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46章 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如今的倒幕阵营早已人心不齐。

一部分人主张放弃依附日不落,转而亲近天朝。

毕竟日不落在远东已被彻底击溃,不仅退出了这一区域,连南亚据点也丢失殆尽。

短期内,日不落重返远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继续追随这样一个衰败势力,既得不到援助,又得罪强势的天朝——而后者如今正与日不落势同水火。

因此,他们希望借机投靠天朝,派遣部队随军远征北美,成为辅助力量。

此举一来是为缓和与天朝的关系,争取解除封锁;二来也想通过战争夺取部分战利品,换取资金购买粮食和其他必需品,以平抑境内飞涨的物价,缓解民生困苦。

但也有一派坚决反对接受天朝与幕府此前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仍对天朝抱持敌意。

他们认为,一旦低头臣服,过去被割让的土地将永无收回之日。

更何况,最早投靠天朝的是幕府,现在自己再去依附,未必能赢得信任,反而可能被天朝借幕府之手吞并。

那样的话,多年抗争岂不付诸东流?

出于对权力丧失的恐惧,以及战后可能遭到清算的担忧,部分倒幕高层对与天朝接触极为抗拒。

1869年1月,关西大板城的一处寻常民居里,几位倒幕要员秘密集会。

“伊藤君,你还是犹豫不决吗?”

桂小五郎紧盯伊藤薄文,语气低沉,眼中寒光闪动。

他一手搭在腰间刀柄上,宛如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仿佛只要答案不合心意,便会立刻拔刀相向。

“你们真的都决定了?”

伊藤薄文缓缓抬头,目光扫过屋内众人——桂小五郎、高杉晋作、山县有朋、大保久利通等倒幕核心皆在其中,唯独不见如今最为关键的人物:西乡隆盛。

“除此之外,已无退路。

若不如此,我们终将陷入绝境。”

大保久利通缓缓启齿,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分量。

在座诸人中,他位阶最高,身为维新三大元勋之一,声望仅稍逊于西乡隆盛。

如果说西乡隆盛是倒幕势力的军事统帅,掌握着刀剑与兵权,那他便是执掌政务与后勤的中枢人物,维系整个阵营的运转命脉。

战时军权为重,西乡自然居于核心;可一旦烽火渐熄,天下趋于安定,文治之臣的作用便会愈发凸显。

而即便是在如今这个兵戈未止的时节,大保久利通的实际影响力也丝毫不弱于那位军中魁首。

“汉军战力如何,诸位或许未曾亲见,但传言总听过吧?我们连幕府的军队都难以抗衡,又岂敢奢望与背后有天朝撑腰的强敌正面交锋?”

“更何况,日不落已在与天朝的角力中败退,昔日依靠的外援就此崩塌。

靠山一倒,我们的处境可谓雪上加霜。

眼下局势如此艰难,诸位还真的以为,这场仗我们有胜算吗?”

他虽不曾披甲上阵,却掌管倒幕全军的粮秣军需,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支队伍正陷于何等窘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铁律。

可如今他们的士兵不仅弹药匮乏,甚至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

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想对抗那个背靠天朝、资源源源不断的幕府政权,无异于痴心妄想。

即便汉军按兵不动,大保久利通对这场战争的未来依然不抱希望。

早在关原失守的那一刻起,胜负的天平便已彻底倾斜。

关西与关东相较,在人口、土地和物产上皆处下风。

单是江户所在的那片广袤平原,面积就超过一万六千平方公里,足以支撑庞大的农业产出与兵力动员。

而关西境内零散分布的平原加起来尚不足八千平方公里,耕地本就稀少。

更棘手的是,那些山地与丘陵地带虽可勉强开垦,但土质贫瘠,耕作艰难,收成微薄,无法承担养民养兵的重任。

这正是关西饥荒频发的根本原因。

大量青壮年被征入伍,田间劳力严重不足,农事荒废,产量逐年下滑。

再加上本就有限的耕地面积,使得粮食危机日益加剧,远甚于幕府控制的关东地区。

加之天朝实施海上封锁,外粮无法输入,倒幕一方几乎断绝了从海外购粮的可能;而幕府则不受此限,只要手中有钱财或可用作物资交换,便能缓解饥馑之苦。

反观己方,却毫无出路。

其实大保久利通早有预见,为此大力推动红薯、土豆这类耐旱高产作物在乡间的种植,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断粮之危。

但这些终究只能作为应急口粮,长期食用易致体虚疾生,难以替代主食。

他心中焦虑万分:若局势持续恶化,百姓困苦无依,极易因怨愤而揭竿而起。

只要幕府稍加煽动,便可能激起燎原之势。

这并非危言耸听——不久前土佐藩爆发的农民暴动,便是前车之鉴。

因此,他再也不能袖手旁观。

必须尽快结束这场看不到尽头的战事,哪怕代价是与幕府划地分治——以关原为界,东归幕府,西属倒幕,各自安守。

而要实现这一图景,唯一的出路,便是转头依附天朝,寻求庇护。

否则,等待他们的唯有覆灭一途!

