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61章 智辩群贤

知不可忽骤得 第161章 智辩群贤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楼下的嘈杂声越来越大,夹杂着官兵的喝令声和百姓的惊呼声。杨文昭皱眉道:这是怎么回事?

李季华走到窗边向下望去,脸色顿时变了:是巡城司在抓人!看样子是在搜查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都有些紧张。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前程。

我们继续谈论学问便是,赵子厚强作镇定地说道,想必不会牵涉到我们。

然而话音刚落,楼梯上就传来沉重的脚步声。片刻后,几名差役出现在门口,为首的是一个面色严肃的捕头。

诸位进士,捕头拱手道,有扰清雅,实在抱歉。听闻诸位在此议论朝政,上面有令,需要了解一下谈话内容。

杨文昭起身迎上前去:这位大人,我等只是在讨论学问,准备殿试,并无不妥之处。

捕头点头:杨进士莫要紧张,例行公事而已。听说诸位刚才讨论了边防和财政问题,能否详细说说都谈了些什么?

房中一时安静下来,众人心中都明白,这恐怕不是什么例行公事。在殿试前夕出现这种情况,背后必有深意。

苏明远心念电转,迅速分析着眼前的情况。这很可能是朝中某些势力的试探,想要了解新科进士的政治倾向。在这种情况下,说话必须格外谨慎。

大人,苏明远站起身来,声音平和而恭敬,我等确实在讨论边防等时政问题,但都是从学理角度出发,并无妄议朝政之意。

捕头的目光落在苏明远身上:你就是苏明远?听说你在刚才的讨论中很活跃,能否具体说说你的观点?

苏明远心中一凛,看来自己已经被人注意到了。但他很快镇定下来,缓缓说道:在下认为,无论是边防还是财政,都应该以国家大局为重,以百姓福祉为念。具体的策略虽有不同,但忠君爱国的初心是一致的。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没有具体涉及政策细节,又表达了正确的政治立场。

捕头点点头:那你们对西夏问题是怎么看的?

这个问题更加尖锐。苏明远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在当前的政治环境下,对西夏问题的态度很可能暴露一个人的政治倾向。

在下以为,苏明远字斟句酌地说道,西夏问题应当遵循陛下的圣明决策。作为臣子,我们的职责是执行朝廷的政策,而不是质疑或改变它。

这个回答再次巧妙地回避了具体的政策讨论,而是强调了对皇帝权威的服从。

捕头又问了几个问题,苏明远都巧妙地应对过去。其他进士见状,也都效仿苏明远的做法,用一些模糊而正确的表态来回应。

最终,捕头似乎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拱手道:打扰诸位清谈了,告辞。

待差役们离去,房中众人都长舒了一口气。

刚才真是惊险,陈君实擦着额头的汗珠,幸好明远兄应对得当。

杨文昭也点头赞同:明远兄的应对确实巧妙,既没有暴露我们的具体观点,又表明了忠诚立场。

但李季华却皱着眉头:这件事不寻常。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来查我们?

赵子厚若有所思地说道:或许是有人故意为之。在殿试前夕,任何风声都可能影响到我们的前程。

苏明远也在思考这件事的深层含义。他意识到,京城的政治环境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即便是进士聚会讨论学问,也可能被人利用或针对。

诸位,苏明远说道,今夜之事让我们都学到了一课。在京城,任何言论都可能被人有心曲解。我们今后说话做事,都要格外谨慎。

众人都深以为然。

那我们还继续讨论吗?杨文昭问道。

苏明远思考片刻:当然要继续,但方式需要调整。我们不必讨论具体的政策主张,而是研究如何在殿试中恰当地表达观点。

这个建议得到了众人的赞同。接下来的讨论,就不再那么直接了,而是更多地关注表达技巧和政治分寸。

比如说,苏明远举例道,如果殿试题目涉及改革,我们不应该直接批评现行政策,而是要从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寻找依据,用历史典故来包装自己的观点。

陈君实接着说道:而且要特别强调对皇帝的忠诚和对朝廷的感激,这样即便观点有些新颖,也不会被认为是大逆不道。

还有一点很重要,赵子厚补充道,就是要体现我们的学问功底。引经据典、诗词歌赋,这些都能显示我们的文化素养。

李季华也说道:表达方式要委婉含蓄,不可过于直白。有时候,暗示比明说更有效果。

这些讨论让苏明远深有启发。他发现,这些同科进士虽然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但在应对政治环境这方面,都显示出了相当的智慧和成熟度。

我们再来模拟一下,杨文昭提议,假设殿试题目是论治国之要道,诸位会如何作答?

这个题目很宽泛,给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也正因为如此,更需要谨慎应对。

赵子厚首先发言:我会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角度入手,强调君主的品德修养对治国的重要性,然后自然而然地赞颂当今圣上的德行。

陈君实说道:我倾向于从的角度来论述,引用孟子的思想,强调爱民如子、轻徭薄赋的重要性。

李季华则说:我会重点讨论用人之道,认为治国关键在于选拔和任用贤才,这样既能显示自己的见识,又不会触及敏感问题。

轮到苏明远时,他沉思片刻说道:我会采用因时制宜的思路。首先承认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治国方法,然后分析当前时代的特点,最后提出相应的治理思路。这样既能显示历史眼光,又能体现现实关怀。

他继续解释道:比如说,可以从夏商周三代的治理方式谈起,说明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治国特色。然后指出当前时代面临的挑战——比如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边防压力等,需要有相应的治理方式。最后提出一些建议,但一定要强调这些都是在圣上英明领导下的具体执行策略。

这个思路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赏。

明远兄这个框架很好,杨文昭点头道,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现实针对性,而且政治上也很安全。

接下来,众人又讨论了几个可能的题目,每个人都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思路。通过这些讨论,苏明远发现,虽然大家的具体观点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应对策略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都强调要在展现才学的同时保持政治正确,要在提出建议的同时表达忠诚。

夜已深了,众人准备散会。临别时,杨文昭提议道:我们几个今夜讨论颇有收获,不如结为同年好友,日后互相扶持?

众人纷纷赞同。他们知道,在未来的仕途中,这种同科友谊可能会非常重要。

苏明远与众人一一告别,心中却五味杂陈。今夜的经历让他对即将到来的殿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他对政治环境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体会。

走在回寓所的路上,苏明远回想着今夜的种种。从最初的学术讨论,到后来的应对技巧研究,这个转变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在这个环境中,纯粹的学术探讨似乎已经不可能,任何讨论都必须考虑政治因素。

但同时,他也感到了一种收获感。通过与这些同科进士的交流,他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政治倾向,也学到了许多应对复杂局面的智慧。

这或许就是成长吧,苏明远自语道,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找到平衡,学会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保护自己。

明天就是殿试了,一切准备都已就绪。无论面临什么样的题目,他都有信心应对。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今夜的经历,他对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夜风吹过,带来阵阵花香。在这个静谧的夜晚,一个年轻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人生转折做着最后的心理准备。而明天的太阳升起时,他将踏上一条全新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