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明远以为改革将会顺利推进时,一个新的挑战悄然而至。这次的问题不是来自税收或市场,而是关于水利建设——一个看似技术性,实则涉及复杂利益关系的领域。
这天上午,苏明远正在县衙处理日常事务,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他走到窗前一看,只见县衙门口聚集了很多农民,个个神情激动,似乎有什么急事要禀报。
老爷,外面来了很多农民,说是有水利方面的纠纷要申诉。王二匆匆跑进来禀报。
苏明远心中一动,立即让王二请他们进来。很快,十几个农民代表走进了县衙大堂,为首的是一个五十来岁的汉子,名叫李大牛,是附近几个村子的总代表。
苏老爷,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李大牛一见到苏明远,立即跪下磕头,我们几个村子的灌溉水源被人给断了!
起来说话,苏明远连忙扶起他们,具体是怎么回事?
李大牛擦了擦眼泪,开始详细叙述:苏老爷,我们几个村子的农田一直靠清水河的支流灌溉。这条水渠修了几十年了,一直供应着下游十几个村子的农业用水。可是前几天,上游突然修了一道堤坝,把我们的水源给断了!
什么人修的堤坝?苏明远皱眉问道。
是...是王家和李家联合修的。李大牛有些胆怯地说道,他们说要建一个大水塘,养鱼和种莲藕,所以把水给拦住了。
苏明远心中一沉。王家和李家都是县里的大户,王家就是王德明那一家,李家则是另一个豪门。这两家联合起来搞水利工程,肯定不是简单的农业项目。
你们跟他们交涉过吗?苏明远继续询问。
交涉过!另一个农民愤愤地说道,可是他们说,上游的水是他们的,爱怎么用就怎么用,我们管不着!
还说什么,如果我们不服气,可以自己想办法找水源。李大牛补充道,可是我们这些穷人,哪有能力另外挖渠引水啊?
苏明远仔细了解了情况,发现问题比想象的要复杂。这条水渠确实历史悠久,下游的村民一直依靠它进行农业灌溉。但从法理上说,水源确实在王、李两家的土地范围内,他们有一定的使用权。
苏老爷,李大牛哀求道,现在正是春耕关键时期,没有水灌溉,我们的庄稼就全完了!求您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其他农民也纷纷跪下请愿:苏老爷,您是青天大老爷,一定要救救我们这些苦命人!
看着这些朴实的农民,苏明远心中既愤怒又沉重。他知道这又是一起权贵欺压百姓的事件,但处理起来可能比之前的案子更加复杂。
大家先起来,我一定会处理这件事。苏明远郑重承诺,但需要实地调查一下情况,才能想出解决办法。
苏老爷要亲自去看吗?李大牛惊喜地问道。
当然要去看。不了解实际情况,怎么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苏明远说道,这样吧,明天一早我就去现场察看。
农民们千恩万谢地离开了县衙。苏明远立即召集钱润之、李明德等人商议对策。
这件事比较棘手,钱润之分析道,水利纠纷涉及面广,而且王、李两家在县里势力很大,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矛盾。
但是我们不能眼看着那些农民受苦。李明德义愤填膺,明明是无理霸占水源,怎么能任由他们胡来?
苏明远思考了一会儿,说道:明天我们先去实地看看,了解具体情况再做决定。同时,李明德你去查一下相关的法律条文,看看朝廷对于水利纠纷是怎么规定的。
第二天一早,苏明远带着钱润之、李明德、王忠等人,骑马前往出事地点。经过一个多时辰的路程,他们来到了清水河的支流边。
现场的情况确实如农民们所说。在河流的上游,新修了一道高大的土石堤坝,把原本流向下游的河水完全拦截了。堤坝后面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水塘,里面已经开始养鱼和种植莲藕。
而在下游,原本的水渠已经干涸,两岸的农田也因为缺水而呈现出焦黄的颜色。几个农民正在水渠边挖掘,试图寻找地下水,但显然效果不佳。
苏老爷,您看看,这就是那道该死的堤坝!李大牛愤怒地指着上游,自从修了这个,我们就一滴水都得不到了!
苏明远仔细观察着堤坝的构造。这道堤坝修得很专业,显然花费了不少资金和人力。而且从位置上看,确实能够完全控制这条支流的水源。
这道堤坝是什么时候开始修的?苏明远询问。
大概半个月前开始的,一个农民回答,起初我们以为只是修个小坝,没想到越修越大,最后把水全给拦住了。
你们当时没有阻止吗?钱润之问道。
阻止过,但是人家说有官府的批文,我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李大牛无奈地说道。
苏明远心中一动:什么批文?你们看过吗?
没看过具体内容,但听说是水利建设的批文。李大牛说道。
这时,堤坝那边来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王德明。他看到苏明远等人,立即迎了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