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70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70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6

戏志才心情愉悦,若非李牧提议设立军师学院,他连脱身的理由都找不到。

在濮阳憋了近一年,夏侯惇派人日夜盯梢,酒不能沾,风月之地更是禁足,戏志才只觉得日子索然无味。

好不容易被曹操召回许都,刚想松口气,又冒出个军师形象制度,一看便知是荀彧的手笔。

戏志才险些气结!

第一条:严禁酩酊大醉!

不能尽兴畅饮,喝酒还有何乐趣?

第二条:禁止出入烟花之地!

酒色皆禁,戏志才又未成家,这与在濮阳有何区别?

更糟的是,军师掾还多了个荀攸。

荀攸虽不像荀彧那般絮叨,但他寡言少语,一旦认定某事不妥,连半句废话都懒得说!

当年谁能料到,刺杀董卓的谋划竟出自荀攸之手?

说实话,戏志才对荀攸有些发怵。

此刻他却得意忘形,浑然忘了在场还有位比荀攸更狠的角色。

“明公,军师形象制度对戏志才并不适用。”李牧轻摇羽扇,瞥见戏志才笑容凝固,毫不留情道:“三年之内,戏志才不得沾染酒色。”

“建议明公派两名虎贲贴身监督,并勒令许都所有酒肆青楼:若敢违禁,诛灭三族!”

“军师学院也将新增校规:向戏志才赠酒献媚者,逐出学院,永不录用。”

“具体细则及漏洞防范,稍后我会拟成文书,请明公过目。”

戏志才瞪大眼睛,几乎跳脚:“李牧!你未免太过分了!我忍了整整一年!”

李牧淡然摇扇:“戏志才,你现在是军师掾散吏,归我管辖。”

“归我管”三字一出,戏志才顿时语塞。

李牧继续道:“若能坚持三年调养好身体,日后尚可饮酒娶妻;若执意违逆,便按军师形象制度末条——逐出军师掾,永不叙用。”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戏志才,你真想余生归隐田舍?”

“别瞪我,这条是荀尚书特意强调的,说军师掾须有雷霆手段。”

荀彧无奈摇头,对李牧祸水东引的伎俩哭笑不得。

但念及与戏志才多年交情,加之他一贯如严父般操心,终是不忍:“志才,此条确系我所添。要么安心辅佐明公,要么我送你回乡种地!”

戏志才见荀彧态度坚决,只得转向曹操求助:明公——

曹操虽有不忍,但想到戏志才的身体状况,硬起心肠道:志才,不过三年光景,忍忍就过去了。

戏志才沮丧道:那奉孝呢?也要禁足三年?

李牧拍手称赞:妙计!

荀彧严肃道:待奉孝归来,同样戒酒色三年。如今有显谋坐镇,公达也已返回,明公身边不缺谋士。

戏志才仍不死心:文若,你我多年交情——

荀彧直接打断:正因如此,我更要为你们考虑。你与奉孝都尚未成家,三年后我亲自为你们挑选荀氏贤淑女子说媒。

戏志才瞪大眼睛:文若,你这长辈做派何时能改?公达,你就不为族人考虑吗?

荀攸恭敬道:志才,家族事务自然要听叔父安排。

戏志才如遭雷击,这才想起荀攸是荀彧的侄子。

想到今后既要受荀攸监督,又要面对荀氏女子的管束,戏志才顿感绝望。

他转向李牧求助,未及开口就听李牧道:我向来节制,家有贤妻,对风月场所毫无兴趣。

戏志才更加颓丧。

这时黑衣小吏匆匆来报:主公,下邳急报!

曹操展开军报,喜形于色:袁术发兵十五万,分五路进犯徐州!

荀彧诧异道:袁术既已称帝,为何不先攻许都?

李牧轻摇羽扇:若袁术有此谋略,也不会贸然称帝了。

曹操大笑:放着许都不打,偏要去招惹吕布,袁公路果然愚蠢!

戏志才收起颓态,正色道:明公,袁术来势汹汹,吕布兵力有限,需速派援军。

曹操颔首:显谋曾与吕布合作,就由你先赴徐州,我再派曹仁率军接应。

曹操对众谋士道:“志才,你身体刚恢复,与文若一同留守许都。公达,你随我统领中军出征。

众人对这番部署均无异议。

荀攸新近投效,曹操有意给他建功机会。戏志才因健康原因不宜随军,正好留在许都主持军师学院。荀彧向来坐镇后方保障后勤,而郭嘉此时正在淳于琼军中效力。

先锋之职就交由李牧了。曹操宣布道。

李牧应声道:我需要三日时间准备军械,请明公令曹仁将军三日后在许都东门外集结。

战事爆发得突然,但曹操早有准备。早在派遣孔融出使寿春时,他就预见到与袁术必有一战。因此即便袁术突袭徐州的消息传来,曹操依然从容不迫。有趣的是,当袁术大军进犯徐州时,吕布派往许都求援的使者才刚刚离开下邳城。

袁术这厮竟敢先对本侯动手?下邳城中,吕布满脸错愕。

他原以为袁术称帝后,曹操必会联合他共讨逆贼,届时自己将掌握主动权。不料曹操尚未出兵,袁术已亲率十五万大军分五路直扑徐州,攻势之迅猛令吕布措手不及。

虽有陈群辅佐,但这位谋士更擅长内政与大略,对袁术进兵路线的判断难免疏漏,无法做到料敌先机。

温侯,是在下失算了。陈群面带愧色。

吕布宽慰道:军师不必自责,本侯也没料到袁术会先攻徐州。求援使者已出发,曹操不会坐视不理。毕竟袁术连称帝都能搞突袭,突然攻打徐州倒也符合其行事风格。

魏续因与曹操有旧怨,进言道:温侯,曹操两度征讨徐州,早怀觊觎之心。即便来援,也必故意拖延,借机消耗我军实力。不可全指望曹操,当自谋退敌之策。

吕布转向陈群:军师可有良策?

