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62章 夜半推心

知不可忽骤得 第162章 夜半推心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殿试前夜,京城笼罩在一片肃静之中。苏明远回到寓所后,却发现同屋的杨举人正坐在案前,借着昏黄的烛光奋笔疾书。见苏明远归来,杨举人抬起头,露出疲惫而兴奋的神情。

明远兄回来了,杨举人放下毛笔,揉了揉酸痛的手腕,我正在整理今日的思绪,总觉得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苏明远注意到,杨举人名叫杨志行,乃是河东人士,家世清贫但志向远大。此人在会试中名列中游,但其忧国忧民之心却让苏明远颇为敬佩。两人虽相识不久,但颇有相见恨晚之感。

志行兄夜深不寝,所为何事?苏明远在他对面坐下,见其案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杨志行叹息一声:今日听闻诸多传言,心中实在难安。西北边关频有警讯,朝中议论纷纷,有主战者,有主和者,争执不下。我等明日就要面圣,若陛下询问边事,该当如何作答?

苏明远心中一动。看来,朝廷对西夏问题的态度确实存在分歧,而这种分歧很可能会反映在殿试题目中。

志行兄可知具体是何情况?苏明远问道。

杨志行压低声音道:据说西夏李元昊近来颇为活跃,频频在边境挑衅。有的大臣认为应当出兵讨伐,以彰天威;有的则认为应当以和为贵,避免生灵涂炭。朝中为此争论不休。

苏明远点头,这与他白天听到的消息相符。在这种情况下,新科进士对边防问题的看法,很可能会被视为其政治立场的体现。

志行兄对此有何见解?苏明远试探道。

杨志行起身在房中踱步,神情颇为激动:明远兄,我夜不能寐,正是因为此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等读书人,岂能只顾个人前程,而不思国家大计?

他转身面对苏明远,眼中闪烁着理想主义的光芒:西夏屡犯边境,欺我中华,若不严惩,何以立国?但战争又非儿戏,一旦开启,必然生灵涂炭,国库空虚。这个两难之境,该当如何选择?

苏明远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志行兄所虑,正是治国者常面临的困境。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

正是如此!杨志行激动地拍案,我在想,我们这些即将入仕的人,将来面对这样的抉择时,该当如何自处?是随波逐流,明哲保身?还是坚持己见,哪怕粉身碎骨?

这个问题让苏明远想起了白天与李德修的谈话。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似乎是每个知识分子都必须面对的永恒课题。

志行兄,苏明远缓缓道,在下以为,忠于国家与保全自身并非完全对立。关键在于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平衡点。

杨志行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明远兄莫非也认为应当明哲保身?

非也。苏明远摇头,在下的意思是,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又如何去报效国家?智慧的忠诚,胜过盲目的激情。

这番话让杨志行陷入了沉思。良久,他重新坐下,若有所思地说道:明远兄的话有道理。但我总觉得,如果人人都以此为借口,最终岂不是人人都明哲保身,无人敢为国家担当?

苏明远被这句话深深触动。杨志行虽然看起来有些理想化,但他提出的问题却直指人心。如果每个人都以为理由而妥协,那么谁来坚持那些珍贵的理想?

志行兄所言,确实让人深思。苏明远诚恳地说道,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选择,而是寻找一种方式,让理想能够在现实中生根发芽。

杨志行眼睛一亮:此话怎讲?

苏明远组织着语言:比如说边防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喊打喊杀,可能会被视为好战分子;如果一味地主张和解,又可能被视为软弱无能。但如果我们能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方案,既能维护国家尊严,又能避免不必要的牺牲,岂不是更好?

如何做到?杨志行追问。

比如说,苏明远思考着说道,我们可以建议加强边防建设,提升军事实力,同时通过外交手段寻求和平解决。对于西夏的挑衅行为,给予坚决回击,但不轻易扩大冲突规模。同时,从根本上解决边民生计问题,消除战争的根源。

杨志行频频点头:这确实是个好思路。既维护了国家威严,又避免了全面战争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苏明远继续道,这种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比起那些空洞的口号,实实在在的建议更容易得到采纳和执行。

两人的谈话渐渐深入,从边防问题扩展到了更广泛的治国理念。

明远兄,杨志行忽然问道,你认为一个理想的官员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让苏明远想起了自己这些天来的种种经历和思考。从山村到京城,从乡试到会试,他见过各种各样的官员和准官员,也听过各种各样的观点和建议。

在下以为,苏明远缓缓说道,理想的官员应该具备三个品质:一是爱民如子的仁心,二是经世致用的才能,三是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智慧。

爱民如子,这个容易理解。杨志行说道,但何为经世致用的才能?

就是能够将学问转化为实际的治理能力。苏明远解释道,读万卷书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那就只是纸上谈兵。真正的才能,是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

杨志行深以为然:那第三点呢?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醒的智慧,这又如何理解?

苏明远想起了这几天的经历,特别是与李德修的谈话和今晚的聚会被查的经历。

官场环境复杂,充满了各种诱惑和陷阱。苏明远说道,既有权力的诱惑,也有金钱的腐蚀;既有派系的压力,也有人情的羁绊。在这种环境中,如何保持内心的清醒和独立,如何在妥协中坚持原则,这需要很高的智慧。

杨志行若有所思:这确实不容易。我们在书本中学到的都是圣贤之道,但现实中却充满了灰色地带。

正是如此。苏明远点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智慧。智慧不是死守教条,而是在复杂的现实中找到实现理想的可行路径。

两人继续谈论着,不知不觉间夜已深沉。窗外传来更鼓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明远兄,杨志行忽然说道,今夜与你长谈,让我受益良多。我原本还在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苦恼,现在却觉得豁然开朗。

志行兄言重了。苏明远谦逊地说道,在下也从你的坦诚中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你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让我深受感动。

杨志行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辰:明远兄,你说我们这一代人,能够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让苏明远也陷入了深思。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即将踏入仕途,将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服务。但在这个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他们真的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志行兄,苏明远也起身走到窗前,在下以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或许不在于立即改变整个世界,而在于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如何做到?

比如说,如果我们被分配到地方任职,就努力改善当地百姓的生活;如果在朝中供职,就尽力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一个人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如果我们这一代人都能坚持这样做,积少成多,或许真能为国家带来一些改变。

杨志行深深点头:明远兄所言极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虽然渺小,但只要心中有火,总能照亮一片天地。

此时,房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似乎有人在走廊中走动。两人不约而同地住了嘴,竖起耳朵仔细倾听。

脚步声停在了他们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