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129章 同窗宴席

知不可忽骤得 第129章 同窗宴席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第二章 《同窗宴席》

三日后的黄昏,苏明远按约来到城中着名的聚贤楼。这座酒楼专为达官贵人设宴之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门前车马如龙,显示着主人的不凡财力。

今夜的宴席由同榜中的高举人做东,邀请十余位新科举人聚会庆贺。苏明远踏进门槛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没有寻常酒肆的喧嚣,只有丝竹之音袅袅,以及觥筹交错间的雅致谈笑。

明远兄来了!赵德迎上前来,今日他换了一身崭新的紫色直裰,神采飞扬,快来,诸位兄台都在等你呢。

雅间中已坐了**人,皆是同榜举人,苏明远一一见礼。为首的便是今夜东道主高文轩,此人面如冠玉,举止倨傲,一身锦袍绣服显示着世家子弟的矜贵。他的父亲高季昌乃是当朝工部侍郎,家族在汴梁城中根基深厚。

苏兄大名,在下久仰了。高文轩举杯相敬,语气中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客套,听闻苏兄文章惊艳,连主考大人都赞不绝口,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明远连忙谦逊回礼:高兄过奖了,在下不过是运气稍佳罢了。

哪里哪里,苏兄太过谦虚。高文轩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我等既为同榜,便是生死之交。今后在这官场之中,还需相互照应才是。

席间众人纷纷附和,觥筹交错间,气氛渐趋热烈。苏明远暗中观察,发现这些同窗的表现颇为有趣——

坐在高文轩右手边的是江南才子顾慎行,出身苏州望族,说话温文尔雅,但眼神机敏,时常在关键话题上巧妙转移,显然深谙官场词令。他与高文轩的交谈看似随意,实则处处试探,两人都在暗中较劲。

左侧的钱塘人马元龙则截然不同,此人豪爽健谈,酒量惊人,专拣有趣的轶事来说,引得众人哄堂大笑。但苏明远留意到,他的笑话往往暗含讽刺,话语间不时提及某某官员的糗事,显然消息灵通。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那位瘦削青年——曾子厚,河北人氏,家境贫寒,全靠苦读才中了举人。他很少主动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众人谈论,偶尔眼中会闪过一丝难以名状的神色。

诸位兄台,高文轩忽然放下酒杯,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我等虽然乡试得中,但会试在即,不知各位作何打算?

这个话题一出,席间的气氛微妙地变化了。众人的笑容仍在,但眼神都变得深沉起来。

顾慎行率先开口:会试不比乡试,考的不仅是文章,更是见识。依在下愚见,咱们这些地方举人,到了京师,还需多多向前辈请教才是。

慎行兄所言极是。马元龙接过话头,听说今年的主考官乃是翰林学士王安国,此人素来喜好新学,咱们若能投其所好...

慎言!高文轩连忙制止,但眼中却闪过一丝玩味,马兄这话可不能乱说。科举乃是朝廷选才的正途,岂能言及投机取巧?

马元龙讪讪一笑:文轩兄教训得是,是在下失言了。

但苏明远敏锐地感觉到,这个话题并没有就此结束。果然,高文轩环视众人,压低声音说道:不过,了解主考官的喜好确实无可厚非。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那依高兄之见?有人试探性地问道。

高文轩神秘一笑:家父在朝中多年,对这些情况略有耳闻。改日若有机会,不妨与诸位兄台详谈。

苏明远心中一震。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探讨,而是在暗示利用内部消息来应对考试。他想起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内幕消息关系网络,没想到在这个时代,同样的游戏规则在科举考试中就已经存在。

文轩兄真是义薄云天!马元龙举杯敬酒,眼中精光闪烁,若能得高兄指点,我等必当铭记于心。

众人纷纷附和,纷纷举杯向高文轩敬酒。唯独曾子厚默然不语,只是机械地饮酒,眼神有些空洞。

苏明远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心中暗暗同情。像曾子厚这样的寒门子弟,没有家族背景,没有人脉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感到格格不入。

酒过三巡,话题又转向了其他方面。

听说朝中最近颇不宁静?顾慎行故作随意地说道。

此话怎讲?众人立刻竖起耳朵。

顾慎行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听家中长辈说,近来边关有警,西夏屡次犯境。朝中对于应对之策颇有争议。

争议?高文轩来了兴趣。

顾慎行点点头,有主战派,有主和派,还有主抚派。各派各执己见,争论激烈。

马元龙插口道:那皇上的意思呢?

这个...顾慎行摇摇头,非我等所能揣测。不过听说,这次会试的策论题目,很可能与时政有关。

这个消息让在座众人都精神一振。策论是会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提前知道题目方向,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慎行兄消息灵通,不知还有何见教?高文轩客气地问道,但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顾慎行笑而不答,只是举杯饮酒。这种欲言又止的态度,反而让众人更加好奇。

正在这时,马元龙忽然开口:说到消息灵通,在下倒是听到一个有趣的传闻。

什么传闻?