话音落下,大保久利通沉默下来,目光沉沉落在对面的伊藤薄文身上。

他在等一个回应。

这个年轻人,是他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

此人不仅才干出众,更有过人胆略。

这一点,单看他早年潜入江户城,在幕府眼皮底下秘密策动倒幕之举,便可见一斑。

对于这般人才,大保久利通向来极为器重,实在不愿轻易舍弃。

可若对方执意走上歧途,站到了对立的一边,那他也只能含痛割舍了。

不久之前,倒幕军内部曾就是否转向天朝寻求支持一事展开商议,结果却引发了激烈争执。

以西乡隆盛为首的军方强硬派坚决反对妥协,扬言要战斗到底,绝不低头。

而以大保久利通为代表的文官一脉则认为,眼下困局已难以为继,若不及时依附天朝,恐怕连立足之地都将不保。

双方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

大保久利通深知西乡隆盛的性子——固执倔强,绝无可能轻易改变立场。

指望他退让或变通?根本是痴心妄想!

因此,要想打破僵局,只剩下一条路:必须设法让西乡隆盛离开权力中心。

至于如何让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将主动交出权柄,则要看他们接下来的手段是否果决、是否干净彻底。

伊藤薄文心思敏锐,早已察觉——倘若自己此刻拒绝他们的图谋,恐怕走不出这扇门去。

从他踏入此地的那一刻起,退路便已被悄然封死。

他轻叹一声,目光扫过一旁紧盯着自己的桂小五郎,那人眼神冷厉,杀意隐现。

终于,他开口道:

“罢了,我愿意参与你们的计划。

不知接下来,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办?”

他心里清楚,对方绝不会无缘无故拉他入局,更不会用如此逼迫的方式,除非确有非他不可之事。

虽然他对这种胁迫手段心生厌恶,但事到如今,已无回旋余地。

既然上了船,便只能随波前行。

更何况,他对大保久利通的能力仍存信心。

此人既然敢谋划此事,必然已有几分胜算。

若真能清除西乡隆盛这一障碍,再与天朝始建联系,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乱或许真能迎来转机。

作为倒幕运动的发起者之一,伊藤薄文本也曾满怀理想,与众人一同立誓推翻幕府,推动脚盆变革自强,使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彻底摆脱陈旧落后的封建桎梏。

然而,理想虽美,现实却残酷。

经历一次次挫败之后,他终于认清了真相——

凭他们现有的力量,根本无法跨越眼前的巨岭,尤其当这座山远比想象中更为巍峨、难以逾越时。

既然无法登顶,不如顺势而下。

革命虽未竟全功,却也算取得半壁江山。

如今倒幕军尚据有关西之地,纵使仅得半个脚盆,只要善加经营,未来未必黯淡无光。

毕竟,日不落本土不过二十四万平方公里,除去北方的苏格蓝,其核心区域英格蓝也就十余万平方公里,与关西相比,并无太大差距……

更重要的是,脚盆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地理位置上更贴近天朝。

这曾被视为致命弱点,却也可能成为最大筹码。

若视天朝为敌,其国力之强足以令人绝望;

但若放弃争霸之心,甘愿臣服于其羽翼之下,做一名忠顺的属邦,甚至守门之犬,未尝不能求得安稳岁月。

天朝幅员辽阔,实力深不可测,任谁也不敢在其卧榻之侧发动战争并取胜。

这意味着,一旦归附,脚盆的安全将大大增强。

只要能与幕府达成某种和解,结束内耗,便可裁减军队,节省开支。

腾出更多财力用于兴办实业,借鉴天朝的发展之道,引进先进技术与制度,逐步实现自身振兴。

天朝的技术如今位居世界之巅,若能从天朝引进先进技术,脚盆将省去大量摸索的时间与代价,这无疑为脚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更进一步看,天朝近年来不断向外拓展势力版图,而此次又公开在脚盆招募兵员,足以说明脚盆有机会借势而上,搭乘天朝扩张的顺风车,在其对外征伐的过程中分得一份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