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报名点设在行政楼一层的多功能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打印纸和地板蜡混合的、过于整洁的气味,压不住底下暗涌的躁动。各学院的尖子生们三五成群,手里紧握着厚厚的项目材料,交谈声压得很低,眼神却像出鞘的刀,相互打量着潜在的对手。
陈默带着李明、张浩和王磊走进来时,大厅里出现了片刻的凝滞。许多道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带着好奇、审视,还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蔑。谁都知道陈默团队的“草台班子”出身和那点被系里传得有些变味的“天才”之名。
张浩的肩背肌肉下意识地绷紧,像一头被围观的年轻公牛,喉结上下滚动,粗重的呼吸在相对安静的室内显得有些突兀。李明则微微昂起头,推了推鼻梁上滑落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快速扫过现场几支实力最强的队伍,眼球微微转动,无声地进行着数据评估。王磊下意识地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抱紧了怀里装着项目摘要和初步设计图的文件袋,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陈默仿佛对周遭的一切毫无所觉,径直走向报到处。他的脚步落在光洁如镜的大理石地面上,几乎没有声音。
报到处后面坐着两个学生会干事,旁边却站着一个穿着行政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是系主任张教授的助理。他脸上挂着程式化的微笑,镜片后的眼睛却像冰冷的玻璃珠。
“陈老师,带学生来报名啊?”助理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尾音却拖得有点长,“材料都准备齐全了吧?大赛规格高,审核严,一点小疏漏都可能前功尽弃哦。”他说话时,手指状似无意地敲了敲桌上那厚厚一叠《报名材料规范性要求补充说明》。
陈默将文件袋放在桌上。王磊下意识地想上前协助解释,被李明用眼神制止了。
助理慢条斯理地打开文件袋,抽出材料,一页一页地翻看。他的手指带着一种挑剔的节奏,纸张翻动的哗啦声在逐渐安静下来的大厅里显得格外刺耳。周围其他队伍的学生也停止了交谈,屏息看着这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助理的眉头越皱越紧,终于,他停下动作,用手指点了点项目概述中的某一页。
“这里,‘采用新型分布式校验协议,旨在突破现有IO瓶颈’,”他抬起眼,镜片反着光,让人看不清眼神,“这个‘新型协议’,具体是指什么?有相关论文支持吗?还是……只是你们自己臆想出来的概念?”
气氛瞬间绷紧。张浩的拳头猛地攥起,骨节发出轻微的脆响。这分明是刁难!技术概要怎么可能详述未发表的核心协议细节?
李明太阳穴处的血管微微跳动,他上前半步,声音尽量保持平稳:“老师,这是我们的创新点,具体细节涉及核心算法,不便在摘要中公开。但其理论依据是基于……”
助理不耐烦地抬手打断了他,嘴角向下撇着:“大赛要的是创新,但不是空中楼阁。没有权威引用,没有前期成果佐证,我怎么知道这不是为了哗众取宠编造出来的?”他的声音拔高了些,足够让周围的人都听清,“万一到时候现场演示出了问题,丢的可是我们整个学校的脸。”
一些窃窃私语声从周围传来,带着看热闹的兴奋。几个其他学院的老师交换着眼神,意味不明。
陈默一直没有说话。他看着助理那张看似公事公办的脸,鼻腔里呼吸着对方身上淡淡的发胶味和纸张的油墨味。然后,他的视线越过助理,望向多功能厅角落的监控摄像头,红色的工作指示灯微弱地亮着。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像冰锥一样刺破了嘈杂的背景音:“评审标准第五条,鼓励原始创新,允许以设计蓝图和理论模型申报,重点考察其前瞻性与可行性。需要我指出具体页码吗?”
助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他没想到陈默会对大赛章程熟悉到这种程度。
陈默继续道,目光重新落回助理脸上:“或者,我们可以请组委会指定的技术评审组现在就来做一个初步评估?我相信刘教授应该很乐意提供专业意见。”他提到了那位德高望重、却与张主任不怎么对付的老教授。
助理的喉结明显地滚动了一下,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闪过一丝慌乱。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放在桌下的手机。周围彻底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听出了这话里的火药味。
“陈老师言重了,”助理干笑两声,语气瞬间软化了许多,“我也是为了把关质量,职责所在嘛。”他不再纠缠,快速地在报名表上盖了几个章,动作有些仓促,“材料收下了,预审结果会另行通知。”
他将盖好章的回执单递给陈默,指尖碰到陈默的手掌时,冰凉的,带着细微的潮意。
陈默接过回执,看也没看,转身就走。三个学生立刻跟上,像三艘紧紧跟随旗舰的小艇,冲破身后那片由各种目光组成的无形波浪。
走出行政楼,午后的阳光猛地倾泻下来,有些刺眼。张浩长长地呼出一口气,胸腔剧烈起伏,像是刚跑完一场百米冲刺,后背的T恤已经被汗水洇湿一小片。李明松开不知何时握紧的拳头,掌心留下四个深深的指甲印。王磊则不停地回头望向行政楼门口,脸色依然有些发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