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56章 这是唯一的生路!

可惜世事难料,别说实现那染指中原的宏愿,就连推翻幕府这第一步都举步维艰。

更令人扼腕的是,他们未能达成的目标,西边的那个大华却已迅速完成。

那个不久前还闭关自守的庞然大国,竟在短短数年间强势崛起,不仅将他们远远甩在身后,更化身为一座令他们仰望而不可及的巨峰!

如此强盛的帝国,早已不是他们所能觊觎的存在。

非但无法征服,反而屡屡干涉倭国内政,使得他们的行动每每功败垂成!

经过一番内部权衡与争论,倒幕军最终不得不无奈接受大华所提出的条件。

别无选择——这是唯一的生路。

为了活命,也为了保留与幕府周旋的力量,他们只能低头妥协,接受那些近乎苛刻的要求。

但接受条件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彻底铲除幕府的念头。

不过,换来的好处同样明显:他们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免死牌”。

只要归附大华,幕府便不敢轻易剿灭他们。

至于双方之间是否继续交战,大华并未明令禁止,因此地方上的拉锯冲突仍可继续,地盘也可争夺,唯独不得将对方逼入绝境。

这其中腾挪的空间极大。

只要能隐忍蓄力,积聚实力,未必没有机会将幕府将军逐出江户城,由自己取而代之。

即便不灭其政权,也可将其驱至东北偏远之地,使其苟延残喘于仙台或陆奥一带,沦为无足轻重的地方割据。

届时,倒幕派掌控全国大部分疆土,虽无帝王之名,却有主宰之实。

想到此处,大保久利通等人不再迟疑。

在决定接受大华条件后,一面派人火速将消息传给远在京师的大华使臣伊藤薄文,一面着手准备各项事宜——于关西征召十万青壮,准备随同汉军远赴北美。

而在大华这边,伊藤薄文收到回信后,心头一块石头总算落地。

他立即面见顾维钧,告知对方倒幕势力已全盘答应条件,愿奉大华为宗主,列为藩属。

顾维钧对此并不意外。

在他看来,对方本就无路可退,唯有俯首称臣一途。

于是两国代表在文登地区的海防军营正式签署和平协议。

因签约地缘故,这份条约后来被称为《文登盟约》。

条约既定,大华通往北美的战略通道彻底打通。

自即日起,大华开始持续不断地向北海道调运军队与物资,以该地为中转枢纽,筹备登陆北美西岸,执行天子亲授的经略美洲大计。

与此同时,伊藤薄文签毕文书,随即启程返回关西,秘密会见倒幕派核心人物大保久利通。

“如今,我们面前只剩最后一道难关了。”

大保久利通接过那份墨迹未干的盟约,长舒一口气。

有了这份凭据,他们的地位才算真正稳住。

自起兵以来始终缺失的正统性,如今终于由大华亲自赋予。

既然大华承认其为属国,也就等于默许其未来独立建国的可能。

但在这之前,尚有一件要务亟待解决——必须对西乡隆盛所掌控的军方势力进行一次彻底清洗。

大保久利通召集了一场密谈,会上透露出他意图铲除西乡隆盛的计划。

然而此话一出,立刻遭到在场数人反对。

反对的理由也很直接——眼下局势仍需倚重军中势力。

除非能迅速找到足以取代西乡之人,否则绝不能动他一根汗毛。

一旦除去西乡,无异于自断臂膀!

“先前让你们去联络军中其他将领,进展如何?”

大保久利通并非毫无可用之将,桂小五郎与高杉晋作皆曾带兵作战,具备实战经验。

但这两人心智谋略有限,统率一支部队尚可应付,若要执掌倒幕军三十万大军,恐怕难堪重任,极易酿成大错。

对此二人能力了如指掌的大保久利通,从一开始就未寄予厚望,转而打起拉拢西乡部下的主意,试图从其阵营中挖走核心人物。

“我们接触过几位将领,态度暧昧不明,恐怕不会轻易站到我们这边。

而且论军事才干,他们与西乡相比差距甚远,根本无法填补他的位置。”

桂小五郎轻叹一声,语气低沉地回应。

作为情报与暗杀行动的负责人,这类策反任务本就归他统筹。

目前双方尚未彻底决裂,接触军中高层并不困难。

只是桂小五郎不敢明言意图,只能迂回试探,观察对方是否有可能倒戈相向。

可惜结果令人失望。

这些人既不表态支持,也不明确拒绝,分明是想骑墙观望,哪边有利就投靠哪边!

