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61章 大规模进攻!

这么做,本质上是为了激励这些辅助力量保持积极性,让他们有动力持续为汉军效力。

毕竟,他们的待遇远不如正规汉军,本就微薄的军饷,多数还被关西和关东两个政权层层克扣,真正能拿到手的寥寥无几。

更何况,执行清剿任务本身也充满风险。

民间抵抗者手中并非毫无武器,鹰酱人藏匿在各处,冷枪冷箭随时可能夺人性命。

一旦遭遇激烈反抗,这些仆从军的伤亡甚至会超过前线正规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若想让他们持续冲锋陷阵,就必须给予实际回报。

可这笔奖励金,汉军显然不愿自掏腰包——七十多万的仆从兵力,真要按功发赏,财政早就崩了。

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鹰酱人自己来“买单”。

于是,默许他们劫取当地人的财产,将一部分财富据为己有,便成了维持这支庞大辅助军队斗志最有效的手段。

至于那些被洗劫一空的鹰酱百姓?没人会在乎。

既然选择了武装对抗,那就是敌非友,敌人的身家性命,难道还要汉军去保护吗?荒谬!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这些部队仅用半个月就肃清了瀑布城周边所有潜在威胁。

后方彻底稳固之后,汉军主力才缓缓南移,准备向下一个鹰酱城市发起进攻。

汉军势如破竹的攻势,加上不断逼近的军事压力,令鹰酱西北地区的民众人心惶惶。

而曰军仆从部队的进驻,更是加剧了这种恐慌。

与纪律严明的汉军相比,这些临时拼凑的队伍几乎毫无军规可言。

他们大多并非职业士兵,而是为财而来的雇佣之众。

所到之处,见值钱的东西就抢,有时甚至因争夺战利品而内斗厮杀。

他们在村镇之间翻箱倒柜,连地缝都不放过,凡能换钱的东西统统卷走,留下一片赤贫的废墟。

无数平民因此家破人亡,苦不堪言。

散居乡野的鹰酱人即便心有不甘,想要反抗,却也无力抗衡。

曰军单兵战力虽不突出,但胜在人数众多,且面对的只是手拿猎枪的平民,毫无心理负担。

一旦开打,他们便如疯了一般往前冲,嘴里嚎叫着,毫无惧色。

而当地民兵往往刚扣动扳机,下一秒就被密集弹雨扫倒在地;侥幸未死的,也会被蜂拥而上的士兵用武士刀当场解决。

就这样,这支队伍如同蝗灾过境,所经之地,鹰酱势力被彻底铲除。

敢于抵抗者几乎尽数丧命,余下之人只能拖儿带女,向南方逃难。

人们终于明白,在如此庞大的兵力面前,继续留守故土,不只是失去家园的问题,更可能搭上全族性命。

哪怕再不舍祖辈留下的土地与房屋,也只能含恨离去。

因为留下,意味着什么也保不住——连命都难保。

离开固然意味着短期内失去眼前的一切,但倘若未来鹰**队真的能够重返故土,驱逐入侵者,那么这些财产或许还有机会重新拿回来。

然而,他们寄予厚望的美军,是否真有能力击退敌军?恐怕连美军自己都不敢打包票。

随着大批从北方逃难而来的难民涌入各地,一个惊人的消息迅速传开——汉军已跨海登陆鹰国本土,对西北地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北达科他、爱达荷、怀俄明等地的本地居民被这突如其来的战报震得人心惶惶。

尽管目前汉军只攻占了瀑布城,但那座城市所在的蒙大拿州与他们的家园相距不远。

一旦敌军完全控制该地,下一步势必向周边扩张。

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想到汉军势如破竹的战斗力,再加上那些手段残酷、纪律涣散的倭国辅助部队,当地人无不感到脊背发凉。

随后几天的战况,很快验证了他们的恐惧。

在攻克瀑布城后不到一周,汉军接连拿下西面的米拉苏、南边的海伦娜和比拉斯,以及东侧的波兹曼。

这些地区的守军虽已在瀑布失守后收到预警,清楚敌人已经入境,却依旧无法组织有效抵抗,甚至连迟滞对方行进都做不到。

汉军几乎未遇阻碍,迅速肃清各处驻防力量。

就连此前曾造成些许伤亡的巷战战术,也因应对得当而再难奏效。

一些居民试图藏身家中,依靠手中的武器和熟悉的地形发起突袭,给敌军制造麻烦。

结果不仅未能伤敌,反而在猛烈火力下丢了性命。

同样的伎俩,第一次或许能得手,可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哪怕再迟钝的军队也会吸取教训。

