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314章 付出了巨大代价!

此外,岸上可修筑坚固掩体,层层防护,无需顾虑重量或机动性;战舰却受限于结构与吃水,防御只能妥协。

攻防两端皆处劣势,使得即便岸炮技术略逊一筹,也仍有周旋之力。

当年英军入侵天朝,正是在虎门受挫后,才避实就虚,专挑防守空虚之地下手,凭借机动优势逐步推进。

可如今情形不同——适合登陆的地点极为有限,眼前这座港口已是最佳选择,别无他路,只能强攻。

起初,日不落与高卢联军认定,只需一轮猛轰,那些仆从兵便会土崩瓦解。

可随着战斗持续,他们却发现对方士气高昂,远非想象中那般脆弱。

尽管己方摧毁了不少炮台,但海上也有数艘军舰被击伤,甚至有一两艘沉入海底。

这般局面,令联军心头渐生不安,仿佛预感到了某种不祥的结局。

最令他们震撼的是,某座炮台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守军瞬间全部阵亡。

正当舰上官兵欢呼时,几名土着士兵竟冒着炮火冲上前去,迅速拖走同伴遗体,在半塌的残垣间重新装填火炮,继续开火反击!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日不落将士的心。

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顽强的土着部队。

也正是这一刻,他们终于意识到:

此战,恐怕不会如预想那般轻易收场。

“快!立刻压上去,让战列舰靠岸支援!”

日不落军队的耐心已彻底耗尽。

若不能迅速攻破敌方阵地,击溃这支仆从部队,今天的攻势恐怕只能以失败告终!

他们绝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付出了巨大代价,最终却一无所获。

因此,必须背水一战,发动最强一波猛攻,务求一举击溃对手!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出动火力最为凶猛、防护最为坚固的铁甲巨舰。

这些战舰是日不落参照天朝定远级战列巡洋舰仿制而成。

他们原本更渴望拥有类似炎龙号那样的超级主力舰,但以当前的工业水平和造船技术,那种级别的战舰只能停留在设计图上,根本无法建成。

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吨位较小、建造难度较低的定远级作为蓝本进行复制。

尽管日不落国力雄厚,倘若连他们都难以仿造成功,那除了天朝之外,这世上恐怕再无其他国家能独立建造万吨级铁甲战舰了。

虽然这些仿制品的动力系统略显不足,最高航速明显不及原版定远级,但在其他方面却毫不逊色,尤其是那巨大的主炮口径与厚重的装甲带,无不彰显其惊人的打击力与超强的生存能力。

当这些钢铁巨兽驶入战场,对准岸边阵地开火时,北非殖民地的仆从军防线顿时陷入崩溃边缘。

那些炮台本就是仓促构筑,防御工事薄弱,自然难以承受如此猛烈的舰炮轰击。

更何况,守军所用的火炮虽为陆军制式的野战炮,在本地已属精良,但无论口径、威力还是射程,与战舰主炮相比仍有明显差距。

即便如此,守军依然打得极为顽强。

驻守亚历山大港的汉军附属部队,在伤亡超过三成、八成以上炮位被摧毁的情况下,才有序撤离阵地,边打边撤,行动井然。

他们在撤退过程中,不仅相互掩护,还带走了伤员与阵亡者的遗体,甚至连残存的弹药与装备也尽数回收,未留一丝可用之物给敌人。

这一幕看在联合舰队指挥官眼中,令他们心头沉重。

“确定这支队伍只是北非的仆从军,而非正规汉军?”

他们仍有些难以置信——一支仆从武装竟能打出如此坚韧的表现!

倘若刚才交手的是汉军主力,那么战况激烈些尚可理解;可若对手仅仅是地方附庸部队,那这场胜利就显得太过惨烈,甚至近乎耻辱。

此役中,日不落与高卢联军的损失不容小觑。

百余艘参战舰艇里,十余艘遭重创,更有两艘直接沉没。

虽多数受损较轻,但仍有数舰伤势严重,无法继续作战,只得返港修理。

人员方面,伤亡总数逾五百人,其中阵亡二百六十余人,负伤两百五十以上。

这还不包括那两艘沉船上失踪的官兵。

若将他们计入,实际伤亡数字只会更高。

因此,这场所谓的胜利,实则是一场代价高昂的险胜。

想到对手不过是一支仆从部队,便已造成如此损伤,若是汉军主力亲临,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情报显示,敌方仆从军总兵力约三万。

今日被击溃者约五千,扣除各地留守兵力后,尚可调动的作战力量大致在两万人上下。”

“两万人不算少。

结合他们刚才展现出的战斗力,若我们无法集中全力、速战速决,此次行动极有可能功亏一篑。”

“没错,天朝那边恐怕已经收到风声了。

他们的主力正驻扎在东欧,离北非并不远,若立刻调兵回援,最多半个月就能赶到。

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十五天内彻底击溃这支仆从部队,拿下苏伊士运河!”

