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六零辣妈:重生带娃奔小康 > 第172章 念安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初中

一九八五年初夏,暖风裹着麦浪的清香漫过红旗公社,红旗小学的操场上挤满了人,彩色纸花悬在教学楼前,与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相映成趣,空气中满是毕业季的欢腾与期待。沈念安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校服,背着母亲林晚秋新缝的帆布书包,站在毕业生队伍里,身姿挺拔如小树苗,眼神却比同龄孩子多了几分沉静——今天是他小学毕业考试放榜的日子,也是他能否考入县城重点初中的关键一天。

“念安,你说咱们能考上重点初中吗?”身旁的同桌王小胖拽了拽他的衣角,声音里满是紧张,手里还攥着半块林晚秋做的芝麻酥,“我妈说要是考不上,就得去公社的中学,听说那儿的老师可严了!”

沈念安低头看了眼书包里母亲昨晚给他整理的复习笔记,笔记本上的字迹工整清秀,每道数学题旁都标着详细的解题思路,那是林晚秋怕他看不懂,特意对照空间里的教学资料整理的。他握紧书包带,语气笃定:“肯定能考上,咱们这段时间那么努力,而且我妈说,只要把会的题都做对,就没问题。”话虽这么说,他的心跳却比平时快了几分——他知道,考上重点初中不仅是对自己的交代,更是对母亲辛苦付出的回报。

就在这时,校长拿着红色的录取名单走上讲台,操场上瞬间安静下来,只有风吹动纸花的簌簌声。“同学们,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咱们红旗小学今年有十五名同学考上了县城重点初中,下面我念到名字的同学,上来领取录取通知书!”校长的声音透过扩音喇叭传遍操场,沈念安的手心瞬间沁出了汗,耳朵紧紧贴着喇叭的方向。

“王小胖!”听到同桌的名字,沈念安下意识地拍了拍王小胖的肩膀,看着他欢天喜地跑上台,自己的心却提到了嗓子眼。名单念过一半,依旧没有“沈念安”三个字,他的手指不自觉地抠着书包带,脑海里突然闪过母亲熬夜给他讲题的模样——有好几次,他半夜醒来,还看到母亲在灯下整理资料,眼角的细纹在灯光下格外明显。

“沈念安!”当校长念出这个名字时,沈念安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直到身旁的同学推了他一把,他才反应过来,快步跑向讲台。校长笑着把录取通知书递到他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念安,你可是咱们学校的状元,数学考了满分,重点初中的校长还特意问起你呢!”

录取通知书上的“县城第一中学”几个字烫得他指尖发烫,他紧紧攥着通知书,快步跑下讲台,想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操场上的欢呼声、笑声在他耳边渐渐远去,他满脑子都是母亲看到通知书时的笑容,脚下的路似乎都变得轻快起来。

回到家时,林晚秋正在院子里翻晒新收的芝麻,金黄的芝麻粒在竹匾里铺开,像撒了一地碎金。听到院门响动,她抬头看到沈念安手里的红色通知书,手里的木耙子瞬间停在半空,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念安,这是……”

“妈!我考上重点初中了!还是全县第一!”沈念安把通知书递到林晚秋手里,眼眶瞬间红了,“校长说我数学考了满分,重点初中的校长还问起我呢!”

林晚秋接过通知书,指尖抚过“沈念安”三个字,眼泪毫无预兆地落了下来——她想起刚穿越来时,这个孩子瘦得像根豆芽菜,连说话都不敢大声,如今不仅长得挺拔,还成了全县的状元,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心的欣慰。她伸手抱住沈念安,声音哽咽:“好孩子,辛苦你了,你真是妈的骄傲!”

沈廷舟下班回家时,看到的就是母子俩相拥的画面,还有桌上那封鲜红的录取通知书。他放下公文包,快步走过去,拿起通知书仔细看了一遍,脸上露出难得的爽朗笑容:“念安,好样的!不愧是我沈廷舟的儿子!今晚咱们去公社的饭馆,点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好好庆祝一下!”

