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 > 第40章 来自“人形计算机”的援手

王师傅提出的这个“条件”,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了林浩的心上。

“从理论上说服他”,这话说起来简单,但林浩知道,这几乎是一个比“手搓样品”还要困难的任务。王师傅虽然是个“技术狂人”,但他几十年的经验,让他对材料科学的理解,有着极其深刻和直观的认识。想用一个“反常识”的理论去说服他,无异于想说服一个老渔民,相信鱼会在天上飞。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地下室,把与王师傅的“谈判结果”,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默。

“他要理论依据?”陈默听完,非但没有发愁,眼中反而闪过一丝不易察察的兴奋,“这个要求,提得好。”

“好?”林浩不解,“老师,我们现在哪儿有理论依据啊?您那个模型,不还只是个猜想吗?”

“猜想,也需要验证。”陈默走到白板前,“我们自己,也需要一个更坚实的理由,去支撑我们这场‘赌局’。王师傅这是在逼我们,把地基打得更牢一点。”

“那……我们怎么办?”

“找高翔。”陈默的回答,言简意赅,“我们的理论,需要计算的验证。而他,是我们能找到的、最好的‘验证者’。”

林浩立刻明白了陈默的意思。他想起了那个戴着厚厚的瓶底眼镜、能把元素周期表当键盘用的、沉默寡言的“人形计算机”——高翔师兄。

当天下午,林浩就抱着陈默给他的、一沓写满了更复杂推导的草稿,再次像一个小学生一样,来到了702教研室那个属于“计算材料学”的角落。

高翔的工位,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四周堆满了各种专业书籍和打印的论文,三台显示器上,同时滚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和数据,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他本人则戴着巨大的降噪耳机,对着中间那块屏幕发呆,手指在键盘上有节奏地敲击着,仿佛在与另一个维度的生物进行交流。

林浩在他身后站了好一会儿,对方都毫无察觉。

他只能又提高了一点音量,轻轻地敲了敲他的隔板:“高师兄!打扰一下!”

高翔这才像刚从深度睡眠中被唤醒一样,浑身一颤,缓缓地转过头。他看到是林浩,扶了扶那厚得像瓶底一样的眼镜,眼中充满了迷茫,似乎在搜索自己内存里关于这个人的信息。

“哦,是你啊。陈老师那个……”他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林浩的名字。

“林浩。”林浩赶紧自我介绍,然后压低了声音,表情严肃地说道,“师兄,我这次来,是有个非常重要,也……也非常机密的事情,想请您帮忙。”

听到“机密”二字,高翔那总是显得有些迷离的眼神,稍微聚焦了一点。

林浩赶紧把陈默那个关于“低温增韧”的“疯狂猜想”,以及那沓写满了推导的草稿,递给了高翔。

“是这样,我导师推测,我们这个Lm-101材料,在低温下,可能会出现一种反常的韧性提升。这是他的一些理论模型,想请您看看,从计算的角度,有没有可能……实现?”林浩说完,又补充了一句,“师兄,这件事,关系重大,还请您……务必保密。”

高翔看了一眼林浩那紧张的表情,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接过了那沓草稿,开始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的表情,还很平静。但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越皱越紧。他看得极其专注,手指还在桌上有节奏地敲击着,仿佛在进行心算。

林浩站在一旁,紧张得手心冒汗。

突然,高翔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那是一种林浩从未见过的、如同发现了新大陆般的、极度兴奋的光芒。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高翔喃喃自语,他指着草稿上的一条公式,“陈老师这个想法……他竟然考虑了低温下的‘声子软化’对剪切转变区激活能垒的影响!这个思路,太……太他妈的天才了!”

他激动得甚至爆了粗口。作为一个沉迷于理论计算的“技术宅”,这种颠覆性的、挑战现有物理模型的想法,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但是,”高翔的兴奋很快又被冷静所取代,“这个模型,太复杂了。里面涉及到多体相互作用和量子效应,想从头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以我们现有的服务器资源,可能要算到明年博士毕业,结果还不一定收敛。”

林浩的心,又沉了下去。

“不过……”高翔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可以换个思路。”

“什么思路?”

“我们可以不追求最精确的‘定量’计算,而是先进行‘定性’的模拟。”高翔说,“我可以用一种更取巧的、但计算速度快上万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

“我可以在电脑里,按照你们Lm-101的原子配比,构建一个包含几十万个原子的虚拟模型。然后,我给这个虚拟世界‘降温’,把它放到液氮的温度下。最后,再用虚拟的‘压头’,去压缩它,看看在模拟中,那些虚拟的原子,到底是怎么运动的,它们会不会真的形成那种可以阻止裂纹扩展的‘多重剪切带’。”

“这虽然不是最精确的理论证明,但如果模拟结果能支持陈老师的猜想,那它,就足以作为一份强有力的‘理论预判’,去说服王师傅那个老顽固了!”

林浩听得热血沸腾,他感觉高翔不是在说科研,而是在描述一部科幻大片——在虚拟世界里,创造和毁灭一个微观宇宙。

“那……那太好了!高师兄,就拜托您了!”

“别急着谢。”高翔摆了摆手,“这个工作量不小,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我负责搭建模型和写核心算法,但材料的各种物理参数,比如原子半径、结合能、弹性模量这些,需要你给我提供,而且要绝对准确。还有,关于保密……”

他看了一眼林浩,表情严肃地说:“你放心。在计算结果出来之前,这件事,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陈老师知。我高翔,虽然不爱说话,但这点规矩,还是懂的。”

“谢谢师兄!”林浩感觉自己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于是,一个由“实验派”和“计算派”组成的全新、且高度机密的联盟,正式成立了。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林浩几乎成了高翔的“贴身助理”。他不再去地下室,而是把自己的笔记本搬到了高翔工位旁边的一个空位上。

他负责查阅大量的文献,将Lm-101体系中每一种元素的、在不同状态下的物理化学参数,都整理成一个详尽的数据库,提供给高翔。

而高翔,则在电脑上飞快地敲击着代码,将这些冰冷的参数,转化成一行行充满生命力的指令,去构建那个虚拟的、拥有几十万个原子的微观世界。

林浩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领略到了理论计算的强大魅力。他看到高翔,是如何用几行简单的代码,就让那些原子,在屏幕上按照物理定律,开始热振动;又是如何通过施加一个虚拟的“恒温器”,让整个系统的温度,精准地降到77K。

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性的体验。

一个不眠之夜,当高翔终于完成了模型的构建和初步的弛豫后,他转过头,对着已经累得快要趴下的林浩,露出了一个如释重负的笑容。

“好了,小子。我们的‘宇宙’,已经创造出来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或者……见证笑话的时刻了。”

他深吸一口气,在键盘上,敲下了最后一行指令:

run pression_test.py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