时间刻不容缓。

联军登陆亚历山大后,马不停蹄地向北非殖民地的首府开锣挺进!

这座城市坐落于尼罗河东岸,与亚历山大港相距不远,只要行军迅速,完全有可能抢在敌军完成布防前一举夺下。

然而,当部队推进一段路程后,他们才意识到自己太过乐观了。

北非的仆从军并没有龟缩城中被动防守,反而主动在尼罗河西侧野外构筑防线,层层设卡,节节阻击!

虽说这些仆从部队的战力远不及汉军,比起日不落与高卢组成的联军也逊色一筹,

可一旦转入防御,依托战壕固守作战,双方的实力差距便被大幅拉近。

更关键的是,英法联军一旦深入内陆,远离海岸,海军舰炮就无法再提供火力支援。

这样一来,他们的打击能力骤降,几乎与天朝在当地部署的仆从军处于同一水平线。

甚至,对方还配备了一批重机枪,在阵地战中极具杀伤力。

当火力优势被抹平,仆从军的表现远比此前在沿海地带更为顽强。

联军接连发动数轮冲锋,全都被阵地上密集的火力压了回来。

进攻过程中伤亡惨重。

尽管因时间仓促,敌军工事不如欧洲战场那般坚固——战壕较浅,前沿未及埋设雷区、铺设铁丝网,突破难度略低,

但堑壕作战所特有的高杀伤特性依然展露无遗。

为了攻克这个仅有两千守军的据点,英法联军先后投入上万兵力,昼夜猛攻整整两天一夜,付出两千余人死伤的代价,才勉强拿下阵地。

守军虽折损过半,却成功拖住敌军主力,为后方部队争取到宝贵时间,用于修筑新的防线。

当晚,趁着联军攻势暂缓,残存的仆从军有序撤离战场。

联军虽占领阵地,却未能全歼守敌,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安然退走。

尽管如此,此地失守意味着距离开锣又近一步,联军并未停下脚步。

继续向前推进约三十公里后,他们迎头撞上了第二道防线。

这回守军人数增至三千,工事更加严密,抵抗力度显着增强。

而联军刚经历一场血战,人员损失严重,士气受挫,战斗力大打折扣。

为此,他们不得不集结一万五千人,连续强攻两天两夜。

最终以伤亡逾三千五百人的代价,终于击退守军,夺取阵地。

一如前例,第二道防线上的仆从军死守不退,直至伤亡过半,才在相互掩护下从容撤出,留下一座空荡阵地。

而联军这边损失更为沉重,疲惫与低落的情绪在军中蔓延。

回顾从登陆以来的战斗:从最初的海岸交锋,到接连突破两道防线,天朝在北非部署的这支仆从部队展现出的战力,远远超出预期。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的意志——仿佛服下了某种烈性药物,宁死不屈!

哪怕是英军或法军自身,在伤亡超过一半的情况下也极难维持作战能力。

但这支仆从军却做到了。

这让联军上下既困惑又震撼。

如此坚韧的抵抗姿态清楚地预示着: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极为艰难的恶战。

“连续七天的鏖战,我们已折损六千多人。

惨重的伤亡让联军士气跌至谷底,不少士兵开始出现畏战情绪……”

开始想家了,实在不想再留在这个令人窒息的荒漠里!”

随联军行动的《泰晤士报》记者,在战地笔记中写下这句话时,笔尖都在颤抖……

可他的心情,与联军指挥官们的心思,截然相反。

那些高卢将领根本不在乎伤亡数字——哪怕六千人阵亡也罢。

他们出发时带了三万多兵,背后还有高卢本土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可以调遣。

死几个人不算什么,眼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攻进开锣,拿下这座该死的城市,彻底摧毁天朝在北非的殖民政权!

只要占领开锣,活捉天朝总督,对方在这片土地上的统治根基就会瞬间崩塌。

到那时,不必再去琢磨为何本地士兵拼死抵抗,只需乘势推进,一口气把整个北非、连同苏伊士运河全部收入囊中!

如今,他们已突破仆从军第二道防线,兵锋直抵尼罗河东岸。

对岸,就是唉及的首府——开锣!

只要跨过这条河,一切就都结束了。

“总督大人,敌军已经抵达尼罗河东岸,随时可能发起强渡,这里太危险了。

您是否考虑先撤往东部的新城?”

新城是天朝在苏伊士湾新建的港口城市,未来将作为汉军海军的重要基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