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15章 千载良机!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第315章 千载良机!

作者:娟梦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9 22:26:28

一旦舰队进驻,便能牢牢掌控整条苏伊士运河:向西可直逼地中海沿岸诸国,震慑欧洲列强;向东则与星加坡的舰队遥相呼应,封锁天竺海航道,将外敌战舰彻底挡在外面,让那片海域成为自家内湖。

眼下舰队尚未到位,但新城已有一定驻防和船只。

若形势危急,提前转移的官员还能从海上撤离,不至于落入联军之手,沦为阶下囚。

而此刻,身边的人正是希望张之洞做出这样的选择——暂避锋芒,保全性命。

张之洞明白他们的用意,却不愿接受。

他是北非殖民地的最高长官,若是自己先逃了,前线将士会怎么想?

军心必然动摇,士气必将溃散。

更不用说朝廷那边——倘若因他退守导致失地千里,丢了北非,断了运河命脉,他岂不成了千古罪人?

单为仕途计,他也绝不能走。

更何况,这片土地是他亲手经营起来的。

一砖一瓦,一营一堡,无不浸透心血。

如今局势未至绝境,就要弃之而去?他心里过不去这一关。

“不,我不走。”他语气坚定,“把城里所有兵力调往尼罗河东岸,沿河布防,死守河线,决不让敌人轻易渡河!”

联军攻势猛烈不假,但整整七天血战下来,对方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

虽然无法确知其内部状况,但张之洞判断,敌军士气恐怕早已不如初来时那般高昂。

反观自己麾下的这支仆从军,表现远超预期。

不仅压过了日不落人和高卢人的预料,连他自己当初也没想到他们会打得如此顽强。

原本设想要节节阻击,只为争取时间,好让官员、家属和重要物资安全转移。

在他预想中,只要撑住三天便是成功。

谁知这支队伍竟硬扛了一周,还重创敌军,实属意外之喜。

这让他意识到,这支军队并非不堪一击。

兵力虽处劣势,但依托河道与地形打防御战,完全有机会弥补人数上的不足。

任务本就不必歼敌,只求守住阵地,等到东欧援军到来,大局便可逆转。

只要固守不出,张之洞心里其实相当有底气。

马迪拉作为仆从军的主帅,眼看劝不动张之洞撤退,只得率领部下开赴前线,并四处传扬总督亲临战场的消息,让全军将士都知道:他们的主官没有弃城而逃!

这一举动立竿见影。

此前接连失守两道防线,敌军兵临城下,仆从军的士气本已跌至谷底。

毕竟再败下去,首都就要沦陷了。

这些士兵大多是殖民地正府从本地良民中征召而来,家眷大多聚居在开锣一带。

若战火蔓延至此,亲人必然陷入险境。

而那些官员一旦局势危急,极可能抛下百姓先行撤离——这种担忧像块石头压在每个士兵心头,严重影响了作战意志。

可当总督公开表明与城池共存亡的决心后,军心顿时为之一振。

士气重燃的仆从军爆发出惊人的战力,连续击退联军多次进攻。

联军一时被打得措手不及。

怎么回事?这支原本被认为不堪一击的队伍,怎么突然像换了支军队似的,比前几天还要凶悍?

前几日他们已略显顽强,如今的表现却完全超出了预料。

眼前这些人,哪里还像是被驱使的附庸部队,分明如同天朝正规汉军一般!阵地布局极为讲究,沿尼罗河岸构筑起绵长防线,所有适合渡河的地段都部署重兵把守。

联军若想过河,要么绕行上游数百里,否则只能硬闯。

可正面强攻却被对方拼死阻挡,伤亡惨重。

这让人难以接受——双方兵力相差无几,若持续这样死磕,代价实在太大。

但开锣近在咫尺,就此收手绝无可能。

日不落国便想出一招:调派舰队中吃水较浅的炮舰逆流而上,直抵战场,以舰炮火力掩护步兵渡河。

此策果然奏效。

在舰炮与陆炮的配合轰击下,仆从军的炮位被压制,联军终于得以组织登陆部队顺利抢滩东岸。

然而仆从军反应迅猛。

一见敌军登岸,立即抽调精锐敢死队,在己方炮火和机枪掩护下,冒着密集弹雨发起反扑。

双方围绕狭小的滩头展开殊死争夺,反复拉锯,血肉横飞。

激战之惨烈,竟使尼罗河水一度泛红,浮尸随波漂流,触目惊心。

最终,仆从军成功将已登陆的敌军尽数驱逐下河。

绝大多数入侵者葬身水中,仅少数人侥幸逃回西岸,其余大多在溃退途中被击毙于河面。

“没想到,他们竟能如此死战到底。”

傍晚时分,硝烟渐散,西岸的联军司令望着染血的河流与漂浮的尸体,不禁喃喃自语。

白天那一幕幕仍在脑海盘旋——敌军在火力劣势下仍毫不犹豫地发起反冲锋,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令人震撼。

尽管是对手,那份勇毅仍令人心生敬意。

他相信,麾下数万将士心中多半也是如此感受。

可正因如此,他反而更加不安。

敌人展现出这般决绝的意志,这场仗,恐怕远没那么容易结束。

“伤亡统计出来了吗?我们折损了多少人?”