更何况,在结束瀑布战役后,汉军内部早已针对作战中的漏洞进行了调整。

进攻新目标时,他们已预判到民间可能出现的零星反抗,因此从一开始就严阵以待,做好了强攻民宅、清除武装分子的准备。

正因如此,那些自发抵抗的人非但没能阻挡敌军,反倒成了白白送死的牺牲品。

正规部队节节败退,民间反击又毫无成效,整个防御体系彻底崩溃。

当一座又一座城市陷落之后,幸存者的希望也随之熄灭。

他们终于明白,在战场上正面击败汉军,几乎是天方夜谭。

而一旦城破,等待他们的可能是灭顶之灾。

即便汉军自身军纪严明,未必会亲自动手滥杀,可随行的倭国辅军却完全不同。

只要城市易主,这些人便会立刻进城,挨家搜查曾参与抵抗或私藏武器者。

奉行“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凡是在屋内发现枪械者,一律视为敌对分子。

而鹰国本就民间持枪普遍,这样一来,除非早早交出所有武装,否则很难逃过清算。

于是,越来越多的本地人选择逃离家园。

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命押在不确定的侥幸之上。

对于这样的逃亡潮,汉军并未阻拦,反而暗自欣喜。

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土地,而非人口。

百姓四散而去,非但无损于占领计划,反倒是省去了许多麻烦。

空置的房屋与耕地随即被划归为国有,后续只需从国内调拨移民入驻即可。

原本垦荒建屋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今却因无人抵抗而得以顺利推进,无形中大大降低了安置成本。

然而眼下已有现成的地盘,且大多无人看管、弃之不用,汉军自然毫不推辞,省去了开荒拓土的繁琐步骤,只需将人口迁来便可立即投入使用。

因此,在完全肃清蒙大拿地区的残敌后,汉军迅速组织力量对所占土地与房屋进行清点登记,并依据掌握的数据向国内提交了移民安置方案。

而此时,天朝本土早已筹备多时,大批志愿赴北美垦荒的民众早前便已乘船先行抵达倭国北部的北海岛待命。

一接到调令,便即刻启程,横渡大洋奔赴新大陆。

就在汉军发动攻势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首批天朝移民便顺利登陆北美。

他们从军队手中领取武器、农具和种子后,立刻投入耕作,在仆从军的协同护卫下,赶在当季完成了全部播种任务。

如此一来,到了秋季收获时节,天朝便能在北美本地获得可观的粮食收成。

有了这批口粮支撑,即便不再依赖国内补给,也能实现基本自足。

随着大规模移民计划全面铺开,前线汉军也必须加快推进速度,尽快夺取更多地盘。

否则一旦移民源源不断抵达,而控制区却停滞不前,势必造成安置困难,甚至引发动荡局面。

于是在彻底平定蒙大拿、清除所有潜在威胁,并从倭国附属部队手中接收大量战利品之后,汉军高层召开军事会议,商议下一步战略方向。

蒙大拿毗邻区域虽多,但由于鹰酱独特的地理格局与人口分布,真正可供选择的战略目标其实有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

其一是挥师南下,进攻怀俄明等中部州域。

此举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与西海岸的汉军形成呼应。

若能成功切入,西部与中部的汉军将形成夹击之势,迫使夹在中间的美军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届时,美军要么放弃据点南撤突围,要么固守待毙,最终被汉军团团围住,逐一歼灭。

无论哪种结局,汉军都能彻底肃清西部残敌,打通东西两线联系,将整个北美西部纳入天朝版图。

此后战局也将演变为由西向东稳步推进,逐步压缩鹰酱生存空间。

不过考虑到落基山脉横亘其间,地形险峻、交通不便,加之沿线多为荒原旷野,人烟稀少,土壤贫瘠,占领此类地区投入远大于产出,经济上并不划算。

相较之下,另一个选择——东进攻打北达科地区,则显得更为务实且有利可图。

北达科地处五大湖流域边缘,气候相对温和,土地肥沃,人口稠密,不仅拥有大片优质耕地,还集中了大量工厂与矿产资源。

一旦拿下此地,不仅能为汉军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更能重创鹰酱的工业基础,达到削弱对手、壮大自身的双重目的。

但不可忽视的是,该地区林木茂密,村镇交错,民间武装活跃,抵抗意志强烈。

当年鹰酱独立战争中,日不落帝国就曾在此地屡遭伏击,那些藏身乡野的民兵以游击手段频频袭扰,令英军损失惨重。

然而汉军毕竟不同于昔日英军,面对这类分散而隐蔽的民间反抗力量,他们早有应对之策。

那支随军而来、规模近八十万的仆从军便是关键所在。

只要汉军主力在正面击溃驻防的美军,便可如先前在蒙大拿一般,派遣仆从军深入村落城镇,系统清理反抗分子。

若当地抵抗势力过于猖獗,汉军亦可亲自介入,协助剿灭核心武装力量,余下的零星抵抗则交由仆从军逐步扫荡,稳扎稳打,不留后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