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45章 饥荒迅速蔓延!

尤其是在北美这样几乎人人能战的地方,情况更为棘手。

“眼下我们在西海岸驻扎,本地鹰酱居民不多,主要还是原住民。

他们对我们并无敌意,所以暂时没遇到激烈抵抗。

但随着我军逐步向东推进,迟早要深入鹰酱腹地,占领其核心区域,届时必然会面临全新的局面。”

皇帝轻轻点头。

他深知,在后世,鹰酱国内有一群被称为“红脖子”的群体,性格刚烈、崇尚武力,正是眼前这批人的后代。

而后世那些主流族群,大多是后来迁入的移民,并不具备早期开拓者那种强烈的尚武传统。

要真正掌控整个鹰酱,如何应对这群根深蒂固的本土硬骨头,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你们可有良策?”

皇帝转向几位军事幕僚发问。

众人沉默片刻,最终由蒋百里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依属下之见,鹰酱人与我天朝在民族性情上截然不同。

古语有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们是白种人,我们是黄种人,外貌差异一眼可见,这种根本性的区别会让他们本能地对我们保持警惕乃至敌视。

即便我们施行仁政,以宽厚待之,也未必能换来真心归附。”

林文微微颔首,蒋百里所言确有深意。

双方相貌迥异,一眼便能分辨,这种外在的差异会悄然滋生隔阂,久而久之,便成鸿沟,极难弥合。

“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皇帝心中早有盘算,却仍开口相询,是想听听蒋百里的应对之策。

“陛下,依臣之见,办法其实不难——要么尽数诛灭,要么彻底驱逐!”

“我军远征北美,图的是那片土地肥沃广袤、资源丰沛,而非其上之人。

那些鹰酱百姓死活,与我大汉何干?本就不必在意。”

“反倒是,若想减轻我军推进时的阻力,减少将士伤亡,就必须断绝他们藏身之所。

唯有将当地民众尽数迁走,敌军才无法混迹民间,借村镇为巢穴,对我军袭扰不断!”

这番策略若用俗语来说,便是抽干池水,鱼鳖自现。

没了遮掩藏匿之处,敌人便如裸身立于旷野,任由汉军剿杀,再无生路可寻。

“这就是所谓的三光手段吧?或许有效,但若让我们的士兵去执行屠戮平民的任务,军心必然动摇。

我不愿看到自己带出来的队伍,变成一群只知滥杀无辜的刽子手。”

皇帝对此略有迟疑,并非出于对鹰酱人的怜悯,而是担忧此举会腐蚀军队的根基,动摇士气。

“陛下不必忧虑,此事无需亲自动手,自有人替我们完成。”

“哦?何人可行?”

“脚盆人。”

若论世间哪个民族最为凶残嗜血,若脚盆人敢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更关键的是,这个民族等级森严,上下分明。

下级对上级唯命是从,毫无异议。

他们崇敬强者,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存在,甘愿俯首称臣,甚至以奴仆自居,只为学习对方长处,化为己用。

而天朝,正是他们眼中不可逾越的巨峰。

自古以来,天朝便是周边最强之国。

历史上三次交锋,皆以脚盆惨败告终。

唐时白江口一战,打得脚盆心服口服,连忙派出遣唐使,不远万里前来求学,连唐朝的建筑风格、典章制度乃至唐刀形制,都一丝不落地照搬回国。

明时那一役,倭国刚结束数百年的战国纷争,自以为练就了一支雄师,妄图西进大陆,开疆拓土。

结果被明军打得溃不成军,神机营火器齐发,杀得他们鬼哭狼嚎。

此战之后,脚盆直接锁国闭关,数百年间不敢再起东望之心。

两百余年过去,脚盆终于喘过一口气,对天朝的畏惧稍稍减退。

谁知还未及重整旗鼓,汉军已兵临城下。

结果依旧是不堪一击,割地赔款,毫无还手之力。

无论是幕府精锐,还是关西倒幕的新军,在汉军面前皆如土鸡瓦狗。

自此,脚盆人心中再无斗志,只觉天朝如山岳压顶,永世难越。

脚盆内乱已持续一年多,长年战火令交战双方损失惨重,战区周边早已十室九空,宛如地狱。

战事催逼之下,各方疯狂扩军,大量青壮被强征入伍。

劳动力骤减,田地荒芜,农耕体系几近崩溃。

去年全国粮食收成较战前锐减三成有余,饥荒迅速蔓延。

脚盆本就地狭人稠,耕地稀少,素来粮食紧张。

如今战祸叠加歉收,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只需一碗糙米,便能换来一个脚盆汉子为你赴汤蹈火。

