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谁家读博士在地下室啊? > 第41章 深夜奶茶与“坦白”

高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旦启动,就是一个需要庞大计算资源和漫长时间的“黑箱”过程。那台被他改装过的图形工作站,如同一个吞噬了数据的巨兽,开始进行着每秒数以亿万次的运算,而林浩和高翔,能做的只有等待。

等待,有时候比忙碌更磨人。

在等待高翔计算结果的这几天里,林浩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白天不敢去mtS实验室找王师傅,因为他还没有拿到能说服那个老顽固的“理论依据”。他也不敢一直待在地下室,因为那里空旷的环境只会让他胡思乱想。

于是,图书馆成了他唯一的避难所。

他一头扎进了图书馆那浩如烟海的文献数据库里,开始疯狂地查阅所有关于“低温力学性能”和“金属玻璃脆性”的文献。他想从前人的研究中,找到哪怕一丝一毫,能够支撑陈默那个“疯狂猜想”的蛛丝马迹。

然而,他查到的结果,却让他越来越心惊,越来越绝望。

他看到,一篇又一篇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都在用无可辩驳的数据,重复着同一个结论:非晶合金,在低温下,必然会发生严重的脆化。它们的断裂韧性,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急剧下降。

有的文章,从位错理论的角度,论证了非晶态结构无法像晶体一样通过位错运动来耗散能量。

有的文章,从自由体积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低温下原子冻结、自由体积减少,导致剪切带难以形核的根本原因。

还有的文章,直接给出了一个经验公式,精准地预测了不同体系的非晶合金,其“韧脆转变温度”在哪个区间。

所有的文献,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实验数据,都在异口同声地,向他宣告着一个冷酷的事实——陈默的猜想,是异想天-开,是违背物理规律的。

林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试图证明“永动机”可行性的民科,在被整个科学界的主流理论,无情地、反复地碾压。

他开始动摇了。

他甚至开始怀疑,陈默是不是因为被李瑞阳打压得太久,精神上出了一些问题,才会产生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而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就这么头脑一热地,跟着他一起“发疯”,是不是一个极其愚蠢的决定?

巨大的焦虑和自我怀疑,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地包裹。他晚上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白天则精神恍惚,看文献时,那些黑色的英文字母,都像一个个跳动的、嘲笑他的小人。

这天深夜,当图书馆的闭馆音乐响起时,林浩才麻木地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出图书馆大门,晚秋的冷风一吹,让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他不想回宿舍,不想去面对徐涛那可能带着同情的询问。他只想一个人,静一静。

他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了702教研室所在的那栋实验楼下。他抬起头,看到七楼,还有几个窗口,亮着灯。

他知道,那里,有一群和他一样,被科研“绑架”了灵魂的夜归人。

正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实验楼的大门里走了出来。

是苏晓月。

她也刚做完实验,身上还穿着那件白大褂,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林浩?”苏晓月显然也看到了他,有些惊讶地走了过来,“这么晚了,你怎么在这儿?”

“啊……我刚从图书馆出来,随便走走。”林浩有些不自然地回答,他下意识地不想让苏晓月看到自己此刻的颓废和狼狈。

但苏晓月何其聪慧,她只看了一眼林浩那布满血丝的眼睛、憔悴的脸色和紧锁的眉头,就知道,这个家伙,肯定出事了。

“你的脸色很难看。”她没有点破,只是用一种关心的语气说,“是不是最近压力太大了?”

“没有,还好。”林浩还在嘴硬。

苏晓月看着他故作坚强的样子,轻轻地叹了口气。她没有再追问,而是指了指学校北门的方向:“走吧,我请你喝杯热奶茶。便利店,应该还开着。”

她的语气,不像是询问,而是一种不容拒绝的、温柔的决定。

林-浩愣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两人并肩走在深夜空无一人的校园小路上,谁都没有说话。便利店明亮的灯光,在不远处,像一个温暖的港湾。

苏晓月买了两杯热气腾腾的珍珠奶茶,递给了林浩一杯。

他们没有进店,只是坐在便利店门口的长椅上。温热的奶茶,透过纸杯,传来一丝暖意,让林浩那因为焦虑而有些冰冷的手,稍微缓和了一些。

“我听说,”苏晓月捧着奶茶,看着远处黑暗中的操场,状似无意地开口,“你们那篇Scripta的文章,审稿意见回来了?”

