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57章 加强管理与控制!

在他们看来,关西军失去了西乡隆盛这一核心人物,影响远比自己这点损失严重得多。

于是,幕府抓住时机,再度出兵西进,企图乘势扩大战果。

岂料关西军虽失去主将,却并未陷入混乱,反而在山县有朋的调度下稳住阵脚,迅速组织反击,打得幕府军措手不及,伤亡惨重,只得仓皇后撤,退守关原城,彻底打消了继续西征的念头。

而另一边,关西军也因兵力有限,又担心后方补给难以维持,山县有朋并未趁胜追击,只是率军推进至关原城外,就地构筑防线,与幕府形成对峙之势。

此役过后,幕府无力再举大军进攻,关西军则受限于内部动荡和粮草短缺,也无法东进扩张。

倭国内战由此陷入僵持,双方皆按兵不动,战事归于沉寂。

在这种情况下,两方都将注意力转向了一件更为紧迫的事——为天朝征募前往北美的青壮劳力。

此时倒幕势力已归附天朝,成为其属藩的消息早已传开。

幕府心中虽有不甘,却不敢表露半分,反而因为对方也得到了天朝支持,更需竭尽全力表现忠诚,以争取上国青睐。

因此,双方都对此事极为重视。

幕府仅用三个月便召集了十二万青年,超出原定目标整整两万。

关西军毫不示弱,一口气征召十五万人,并加以基本军事训练,使其不仅懂得军中规矩,还具备一定战斗能力。

此举赢得了天朝的认可,作为回报,朝廷同意向关西军提供一千吨大米,缓解其粮食危机。

这一千吨米看似不多,勉强够十万人吃上一个月,但它传递出的信号极为重要,令关西军上下大受鼓舞。

他们终于明白:只要能为天朝效力,并让上国满意,便有可能打破封锁,摆脱困境。

于是全军上下更加卖力,不仅继续扩大征召规模,还将不少中下层军官编入这支劳工队伍,以便加强管理与控制。

这样一来,天朝接手时无需费力整顿,便可直接投入使用。

对关西军而言,眼下战局胶着,既无力东征消灭幕府,又被天朝禁止擅自行动。

与其维持庞大军队耗费资源,不如裁减部分冗员,把多余军官安置到这支外派队伍中。

既能节省开支,又能解决人事安置问题,还能讨好上国,可谓一举三得。

大保久利通确有才干,在他主持之下,短短一月间,又训练出十万素质更高、纪律更强的青壮,远超前一批水准。

天朝为此深感满意,遂宣布恢复与关西地区的民间商贸往来,允许粮油米面等生活物资从天朝进口。

更令人惊喜的是,只要出得起钱,天朝还可包船运送,直接把货物送到关西港口。

反正天朝船队本就要运送建材、军械前往鹿儿岛,协助建立首个海军基地,顺路捎带些民用物资赚取运费,何乐而不为?

消息传来,关西军民欢欣鼓舞。

这意味着持续一年多的海上封锁终于松动,他们重新获得了对外采购的渠道。

当然,连年征战使得关西财力枯竭,一时拿不出足够现银购买大量物资。

他们只得将各类物资低价抛售,换取天朝的米粮油盐等日常所需。

这样一来,天朝在对日贸易中获利颇丰:前去时把粮食等生活用品以高价卖给关西军,返程时再用低价收购倭国的各种资源运回国内销售,赚得盆满钵满。

一进一出之间,双方看似都得了好处,但实际上定价权牢牢掌握在天朝手中,这种贸易格局对天朝极为有利,而对倭国却极不公平——他们逐渐沦为天朝廉价原料的供应地,在不知不觉中被深度榨取。

然而眼下关西军处境艰难,与其被彻底封锁、物资滞销,倒不如接受这样的交易。

哪怕价格偏高一些,只要能换来救命的口粮和补给,也算值得。

毕竟若继续封锁下去,饿死的人只会更多。

关西军这一番作为,令幕府上下震动不已。

德川庆喜原本对老中井上正直的工作还算满意,可如今眼看大保久利通率领的关西军不仅成效显着,还受到天朝嘉奖,心中顿时难以忍受。

但他不敢向天朝表达不满——天朝是宗主,倭国只是属邦。

从无属国挑战宗主之先例,真要惹恼了天朝,哪怕不派兵征讨,只须在贸易上稍作限制,倭国便已承受不起。

怒火无处发泄,德川庆喜只能转向井上正直大发雷霆。

他质问对方:为何你们起步更早,招募人数却远逊于关西军,连兵员素质也相差甚远,竟在对比之下惨败如斯?

