人都有的。
刘大人才是高手。苏明远微笑道,这一手攻势凌厉,明远只能避其锋芒。
避锋芒是智慧,但有时候,该出手时也要出手。刘侍郎话锋一转,就说这地方税赋的事,明远既然发现了问题,是不是该向朝廷如实禀报?
这是在试探苏明远的态度了。
苏明远不动声色,落下一子:明远自然会据实禀报。不过税赋之事牵涉甚广,还需要仔细斟酌,不可鲁莽。
正是如此。刘侍郎连连点头,税赋之事,确实牵涉甚广。有些事情,表面看是一回事,实际上却另有隐情。明远初次巡查,恐怕有些内情还不太了解。
他这是要给苏明远那些了。
还请刘大人指教。
刘侍郎放下棋子,身体微微前倾:明远可知道,这些年来,西北边患不断,朝廷军费开支激增。户部虽然明面上拨付了军资,但实际上还有很大缺口。
苏明远点头,这个他确实知道。西夏不时侵扰边境,朝廷为了防御,每年都要花费大量钱粮。
这个缺口怎么填?刘侍郎反问,总不能让前线将士饿着肚子打仗吧?所以,地方上适当地加征一些钱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话说得冠冕堂皇,仿佛那些苛捐杂税都是为国为民。
刘大人所言极是。苏明远不置可否,只是明远在地方上看到,有些加征确实是为了军资,但也有一些……似乎另有用途。
他这是委婉地指出,不是所有的加征都流入了国库。
刘侍郎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随即又恢复如常:明远是说有官员中饱私囊?
不敢妄言。只是有些迹象,让明远心中存疑。
这个嘛……刘侍郎沉吟片刻,确实有些地方官不懂分寸,做事过了头。但明远也要理解,这些地方官也有苦衷。他们在地方上任职,要维持一方安定,要应付上面的考核,还要打点各种关系,没有银子是万万不行的。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更何况,京中也有人需要他们。若是不懂这个规矩,在地方上是很难立足的。
这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地方官贪污是因为有京官在背后撑腰,这已经形成了一个潜规则。
苏明远心中冷笑。好一个!
但他表面上只是叹了口气:看来这其中的学问,比明远想象的要深。
可不是嘛。刘侍郎见他似乎松动,语气更加亲切,明远初入仕途没几年,有些事情还不太明白,这也正常。老夫在朝中二十余年,见过的事多了,也就看开了。
他落下一子,形成了一个大模样:这世上的事,很多时候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下棋,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要看长远的布局。明远说是不是?
苏明远盯着棋盘。刘侍郎这一手棋下得很大,如果不加以应对,等这个模样形成,黑棋就会陷入被动。
但如果现在就去破坏这个模样,就必须投入大量子力,其他地方就会被削弱。
这和现实何其相似!
如果他现在就把发现的问题全部上报,势必会触动一大批人的利益,引发激烈反弹。即使有皇帝支持,他一个人的力量也难以对抗整个利益集团。
但如果他现在不采取行动,任由这个系统继续运转,百姓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而他自己也会逐渐被这个系统同化。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沉默良久,苏明远终于落子。
这一子下在了刘侍郎大模样的边缘,不是直接破坏,而是限制其发展空间。这是一种温和的手段——我不会坐视你的势力扩张,但也不会与你死磕到底。
刘侍郎眼中闪过一丝满意:明远果然聪明。
他站起身,亲自给苏明远添茶:老夫今日请明远来,其实是有些话想说。明远年轻有为,又是状元出身,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但正因为如此,更要懂得进退之道。
还请刘大人赐教。
赐教不敢当。刘侍郎重新落座,老夫只是想说,朝堂之上,单打独斗是成不了事的。要想有所作为,就得有人支持。而要得到支持,就得懂得人情世故。
他说得很直白了——要想在官场混下去,就得学会和他们同流合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