林浩的心,猛地一紧。他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嗯……回来了。”他含糊地回答。

“怎么样,顺利吗?”苏晓月转过头,看着他,她的眼睛在便利店的灯光下,清澈得像一汪泉水,仿佛能看透他所有的伪装。

面对这样一双眼睛,林浩感觉自己所有的嘴硬和逞强,都显得那么苍白和可笑。

他犹豫了很久很久。

理智告诉他,陈默的猜想,是他们目前最核心的、也是最脆弱的秘密,绝对不能告诉任何人,特别是李瑞阳团队的“核心成员”苏晓月。万一消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但连日来积压在心底的巨大压力、自我怀疑和无助,又像洪水一样,疯狂地冲击着他理智的堤坝。他太需要一个人来倾诉了,太需要一个能理解他的人,来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最终,感性战胜了理智。他对苏晓月的信任,压倒了所有的顾虑。

他决定,选择性地“交底”。

“不顺利。”他苦笑了一下,声音沙哑,“审稿人……提了一个很苛刻的要求。”

“什么要求?”

“他让我们……补充一些低温下的力学性能数据,来证明我们材料的稳定性。”林浩隐去了最关键的“低温增韧”字眼,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道,“现在,我们正在为这个事发愁。你知道的,低温实验,很难做,而且……我们也没有设备。”

他说完,低下了头,像一个等待宣判的犯人。他已经做好了被苏晓月追问、甚至是被她用一种“爱莫能助”的同情眼神看待的准备。

然而,苏晓月听完,非但没有追问任何细节,反而,是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这个要求,确实太过分了。”她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明显的愤慨,“补充低温实验,周期长,难度大,审稿周期一般只有一到两个月,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很多时候,这就是审稿人用来拖延或者直接枪毙稿件的惯用伎俩。”

她的话,像一股暖流,瞬间涌入了林浩冰冷的心田。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苏晓月。他没想到,她不仅完全听懂了,而且,还毫不犹豫地,站在了他的立场上。

那一刻,他感觉自己所有的委屈和压力,都被理解了。

“是啊……”他感觉自己的鼻子有些发酸,“我们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查到的所有文献,都说非晶在低温下性能会变差,我们这个实验,做出来可能也是一样的结果,到时候,就更没法回复审稿人了。”

“不一定。”苏晓月却摇了摇头,她的眼神,在夜色中,闪烁着一种理性的、笃定的光芒,“文献,代表的是过去,是已经被验证的‘常识’。而科研的魅力,不就在于去挑战这些‘常识’吗?”

她看着林浩,认真地说:“别被那些文献吓倒了。你忘了你的Lm-101是怎么来的吗?它也是在你无数次失败、挑战了常规配方之后,才诞生的。既然它在室温下,能表现出与众不同。那谁又能保证,它在低温下,就一定会循规蹈矩呢?”

“相信你自己的材料,也相信……你和你导师的判断。”

苏晓月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林浩心中那把因为自我怀疑而生锈的锁。

是啊,他怎么忘了?他忘了自己当初是如何在所有人的不解中,坚持打磨样品;忘了自己和陈默,是如何用1.01倍的极限转速,创造出了那个“奇迹”。

他们的道路,从一开始,就是一条离经叛道之路。

“谢谢你,苏晓-月。”林浩看着她,由衷地说,“我……我好多了。”

“那就好。”苏晓月笑了笑,“快把奶茶喝了吧,要凉了。”

林浩捧起那杯已经有些温热的奶茶,喝了一大口。甜甜的液体,顺着喉咙,一直暖到了心里。他知道,自己这个“地下联盟”,又多了一位最坚定、也最温暖的成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