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62章 无力扭转乾坤!

这些仆从部队的战力虽不及汉军精锐,但在这种消耗大、人数需求多却不算惨烈的作战任务中,表现尚可信赖。

再加上他们数量庞大,即便在此地遭遇鹰酱人顽强阻击,汉军依然有十足把握拿下目标。

无非是多耗些时日罢了——而时间,恰恰是汉军最不缺的东西。

早在筹划对鹰酱的全面攻势之初,林文心里便已划定了一个大致的时间表。

他原本预计用五年彻底终结鹰酱,毕竟这个国家过去在独立战争中的坚韧表现,以及后来称霸全球时展现出的实力与野心,都不容轻视。

兵事之上,宁可高估对手,不可掉以轻心,五年之期已是稳妥考量。

然而眼下的局势发展,却让人忍不住乐观起来——或许三年之内,这场大战就能画上句号!

经过军中反复权衡,高层最终决定优先挥师北达科。

这一战略选择,源于当前整体战局的判断。

其一,西部美军兵力稀少,人口稀疏,地瘠民贫,资源有限。

若调动主力大军深入征讨,投入远超收益。

这类区域只需派出侧翼部队协同西海岸友军牵制即可,无需动用北方主力兵团。

更重要的是,在汉军右翼方向,北达科与南达科交界地带,美军正大规模集结兵力。

倘若不予及时击破或围歼,一旦汉军主力南下,极有可能被敌军迂回包抄,切断后路。

一旦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后果将极为严峻。

因此,无论从经济价值还是军事安全角度考量,首攻北达科都是最为合理且有利的选择。

决策既定,汉军立即展开行动。

五万精锐先锋迅速出击,直扑北达科与蒙大拿边境的格伦代夫城。

格伦代夫并非重镇,只是一座小城,居民不足两万,多为伐木工与纸厂工人,当地经济依赖造纸和家具制造。

但此地地理位置关键——这里贯通着一条连接蒙大拿与北达科的重要铁路线。

又因木材贸易频繁、家具外运量大,火车站设施完善、规模可观。

对汉军而言,夺取此地意味着打通通往南北达科的交通命脉;

反之,若被敌军抢先控制,汉军推进路线恐遭破坏,届时不得不分兵抢修铁路,贻误战机。

兵贵神速,刻不容缓。

汉军果断出兵,力求在本地鹰酱守军尚未察觉之前完成突袭,一举占领该城,掌控铁路枢纽,为主力部队后续挺进铺平道路!

就在汉军势如奔雷般向北达科疾驰之际,鹰酱首都华盛城内已然乱作一团。

本就内外交困的鹰酱朝廷,被汉军大举进攻的消息狠狠冲击,朝野震动。

当北方前线的警报传至,整个国家为之哗然。

尽管去年他们在西海岸已与汉军有过交锋,

但那场战事发生在偏远荒凉的西部边陲,远离东部核心地带,普通百姓感受不深。

那次失利虽一度引发舆论哗然,统军将领格兰特甚至遭到议会议员猛烈抨击,

但他终究安然过关,西部败绩也很快被淡化遗忘——因为全国目光早已被南方战事和欧洲战火所吸引。

可如今不同了。

天朝跨海而来,调集数十万大军,更从附属国征召近八十万辅兵。

汉军主力与附庸部队合计逾百万,浩浩荡荡杀奔而来。

如此庞大规模,谁都不会再认为这只是象征性威慑或小规模侵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回,对方是冲着亡国灭种来的!

消息传开后,鹰酱民众陷入恐慌。

倘若此刻国内没有爆发分裂危机,或许他们尚有一战之力,保有几分底气。

然而眼下,他们连南方的南鹰酱都尚未摆平,又怎能抗衡那个早已稳坐世界头把交椅的天朝?

要知道,自1846年起,天朝所经历的大小战事,几乎从未落败。

被其击败的国家多得数不清,欧洲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强国,几乎全都折戟于汉军之手,唯有未曾与之交锋的汉斯得以幸免。

昔日称霸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其引以为傲的强大海军,在汉军面前竟被彻底击溃,化为乌有。

就连他们视若珍宝的天竺殖民地,也被汉军一举吞并,好望角以东的大片疆土尽数落入对方囊中。

至于曾拥有两千五百多万平方公里辽阔版图的毛熊,如今已被打得蜷缩在东欧一隅,领土缩水至不足五百平方公里。

甚至连首都都险些沦陷,若非及时低头求和,签下屈辱条约,恐怕这个国家早已不复存在。

连日不落与毛熊这般雄强之国,尚且在天朝铁蹄下节节败退,更何况如今国力衰退、内忧外患不断的鹰酱?

