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 > 第114章 铁骨熔甲承遗志,战马披坚待反攻

鹰嘴崖根据地的晨光带着霜气,烈士墓前的新土还泛着湿冷。李云龙蹲在最前排的墓碑前,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碑上的字 ——“骑兵连战士王三之墓”,碑角还沾着昨晚的冰碴,是老秦和民夫们连夜立起来的。赵刚站在旁边,手里攥着张泛黄的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牺牲者的名字,从骑兵连的王三、张叔,到民夫队的小顺、小栓,一共二十七人,每个名字后面都画着个小圈,代表着遗体已经归队。

“老李,名单核对完了,一个都没漏。” 赵刚的声音带着沙哑,纸角被他捏得发皱,“周铁柱说,要把烈士们的遗物融进新装备里,让他们跟着咱们接着打鬼子。”

李云龙没说话,只是从怀里掏出半包旱烟,撒在王三的墓碑前 —— 这是王三生前最爱抽的牌子,上次打太原火车站时,两人还分过烟。“娘的,这龟孙倒是省心,把打鬼子的活扔给咱们了。” 他喉咙里滚出句粗话,眼眶却红了,转头看向兵工厂的方向,那里已经升起了炊烟,周铁柱的轮椅轱辘声隐约能听见。

兵工厂的车间里,周铁柱正对着一堆零件发呆。左腿的木假肢卡在机床旁的缝隙里,他却浑然不觉,手里攥着块变形的钢板 —— 是从黑岛联队的步兵炮上拆下来的,边缘还留着弹痕。旁边的桌子上摆着烈士们的遗物:王三的断刀,刀身卷了刃,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锋利;张叔的小铁锹,锹头磨得薄如纸片;小顺的打火石,表面被摩挲得发亮。

“老周,俺们把钢板运来了!” 老秦推着辆独轮车进来,车上堆着三块厚重的钢板,是老乡们从汾河冰面捞上来的鬼子装甲车残骸,“俺们还带了乙炔焰,你说要用来切割钢板,俺们找遍了附近的铁匠铺,总算凑齐了!”

周铁柱这才回过神,他扶着机床站起来,左腿的假肢在地上磕出 “笃笃” 声:“老秦,麻烦你们把钢板抬到那边的铁砧上,俺要给战马做防弹甲 —— 上次冰面战斗,‘追风’就是没防护才牺牲的,这次不能再让战马吃亏。” 他指着图纸上的标记,“防弹甲要做在战马的前胸和侧面,用薄钢板,边缘磨圆,不能硌着马;还要留着马腿的活动空间,不然战马跑不起来。”

孙德胜正好牵着 “乌云” 进来,这匹黑马是从黑岛联队缴获的,左耳朵缺了个口,像极了牺牲的 “追风”。“老周,俺来帮你量尺寸。” 他按住 “乌云” 的前胸,让小石头用软尺量周长,“战马的防弹甲不能太重,不然影响冲锋,俺看用两毫米的钢板就行,能挡住步枪子弹,还不压马。”

小石头拿着软尺,手还在微微发抖 —— 他的左臂还缠着绷带,是挖地道时被冻土划伤的。“孙叔,‘乌云’好像有点怕钢板。” 他指着 “乌云” 不安的蹄子,黑马正盯着地上的钢板,鼻子里喷着白雾。孙德胜拍了拍 “乌云” 的脖子,从怀里掏出块玉米饼,掰碎了喂给它:“别怕,这是保护你的,以后打鬼子,你就不会受伤了。”

周铁柱突然拿起王三的断刀,走到铁砧旁,用乙炔焰加热刀身。橙红色的火焰舔舐着断刀,刀身慢慢变红,他用钳子夹着断刀,往钢板上一压,“滋啦” 一声,火星四溅。“俺要把王三的刀融进防弹甲里,” 他的声音带着颤音,“让他跟着战马一起,接着打鬼子,替没打完的仗接着打。”

老秦看着这一幕,眼圈也红了,他赶紧转过身,帮着李婶递过来的马鞍垫 —— 是妇女会连夜赶制的,用的是老乡们自家织的粗布,里面塞着晒干的艾草,能让战马更舒服。“老周,俺们还做了二十个马鞍垫,每个上面都绣了‘保家’两个字,是给骑兵连的战马准备的。”

改装 “骑兵装甲协同车” 时遇到了麻烦。周铁柱想把一辆缴获的鬼子卡车改成协同车,车厢两侧装钢板,后面留个开口,让骑兵能快速上下,可卡车的发动机功率不够,装了钢板就跑不动。“娘的!这发动机跟没吃饱饭似的!” 刘根柱拍着发动机盖,上面的油污蹭了他满手,“要不俺们把重坦的备用发动机拆下来?虽然大了点,但是有劲!”

