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34章 打赢无数战役,最终难逃败局!

于是,葡萄国率先行动,派兵占领了大西洋上的马德拉群岛。

这片靠近西非海岸的岛屿早在十五世纪便已被葡萄国发现,并因其扼守航路要冲、战略位置突出,在大航海时代开启后立即被纳入版图,正式宣布为本国属地。

但随着西班亚和日不落相继崛起,控制权很快易手,落入他国之手。

拿破仑战争期间,为了争取葡萄国支持对抗高卢,日不落曾许诺战后归还该地,诱使其对法宣战,加入反法同盟。

可当葡萄国如约参战之后,日不落却背弃诺言,认为其出力有限,不足以换取如此重大回报,最终拒绝履约。

此举无疑深深刺痛了葡萄国上下,令其感到受尽愚弄与轻视。

自那以后,收复马德拉便成为葡萄国长久以来的心愿。

只是过去慑于日不落皇家海军的绝对优势,他们始终不敢轻举妄动,只能隐忍蛰伏。

而今,昔日压顶的巨石已然崩塌——皇家海军全军覆没,再也无力干涉远方事务。

时机终于到来,葡萄国不再迟疑,果断出兵,一举拿下马德拉!

说实话,面对日不落帝国数百年积威,葡萄国在动手之际内心仍不免忐忑不安。

他们害怕这一举动会激起对方强烈报复,哪怕明知其海军已毁,也不敢完全放松警惕。

毕竟在过去几百年间,日不落并非没有遭遇过类似重创。

英荷战争中,风车国就曾突袭港口,几乎将英军舰队尽数歼灭,甚至炮轰雾都城。

可凭借雄厚的工业实力,日不落迅速重建舰队,并以国力优势逐步拖垮对手,最终在长达百年的拉锯战中胜出。

眼下虽然日不落败得更惨,但其造船能力仍在欧洲首屈一指。

以他们的底子,哪怕一切从头开始,重建海军的速度也远超其他国家。

因此,葡萄国始终心存忧虑:即便眼下能占得便宜,若对方记恨在心,将来必有清算之日!

然而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

日不落对此竟毫无反应。

不知是因当年失信于人而心怀愧疚,难以启齿出手;还是忙于其他战线,不愿节外生枝,招惹新的冲突。

总之,他们选择了沉默。

这一结果令葡萄国大感意外,也让欧洲各国为之振奋。

就在葡萄国占据马德拉不久,西班亚随即出兵,接管了亚速尔群岛。

此番动作犹如投石入水,激起层层波澜,震动整个欧洲。

各国纷纷揣测:这一次,日不落总该坐不住了吧?

要知道,亚速尔的战略价值远胜马德拉!

就在他们迟疑之际,西班亚人误以为摸清了日不落的底线,立刻出兵夺取了亚速尔群岛。

这一举动瞬间点燃了日不落国内的怒火!

“西班亚人在搞什么名堂?竟敢对盟友背后捅刀?”

“可恨的西班亚人,趁我们不备偷袭下手,卑劣无耻,肮脏至极!”

“必须狠狠教训他们,让他们尝尝得罪日不落帝国的代价!”

面对民间如潮水般的愤怒声浪,日不落正府却只能按兵不动。

若真有实力反击,谁又愿意坐视敌军侵占自家领地?可现实是,如今的日不落已无力组织一场远征去惩戒西班亚。

他们的海军几乎耗尽,曾经引以为傲的舰队如今只剩下零星几艘破船。

而过去被他们不屑一顾的西班亚海军,眼下却成了横亘在面前无法逾越的屏障。

打不过,自然就不能轻举妄动,否则只会自取其辱。

尽管没有正式宣战,但日不落也并非毫无动作。

他们摆出一副震怒的姿态,向西班亚发出外交抗议,要求对方就占领亚速尔的行为作出解释,并命令其立即撤军。

然而,这种软弱的交涉注定石沉大海。

西班亚可不是葡萄国那般容易吓退的小角色。

日不落选择以文书抗议而非铁舰出击,已经彻底暴露了自身的虚弱本质。

再加上接连不断的战场失利,西班亚上下早已看清:这个昔日霸主,早已今非昔比。

至于背信弃义的骂名?为了国家利益,名声算得了什么?

此刻的西班亚统治阶层意识到,这或许是重振国运、重现祖先辉煌的千载良机。

倘若错过,恐怕再难翻身。

于是他们不仅拿下了亚速尔,更将目光投向日不落在非洲的殖民地,甚至计划夺回当年被抢走的加勒比属地。

他们的目标明确——尽一切可能恢复旧日版图,重返那个令无数国民魂牵梦绕的帝国时代。

此举自然激起日不落民众的强烈愤慨。

更令人失望的是,正府非但未回应民意,反而用温和的外交辞令敷衍了事,拒绝采取军事行动。

许多人开始痛斥议会中的权贵们懦弱无能、毫无担当。

“那些高高在上的议员根本不敢开战!这不是我们熟悉的日不落,绝不能让一群胆小鬼掌控国家命运!”

“没错!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帝国就要沦为任人欺凌的二流国家了!”

