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知不可忽骤得 > 第27章 诗词初试(下)

知不可忽骤得 第27章 诗词初试(下)

作者:信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5:57:32

李社长盛情,在下不敢推辞。苏明远镇定地回应,心中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现在,他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一首七律,且要符合格律要求,内容还得有所见地。一个失误,就可能沦为笑柄,影响县试前景。

请先生移步书案。李鸿渐指向窗边的一张书桌,上面已备好笔墨纸砚,从现在开始计时,还请挥毫见教。

苏明远走到书案前,望着窗外的春色,心中思绪纷飞。他深知自己并非即兴创作的高手,更不熟悉七律的严格格律。但此刻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冷静,专注当下。他在心中告诫自己,把这当作一次跨时空的文学实验。

他落座研墨,闭目沉思。春雨,一个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题材。在古代诗词中,春雨既可表达对生命复苏的喜悦,也可寄托思乡离愁;既可赞美大自然的神奇,也可抒发人生的感悟。

忽然,一个灵感闪过。作为一个穿越者,他对的感受或许与在座诸位截然不同。他睁开眼睛,提笔蘸墨,落笔如飞:

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几多春色关山路,尽是思归梦里看。

雨燕双飞原上草,花溪一路水中天。

故园虽远心常系,万里云山一夜还。

写罢,他放下笔,重读一遍,确认格律无误后,这才长舒一口气。这首诗虽非惊世之作,但也算中规中矩,且暗含他作为穿越者的特殊心境——对现代世界的怀念和对古代生活的接纳。

苏先生已然完成?李鸿渐惊讶地走上前,不过片刻功夫,就有佳作问世,当真令人佩服。

其他宾客也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观看苏明远的作品。随着他们的阅读,厅内的表情渐渐从惊讶转为赞叹,甚至有人低声诵读起来,品味其中韵味。

好诗!一位白须老者拍案叫绝,这首诗格律严谨,意境深远,尤其故园虽远心常系,万里云山一夜还二句,更是点睛之笔,道尽游子思乡之情。苏先生不愧才名远播!

确实精妙。另一位儒服文士点头赞许,雨燕双飞原上草,花溪一路水中天这一联对仗工整,景象生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思,却又不失春日生机,意境很是独特。

众人七嘴八舌地评论着,大多是赞美之词。苏明远谦虚地接受,心中却松了一口气。这首诗能得到认可,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

然而,就在气氛正热烈之际,一个冷冷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和谐:诗是好诗,只是......风格似曾相识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文士站在角落,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

张大人何出此言?李鸿渐问道,眉头微蹙。

没什么,只是觉得这首诗的风格,与十年前《江南文集》中的一首作品极为相似,连意境都如出一辙。那位被称为张大人的文士慢条斯理地说,目光如刀般扫向苏明远,不知苏先生是否读过此集?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番话无异于指责苏明远抄袭,在文人雅集中,这是极为严重的指控。厅内顿时寂静无声,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在苏明远身上,但这次充满了质疑和探究。

苏明远心头一紧。《江南文集》?他从未听说过这本书,更不可能抄袭其中内容。但在这个没有网络搜索的时代,他无法即时核实对方的说法,也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

张大人所言,在下不敢苟同。他沉着应对,这首诗确为方才即兴所作,或有巧合,但绝非抄袭。至于《江南文集》,在下确实未曾拜读,若有雷同,实属偶然。

偶然?张大人冷笑一声,万里云山一夜还这样的独特表达都能偶然相同?苏先生莫不是在说笑?