井上正直本就在主持此事期间收受了不少馈赠,此刻被主君当面斥责,心中惶恐不安。

自此再也不敢懈怠,也不敢再收任何好处,只得全力以赴投入事务之中。

在关西军与幕府相继发力之下,不到半年时间,整个倭国竟为天朝集结起七十五万仆从军!

这个数目,对于天朝来说,已然绰绰有余。

于是,待兵力齐备后,1869年7月,天朝正式开启北美军势。

一时之间,由东北、东部及东南各地出发的船队络绎不绝,驶向北美大陆。

这些舰船满载军需与全副武装的将士,经北海道函馆短暂停靠补给后,顺着洋流北上,最终登陆天朝从日不落帝国手中夺得的枫叶国殖民地,并与早已驻守西海岸的天朝军队汇合,共同向东部鹰酱控制区发起进攻!

1869年8月19日,双方在俄勒冈地带爆发首次大规模交战……

这场战役,揭开了天朝与鹰酱全面战争的序幕,也预示着鹰酱覆亡的命运已然来临。

北美,鹰酱首都华盛顿城内。

其实在半年前,鹰酱方面就已察觉到天朝的一系列动向。

数十万大军的调动,终究瞒不过世人耳目。

早在正式开战前,天朝便已向西海岸输送约二十万陆军,并筹备了可供百万大军使用一年的各类物资。

来往于本土与北美的运输船队日夜不停,穿梭于太平洋之上,声势浩大,几近遮蔽海天。

如此规模的军事准备,即便无人刻意刺探,也会随着商旅传言传入鹰酱耳中。

可面对这一切,鹰酱却束手无策。

倘若不是那场旷日持久的内战消耗巨大,或许他们早已完成全国统一,整合全部国力以抵御外敌。

虽然天朝强盛,但毕竟远隔重洋,无法将全部军力倾注于北美战场。

若鹰酱能集中全国之力,依托本土作战优势,未必不能抵挡甚至击退来犯之敌。

然而此刻,他们虽在内战中耗尽了元气,却仍未实现国家统一,这般困局使得他们根本无法凝聚全国之力来应对天朝的威胁!

正因如此,这场战争尚未真正打响,鹰酱国内那些清醒之士便已明白:取胜的希望极其渺茫。

“截至8月22日,我军登陆兵力已达五十八万,其华夏海军陆战队三万人,陆军五十五万,此外还有约二十五万附属盟军协同作战。”

远东,天朝帝都长安。

由于北美战场的第一声炮响已然传来,皇帝亲自驾临军机处作战指挥中枢,听取将领们对当前战况的研判与汇报。

“除兵力外,目前已运抵前线的火炮共计五千七百门,其中包括一百二十门155毫米重型榴弹炮、十二门203毫米巨口径装甲列车炮,以及一门305毫米超大型加农炮。

另有六千余门迫击炮完成卸载并投入阵地。”

为确保此次远征顺利,军方早做周密筹备。

部队登陆的同时,大量补给物资——粮食、武器弹药、医疗用品等——也源源不断输送上岸。

其中,炮兵力量被视作破局关键。

鹰酱长年深陷内战,构筑了密集的战壕体系和坚固防御工事,若无压倒性火力,汉军极难突破其防线。

更棘手的是,因长期内乱,鹰酱几乎全民皆兵,除正规军外,遍布各地的民兵组织与地方武装数量庞大,活动频繁。

因此,天朝不得不适度增强仆从军的战斗力,使其足以压制这类非正规势力。

但出于防范心理,朝廷从未真正信任这些外族军队,故对其装备严格限制——绝不会将重炮等核心武器交予其手。

反倒是迫击炮这类轻便、射程适中且不易用于攻坚的火力单位,既能为其提供必要支援,又不至于造成反噬之患,实为当下最为稳妥的安排。

“除地面部队外,海军亦派出两支舰队参战,包括八艘战列舰、十二艘巡洋舰及百余艘驱逐舰,主要承担护航与近岸火力掩护任务。”

“目前,我军已全面封锁鹰酱东西两岸之间的南美航线。

所有过往船只,无论是否悬挂鹰国旗帜,均须接受登船查验。

确认未携带军火或战略物资后,方可获发通行令,予以放行。”

这条航线本就船只稀少。

过去多为连接鹰国东岸与西岸的商船往来,偶有航向西南美洲者。

但沿途国家寥寥,又受安第斯山脉阻隔,人口稀薄,贸易需求有限,航运本就不旺。

而今苏伊士通路早已开通,欧洲船只大多取道印度洋前往远东;加之天朝与鹰国正式交战,更多商船避而远之,此线几近荒废。

故海军执行封锁任务压力不大,进展顺利。

“鹰国海军会否派遣舰队进入太平洋阻截我军?”

历史上,鹰国确曾拥有太平洋舰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