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 第81章

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 第81章

作者:韬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31

17

荀攸目光扫过战利品,进言道:“主公,不妨诈称袁术已死,命曹仁将军持其衣甲搦战,动摇寿春守军士气。”

“再以箭书射入城中,散布招降檄文,同时派兵封锁淮南要道,断袁术归路!”

曹操抚掌大笑:“妙计!袁术虽逃,败局已定,只待寿春内乱。”

寿春城内,袁耀见曹仁挑着龙袍叫阵,惊惶失措:“父皇……驾崩了?”

杨弘沉声劝慰:“太子勿忧,此乃曹操诡计。仅凭衣甲,岂能断定陛下生死?”

李丰却冷声道:“太子,司徒,陛下即便幸存,亦恐遭重创。寿春孤立无援,如何固守?”

袁耀再度慌乱:“守军不足一万,若父皇不归……”

杨弘厉声打断:“李丰休得惑乱军心!寿春城坚池深,曹操若可强攻,何须围困?陛下拥兵十五万,此败不过一时失利,必能重整旗鼓!”

李丰暗自冷笑,私下对梁刚道:“陛下若难返寿春,死守唯有绝路。不如备足钱粮,伺机脱身。若陛下归来,再作不知。”

梁刚会意:“此计甚妙,依你之言!”

此后数日,暗流涌动。

曹操以箭传书,将战报射入寿春城中。

张勋阵亡、黄漪伏诛,诸多将领被俘的消息接连不断。

虚实难辨的情报如雪片般飞入城内。

袁耀无从查证这些消息的真伪。

尽管杨弘一再强调这是曹操的诡计,寿春城内仍人心惶惶。

官道上。

桥蕤摆脱刘备追击后,正率军赶往寿春。听闻袁术中伏逃往淮南,他顿时方寸大乱。

主公既败,这寿春城还如何进得?

将军,有人送来密信!

副将戚寄呈上一封书信。

桥蕤阅罢,脸色阴晴不定。

送信之人何在?

已离去多时。

桥蕤再次审视密信内容,咬牙下令:全军开拔,直奔寿春!

戚寄忧心忡忡:将军,曹军在前拦路,恐难入城。若贸然开城,只怕中了曹操奸计。

桥蕤厉声呵斥:休要在本将面前卖弄兵法!速去传令!

戚寄不敢多言。

然而行军途中,戚寄渐觉蹊跷。

沿途曹军皆一触即溃,竟无人敢与桥蕤部众交锋。

曹军何时这般不堪了?

袁耀闻讯大喜,急令开城相迎。

杨弘劝阻道:陛下,张勋、黄漪皆已战死,桥蕤却独自领兵前来,恐有诈谋,不可开城。

袁耀不以为然:司徒多虑了,桥将军乃父皇心腹大将,岂会生变?

李丰与梁刚交换眼色,默不作声。

杨弘跺足长叹:若桥蕤心怀异志,寿春危矣!

桥蕤入城后,先归府邸。

见妻女安然无恙,方才松了口气。

父亲终于回来了。

两位妙龄少女见桥蕤归来,愁眉顿展。

桥蕤未及叙话,急令亲兵严守府邸,旋即入宫觐见。

袁耀迫不及待询问袁术下落。

桥蕤正色道:太子,微臣来时得知陛下暂退淮南重整兵马。

袁耀如释重负:父皇洪福齐天!那曹仁竟谎称父皇驾崩,果如司徒所言,曹操奸诈!

桥蕤低声道:请太子屏退左右。

见其神色凝重,袁耀忙遣退侍从:将军有何要事?

桥蕤沉重叹息:“殿下,陛下怕是无法返回寿春了。”

袁耀面色骤变:此话怎讲?先前不是说父皇只是战败吗?司徒大人明明说过,父皇尚有十五万大军,重整旗鼓后就能杀回寿春。

桥蕤苦涩摇头:殿下,哪还有什么十五万大军啊!

黄漪战死东海,张勋在彭城全军覆没。陛下得知孙策反叛,丢弃辎重仅率三万精锐回师,却在当涂遭曹仁伏击,三万将士大半溃散。

余下七万兵马在归途中就起了内讧,将剩余粮草辎重瓜分殆尽。

能逃回寿春的不足万人!

殿下应当明白,这些兵卒本就是活不下去才应征入伍,如今钱粮唾手可得,谁还愿意送死?

即便陛下在淮南重整旗鼓,兵力也不会超过两万!

曹操围而不攻,只因陛下不在寿春,攻下寿春毫无意义!

我来寿春这一路,几乎未遇抵抗,因为曹操已将主力调往淮南追击陛下。

袁耀顿时手足无措:那父皇岂不危在旦夕?桥将军,城中守军加上你的部队有两万余人,我们速去淮南与父皇会合。

殿下!桥蕤厉声喝道,此时前往淮南必死无疑!失了寿春城防,曹操随时可以杀个回马枪,殿下挡得住吗?

袁耀六神无主:难道我们只能困守寿春,眼睁睁看着父皇被曹操杀害?

桥蕤目光一凛:还有一条生路!

袁耀急切追问:什么办法?

投奔邺城!桥蕤深吸一口气,殿下乃四世三公袁氏嫡子,邺城袁绍是您叔父。唯有向袁绍求援,方能保全性命!

袁耀想起淳于琼密信,迟疑道:淳于琼也曾送信,但要求我献上传国玉玺......