气氛一时剑拔弩张。苏明远知道,这是一场他无法避免的交锋。对方显然有备而来,专门为难于他。而在这种场合被指责抄袭,不仅关乎颜面,更可能影响到即将到来的县试。

就在他思索对策之际,一位年长的文士忽然开口:张大人言之有理,但也请拿出《江南文集》,让我等一观究竟。空口无凭,恐难服众。

这番公允的话语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张大人面色微变,显然没料到会有人如此直接地要求证据。

《江南文集》乃私人珍藏,非随身携带之物。他有些尴尬地辩解,若诸位不信,可日后前往舍下一观。

既然如此,此事暂且存疑。李鸿渐适时介入,打圆场道,诗会本为雅事,切莫因一时争执而坏了兴致。不如继续进行,待日后查证再论。

众人纷纷点头,但看向苏明远的目光中,已多了几分探究和保留。这场无端的指控,虽然没有实质证据,却已经在众人心中播下了怀疑的种子。

苏明远心中苦笑,却也不动声色。他明白,在这个以文章为立身之本的时代,文人之间的争斗有时比刀剑更加锋利。而他,作为一个外来者,自然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接下来的诗会继续进行,其他宾客陆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互相品评。但那种最初的和谐氛围已然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妙的紧张和戒备。

当轮到张大人展示自己的作品时,众人才发现这位自称府城来客的文士,竟是一位诗词大家。他的七律《春雨》意境开阔,笔法老到,确实远胜一般文人。但在场众人虽然赞叹,却也察觉到他处处暗含机锋,似有所指,隐隐有针对苏明远之意。

张大人诗才卓绝,令人敬佩。李鸿渐恭维道,不知大人此次来我县,所为何事?

奉命巡视各县学政,为科考把关。张大人淡然回答,目光意味深长地扫过苏明远,尤其要严查舞弊抄袭之风,维护科考公正。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苏明远心头。怪不得这位张大人对他纠缠不休,原来是科考官员!而那个莫须有的抄袭指控,恐怕也是为了县试埋下伏笔。

事情的严重性远超想象。如果这位科考官真的认定他有抄袭行为,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县试中,他的处境将极为不利,甚至可能面临被黜落的风险。

诗会接近尾声,众人虽仍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但苏明远已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自己。他借故告辞,早早离开了醉月楼。

先生为何这么快就回来了?刘亮见他下楼,惊讶地问道,诗会不是应该持续到深夜吗?

事有变故,回去再说。苏明远神色凝重,低声回应。

两人默默无言地走在回村的路上。夕阳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如同一对孤独的旅人,踽踽独行在时光的长河中。

有人陷害我。路上,苏明远终于打破沉默,将诗会上的遭遇一一道来。

刘亮听罢,脸色也变得凝重:这位张大人,莫非就是新任的学政张廷玉?据说他为人严苛,最重文章真伪,最恨抄袭之风。若他真存心针对先生,县试恐有变数。

苏明远沉默不语。他心中明白,这场诗词初试,本应是他融入文人圈子、为县试铺路的良机,却不想变成了一场暗藏杀机的博弈。那位张学政的敌意来得莫名其妙,却又真实存在,这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处境和策略。

抄袭?走着走着,他忽然苦笑出声,我一个现代人,怎么可能抄袭一本根本不存在的《江南文集》?这不是天大的讽刺吗?

先生何出此言?刘亮不解地问。

没什么。苏明远摇摇头,没有解释自己的失言,只是觉得命运弄人罢了。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两人踏着月色归村,一路无言。苏明远的心绪如同天上的星辰,明灭不定,闪烁不休。这场诗词初试,不仅考验了他的文学才华,更像是一场生存试炼,提醒他在这个陌生的时代,每一步都需要谨慎行走。

回到家中,他独坐灯下,将诗会上的遭遇详细记录下来,试图从中找出些许端倪。那位张学政为何对他如此敌意?是单纯的刁难,还是另有所图?《江南文集》又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存在,是巧合还是冥冥中的时空呼应?

种种疑问萦绕心头,却无从解答。他只知道,县试已近在眼前,而他的处境,却因这场诗词初试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他轻声吟诵着这句穿越的引子,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或许,我的诗词初试才刚刚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静静地注视着这个穿越者的身影,如同一面古老的镜子,映照出时空的玄机和命运的转折。在这场跨越千年的旅程中,每一次看似偶然的遭遇,或许都是某种必然的安排,引领他走向未知却又似曾相识的归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