这样的人,既不怕死,又极守规矩,对上官敬畏顺从,命令一下,绝不迟疑。

这样的人拿来当辅助部队再合适不过,因此皇帝始终果断下令,在关西与关东两地设立征兵点,招募脚盆人作为协战力量,前往北美支援汉军作战。

皇帝自然不会把这些脚盆人编入正规军序列,更不可能让他们享有与汉军同等的武器装备和待遇。

但只要他们愿意应募出征,不仅能解决温饱问题,每月还能领到相当于汉军三分之一的军饷。

汉军的薪资历来优厚,早年间一名普通士兵每月便有白银一两,若加上各项津贴补助,实际到手接近一两半。

这在当时已是相当可观的收入。

如今,随着天朝工业化进程加快,国库日益充盈,军人待遇也随之大幅提升。

如今一名汉军普通士兵月俸已达二两白银,较以往翻倍;若计入各类补贴和战功奖励,月入可达三两左右,一年下来收入将近四十两。

这样的薪酬水平,不论是在天朝本土还是西欧诸国,都属于高收入阶层。

即便脚盆人只能拿到这个数额的三分之一,每月也有一两银子进账,远超他们在本国从军所能获得的待遇。

消息传出后,得知汉军要在北美招兵,并且每月能拿一两银子军饷,整个脚盆顿时沸腾起来。

无数底层百姓争相涌向征兵处,报名现场人山人海,几乎难以通行。

对那些食不果腹、濒临饿死的贫苦民众来说,既能吃饱饭,又能挣到如此丰厚的报酬,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尤其对于家中老小正在挨饿、全靠一人养活的家庭而言,只要加入这支军队,靠着这笔军饷,就足以让全家摆脱饥寒交迫的生活。

更吸引人的是,汉军还开出了一项极具诱惑的承诺:

凡参与此战并在战斗中立下功劳者,待汉军平定北美之后,可申请留在当地定居。

届时朝廷将以每人二十亩的标准分配土地,获地者还可将家人接来团聚,安家落户。

相比于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灾害频发的脚盆本土,北美的广袤沃土无异于人间乐土。

这一条件一经公布,立刻激起强烈反响,脚盆人对此机会愈发珍视。

不仅民间踊跃响应,就连脚盆上层势力——无论是德川幕府,还是倒幕派集团——也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幕府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自倒幕战争爆发以来,其背后一直倚仗天朝支持。

再加上此前签订的条约,幕府事实上已处于天朝庇护之下,成为附庸政权,因而积极回应合情合理。

真正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倒幕军一方的反应。

毕竟他们的后台原本是日不落国,而且一直对幕府与天朝缔约心怀不满,甚至公开宣称不予承认。

在这种背景下,倒幕军与天朝关系本就不睦,此刻却也流露出合作意愿,着实耐人寻味。

“自从日不落势力被彻底逐出远东后,倒幕军的日子就一天比一天艰难。

他们的武器补给线基本中断,约翰牛运输船难以突破我军封锁,无法将所需军械送达。”

“失去日不落的军事支援后,倒幕军战力大减,在正面战场逐渐丧失主动权,由攻势转为守势。

加之武器持续消耗而得不到补充,处境愈加窘迫。”

“若非幕府军实在不堪一击,这场战争恐怕早就结束了。”

军方对倒幕军有意参与北美远征并不意外。

和幕府一样,加入汉军既能缓解粮食短缺的困境,又能获得迫切需要的资金支持。

有了资金,他们便可向外国购买武器,或自行建造兵工厂进行生产。

虽然脚盆的工业水平不及天朝,但南方关西一带的大名思想较为开放,早在十多年前便陆续引进西方的机械与技术,着手建立自己的军械所和造船厂。

像萨摩、肥前这些财力雄厚的藩国,不仅能制造步枪,甚至已能建造中小型蒸汽动力船只。

远东第一艘蒸汽战舰,正是出自脚盆工匠之手。

尽管吨位小、火炮少、战斗力薄弱,与同期列强舰船相比差距明显,但毕竟是自主建造,仅此一点,就已胜过同时代的青正府。

然而,倒幕军兵工厂目前生产的仍是旧式的前装滑膛枪,性能远不如西欧及天朝现役的后膛火帽击发枪。

不过考虑到幕府军的装备也并未更新换代,这类武器用于对抗幕府,尚可应付。

眼下最大的难题在于——脚盆几乎无铁矿资源。

全国范围内难觅可用矿脉,导致军工生产陷入“有炉无料”的窘境。

虽设有军工厂,却因原料匮乏而产能极低。

加之与天朝关系紧张,倒幕军长期遭受天朝海军封锁,物资日益紧缺,物价节节攀升,内部矛盾也随之激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