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38章 钱庄往来(下)

知不可忽骤得 第138章 钱庄往来(下)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钱庄内的喧哗声越来越大,苏明远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威严喝声:奉府尹大人之命,检查通汇钱庄账册,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钱掌柜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但他毕竟是久经风浪的商人,很快就恢复了冷静。他对伙计说道:去告诉诸位客官,今日钱庄有公事要办,请改日再来。

然后转向李元德和苏明远:二位,今日恐怕不是详谈的好时机。

李元德点点头,刚要带苏明远离开,却听到外面有官差高声喊道:钱庄内所有人员,一律不许离开,配合检查!

钱掌柜叹了口气:看来我们都走不了了。二位,只好在此等候了。

很快,一队官差进入钱庄大厅。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捕头,他环视一周,威严地说道:奉府尹大人之命,检查通汇钱庄近三月来的所有账册。钱掌柜,请配合!

钱掌柜恭敬地上前行礼:官爷,小的一定配合。只是不知为何要检查账册?

有人举报你们钱庄涉嫌为某些不法之徒洗涤黑银,转移赃款。捕头冷冷地说道,具体情况,查过账册就知道了。

苏明远心中一凛。这个时机太巧合了,刚才钱掌柜还在向他介绍钱庄如何为官员提供特殊服务,现在就有官差来查账。难道他们刚才的谈话被人偷听了?

他偷偷观察李元德的神情,发现老先生虽然表面平静,但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钱掌柜无奈地说道:官爷,我们钱庄经营正当,所有账册都有完整记录,绝无违法之事。

是否违法,查了就知道。捕头不容商量地说道,把账册都搬出来!

很快,几个伙计抱着一摞摞账册走了出来。这些账册装订精美,显然平时保管得很好。

捕头随手翻了几页,皱眉说道:这些账册记录得倒是详细。不过,有些条目需要仔细核查。

他指着其中一页:这里记录的是代李某存储银两三百两,这个李某是何人?为何要代为存储?

钱掌柜连忙解释:回官爷,这是我们的正常业务。很多客户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自己前来,就委托他人代办。

委托他人代办?捕头冷笑一声,这不是很好的掩饰手法吗?真正的银两主人是谁,恐怕你们自己都不知道吧?

钱掌柜的额头开始冒汗:官爷明鉴,我们对每一笔业务都有详细记录,绝不敢弄虚作假。

捕头又翻了几页,忽然停在一个条目上:这里记录代汇银两至开封府某官员处五百两,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让钱掌柜更加紧张。苏明远注意到,这正是刚才钱掌柜向他介绍的那种特殊服务——帮助官员转移资金。

这个...这个是我们的汇兑业务。钱掌柜结结巴巴地说道,客户要将银两汇到外地,我们代为办理。

汇到某官员处?捕头紧追不舍,一般的汇兑不都是汇到钱庄分号吗?为什么要直接汇给个人?而且还是官员?

钱掌柜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这种业务确实很难解释,因为它本身就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就在这时,李元德忽然开口了:官爷,老夫可以解释这笔业务。

捕头转头看向李元德:你是何人?

老夫李元德,曾在朝中为官,现已致仕。李元德从容地说道,这笔银两是老夫委托钱庄代汇的。

代汇给谁?为什么?

李元德沉着地回答:汇给老夫的一位同乡,他现在开封府任职。这是老夫代家乡父老给他的一点心意,感谢他为家乡办了一些实事。

这个解释听起来合情合理,捕头的神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但他仍然追问道:什么实事?为什么要通过钱庄代汇,而不直接送达?

家乡修建水利工程,这位同乡帮忙向上级申请了一些支持。乡亲们凑了些银两表示感谢。李元德继续编织着看似合理的解释,之所以通过钱庄,是因为老夫年事已高,不便亲自送达。而且通过钱庄汇兑,也有凭证可查,更加稳妥。

苏明远在一旁听着,不禁佩服李元德的应变能力。这番解释滴水不漏,既解释了汇银的原因,又说明了通过钱庄的合理性。

捕头似乎也被说服了,不再追问这个问题,转而检查其他账目。

然而,当他翻到另一页时,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这里记录收某部官员寄存银两一千两,约定月息二分,这又如何解释?

