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觉醒之战:余光的神秘 > 第43章 《Φ0协议:聆听虚无》

实验室里的空气并未因暂时的“沉默”而变得沉重,反而在精密的仪控与深沉的思考中达成了一种新的、更坚实的宁静。林羽的话像投入这宁静中的一颗思想的石子,荡开的不是涟漪,而是更深邃的理解维度。

陈墨凝视着屏幕上那恒定的脉动图谱,以及旁边长长一列标记着“无异常偏离”的操作日志。“林教授,”他沉稳的声音打破了片刻的静默,“基于现有的‘基线’数据和Φ0标记提供的绝对时间锚点,我提议启动‘被动阵列2.0’。我们将整合历史数据中所有‘共鸣点’发生的精确时间和环境背景参数,构建一个前所未有的高精度被动侦听网路。不再主动‘轻语’,而是最大程度地‘倾听’它所固有的节律与环境响应的潜在微妙关联——哪怕这种关联目前看来微乎其微。”

“同意,执行技术路径优化案。”林羽点头,“强化我们的‘听力’,专注于它自身发出的每一个‘音符’。记住,每一次操作仍需锚定在物理极限之下,所有算法嵌入三级安全冗余确认。”安全蓝光的恒定脉动仿佛是对这条铁律的无言守护。

苏晚晴的目光从敦煌壁画的虚拟影像上移开,带着新的思索回到半透明的古丝路图景。“林教授,陈墨,你们的思路给了我新的切入点。”她调整着全息图,在那些繁荣度曲线与“共鸣点”密度分布的微弱关联上,叠加上丝路沿线主要驿站的历史气候数据与地质活动记录,“如果我们暂时放下‘对话’的执念,将其视为一个时空环境的‘记录仪’或‘稳定器’,一个高度凝聚的‘和谐场’的结晶,那么它自身的波动——即使微小到近乎完美恒定——是否也会极其微弱地、以其独有的方式,映射或回应着它所承载或关联的宏观环境变化?比如……超低频的地磁扰动脉冲、引力波背景的微妙起伏?我们或许能在历史长河中某些巨大的外在扰动事件前后,去追寻它可能产生的、最细微的脉动相位或强度的绝对变化量——哪怕只有统计学上才可能显现的意义。”

她停顿了一下,眼中有严谨的光:“我们需要从‘主动沟通’转向‘深度理解’它的存在本身。它的‘不变’或许正是最珍贵的观测窗口,通往其内在稳定机制的核心秘密。我们的每一次无回应的观察,都在加深这种理解。”

“精辟的见解。”林羽的视线在陈墨的操作台、苏晚晴的历史图谱和隔离场中兀自脉动的淡紫色光晕之间移动。“两种思路殊途同归:强化被动观测,挖掘内在规律与其存在环境潜在的‘共舞’。陈墨,将你构建的被动侦听阵列与环境场全域超低频监测网络(需确保所有监测能量均无害且自然存在阈值内)进行数据耦合,用最先进的自相关算法去解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时间尺度跨越千年的‘同步’。苏博士,请继续深化你的历史环境扰动数据库,精度越高越好。我们需要从‘绝对沉默’中,解读出它‘存在状态’的深层语言——那可能并非以‘信号’的形式,而是以其‘存在的韧性’本身在回应环境。”

他缓步走向主控台,亲手调出了关于Φ0闪烁的完整历史日志。“我们的‘0号预案’并非结束,而是进入了研究范式的深度转型期。它不是拒绝沟通,而是以它存在的全部,向我们揭示了通向新认知维度的路径:从尝试互动,到纯粹认知;从寻找变化,到理解不变。安全是一切探索的基石,文明的边界并非物理的屏障,而是我们对未知应有的敬畏与耐心。”

实验室里,服务器风扇的低鸣和空气循环的脉动仿佛成了这静谧画卷的背景音。研究员的指尖再次在虚拟屏上起舞,操作指令无声传递,参数调整在极限边缘谨慎进行。主屏幕上,代表环境背景场的监控曲线与Φ0的闪烁轨迹、光晕的稳定脉动曲线首次被并置在同一高精度时间轴上,庞大的数据库在后台飞速运转,执行着复杂的、旨在发掘最细微潜在关联性的数学运算。

隔离场中的淡紫色光晕一如既往,稳定地呼吸着。但在实验日志上,新的条目标注着:“第101次同步观测启动:目标 - 记录‘绝对坚韧’(Δ波动范围<10^-18);环境 - 全域超低频场关联性挖掘”。每一次记录,都如同在认知无垠深海上刻下一道精准的航标。

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求知欲化作了最深沉的观察。实验室安全蓝光恒定地守护着这一方空间,既保障着物理的边界安全,也象征着一种精神——用极致的克制和严谨的智慧,去聆听宇宙深处那份沉默而恒久的“存在之歌”。探索,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静而精准的方式,向更深处延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