“我们的粮食靠海外补给,西班亚这是要断我们活路,怎能袖手旁观?”

“走!一起去唐宁街请愿,让当权者听见我们的声音!”

愤怒的人群迅速集结,朝着议会与首相官邸涌去。

一路上,他们高声疾呼,唤起市民共鸣,队伍越扩越大。

当这支游行队伍抵达威斯敏斯特宫时,人数已逾两万,将整座建筑团团围住,寸步难行。

议会内的权贵们闻讯震惊失色,第一反应竟是民众要发动暴乱。

慌乱之中,他们做出致命决定:调派军警前来镇压示威人群。

这一举措酿成惨剧。

当全副武装的士兵粗暴驱赶聚集多时、却始终无人接见的百姓时,压抑已久的怒火终于爆发。

此时突然遭遇军警的强力压制,令他们积压已久的怒火彻底爆发。

随即,赶来的军警与民众之间爆发了激烈对抗。

这场冲突声势浩大,数万百姓与数千军警在街头展开混战,战火从泰晤士河岸迅速蔓延至整座雾都。

混乱之中,不少人趁机作乱,砸店抢货,肆意掠夺,这种行为很快引发连锁反应,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毫无顾忌的哄抢浪潮。

更有人在街头纵火,烈焰升腾,烟尘蔽日,火星四溅,城市仿佛陷入一片火海。

所幸雾都的房屋多为砖石结构,若换作木屋连片,恐怕整座城早已焚毁殆尽。

即便如此,四处蔓延的大火与失控的劫掠仍让局势雪上加霜,暴动愈发难以收拾。

多年来,日不落帝国称霸全球,仰仗强大的海军和遍布世界的殖民地,从各地搜刮海量财富,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无人能及。

早在1846年,其一年税收已是清廷的八倍之多。

正是凭借这远超他国的财政实力,日不落才能维持庞大舰队与精锐部队,在战场上将清军打得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同时,由于拥有广阔的海外领地,那些在国内走投无路的底层人群,可以远赴殖民地谋求出路,比如前往天竺等地。

在那里,他们不仅享有特权地位,还能从当地百姓身上攫取利益,只需奋斗几年,便能携巨资荣归故里。

因此,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被有效转移,上层贵族与资本巨鳄大发横财的同时,只要稍施恩惠,就能让平民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

相较其他欧洲国家,日不落百姓的日子确实好上不少。

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帝国强盛、殖民体系稳固、持续从海外榨取资源的基础之上。

一旦这个根基动摇,无法再靠殖民地输血,那些被掩盖的内部危机便会瞬间爆发。

毕竟,权贵阶层绝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

过去他们的财富主要来自海外,如今各地殖民地动荡不安,烽烟四起,指望那边继续供养已不现实,于是他们只能另寻财源。

转而向本国底层盘剥,对他们来说不过是旧技重施,驾轻就熟。

可遭受损失的不只是上层阶级,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每况愈下。

如今统治者非但不顾民生疾苦,反而加重压榨,岂不是要把人逼上绝路?

走投无路的民众自然不愿坐以待毙,纷纷揭竿而起,手持武器,联合反抗。

结果,雾都的骚乱不但未能平息,反而愈演愈烈,并迅速波及全国。

欧洲各国见状,心想你自家都乱成一团,我们还客气什么?

若此时不出手,恐怕别人抢先瓜分了你的地盘!

于是趁着日不落自顾不暇,列强纷纷行动,几乎在一夜之间,将其残存的海外属地尽数吞并。

更有野心勃勃者,不满足于仅分一杯羹,还企图火上浇油,煽风点火,进一步加剧其国内动荡,好趁乱谋取更大好处。

在过去几百年里,日不落一直擅长挑动纷争,在欧洲大陆搅弄风云,处处插手,使得战乱频仍,从未真正安宁。

日不落帝国的干预手段,向来以巧妙着称。

除非迫不得已必须动用自己的军队,否则他们更倾向于从敌人内部寻找突破口,扶持一方势力与另一方自相残杀,借此坐收渔利。

比如当年联合各国对抗拿破仑时便是如此。

他们并不愿亲自派兵与法军正面交锋——毕竟那时的法军战力强悍,硬碰硬不仅胜算渺茫,伤亡也会极为惨重,划不来。

于是日不落人另辟蹊径:出钱出武器,让别人替他们流血卖命。

具体做法是,利用高卢国内保王派那些对拿破仑心怀不满的旧贵族,以及各地因征兵和重税而怨声载道的农民,煽动他们起事反叛。

日不落方面则暗中输送金银与军火,武装这些势力,在高卢境内制造混乱。

这样一来,战火直接烧在高卢本土。

无论最终是拿破仑获胜,还是旧势力翻盘,国家都已元气大伤,实力大减,正中日不落人下怀。

不仅如此,他们还出资拉拢哈布斯堡王朝和普鲁士,鼓动其加入反法阵营,甚至从瑞仕等国雇佣大批士兵参战。

结果,尽管拿破仑率领法军横扫欧洲,打赢无数战役,最终仍难逃败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