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 > 第179章 各展才华(上)

后宫修仙记:从采女到女帝 第179章 各展才华(上)

作者:玉法华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0 04:47:12

在平台最核心、灵气浓郁、道韵最为清晰的几个特定区域,那些出身上古八姓以及其他一些早已声名在外的天才修士们,已然展现出远超常人的不凡气象与深厚底蕴。

姬家区域,一位身着玄色锦袍、上绣暗金蟠龙纹、面容俊朗英挺、眉宇间自带一股杀伐决断英武之气的青年,正是备受瞩目的姬家三公子姬伯安。

他目光如电,扫过玉简中的题目,嘴角甚至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带着绝对自信的从容笑意。对于这些经义典籍,他自幼便由家族延请的当代大儒亲自启蒙授课,根基之雄厚,远超同侪。

更令人侧目的是,他在回答那些涉及邦国治理、军政韬略的题目时,引用的绝非纸上谈兵的空泛教条,而是巧妙结合了近年来北狄犯边的具体战报、西方戎族扰边的案例分析,乃至兵家推演沙盘上的得失经验。

论述起来鞭辟入里,逻辑严谨,字里行间隐隐有金戈铁马之气透出,甚至在其周身,隐约有淡淡的血色煞气与凝实的金色兵戈虚影一闪而逝,显然已将兵家杀伐之道与自身道基深度融合,实力深不可测。他是此次大典夺魁呼声最高的几人之一。

姜家区域,一位穿着看似朴素无华、实则用料乃东海“鲛绡纱”、水火不侵的青衫青年,姜明远,正全神贯注于面前的玉简。他于纯哲学思辨的经义理解上,或许稍逊于姬伯安的锋芒毕露,但在那些涉及赋税制度、漕运改良、货殖流通、民生经济等极为务实的题目上,却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敏锐嗅觉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超凡能力。

他的答案往往数据详实,引用的案例具体到某州某县,推论过程环环相扣,严谨非常,所提出的改良方案甚至细化到了具体的运输工具机关构造改进、人力成本与时间周期的精确核算,仿佛他曾亲身担任过州郡主官,亲手处理过这些繁杂政务一般。高空霞光之后,一位身着户部侍郎官袍的副考官,其神念在扫过姜明远的答案时,微微停顿,不易察觉地点了点头。

妘姓区域,一位身着七彩霓裳羽衣、气质高华如九天云霞的女子,名为妘文瑾。她答题时神态娴雅,周身有淡淡的、如同朝霞暮霭般的灵光自然缭绕,将其衬托得愈发不凡。她下笔如行云流水,字迹优美而空灵,蕴含着一股独特的韵律。

在对阴阳变化、星象占卜、节气更迭等涉及天地规律运转的题目上,她的见解尤为深刻独到,显然在此道有着极高的天赋与传承。

而赢姓区域的赢子楚,则是一位身形挺拔如松、面容冷峻、沉默寡言的青年。他答题时气息沉凝如山岳,笔下文字铁画银钩,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千钧之力,透着一股法度森严、注重实效、强调纪律与规则的意味。

在对神朝律法、官员考核制度、地方治理架构等题目的阐述上,其理解之透彻,逻辑之严密,远超绝大多数同龄人。

妫姓主脉区域,那位身具上品道基、修为已达道基中期的妫无咎,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正襟危坐,只是随意地盘坐在蒲团上,姿态甚至带着几分慵懒。

然而,当其神念扫过玉简时,那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眸中,仿佛有炽热的金乌虚影一闪而逝。他并未立刻动笔,而是微微阖目,似在沉吟。片刻后,他方才执起灵纹笔,落笔竟无丝毫烟火气,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信手拈来。

妫无咎所书写的答案,文字并不华丽繁复,却每一字都仿佛蕴含着灼热的纯阳道韵,直指核心,对经义的理解往往能抛开繁琐注疏,直溯本源,有一种“大道至简”的韵味。

尤其是在论述“天道”与“火德”、“光明”、“生机”等概念的题目时,其见解独到而深刻,周身隐隐有温暖却不灼人的淡金色光晕自然散发,仿佛与这秘境上方的霞光隐隐呼应。

他答题的速度不快不慢,却带着一种绝对的掌控感,仿佛这些艰深题目,于他而言不过是闲庭信步。

除了这些光芒耀眼的八姓子弟,来自各州郡的地方望族中,亦不乏藏龙卧虎之辈。一位来自北方州郡“镇岳堡”、身材魁梧、肤色古铜的石姓子弟,答题时周身隐隐有厚重如山岳的虚影流转,对边防布局、地理险要、异族习性等题目有着出自本能的深刻见解。

一位出身东南“碧波城”、身着水蓝色长裙的海家女子,则对水利工程、河海航运、近海防御乃至海外风物等事了如指掌,答案中常带有浓郁的水灵气息与开阔的视野。

诸子百家的传人,在此刻更是将自身学派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墨家子弟聚集的区域,数人并未像其他人那样立刻埋头书写,而是先不约而同地释放出几个结构精巧、不过拳头大小的机关兽。

这些机关兽眼泛灵光,围绕着玉简投射出的题目虚影快速爬行、扫描,似乎在以独特的方式辅助分析题目中蕴含的几何原理、力学结构或工程难题,随后,墨家子弟们才下笔如飞,他们的答案中,除了文字论述,往往还附有极其精密、标注详细的机关结构草图或工程示意图,令人叹为观止。

纵横家的一位传人,面容清瘦,眼神灵动,答题时唇齿微微开合,无声地演练着各种游说辞令与策略组合,笔下文字充满了极强的煽动性、策略性与对人心微妙的把握,专注于邦国外交、纵横捭阖、危机处理等题目。

法家的几位门徒,则是个个面色严肃,下笔如刀,字字冷峻铿锵,引律条,明赏罚,论述过程极度强调规则的绝对权威、执行的效率与公正,对刑名之学、吏治整顿等题目有着近乎苛刻的严谨与逻辑性。

儒家此次参与大典的代表人物,是一位名为孔逸的青年。他气质温润如玉,目光睿智而平和,周身仿佛自然流淌着一股令人心安的浩然之气。

他答题不疾不徐,节奏平稳,笔下文字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却自有一股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气蕴含其中,对仁政爱民、礼乐教化、道德修养等题目的阐述,尤为深刻纯正,仿佛这些理念已融入他的血脉神魂,身体力行。

【求五星,求催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