桥蕤急得跺脚:殿下糊涂!命都要没了,还要玉玺何用?袁绍想要就给他,不做这太子难道就不是袁氏嫡子了吗?若殿下真放不下这位置,就该效法勾践卧薪尝胆,隐忍方有来日!

袁耀仍犹豫不决:是否该召司徒商议?

若告知司徒,殿下还走得了吗?桥蕤眼中寒光一闪,留下全城将士断后,殿下随淳于琼秘密前往邺城。否则,恐怕未出城门就会遭人出卖。

袁术之子,岂会是心慈手软之辈?

经桥蕤点醒,袁耀当即醒悟。

欲往邺城,必须暗中行动。若让守城众将知晓太子要弃城而逃,必然插翅难飞!

袁耀咬牙决断:桥将军可愿随我同赴邺城?

桥蕤坚决地摇头:“殿下,末将若离开,谁来保护陛下和您的亲人?我必须留下守护家眷,再寻找机会行动。除了我之外,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您已离城。”

“殿下前往邺城,可说服袁绍攻打许都,迫使曹操退兵!至于寿春,能守则守,若守不住,我桥蕤拼死也会护住陛下和殿下的家眷。”

袁耀神色凝重:“我明白了,请桥将军助我出城!”

在桥蕤虚实难辨的计策下,袁耀终究畏惧死亡,采纳了他的建议。

随后,袁耀在桥蕤的掩护下悄然离开寿春城,前去会见淳于琼。

淳于琼见袁耀果真携来传国玉玺,不禁放声大笑:“传国玉玺到手,总算不负主公重托!”

袁耀直视淳于琼:“淳于将军,请护送我前往邺城。”

淳于琼面露诧异:“去邺城?你留在寿春,我会替你引开曹军。”

袁耀目光骤冷:“淳于琼,你想食言?”

淳于琼狂笑不止:“我怎会食言?袁公子,你是独自出城的吧?”

袁耀一怔:“是又如何?”

淳于琼猛然抽剑,直刺袁耀心口。

在袁耀难以置信的目光中,淳于琼阴森一笑:“主公早对你们父子不满,还想随我去邺城?传国玉玺既得,留你何用?”

淳于琼将传国玉玺交给郭嘉,沉声道:“奉孝,我军一旦行动,曹操必会察觉;即便他未能发现,明日寿春城发现袁耀失踪,定有人投降,届时我们难以脱身。”

“我今夜便率军经徐州入青州,传国玉玺就托付给你了!”

郭嘉收起散漫之态:“上将军放心,我郭奉孝的计策从无败绩!但请上将军记住承诺,抵达邺城后,我要做大将军的幕僚!”

淳于琼再次保证:“奉孝,这已是你第六次询问了!我淳于琼言出必行!”

郭嘉跃上马背,将传国玉玺系于行囊,消失在夜色中。

“淳于浆。”

“大哥!”

“盯紧郭嘉,若他另寻他路,格杀勿论!”

“可大哥为何不让我直接护送传国玉玺回邺城?”

“你有把握通过沿途关卡吗?只需跟随,只要郭嘉不另谋出路,他便永远是我的人。”

淳于琼眼中闪过狠厉之色。

袁绍麾下,派系争斗不断。

像郭嘉这样的谋士,淳于琼绝不愿在袁绍帐下与之敌对。

至于郭嘉是否效忠曹操,并非淳于琼不怀疑,而是世家子弟的傲慢和对曹操出身的不屑!

阉宦之后,岂配得智者投效?

郭嘉的精湛演技,令淳于琼完全看不出破绽!

郭嘉为淳于琼精心设计的人设,是个企图通过捷径投靠袁绍的寒门谋士,甚至可能在邺城另寻门路。

譬如直接将玉玺献给郭图,换取举荐机会。

传令,立即拔营!

淳于琼当机立断,必须火速赶往徐州。若被曹操拦截战败事小,若让其发现玉玺不在军中就糟了。

与此同时。

桥蕤正在城中散播消息。

太子出城了!

什么?太子逃了?

守城士兵亲眼所见,太子已经出城。

混账!太子跑了,我们怎么办?

......

第121章 一语惊雷,桥蕤献二乔

桥蕤,你竟敢背叛陛下!杨弘怒不可遏地找到桥蕤。

虽无确凿证据,但聪慧过人的杨弘稍加思索便猜到了 。

桥蕤未归时,寿春城虽人心惶惶,但杨弘尚能掌控局面。

可桥蕤一回来,袁耀就离城了!

杨司徒,我这是在保护太子,何来背叛之说?桥蕤矢口否认:况且将烫手的玉玺送给袁绍,岂非上策?

杨弘勃然大怒:太子的首级已悬挂在城外曹军阵前!你还敢狡辩!

桥蕤大惊:太子明明去了淳于琼军中,怎会遇害?

糊涂!杨弘厉声呵斥:太子孤身入淳于琼军营,淳于琼岂会留他性命?太子一死,谁还知道玉玺在袁绍手中?更何况袁绍怎会私藏玉玺给曹操讨伐的借口?你不是在救太子,是在害太子!

桥蕤默然。

平心而论,桥蕤接到密信后同意送走袁耀,就是认定淳于琼会护送其前往邺城。

如此既不负叔父桥玄,又能报答袁术知遇之恩。

毕竟保护了袁术子嗣,也算功过相抵。

可桥蕤万万没想到,淳于琼竟如此狠毒,直接杀害了袁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