沈念溪也凑过来,拉着沈念安的衣角,奶声奶气地说:“哥哥好厉害!溪溪以后也要像哥哥一样,考上好学校!”一家人的笑声在院子里回荡,连院墙上的牵牛花似乎都开得更艳了。

庆祝的晚饭上,沈廷舟特意点了一桌子菜,有红烧肉、糖醋里脊、炒虾仁,还有沈念安最爱吃的番茄炒蛋。他给沈念安夹了一块红烧肉,语气郑重:“念安,到了重点初中,要更努力学习,不过也别太累,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回来问我和你妈。”

林晚秋也笑着说:“妈给你收拾了新的笔记本和钢笔,还在你书包里放了些芝麻酥和枣泥糕,饿了就吃点。县城的初中离家远,每周回来一次,要是想家了,就给家里打电话。”她一边说,一边把提前准备好的零花钱塞到沈念安手里,“这钱你拿着,要是想买点学习资料,或者想吃点什么,别委屈自己。”

沈念安接过零花钱,用力点头:“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好大学,让你和爸爸过上好日子。”他低头扒着饭,眼眶却悄悄红了——他知道,家里的钱都是母亲靠食品坊一点一点挣来的,每一分都来之不易。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开始忙着给沈念安准备开学的东西。她从空间里取出一套新的被褥,用碎花布缝了被罩,还特意绣上了“念安”两个字;又去县城的百货商场买了新的脸盆、毛巾,甚至连牙膏牙刷都选了沈念安喜欢的薄荷味。沈廷舟则利用周末,带着沈念安去县城的重点初中熟悉环境,帮他打听学校的作息时间和课程安排,还特意拜访了班主任,拜托老师多照顾沈念安。

开学前一天晚上,林晚秋坐在沈念安的房间里,帮他整理书包,一边整理一边叮嘱:“到了学校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别跟人吵架;上课要认真听讲,不懂的就问老师;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别着凉……”絮絮叨叨的叮嘱里,满是母亲的牵挂。

沈念安坐在一旁,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突然说:“妈,要不我还是去公社的中学吧,这样每天都能回家,还能帮你和爸爸干活。”他知道,去县城读书不仅要花更多的钱,母亲还要担心他的生活,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林晚秋停下手中的活,蹲在沈念安面前,轻轻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重点初中的师资好,对你以后的发展更有利,妈和爸爸辛苦一点没关系,只要你能好好读书,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你放心,食品坊现在有秀莲他们帮忙,我能应付得来,你只要安心学习就好。”

沈廷舟也走进房间,坐在沈念安身边,语气温和却坚定:“念安,男人要志在四方,不能因为眼前的小事耽误了前途。爸爸以前在部队,为了保家卫国,好几年都不能回家,你现在只是每周回一次家,已经很幸福了。等你将来有出息了,就能更好地保护妈妈和妹妹,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该做的事。”

沈念安看着父母坚定的眼神,用力点头:“爸,妈,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开学那天,沈廷舟特意请了假,开着部队的吉普车送沈念安去县城。林晚秋也跟着一起去,帮沈念安铺好床铺,整理好生活用品,还跟同宿舍的同学和家长打了招呼,拜托他们多照顾沈念安。

离开学校时,林晚秋忍不住回头看了好几眼,直到看不到沈念安的身影,才依依不舍地坐上吉普车。沈廷舟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别担心,念安已经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咱们以后每周都来看他,给他带点吃的,让他知道咱们一直惦记着他。”

林晚秋靠在沈廷舟的肩上,看着车窗外掠过的田野,心中满是感慨——从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苦命寡妇,到如今儿女双全、食品坊蒸蒸日上,她的人生能有如此大的转变,离不开空间的帮助,更离不开身边人的支持。而现在,儿子又考上了重点初中,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沈念安在重点初中的学习生活并不轻松,课程比小学难了很多,尤其是英语和物理,让他有些跟不上。第一次月考,他的英语只考了六十五分,拿着成绩单,他的心里既难过又着急,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抹眼泪,怕母亲失望。

周末回家时,沈念安把成绩单藏在书包最底层,不敢告诉林晚秋。可他的异常还是被林晚秋发现了——以往回家,他总会兴奋地跟母亲讲学校的趣事,这次却沉默寡言,吃饭也没什么胃口。

晚上,林晚秋坐在沈念安的房间里,轻声问:“念安,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了?跟妈说说,咱们一起想办法。”

沈念安抬起头,看到母亲温柔的眼神,再也忍不住,把成绩单拿了出来,声音带着哭腔:“妈,我英语没考好,才六十五分,我是不是很笨?”

