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纠纷的复杂程度超出了苏明远的预期。回到县衙后,他立即召集相关人员研究对策,但很快发现这件事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问题。
苏大人,我查到了一些情况。李明德匆匆走进办公房,手中拿着一叠文件,这个水利项目的批文,竟然是李文华李大人签发的。
苏明远心中一沉。李文华作为县丞,确实有权审批一些地方建设项目,但如此重大的水利工程,按理说应该经过集体讨论。
他有没有跟其他人商议过?苏明远问道。
据我了解,没有。李明德回答,而且批文的时间是在您深入调研期间,也就是说,您不在县衙的时候,他就把这个项目批了。
这更加证实了苏明远的怀疑。李文华故意选择他不在的时候批准项目,显然是想制造既成事实。
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钱润之也走了进来,神色凝重,我打听到,这个水利项目的真正目的不是养殖,而是为了控制水源。
什么意思?苏明远不解。
据可靠消息,王、李两家计划在下游开发一个大型的商业区,包括酒楼、客栈、商铺等。钱润之详细解释,他们想通过控制水源,迫使下游村民卖掉土地,然后低价收购用于商业开发。
苏明远听了,心中愤怒到了极点。原来这不是简单的水利纠纷,而是一个精心策划的土地兼并阴谋!
他们的胃口真不小,苏明远冷笑道,想一石二鸟,既控制水源获利,又强迫农民卖地。
更过分的是,李明德补充道,听说李文华在这个项目中也有股份。这就是为什么他会如此积极地批准项目的原因。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彻底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李文华不仅违规批准项目,还从中牟利,这已经构成了严重的**行为。
我们有证据吗?苏明远问道。
目前只是传言,还需要进一步调查。钱润之说道,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可能性很大。
正在讨论时,张怀德突然走了进来。他的脸色很不好看,显然带着什么不好的消息。
苏大人,张怀德开门见山,刚刚收到府里的消息,说是有人举报我们县衙内部不和,影响了政务执行效率。
苏明远心中一动:什么人举报的?
不清楚,但府里要求我们内部协调,避免公开冲突。张怀德意味深长地看着苏明远,特别是在一些重大决策上,要集体商议,不能个人独断。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是在警告苏明远不要在水利纠纷上过于强硬,要考虑。
张大人,集体商议当然是对的,苏明远不卑不亢地回应,但前提是要符合法律法规,不能为了所谓的和谐就违法乱纪。
张怀德的脸色更加难看:苏大人,有些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王、李两家在县里有重要地位,他们的项目对县里的经济发展也有好处。
什么好处?苏明远反问,损害几十个村子的灌溉用水,换来两家私人的养殖项目,这叫经济发展?
苏大人,您想想,张怀德试图说服苏明远,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可以增加县里的税收,提供就业机会,总体上是有利的。
苏明远听出了张怀德话中的含义。显然,王、李两家已经给了县衙一些承诺,可能是税收分成,也可能是其他好处。
张大人,苏明远严肃地说道,我们是朝廷命官,职责是为民造福,不是为少数人牟利。如果为了一点税收就损害百姓利益,那还算什么父母官?
张怀德见苏明远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没用,只好说道:苏大人,这件事影响很大,您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送走张怀德后,苏明远的心情更加沉重。显然,县衙内部也有人被收买了,这使得处理水利纠纷变得更加困难。
下午,苏明远正在思考对策时,李文华主动来找他了。这个平时很少主动交流的县丞,今天显得格外热情。
苏大人,听说您在关注水利项目的事?李文华笑容满面地说道。
确实在关注,苏明远冷淡地回应,毕竟事关几十个村子的农业用水。
苏大人真是爱民如子啊,李文华赞叹道,不过这个项目其实对大家都有好处。
愿闻其详。苏明远想听听他怎么狡辩。
您想想,王、李两家投资搞水产养殖,成功后可以向县里交纳大量税收。李文华开始发挥,而且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比如饲料供应、产品销售等等,创造很多就业机会。
那下游村民的用水问题怎么解决?苏明远直接问到关键点。
这个嘛...李文华有些尴尬,可以协商解决。比如让王、李两家出资修建新的水渠,或者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总有办法的。
苏明远冷笑一声:李大人说得轻巧,修建新水渠需要多少资金?从哪里引水?这些技术问题您考虑过吗?
李文华被问得有些答不上来,然后转移话题:苏大人,其实我今天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个合作的事情。
什么合作?苏明远好奇地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