尽管战后数据尚未汇总,但他心里清楚,今天的损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沉重得多。

“报告将军,我方今日阵亡四千二百三十七人,失联二百三十四人,负伤一千三百九十八人!”

即便早有心理准备,可当这些数字传入耳中时,他仍不由得心头一紧。

这伤亡远远超出了他的预估!

将近六千人的折损,若接下来的战斗依旧如此消耗,他们这几万兵力恐怕撑不了多久就得全军覆没。

仆从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虽然那轮反突击成功击退了敌军进攻,但代价极为惨重。

首日激战结束,仆从军迎来了开战以来最严重的一次伤亡——阵亡超过三千四百人,伤者逾两千五百。

他们的总损失几乎与对方的联军相当。

然而不同的是,联军的伤亡大多发生在溃退途中,而仆从军的死伤则集中在主动出击、发动反冲锋的阶段。

这一仗给北非殖民地敲响了警钟:绝不能放任敌人轻易在东岸登陆!

一旦让敌军站稳脚跟,就只能靠这种拼消耗的方式将其驱逐。

这种打法不仅代价巨大,而且风险极高。

偶尔用上一两次或许奏效,可次数多了,敌人必定会提高戒备。

一旦这招失效,等待他们的将是毁灭性的后果。

因此,仆从军果断将防线整体前推五百米。

虽只是短短半公里,却使得阵地上的机枪火力能够完整封锁整个滩涂区域,甚至能覆盖尼罗河大部分水面。

今后若敌军再想强行登陆,迎接他们的将是密集弹雨的无情扫射,必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攻势也将随之瓦解。

当然,阵地前移也意味着更易暴露在敌方炮火之下,风险不容小觑。

为此,张之洞紧急调用了原本计划送往东欧战场支援汉军、刚从天朝本土运抵的一批重型火炮。

相比仆从军现役的75毫米野战炮,这批库存火炮无论口径还是威力都强出不少。

更重要的是,其射程远超现有装备——原有火炮最大射程仅为七点八公里,而这批120毫米重炮的射程竟突破十八公里!

这样的射程,别说联军陆军炮兵望尘莫及,就连他们的海军主力舰炮,在距离上恐怕也占不到便宜。

随着这批远程重炮投入战场,局势顿时逆转。

原本在炮火对抗中处于下风的仆从军,靠着这批利器一举夺回了炮战主导权。

就在仆从军与联军沿尼罗河激烈交锋之际,从天朝本土出发的舰队也已顺利驶入苏伊士运河。

“前线情况如何?”

舰队停靠苏伊士湾新城后,海军统领丁汝昌立即向驻守此地的汉军将领询问战况。

“敌军正在猛攻我方阵地,但仆从军顶住了压力,所有进攻均被击退。”

得知北非首府开锣未陷落,敌军仍被阻隔于尼罗河西岸,丁汝昌终于松了一口气。

还好来得及时,若是开锣失守,局势将难以为继。

“敌方舰队现在何处?”

了解完陆战进展后,丁汝昌将注意力转向了联军的海上力量。

这支敌军自海路而来,海军实为其中坚。

若不摧毁其海上编队,想要彻底取胜几乎不可能——一旦形势不利,他们随时可以登船撤离,而缺乏制海权的北非守军对此束手无策。

但现在局面已然不同。

随着天朝主力舰队的到来,北非一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海军,更是迎来了一支战力强悍的远洋舰队。

既然敌军自己送到了眼前,若不抓住机会将其歼灭,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在天朝海军看来,日不落的皇家海军始终是他们最强大的假想对手。

过去,这支舰队常年驻守欧洲,与天朝相隔万里,天朝纵有雄心也难以触及,只能遥望而兴叹。

可如今对方竟主动驶入近海,而天朝主力舰队又恰好集结于此,天时地利人和齐聚,正是重创其海上力量的千载良机。

若能在此战中击溃这支联军舰队,至少可摧毁皇家海军三成战力,使其多年难以恢复元气!

无论为了保卫北非殖民地的安全,还是为削弱未来争霸海洋的最大劲敌,天朝都必须将这支舰队彻底消灭!

“敌军目前停泊在亚历山大港外海,曾试图突袭苏伊士运河,但塞得港有我方岸防炮台封锁,未能得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