林晚秋接过成绩单,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傻孩子,刚上初中,英语跟不上很正常,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学过英语呢。咱们不着急,慢慢补,肯定能赶上。”她从空间里取出一套初中英语辅导资料,还有一台老式录音机和英语磁带,“这是妈托朋友从外地买来的,你每天晚上听半小时磁带,跟着读,遇到不懂的单词就查字典,或者问我,妈虽然英语不好,但这些基础的知识还是能帮你的。”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秋每天晚上都会陪着沈念安学英语,帮他纠正发音,跟他一起背单词。沈廷舟也会在空闲时,陪沈念安做物理实验,用家里的日常用品当实验器材,帮他理解复杂的物理原理。在父母的帮助下,沈念安的英语和物理成绩进步很快,期中考试时,英语考了八十九分,物理考了九十二分,总成绩在班里排到了第三名。

拿到成绩单的那天,沈念安特意给林晚秋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妈,谢谢你和爸爸帮我,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学习了,我以后要考全县第一,将来还要考北京的大学,带你们去看**。”

林晚秋拿着信,反复看了好几遍,眼眶又红了。沈廷舟从身后抱住她,语气欣慰:“你看,咱们的儿子多懂事,以后肯定有出息。对了,我最近听部队的同事说,市区的重点高中比县城的更好,要是念安能去市区读高中,将来考大学更有把握。不过市区的重点初中跟高中是连读的,要是想让念安去,咱们可能需要提前准备,比如在市区买房或者租房,方便他上学。”

林晚秋心中一动,她之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市区的房价太高,食品坊虽然盈利不错,但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钱还是有些困难。可一想到儿子的未来,她又觉得值得:“廷舟,你说得对,为了念安的前途,咱们就算辛苦一点也没关系。咱们可以先去市区看看,了解一下房价和学校的情况,要是合适,就早点做准备。”

沈廷舟点头:“好,这个周末我正好有空,咱们一起去市区看看,顺便带溪溪去动物园玩,她不是一直想去看大熊猫吗?”

周末,一家人坐着吉普车前往市区。市区的街道比县城繁华得多,高楼大厦林立,汽车川流不息,沈念溪趴在车窗上,眼睛瞪得大大的,嘴里不停地发出惊叹:“妈妈,你看那栋楼好高啊!还有好多小汽车!”

沈廷舟先带他们去了市区的重点初中——市第一中学,学校的教学楼气派非凡,操场宽敞整洁,图书馆里的书籍琳琅满目。沈念安站在学校门口,眼神里满是向往:“爸,妈,要是我能在这里读书就好了。”

林晚秋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只要你努力,以后肯定能来这里读书。咱们先去看看房子,要是合适,咱们以后就能经常来市区了。”

他们在市第一中学附近看了几套房子,有一套两室一厅的平房,虽然面积不大,但采光好,离学校也近,房东要价五千块。林晚秋和沈廷舟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心——五千块虽然不是小数目,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值得。

回到家后,林晚秋和沈廷舟商量决定,先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再向食品坊的李秀莲他们借一点,凑够买房的钱。李秀莲听说后,连忙说:“林厂长,您跟我们还客气什么!当初要不是您,我们哪能有今天的日子?这钱您先拿着,啥时候有了再还!”其他工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借钱,林晚秋心中满是感动,更加坚定了在市区买房的决心。

半个月后,林晚秋和沈廷舟凑够了五千块,买下了市区的那套平房。拿到房产证的那天,一家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房产证上的名字,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沈念安激动地说:“爸,妈,以后我就能在市区读初中了,我一定会更加努力,考上最好的高中和大学!”

林晚秋看着儿子兴奋的模样,心中满是憧憬——搬到市区后,不仅念安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溪溪也能去市区的好小学读书,而且市区的市场更大,食品坊的产品也能卖到市区,甚至更远的地方。她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虽然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当晚,林晚秋在空间里查阅《城市市场营销策略》,开始规划食品坊在市区的发展计划;沈廷舟则在灯下整理搬家的清单,把家里的东西一一分类;沈念安在房间里写作业,时不时抬头看看窗外的月亮,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沈念溪则趴在床上,抱着母亲给她买的小兔子玩偶,想象着在市区的新生活。月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亮了一家人幸福的脸庞,也照亮了他们通往美好未来的道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