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咔、咔。
那声音还在继续,像是从地底深处传来,又像是直接响在脑子里。门缝中的蓝光一明一暗,节奏稳定得如同呼吸,而我的心跳正一点点被它带偏。
我没有动。
手掌仍贴在青铜门上,指尖能感觉到那层蓝光的轻微震颤,像电流,却不烫。血痕已经干了,但真灵之血渗入缝隙后,并没有引发反噬——反而被吸收了。混沌幻灵珠在识海里微微旋转,自动调出能量流向图谱,显示门体内部有规律的能量循环,不是阵法,也不是巫咒,更像……某种机械运转。
雷裔站在我左侧,断角雷枪横在身前,指节发白。他没说话,可我能感觉到他的视线一直落在我身上。刚才那一瞬间的僵直,瞒不过他。
“你听到了?”他忽然开口,声音压得很低。
我摇头,又点头。“只有声音,没有内容。”我说,“但它认识我。”
话音刚落,门缝猛地扩张半寸。
一道清晰的机械音从中传出,带着图书馆广播特有的冷硬质感:“观测者第三考核启动,请推演者张莉萍进入。”
空气凝固了。
那声音——是她。是那天夜里,在监控室红光闪烁时,通过喇叭传出来的那个女声。不是什么神谕,不是远古意志,而是我每天都会听到的、图书馆早间提醒闭馆的播报音。
记忆翻涌上来,不受控制。
暴雨夜,我站在阅览室门口整理书架,窗外电闪雷鸣。一道金光劈进大厅,玻璃炸裂,警报响起。我转身想跑,却看见一个小女孩站在雨中,浑身湿透,双眼泛着金光。她没有靠近,只是看着我,嘴唇微动。
那时我以为她说的是“杀了你”。
可现在,混沌幻灵珠将那段记忆重新解析,把模糊的唇形还原成准确的发音——
“去完成你的推演。”
不是杀戮,是任务。
不是意外,是选拔。
我的手指蜷紧,指甲陷进掌心。痛感让我清醒了一瞬,但更多的画面接连浮现:卜旻记忆中的火海、玄蚑氏族人的怒吼、归墟陷阱的符文轨迹……那些我以为是偶然发现的秘密,其实早就被设定好了路径。包括我穿越的时间点、地点、甚至落地后的第一个敌人。
全都是预设环节。
我不是迷路的凡人,我是被选中的实验体。
“你在想什么?”雷裔的声音把我拉回来。
我缓缓收回手,动作很慢,像是怕惊动什么。指尖离开门缝的刹那,蓝光骤然增强,随即又恢复平静。混沌幻灵珠发出轻微嗡鸣,提示我已经触发了某种认证机制。
“我在想,”我低头看着自己沾血的手指,“我们一直以为归墟是终点,其实它是考场。”
雷裔皱眉。“考场?谁的考场?”
我没回答。不能说。至少现在不能。幻灵珠正在后台运行三重推演:第一层验证记忆真实性,第二层模拟门内空间结构,第三层则是最关键的——如果这是考核,那么前两关是什么?
答案很快浮现。
第一关:生存意志测试。暴雨夜将我抛入混沌,孤立无援,看我会不会立刻崩溃或自毁。
第二关:道德抉择。在玄蚑氏村落外,我选择自保而未救卜旻族人,那是对“理性优先”性格的确认。
而现在,第三关开启——认知突破。
他们要我看清真相,然后做出选择:是继续当一个被动应试者,还是成为规则的改写者。
“你脸色不对。”雷裔往前半步,挡在我和门之间,“这扇门有问题。”
“它没问题。”我盯着他的背影,“有问题的是我。”
他回头看了我一眼,眼神复杂。我知道他在怀疑,但他没退。哪怕战甲残破,雷脉紊乱,他还是站在这里。
这份信任,来得太早,也太重。
我闭眼,让混沌幻灵珠加速运转,在意识深处构建推演模型。如果这一切都是观测者的布局,那“推演者”这个身份本身就可能是陷阱。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成功逃脱的人,而是一个在极限压力下仍能保持逻辑运转的大脑——就像实验室里的小白鼠,跑完迷宫后还要记录神经反应。
可问题是,为什么是我?
幻灵珠突然弹出一条异常数据流:在我第一次使用它修复练体功法时,曾检测到一段不属于洪荒时代的编码痕迹。当时我以为是混沌残留信息,现在回想——那是现代计算机语言的变体。
也就是说,混沌幻灵珠本身,可能就是考核工具的一部分。
我睁开眼,瞳孔收缩。
左眼的金瞳纹路悄然隐去,视野却比以往更加清晰。不是靠灵觉,而是思维变得锋利。所有碎片开始拼合:金瞳女孩、图书馆广播、幻灵珠的推演逻辑、归墟陷阱的重复出现……
这不是命运。
这是程序。
“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我忽然问雷裔。
他愣了一下。“哪一句?”
“刚才,你说‘你说往哪走,我就劈开哪条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