如此墙头草,终究靠不住。

“那山县有朋呢?此人近来声势颇高,听说关原大胜正是出自他的指挥。”

倒幕派注意到山县有朋后,大保久利通并未贸然行动。

他耐心等待前线战事陷入胶着,同时察觉到西乡正逐步收回山县手中的兵权,这才悄然登门。

山县虽因关原一役崭露头角,但他年纪尚轻,资历远不及西乡深厚。

当初得以执掌军队,全因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战略方案,打动了西乡,才获得临时授权。

可一旦战略完成,西乡便迅速收回军令之权。

山县表面顺从交权,内心却颇为不满。

关原之战已证明他的统帅才能——他确实有能力带领大军取胜。

可即便如此,西乡仍不愿分权,牢牢掌控军中命脉,换作谁也难以心平气和。

正因如此,当倒幕派主动示好,提出联手推翻西乡,并许诺由他执掌全军兵权时,山县心动了。

若是此前未曾尝过权力滋味,他或许根本不屑一顾。

但如今不同。

他曾手握重兵,运筹帷幄,赢得赫赫战功。

如今却被剥夺实权,再度边缘化,怎能甘心?

反复权衡之后,山县终于点头应允。

大保久利通身为关西势力的核心人物之一,声望卓着,手腕强硬。

更关键的是,他们已与天朝建立联系,背后有了更强支撑。

而对方阵营中缺乏真正能打仗的将领,若自己前去投效,必受重用。

毕竟扳倒西乡之后,总得有人接管军队,继续对抗幕府。

放眼望去,除了自己,再难找出更合适的人选。

于是,在深思熟虑后,山县有朋接受了大保久利通的拉拢,悄然转身,背离西乡,投入另一阵营。

西乡隆盛浑然不知自己已被出卖,仍满怀斗志地率领部队,准备乘势进军,直取关原城。

不料途中突接大久保利通急报,称来自天朝方面有紧急军情,命他即刻返回商议要事。

毫无防备的西乡将指挥权交予山县有朋,独自赶回大阪。

刚一入席用餐,便被大久保利通当场解除武装,在宣读其十大罪状后,将其处决!

直到生命终结那一刻,西乡才明白自己落入圈套,可惜为时已晚!

清除西乡之后,桂小五郎依先前拟定名单,对其亲信展开一连串肃清与暗杀行动。

因计划周密、行动隐蔽,那些心腹毫无戒备,几乎尽数落网,无一漏网。

若换作平常局势,如此大规模铲除核心人物,尤其是倒幕阵营中如神只般存在的西乡隆盛,必然引发全军震动,甚至激起兵变。

但此次因早与山县有朋暗中勾连,使其顺利接管兵权,军队未起波澜。

山县凭借关原大胜积累的声望,足以压制军中躁动,稳住局面。

加之桂小五郎手段果决,迅速肃清了军中西乡旧党,为权力集中扫清障碍,使控制军队更加顺畅。

掌握重兵后,山县渐生骄意,对大久保利通态度也日渐倨傲,隐隐流露出取西乡而代之的野心。

对此,大久保利通并未言语,只是一道命令切断前线补给——粮草不运,弹药停供。

这一招立刻让山县陷入困境:

虽握有数十万大军,可将士终究是血肉之躯,断粮之后,不是饿倒便是战败。

迫于压力,山县只得低头认错,亲自请罪。

大久保利通见其服软,便收回半数兵力,转交高杉晋作统辖,仅留一半归山县掌管,方才罢手。

自此,山县元气大伤,纵有异心也无力施展,只能安分听命。

一场政变加一轮清洗过后,倒幕军内部的权力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这场变故,尤其西乡隆盛这位“军神”竟遭诛杀,不仅令关西震动,更在江户幕府之内掀起轩然大波。

“连西乡都被杀了?消息属实吗?”

德川庆喜初闻此事,震惊得难以置信。

西乡身为倒幕派元老、三军统帅,乃幕府最忌惮的对手。

此人出身行伍,才干卓绝,曾多次重创幕府军队,令高层夜不能寐。

正当幕府苦思对策之际,竟传来此人被己方所灭的消息,实在令人措手不及!

“将军,千真万确。

我方细作已在关西核实。

听说是因大久保利通与西乡政见相左,设下宴局,诱其返程,趁机下手。”

“大久保利通竟如此贪权忘义,当此紧要关头,竟诛杀自家主帅,岂非自毁长城?”

“哈哈哈!关西贼众不过乌合之众,内斗至此,覆灭之日不远矣!”

“将军,西乡在军中威望极高,如今猝然身亡,敌军必乱。

此等良机不容错过,应立即发兵西进,趁其混乱之际,一举荡平叛军!”

“说得对!眼下正是绝佳时机,或可毕其功于一役!”

幕府上下群情振奋,皆视此为扭转乾坤的契机,仿佛胜利已在眼前。

尽管此前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折损了数万精锐部队,但幕府内部并未因此士气低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