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主位,端贵妃姜氏端坐于凤榻之上。她身着绛紫色宫装,雍容华贵。此刻,她手中正缓缓捻动着一串一百零八颗的碧玉灵珠念串,每一颗珠子都温润生光,显然并非凡品。
钟声入耳,她捻动念珠的手指微微一顿,眼帘缓缓抬起,那双历经风浪、深邃难测的凤眸之中,掠过一丝精光。
“甲子轮回,抡才大典……终于又开始了。”她心中默念,声音几乎微不可闻,“朝堂之上,怕是要迎来一番新的气象了。”她所思所虑,远非姬瑶那般肤浅。
她在迅速盘算着,哪些老牌世家可能借此机会巩固势力,哪些新兴家族可能异军突起,这些势力的消长,又将如何影响前朝格局,进而牵动后宫本就微妙的平衡。
至于那些正在琼鹤台上奋笔疾书的年轻子弟,在她这位执掌宫权多年的贵妃眼中,更多是家族势力延伸的触角、是权力棋盘上可供驱使或需要打压的棋子。她需要判断,哪些棋子值得投资,哪些需要警惕。
而在那些更为偏僻、或是品阶较低的妃嫔所居宫苑中,这钟声带来的,则是另一种心情。
一些出身寻常官宦之家、或是家族中有子侄参与此次大典的嫔妃,闻听钟声,或是独自在佛龛前默默上香,或是望着家乡方向怔怔出神。
她们心中怀着的,是更为朴素直接的期盼——盼望着族中子弟能在此次大典中脱颖而出,鱼跃龙门。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若族中子弟能得授官职,她们在这后宫之中,地位或许也能随之稳固甚至提升几分,至少,能多上几分底气。
九重天阙,紫微阁内。
天帝姬宸高踞于紫檀御案之后,正批阅着一份关于北疆军镇换防的奏章。朱笔御批,字字千钧。
那宣告大典开启的太古钟鸣传来,他握笔的右手稳如磐石,甚至连书写的节奏都未曾有丝毫改变,只是那深邃如同星海的眼眸深处,似乎有极其微弱的波光荡漾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古井无波。
一切,皆在他的预料与掌控之中。他打破陈规,提升实务比重,所要的,正是从那浩如烟海的年轻修士中,淘洗出真正能经世致用、辅佐他治理这浩瀚神朝的“金石”。他期待着,这次大典,能给他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惊喜
琼鹤秘境之内。
虞衡在踏入那扇乳白色光门的瞬间,只觉周身被一股温和却无可抗拒的空间之力彻底包裹,眼前是一片纯粹到极致的白,仿佛失去了所有方位与时间的感知,唯有轻微的失重感提醒着他正在跨越空间的界限。
这感觉仅仅持续了不足一个呼吸的刹那,脚下便传来坚实的触感,周围景物骤然清晰。
他发现自己已然置身于一个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广阔空间。
脚下是光滑如镜、仿佛由整块巨大灵玉打磨而成的平台,清晰地倒映着上方那片奇异的天穹——并非蓝天白云,而是氤氲着、缓缓流淌着七彩霞光的虚空,瑰丽而神秘,仿佛蕴含着无尽的道理。
平台之上,一眼望不到边际,整齐地排列着无数个散发着柔和白色光晕的蒲团,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每个蒲团前方尺许处,都静静悬浮着一面长约三尺、宽约一尺的玉质书案,书案通体剔透,表面光滑,隐隐有玄奥的银色符文如鱼儿般在其中游弋流转。
数万名来自神朝各地的年轻修士,几乎在同一时刻被传送至此。
原本应是人声鼎沸的场景,此刻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所有人都被这秘境空间的宏大、神秘以及那无处不在的肃穆道韵所震慑,下意识地收敛了所有声息,只是依循着冥冥中那道无形的指引,迅速而有序地走向离自己最近的空置蒲团。
虞衡亦循着感应,寻得一个蒲团坐下。臀部落座的瞬间,一股清凉温润的气流便自蒲团涌入体内,瞬间抚平了他因空间传送而产生的最后一丝心神波动,灵台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透彻。
他抬头望去,只见在这秘境空间的高处,那片七彩霞光最为浓郁的核心区域,隐约可见外界那座巍峨琼鹤台的模糊轮廓,以及礼部尚书百里文渊等考官如同神只般端坐其上的身影,正以一种超越视觉的方式,“俯瞰”着秘境中的一切。
“第一项考核,经易典籍,论道乾坤。时限,三日。现在——开始!”
百里文渊那平和却蕴含无上威严的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如同大道纶音,直接、清晰地响彻在秘境中每一位修士的识海深处,不容置疑。
话音落下的瞬间,每一位修士面前的玉质书案上,同时光华一闪,凭空浮现出数枚颜色各异、散发着不同属性道韵波动的玉简——白色主考根本经典释义,青色涉及史籍注疏,玄色关乎天道人道思辨,金色则偏向邦国治理之道。
同时出现的,还有一支非金非木、以神念驱动便可书写的“灵纹笔”。
刹那间,整个无边无际的秘境平台,陷入了一种近乎绝对的沉寂。
只剩下无数道强弱不一的神念,如同无形的触手,迅速探入玉简之中读取信息,以及灵纹笔在虚拟卷面上划过的、细微却密集的灵力波动声,如同春蚕食叶,沙沙作响。
虞衡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将全部心神沉入第一枚白色玉简之中。神念扫过,大量艰深晦涩、却又直指大道的题目瞬间涌入脑海。
不仅考核对《道经》、《德经》、《阴阳策》、《五行论》等根本经典的纯熟理解与独特见解,更有对诸多上古史籍、先贤大能注疏典籍的深度辨析,甚至要求引经据典,结合自身感悟,阐述对“天道无常”、“人道有情”、“君臣佐使”、“邦国兴衰”等核心概念的认知。
题目之广博,角度之刁钻,立意之高远,远超族学平日的考校,若非平日根基扎实,又有大长老这段时日的提点与自身对实务的钻研,恐怕初见之下便会心生怯意。
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收敛所有杂念,心神高度集中,如同老僧入定。脑海中,族学先生多年的教诲、自身苦读的领悟、以及近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的神朝现状与时政风向,迅速交织、融合。
同时虞衡谨慎地组织着语言,提炼着观点,力求在符合经典要义的基础上,又能展现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随后,以神念小心翼翼地牵引着那支灵纹笔,在那悬浮的、光洁的玉质书案虚拟卷面上,开始奋笔疾书,将心中的答案,化作一行行蕴含着他精神意志与道韵理解的文字。
与此同时,在这片浩瀚的秘境平台各处,随着考核的进行,众生百态,也逐渐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