面对百战百胜的汉军,他们又能拿什么去对抗?

因此,鹰酱民众的恐惧并不奇怪,倘若他们毫不惊慌,那才是真正的反常。

在这样的情绪驱使下,无数家庭扶老携幼,纷纷从北方和中部地区向东部沿海逃难。

他们只想离战火远一点,再远一点,因为在他们看来,离汉军越远,便越安全。

这想法也不能说全错——毕竟那些滞留在蒙大拿、未能逃离的人,结局实在惨淡。

可问题是,鹰酱的国土终究有限,今天能退到东海岸,明天若战火蔓延至此,他们又该往何处去?

于是,国内一些清醒之人开始意识到:面对入侵,逃避无济于事。

不但不能逃,还必须挺身而出,拿起武器殊死一搏。

唯有击退天朝军队,才能守住家园,保全性命与财产!

可惜持此信念者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仍选择逃离,另有一部分人则踟蹰观望,迟迟无法决断。

而在首都华盛城内,关于这场战争的争论已反复进行了多次。

“各位,前线告急,军情如火,我们不能再拖延了,再拖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

林啃总统面色凝重地开口。

按理他本应在1868年卸任,但因时局动荡无人愿接手烂摊子,加上国家正处于战时状态,他只得继续留任。

然而,连年战败已让他在民众心中的形象荡然无存。

人们不再记得他是那位结束内战、拯救国家的伟人,反而将他视为挑起战火、葬送国运的罪人。

因此,当他说出这番话时,许多人只是冷笑以对。

“总统先生,您倒是说说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您可知道天朝可是派了一百多万大军压境,而我们国内适龄青壮早在内战时就被征调殆尽。

就算正府现在再发征兵令,也凑不出多少愿意参军的年轻人了!

没人就没兵,没兵就守不住防线。

在这种局面下您问我们怎么办,我们又能怎么办?”

一名议员毫不留情地质问,言罢竟赢得一片掌声。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显然极为认同他的说法。

这也恰恰反映出林啃总统如今在国内何等孤立无援。

面对这番尖锐诘责,林啃缓缓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过去四五年里,类似的情况屡见不鲜。

自从南鹰与天朝暗通款曲之后,战局便一步步朝着对己方不利的方向滑落。

这种势头不断侵蚀着林啃总统在国内的声望。

随着时间推移,前线节节败退,他的支持率也一路走低,如今不仅荡然无存,反而成了民众口中的笑柄和责难对象。

林啃心里明白问题出在哪儿,可眼下他束手无策,无力扭转乾坤。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战场上取胜——无论是击溃南方的南鹰势力,还是在西线或北线击败天朝大军,只要能打赢其中一场硬仗,他的威信就能迅速回升。

可惜的是,这两股敌军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而他偏偏哪一边都打不过。

既然军事上无计可施,那就只能承受骂名了。

林啃没有开口,选择了沉默。

他知道,此刻哪怕说一句话,也无法改变现状,反而会招来更多讽刺与攻讦,于事无补,只会让场面更加难堪。

与其逞一时口舌之快,激化矛盾,不如静观其变,看看这些人能否拿出点有用的办法。

倘若他们提出的方案切实可行,即便他内心再不情愿,也会勉强采纳。

众议员们起初对总统冷嘲热讽了一番,见对方始终低头不语,也就觉得无趣,渐渐熄了继续围攻的心思,转而开始认真商议当前的局势。

形势其实已经相当清楚:敌军主力正持续向鹰酱腹地推进。

汉军攻势如潮,所经之处,美军几乎不堪一击,纷纷溃散,未能形成有效阻击。

目前失守的还只是蒙大拿一地,因此不少人尚不太紧张。

毕竟那地方地处西北边陲,地广人稀,多为山林地带,经济与战略价值本就不高。

议会中大多数人原本就不太在意这块土地。

但若汉军继续向东或南挺进,迟早会逼近鹰酱的核心区域——比如北达科他与南达科他,或是南部的怀俄明与科罗拉多。

这些地区位置关键,人口密集,工业农业基础雄厚,工厂林立,耕地广阔。

一旦被敌军攻入甚至占领,将是整个国家无法承受之重。

于是议员们很快达成共识:必须立即向南北两线各派部队,设法遏制汉军的前进步伐。

即便无法正面击败对手,也要依托地形险要顽强固守,尽可能拖延时间,为国内争取征兵扩军、制造武器装备的喘息之机。

“诸位,这已不是普通的边境冲突,而是一场决定我们命运的存亡之战。”

“我们没有退路,唯有齐心协力,将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以全部的勇气守护家园,才能在这场风暴中活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