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来有约
微服私访十日,苏明远终于回到京城。
马车辚辚,穿过午门时,他透过车帘看着熟悉的宫墙,恍如隔世。十天前,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户部侍郎;这十天里,他是落魄秀才苏子瞻,在故乡的田间地头、村舍茶肆中穿梭,听到了太多奏章中不曾提及的事。
那个加征秋税的知县,确有其事。但更复杂的是,这位知县背后站着的,竟是朝中权贵刘侍郎的门生。加征的税银,一部分充作军资,另一部分则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了某些人的私囊。
这是一张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大人,府中来人传话。王忠低声禀报,刘侍郎府上送来请帖,邀您明日午后过府对弈。
苏明远心中一凛。
刘侍郎,正是那位在朝中颇有势力的户部左侍郎。两人虽同在户部供职,平日里却各司其职,交集不多。刘侍郎年长他十余岁,资历更深,在朝中经营多年,门生故吏遍布各地。
这个时候发来邀约,绝非偶然。
可还有别的话?
来人说,刘侍郎新得一副宋初名家棋谱,想请大人品鉴。王忠顿了顿,还说……还说近日听闻大人巡查税赋,辛劳异常,特邀大人府中小聚,也好叙叙同僚之谊。
叙叙同僚之谊?
苏明远冷笑。他与刘侍郎向来井水不犯河水,何来什么同僚之谊?这分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回话,就说明远叨扰了。
马车在苏府门前停下。苏明远刚下车,便见管家迎上来,神色有些凝重:大人,除了刘侍郎的帖子,还有几位大人也来过帖子。
他接过一叠请帖,扫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
这些送帖子的,都是朝中与刘侍郎交好的官员。有兵部的,有工部的,还有几个御史。平日里这些人和他来往不多,现在却纷纷示好,其中意味不言自明。
他这次巡查税赋,显然已经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这些人不是来叙旧的,是来试探他的底线,甚至是来警告他的。
都回了帖子没有?
小的不敢做主,都留着等大人回来。
苏明远吩咐道,除了刘侍郎的帖子应下,其他的都以身体不适为由,暂且推辞。
应下刘侍郎的邀约,是因为这场对弈已经避无可避。对方既然主动出击,他若退缩,反而会被视作心虚。不如大大方方去会一会,看看这位老谋深算的刘侍郎到底想和他谈什么。
进了府,苏明远直奔书房。他让人把这十天暗访所得的情报都整理出来,一一过目。
越看,心越沉。
他发现的不仅仅是一个贪官污吏的问题,而是一整套盘根错节的利益输送体系。地方官员征收苛捐杂税,部分上缴朝廷,部分则以各种名目给京中的靠山。这些京官再通过各种方式回馈地方,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同盟。
刘侍郎,正是这个系统中的关键一环。
以往他只是在奏章中看到这些问题的蛛丝马迹,还以为是个别现象。现在亲眼所见,才知道问题之严重远超想象。
大人。王忠端来茶水,犹豫着说,这次微服出访,小的总觉得……有些蹊跷。
怎么说?
咱们行踪隐秘,可到了故乡县城,总感觉有人在暗中盯着。虽然没有明着跟踪,但小的做了几次试探,确实有人在关注咱们。
苏明远心中了然。看来自己的行踪,早就被人察觉了。或许从他离开大队人马的那一刻起,就有人在暗中监视。
这些人的能量,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知道了。你下去歇息吧。
王忠退下后,苏明远独自坐在书房中,陷入沉思。
明日的这场对弈,恐怕不会简单。刘侍郎邀他过府,表面是下棋叙旧,实则是要试探他的态度,甚至可能提出某种交易。
他该如何应对?
若是断然拒绝,与刘侍郎为敌,那就等于与整个利益集团为敌。以他现在的地位和实力,恐怕难以抗衡。
若是妥协接受,与他们同流合污,那他这些年的坚持又算什么?他还能对得起故乡父老,对得起那些在义学读书的孩子吗?
窗外,暮色四合。京城的夜晚华灯初上,一片繁华。
可苏明远知道,这繁华背后,隐藏着多少肮脏的交易,多少百姓的血泪。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夜空。今夜无月,只有几点寒星,孤零零地悬在天边。
就像他此刻的处境。
忽然,他想起了徐先生临别时说的话:大人记住,微服不只是换身衣服,更要换一颗心。放下官威,放下成见,真正以平等之心与百姓交流,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
真实的世界,他已经看到了。
那么现在,他要如何在这个真实的世界里生存,并且改变它?
苏明远转身回到书案前,取出一副棋谱。这是他年少时最爱研读的《忘忧清乐集》,其中有一局名为金刚不坏,讲的是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生机。
他将棋谱摊开,手指在棋盘上游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