周铁柱摇了摇头,他指着卡车的传动轴:“重坦发动机太大,装不上。俺们用鬼子的摩托车发动机,两个并联,功率就够了。” 他说着,从角落里拖出两台摩托车发动机 —— 是上次伏击火车站时缴获的,一直没派上用场,“再把车厢的钢板改成倾斜的,能防弹还能减轻重量,骑兵上下也方便。”

战士们和老乡们一起动手,有的拆摩托车发动机,有的打磨钢板,有的给车厢焊扶手。小顺的爹老陈蹲在地上,用小顺的打火石点燃乙炔焰,火苗稳定地烧着钢板,他的手虽然在抖,却没让火焰偏离分毫:“小顺,爹帮你看着,咱们的装备肯定能成,以后打鬼子,再也没人能欺负咱们了。”

孙德胜和周铁柱一起调试协同车的车门,车门要能快速打开,方便骑兵冲锋。“老周,车门上得留个观察口,不然骑兵看不到外面的情况。” 孙德胜用手指在钢板上画了个小圆圈,“再装个小窗户,用防弹玻璃,是上次从鬼子的指挥车上拆下来的。”

周铁柱点点头,他让小石头递过来一把钻,在钢板上钻了个孔,然后把防弹玻璃嵌进去,用铁丝固定好。“这样就行,既能观察,又能防弹。”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虽然车间里生了火,可他的额头还是渗着冷汗 —— 左腿的伤口隐隐作痛,是上次修履带时被烫伤的,现在还没好利索。

傍晚时分,第一套战马防弹甲终于做好了。周铁柱和孙德胜一起,把防弹甲绑在 “乌云” 身上,黑色的钢板贴合着战马的前胸和侧面,边缘磨得圆润,不会硌着马。“乌云” 刚开始有点不适应,原地转了两圈,慢慢就习惯了,孙德胜牵着它跑了两圈,战马跑得依旧轻快,丝毫不受影响。“成了!” 孙德胜激动地大喊,“老周,你这手艺,真是绝了!”

“骑兵装甲协同车” 也调试好了。车厢两侧的钢板倾斜着,车门能快速打开,里面装了两个摩托车发动机,发动起来 “突突” 响,动力十足。刘根柱驾驶着协同车,在院子里跑了一圈,车厢里的战士们能快速上下,还能从观察口看到外面的情况。“以后打鬼子,骑兵能坐车快速到达战场,下车就能冲锋,再也不用怕鬼子的机枪了!” 刘根柱从驾驶室里探出头,兴奋地大喊。

李云龙和赵刚也赶来了,看到新装备,李云龙的眼睛亮了。他走到 “乌云” 身边,拍了拍防弹甲,钢板发出 “砰砰” 的响声:“娘的!这玩意儿硬得很,鬼子的步枪子弹肯定打不穿!老周,你小子立大功了!”

周铁柱笑了笑,他指着防弹甲上的一块印记:“这是王三的断刀融进去的地方,俺在上面刻了个‘王’字,让他跟着咱们一起打太原。” 他又指着协同车的车门:“这上面的钢板,有小顺的打火石融进去的,还有张叔的铁锹磨成的铁屑,他们都在,都跟着咱们呢。”

李云龙的表情渐渐严肃起来,他走到烈士墓前,身后跟着所有战士和老乡们。夕阳把墓碑染成金色,李云龙拔出马刀,刀尖指向太原的方向,声音在暮色中格外响亮:“兄弟们,你们看着!俺们现在有了新装备,战马披甲,协同车能冲锋,下次打太原,俺们一定把鬼子的老巢端了,替你们报仇!以后咱们的骑兵连,钢骨配铁甲,再也不会让兄弟牺牲!”

战士们和老乡们一起大喊:“打太原!端鬼子老巢!替兄弟报仇!” 声音震得兵工厂的窗户都在发抖,惊飞了树上的麻雀,在暮色中盘旋。

小石头抱着张叔的银镯子,站在 “乌云” 身边,小声说:“张叔,俺们有新装备了,战马有防弹甲,还有协同车,下次打太原,俺们一定能赢,你放心吧。”

老秦和老乡们也都红着眼,老秦指着新装备,对身边的民夫们说:“咱们没白忙活,这些装备,都是用烈士们的遗物做的,他们会保佑咱们打赢的。”

夜幕降临,兵工厂的灯火亮得比往常更久。周铁柱还在加班,他要赶在攻打太原前,做出更多的战马防弹甲和骑兵装甲协同车。孙德胜带着骑兵连的战士们,正在训练战马适应防弹甲,“乌云” 跑在最前面,黑色的身影在月光下格外矫健。

李云龙和赵刚站在指挥部的门口,看着兵工厂的灯火,李云龙掏出旱烟袋,点燃了,烟雾在夜色中散开。“老赵,下次打太原,咱们有了新装备,还有这么多好兄弟,肯定能赢。”

赵刚点了点头,他看着远处的烈士墓,眼里满是坚定:“会的,兄弟们在看着咱们,咱们不能让他们失望。”

远处的汾河冰面,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像是在见证着这一切。新装备的 “突突” 声,战马的嘶鸣声,战士们的训练声,交织在一起,在夜色中谱成一曲激昂的战歌 —— 为了牺牲的兄弟,为了收复的土地,为了即将到来的太原反攻,他们准备好了,带着烈士的遗志,带着军民的同心,向着胜利的方向,一步步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