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明远屏住呼吸,悄悄观察着房中的黑衣人。此人动作极其熟练,显然是个老手,正在仔细翻查他的书籍和文稿,寻找着什么东西。
正当苏明远犹豫是否要出声时,那个黑衣人忽然停下动作,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他迅速收拾好现场,然后向窗户方向移动。
苏明远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突然推门而入,大声喝道:什么人!
黑衣人显然没有预料到苏明远会这么快回来,慌乱中撞倒了桌上的茶具,发出巨大的响声。但他反应极快,立即翻窗而逃。
苏明远冲到窗前,只看到一个黑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他点亮灯火,仔细检查房间,发现虽然东西被翻动过,但似乎没有丢失什么重要物品。
发生什么事了?顾慎行等人听到响声,匆匆赶来。
有贼人进入房间,不过已经逃走了。苏明远简单解释道,心中却在思考这个夜访者的真实目的。
王婆也赶了过来,神色紧张地检查着现场:这可如何是好?我这求贤院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她的反应看起来很真实,但苏明远总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个时间点,王婆为什么还没有睡觉?而且她出现得太及时了。
王婆不必担心,可能只是普通的窃贼。苏明远安慰道,没有丢失什么贵重物品。
处理完这个突发事件后,众人才各自回房休息。但苏明远却睡不着了,他一边思考着黑衣人的身份,一边回味着今晚雅集的种种细节。
那个李老的警告特别让他印象深刻。在这京师,有些话说出来容易,收回去就难了。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翌日上午,苏明远正在院中读书,忽然有人求见。来人是昨夜雅集中认识的一位年轻官员——户部主事张维新。
苏兄,昨夜一别,在下心中颇有感触,特来拜访。张维新客气地说道。
两人在院中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张维新环视四周,确认无人后,压低声音说道:
苏兄,昨夜李老的那番话,你可听明白了?
张兄所指的是?苏明远装作不解。
李老虽然已经致仕多年,但在京师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张维新解释道,他昨夜的话,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要小心言行。
为什么要小心?
张维新左右看看,更加小心地说道:苏兄可能还不了解京师的复杂情况。这里不仅有朝廷内部的派系争斗,还有各种暗中活动的势力。
什么样的势力?苏明远追问道。
比如那些专门收集情报的人,比如那些以文会友为名实际上在进行政治活动的团体。张维新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他们会利用各种机会收集官员的言论,然后作为要挟或攻击的武器。
这个解释让苏明远对昨夜的雅集有了新的认识。原来那些看似无害的文学讨论,实际上可能都被有心人记录下来,作为将来政治斗争的素材。
那昨夜参加雅集的那些人...苏明远试探道。
大多数都是正直的文人,但不排除其中混有别有用心的人。张维新提醒道,所以李老才会特意警告大家要谨慎。
正说话间,院门外传来一阵马蹄声。很快,几个官差走进院中,为首的正是礼部的张怀德。
诸位举人,奉朝廷之命,前来通知一件重要事情。张怀德威严地说道,有鉴于近来发现的一些不当行为,朝廷决定对所有参加会试的举人进行再次审查。
什么样的审查?有人紧张地问道。
主要是核实身份,检查品行,以及了解各位的社交情况。张怀德回答道,特别是要了解各位最近参加过什么聚会,接触过什么人。
这个通知让在场的举人们都紧张起来。苏明远更是心中一震,昨夜的雅集会不会被朝廷怀疑?
张大人,如果只是正常的文人聚会,应该没有问题吧?张维新小心地问道。
正常的文人聚会当然没有问题,张怀德看了他一眼,但关键是如何定义。
说完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张怀德就带着手下离开了。但留下的紧张气氛久久不散。
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张维新忧虑地说道,昨夜的雅集很可能已经被朝廷注意到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苏明远问道。
只能实话实说,张维新思考片刻后说道,但要强调那只是正常的文学交流,没有涉及任何不当内容。
两人又讨论了一会儿,张维新才告辞离去。但他走时留下的话让苏明远更加不安:
苏兄,你是外地来的,可能还不太了解这里的复杂情况。记住,在京师,任何言行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保护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下午时分,苏明远果然被叫去接受审查。负责审查的是一个年轻的礼部官员,态度虽然客气,但问题却很详细。
苏举人,听说你昨夜参加了墨香轩的文人雅集?
是的,应孙老先生之邀,与几位同窗一同前往。苏明远如实回答。
都有什么人参加?谈论了什么内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