钱掌柜这次学聪明了,连忙看向李元德。李元德微微点头,示意他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释。

回官爷,这是我们的存储业务。钱掌柜说道,官员的俸禄有时会有结余,存在家中不安全,就存到我们这里。我们支付利息,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月息二分?这个利息是不是太高了?捕头质疑道。

因为存期较长,风险较大,所以利息相对较高。钱掌柜解释道,而且这位官员存储的银两数额较大,我们给予了优惠利率。

这个解释也说得过去,捕头继续检查其他账目。

苏明远在一旁观察着整个过程,心中感慨万千。他亲眼目睹了古代金融业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也见识了这些老江湖如何在法律的边缘游走。

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正当的金融业务,实际上很可能是为权钱交易提供便利。而当面临官府检查时,这些经验丰富的从业者又能够巧妙地进行解释,让违法的事情看起来合法。

检查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捕头和他的手下翻遍了所有账册,但并没有发现明确的违法证据。钱掌柜和李元德的解释虽然有些牵强,但在法理上都说得过去。

今日的检查就到这里。捕头最终说道,账册我们要带回去详细核查,如有问题,再来找你们。

钱掌柜连忙点头:官爷尽管查验,我们绝无违法之处。

官差们带着一部分账册离开后,钱庄内终于恢复了平静。但气氛却比之前凝重了许多。

钱掌柜,这次的检查...苏明远忍不住问道。

钱掌柜苦笑一声:苏举人,今日让你见笑了。我们做生意的,经常会遇到这种突击检查。只要账册清楚,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但是,他话锋一转,今日的检查来得蹊跷。我怀疑有人故意举报我们。

李元德意味深长地说道:钱掌柜,最近风声很紧,你们要更加小心行事。

李老先生说得对。钱掌柜点点头,看来有些业务要暂停一段时间了。

苏明远听出了他们话中的含义。显然,刚才官差检查的那些特殊业务,在当前的环境下已经变得过于危险。

明远,今日的经历,你有什么感想?李元德问道。

苏明远沉思片刻:学生感触很深。这次经历让我明白,金钱与权力的关系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那你觉得,刚才钱掌柜的那些业务,是对是错?

这个问题让苏明远陷入了沉思。从法律角度来看,那些业务确实游走在合法与违法的边缘;从道德角度来看,它们明显是在为**提供便利;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这似乎又是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必然产物。

李老先生,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对错来判断。苏明远最终说道,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原则。

李元德满意地点了点头:明远说得好。世事复杂,人心难测。作为一个即将进入仕途的人,你必须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明哲保身,同时又不失正直本色。

那在李老先生看来,刚才那种业务...

既不能完全赞同,也不能一概否定。李元德深沉地说道,关键是要把握尺度。适度的便利可以提供,但绝不能参与明显的违法活动。

钱掌柜在一旁补充道:苏举人,我们做生意的有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挣钱可以,但不能昧着良心挣钱。

苏明远点点头,但心中仍有疑虑:那如何判断什么是,什么是昧良心

这就需要智慧了。李元德说道,有些事情,表面上合法,实际上不道德;有些事情,可能触犯了条文,但符合情理。关键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这番对话让苏明远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开始明白,在古代社会中,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地带。

如何在这些灰色地带中行走,既不违背法律,又不失去道德底线,这恐怕是每个进入仕途的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离开钱庄时,已是黄昏时分。李元德与苏明远并肩走在石板街道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明远,今日的经历对你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李元德说道,你将来若是高中进士,必然会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包括像钱掌柜这样的商人。

学生明白。苏明远点头道,金钱与权力的关系,确实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不仅复杂,而且危险。李元德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毁掉前程,甚至可能性命不保。

那老先生有什么建议吗?

李元德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苏明远:明远,老夫的建议是:可以理解,可以利用,但绝不能依赖。

可以理解,是说要了解这些规则的存在;可以利用,是说在必要时可以借助这些渠道办事;但绝不能依赖,是说不能把这些作为主要的依靠,更不能因此迷失自己的本心。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让苏明远豁然开朗。他想起了师父和范仲淹的教诲,发现李元德的建议与他们的思想完全吻合。

学生受教了。苏明远深深地鞠了一躬。

好,今日就到这里吧。李元德拍拍苏明远的肩膀,回去好好消化今日的见闻,对你的会试准备也会有帮助的。

两人分别后,苏明远独自走在回住处的路上。今日的经历让他对即将面临的仕途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原来,官场不仅有学术和政治的较量,还有金钱和利益的纠葛。如何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初心,实现理想,这恐怕是他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而最让他不安的是,今日钱庄的突击检查,来得实在太巧合了。这让他怀疑,自己的一举一动是否都在某些人的监视之下。

会试在即,各种势力暗中活动,而他这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举人,似乎已经被卷入了一个更大的漩涡之中。

夜色渐深,苏明远加快了脚步。明日,他还要继续准备会试,但今日的经历,无疑会让他对这次考试有全新的认识和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