陈群尚在沉思,陈登已出列道:温侯,在下有一计可退敌!

吕布大喜:元龙速速道来!

陈登无视魏续不满的目光,从容献策:袁术分兵五路:刘勋取广陵,桥蕤攻小沛,张勋犯彭城,黄漪袭东海,纪灵直逼下邳。袁术自统中军在后。

吕布可派人前往琅琊郡,劝说臧霸出兵拦截黄漪;再派人前往青州,说服刘备南下小沛阻击桥蕤。同时派遣一员擅长守城的将领镇守彭城,并将广陵郡的兵马调回下邳。

下邳城防坚固,即便袁术拥兵十万也难以攻破。待曹操出兵后,主公再率军出城,与曹操前后夹击,袁术便如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陈登的分析条理分明,吕布心中渐生赞同。

然而魏续突然厉声喝道:“陈登!你让刘备南下小沛是何居心?莫非想助他再夺徐州?”

吕布闻言,顿时心生疑虑,锐利的目光投向陈登。毕竟陈登曾追随刘备,吕布难免起疑。

陈登神色自若,从容答道:“温侯明鉴,刘备若敢在此时图谋徐州,他的青州刺史之位必将不保。温侯奉朝廷之命讨伐逆贼袁术,刘备若趁机夺徐州,岂非与袁术同流合污?”

吕布恍然大悟,点头道:“元龙所言极是!刘备虽与我有仇,但此时断不会如此愚蠢。何人愿前往游说臧霸与刘备?”

魏续冷哼一声,闭口不言。

陈登主动 :“温侯,游说臧霸与刘备,无需多人,登一人足矣。”

吕布又将目光转向陈群。尽管陈登言之有理,但吕布更信任陈群。

陈群一时也无良策,虽对陈登有所戒备,却未看出其言辞有何破绽,于是拱手道:“温侯,群以为此计可行!广陵郡难以固守,不必徒耗兵力,应立即调回兵马。彭城乃要地,可遣高顺将军驻守!”

见陈群也赞同陈登之计,吕布不再迟疑,当即派人调回广陵郡兵马,同时命陈群前往游说臧霸与刘备,并调遣善守的高顺镇守彭城。吕布则坐镇下邳,广布斥候,探听各方动向。

……

庐江郡。

孙策自会稽郡返回庐江已有段时日,周瑜也从居巢来到皖城。

府衙内,孙策难掩焦躁:“公瑾,袁术兵分五路攻打徐州,我本欲趁机进攻江夏,既为父 ,又可避开与曹操对峙。可你却劝我继续忍耐,我不明白!”

当初在袁术麾下时,孙策一心求任庐江太守,正是因为庐江毗邻江夏。而江夏太守黄祖,正是射杀其父孙坚的仇人。此仇孙策始终铭记于心。

然而袁术始终不愿让孙策执掌庐江,只想驱使他四处征战。如今好不容易有机会攻取庐江,周瑜却出言劝阻。

见孙策心绪难平,周瑜轻抚琴弦,以悠扬琴音助他平复心绪。

“伯符,刘表在襄阳按兵不动。你若此时攻打江夏,他必会立即倒向许都朝廷,届时你将被视为叛逆!”

孙策胸中复仇怒火难平,连周瑜的琴音也无法平息:“公瑾,陈宫曾献策,可借讨伐袁术之名夺取江夏。”

“曹操若胜,则攻寿春占据江东;曹操若败,便顺势取荆州。”

“既能雪恨,又可建功,岂非两全其美?”

“我报父仇,曹操凭何定我谋逆?”

又是陈宫!

周瑜眼中闪过一丝杀机,面上仍保持温润之态:“伯符,曹操是否视你为逆,与复仇无关。”

“他只需一个出兵庐江的由头。”

“趁袁术攻吕布之际夺取庐江,断其退路。”

“若伯符不愿屈居曹操之下,庐江绝不可落入其手!”

孙策愤然挥袖。

陈宫之言虽有理,周瑜的忠告亦不可轻忽。

见孙策怒气稍缓,周瑜续道:“伯符,比起江夏,此刻正是经略江东的良机!”

孙策虎目一抬:“公瑾要我臣服曹操?”

周瑜轻摇羽扇:“非是臣服曹操,而是归顺汉室。”

“袁术僭越称帝,曹操必先除之,方能树立朝廷威信。”

“陈公台之策,胜取江东,败据荆州。”

“可若袁术得势,首要剪除的必是伯符!”

“既然如此,何不助曹操取胜,顺势经略江东?”

“伯符奉汉室为正统,便可名正言顺讨伐袁术余党。”

“以王师之名征讨不臣,江东百姓岂不箪食相迎?”

“待曹操灭袁术,伯符已定江东,沿江布防,曹操纵有野心亦难渡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