马元龙环视众人,神秘地一笑:听说这次乡试的主考官刘大人,收了某个考生家长的厚礼。

席间顿时安静下来,这个话题太过敏感。

马兄此言可有根据?高文轩皱眉问道。

哈哈,也只是传言罢了。马元龙摆摆手,但眼神中却带着几分认真,不过这种事情,古来有之,也不足为奇。毕竟人情世故嘛...

苏明远心中一阵翻腾。如果这个传言是真的,那意味着他们这次乡试的成功,可能并不完全凭借实力。想到那些因为没有人情世故而落第的考生,他感到一阵愤怒和无奈。

胡说八道!曾子厚忽然爆发了,猛地拍桌而起,科举乃是国家抡才大典,岂容如此污蔑!

他的突然发作让所有人都愣住了。马元龙尴尬地笑笑:子厚兄何必如此激动?我也只是说说传言罢了。

传言?曾子厚冷笑一声,这种传言传出去,对我等新科举人的名声有何好处?难道子厚兄希望别人说我们都是靠银子买来的功名吗?

他的话虽然有理,但语气过于激烈,让气氛变得极为尴尬。

高文轩连忙出来打圆场:子厚兄说得对,这种话确实不该乱说。马兄也是酒后失言,大家都是兄弟,何必计较?

马元龙也意识到自己失言了,连忙向曾子厚道歉。但曾子厚显然还在气头上,只是冷冷地点点头,重新坐下。

苏明远看着曾子厚,心中五味杂陈。这个寒门子弟的愤怒,他完全能够理解。对于没有背景的人来说,科举是唯一的出路,如果连这条路都被金钱和人情污染,那他们还有什么希望?

但同时,他也意识到马元龙那番话的另一层含义——在这个时代,纯粹凭借才学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权力、金钱、关系,这些因素在科举中的作用可能远比表面上看起来更重要。

宴席在尴尬的气氛中继续进行,但众人的兴致明显受到了影响。高文轩努力活跃气氛,但效果有限。

临近散席时,高文轩忽然站起来举杯:诸位兄台,我等既为同榜,便是同袍战友。无论将来如何,都应该相互扶持。今日若有言语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众人纷纷举杯响应,表面上重归于好,但苏明远能感受到,这种和谐只是表面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打算,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盘算。

散席后,苏明远与赵德并肩走在夜色中的街道上。

明远兄,今夜的宴席,你有何感想?赵德忽然问道。

苏明远沉吟片刻:德兄,你觉得马元龙说的那些话,有几分可信?

哪些话?赵德明知故问。

关于主考官收礼的事情。

赵德停下脚步,看着苏明远:明远兄,你真的想知道答案吗?

苏明远点点头。

那我告诉你,赵德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这种事情,确实存在。而且,比你想象的更加普遍。

苏明远心中一沉:那我们...

我们什么?赵德反问道,你以为我们的成功完全凭借实力吗?别天真了,明远兄。在这个世界上,实力只是成功的一个条件,而不是全部条件。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既然游戏规则如此,那我们就要学会适应。赵德拍拍苏明远的肩膀,愤怒和抗议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你看曾子厚今夜的表现,虽然义愤填膺,但在别人眼中,只是不懂事的表现。

苏明远默然不语。他想起了现代社会中那些关于潜规则的讨论,想起了那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的年轻人。原来无论在哪个时代,这种挣扎都是相似的。

德兄,如果这个世界真的如此黑暗,那我们坚持的理想还有什么意义?

赵德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明远兄,理想和现实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学会在现实中实现理想,而不是用理想去对抗现实。这个道理,你会慢慢明白的。

两人分别后,苏明远独自回到住处。今夜的宴席让他看到了同窗们的另一面——表面的和谐下暗藏着竞争与算计,优雅的谈吐间透露着对权势的渴望。

他坐在案前,铺开纸笔,想要记录下今夜的感想,但提笔良久,却不知从何写起。最终,他只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出自《道德经》的话,此刻在他心中有了新的含义。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真正的智者往往保持沉默,而那些高谈阔论的人,未必真正了解事情的本质。

正要就寝时,忽然有人轻敲房门。苏明远警觉地问道:

是我,子厚。门外传来曾子厚的声音,但听起来有些异样。

苏明远开门一看,发现曾子厚脸色苍白,眼中带着一丝惊恐。

子厚兄,这么晚了,有何要事?

曾子厚四下看看,确认无人后,快步进入房间,压低声音说道:明远兄,我有要事相告。今夜散席后,我在回程路上,无意中听到了一段对话...

什么对话?苏明远心中一紧。

关于会试的...内幕。曾子厚的声音几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而且,这件事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前途。

苏明远倒吸一口凉气。看来,今夜的宴席只是开始,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