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的铁栏杆冰冷依旧,夜风卷着零星的落叶,刮过水泥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马路对面,那辆黑色的轿车依旧沉默地蛰伏在阴影里,像一块投入深潭的墨,纹丝不动,却又无端地吸走了周围所有的光。
陈默的指尖在裤袋里触碰到那个被折成小方块的硬物,名片锐利的边缘隔着布料硌着皮肤。他的视线没有从对面挪开,呼吸在晚秋的冷空气中凝成稀薄的白雾。一种被窥视的感觉,如同细微的电流,顺着脊椎缓缓爬升,不强烈,却持续不断,让他后颈的汗毛微微立起。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刘教授探出身。“小陈?还没回去?外面凉。”老人的声音带着关切。
陈默最后瞥了一眼那辆毫无动静的车,转过身,走回室内。温暖的、混合着电子元件和松香气味的空气包裹上来,与外面的清冷形成对比。他脸上的肌肉放松了些许。
“这就回。”陈默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平稳。他走到实验台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几本摊开的笔记,一支用了半截的铅笔,屏幕已经暗下去的笔记本电脑。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手指擦过冰凉的金属仪器外壳,触感熟悉而令人安心。
李同学和另外两个学生还在小声讨论着那个异常的波形,但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偶尔还夹杂着几句玩笑。看到陈默开始收拾,他们也停了下来。
“陈老师,那个波形我们调了滤波参数,好像稳定点了,但还有个毛刺消不掉……”李同学挠着头汇报,眼神里带着点攻克难题的兴奋和残留的困惑。
“数据保存好,明天我看看。”陈默拉上电脑包的拉链,声音不大,却让几个学生立刻点头。一种无形的信任和依赖在空气中流动。
离开实验楼,夜风更显料峭。路灯将三人的影子拉长又缩短。学生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技术细节,声音在寂静的校园里传出很远。陈默走在稍靠后的位置,听着他们充满活力的声音,裤袋里那张名片带来的冰冷硌感似乎也淡化了一些。
直到走到宿舍区分岔路口。
“陈老师再见!”
“老师明天见!”
学生们挥着手,走向灯火通明的宿舍楼。陈默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门洞的光晕里。周围的喧嚣瞬间褪去,只剩下风吹过光秃秃树枝的呜咽声。
他独自走向教工宿舍区更僻静的那条路。路灯间隔很远,光线昏暗,他的脚步声成了唯一的节奏。
就在经过一片浓密的冬青树丛时,他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幽蓝的光照亮了他下颌的线条。没有铃声,只有震动,持续而固执。
又是一个没有存储的号码。
陈默的脚步没有停,拇指悬在红色的拒接图标上,迟疑了一瞬。直觉告诉他,这不是赵栋。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再次浮现,比在阳台上时更清晰了些。
他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贴到耳边,没有说话。听筒里传来轻微的电流杂音,同样沉默着,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几秒钟后,一个声音响起。语调标准得近乎刻板,用词礼貌,却透着一股冰冷的、非人的质感,像是经过精心调制的电子合成音,又或者是一个极其擅长隐藏自身情绪的人。
“陈默先生。”声音说道,“冒昧打扰。我们注意到您今晚做出了一个……有趣的选择。”
陈默的呼吸放缓,握着手机的指节微微收紧。冬青树叶在风里摩擦,发出细碎的声响。
“龙腾能给的,我们可以加倍。”那个声音继续,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他们给不了的,我们也能给。更广阔的国际平台,更自由的研究环境,不受任何……本地因素干扰的绝对支持。”
陈默依旧沉默,他的目光扫过前方路灯照射不到的黑暗区域,耳朵捕捉着四周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动静。除了风声,只有他自己的心跳,平稳而有力。
“知识不应该有国界,陈先生。真正的天才,值得拥有整个世界作为舞台。”声音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观察他的反应,尽管隔着电话,“而不是被困在一所普通的大学里,应付无休止的人际倾轧和微不足道的资源。”
陈默的舌尖抵住上颚,尝到一丝冰冷的铁锈味。他停下了脚步,站在一盏路灯的光晕边缘,前方和身后都是昏暗的甬道。
“我们和龙腾不一样。”那个声音终于透出一点极细微的、近乎诱哄的意味,“我们对您如何‘培养’出这些天才学生的过程,更感兴趣。这本身,就是最具价值的瑰宝。我们可以提供最顶级的条件,让您将这种‘方法’最大化。”
就在这时,陈默的意识深处,那个沉寂了片刻的系统界面,毫无征兆地流动起来。不是警报,而是一行极其简洁的提示,带着一种冰冷的机械质感:
【检测到高强度、非善意关注。潜在威胁等级评估中……】
【根据现有信息流及宿主行为模式反馈,判定符合“坚守”核心条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