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45章 酝酿着一场重大冲突!

有人终于看出汉军的意图,连忙惊呼提醒。

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汉军车队不断加速,很快便甩开了已经筋疲力尽的毛熊骑兵。

战马虽然短时间奔跑速度不慢,但体力终究有限,不可能像机器一样持续运转。

在这场速度与耐力的较量中,失败只是早晚的事。

毛熊人用尽了所有手段,甚至拿出了压箱底的本领。

可无论他们怎么挥动马鞭,狠狠抽打坐骑,也无法再提升半分速度。

反而有些马匹因过度抽打而步伐踉跄,摔倒在地,将背上的骑兵甩出去老远,随后被后面的同伴马蹄踩过,当场惨死。

毛熊人绝望地看着汉军从后方超越,追上他们并肩的位置。

紧接着,眼睁睁看着对方转动枪口,对准自己!

哒哒哒!

车顶的机枪再次咆哮,密如雨点般的子弹像收割稻草般夺走一条条性命。

此刻,他们正策马狂奔,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而汉军这边,有人开车,有人专门负责射击。

战场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毛熊人只能被动挨打。

更糟的是,越来越多的汉军车辆从后方赶来。

从两侧射来的子弹越来越密,倒下的毛熊士兵也越来越多。

最终,当最前面的汉军卡车绕到他们前方,拉起铁丝网、架好机枪的那一刻,这支毛熊骑兵的命运便已注定。

这场战斗被后人称为巴尔喀什战役,也是汉军首次投入卡车部队参战的一次军事行动,此战取得的成果极为显着。

在这场战斗中,他们共击毙敌军七千九百六十二人,俘虏三千七百二十一人,缴获各种长短枪械超过一万一千支,子弹共计一百一十万发。

此外,还获取了六千七百余匹战马,这些马匹大多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伤病。

那些在战斗中受伤严重、无法继续服役的马匹,则被果断处置。

处置的方法也十分直接,与战场上被打死的战马一样,全部被当作军粮,为士兵们补充体力。

由于战马数量众多,即使战争结束后,仍有大量马肉被制成肉干保存了下来。

这些肉干后来随着凯旋的将士们一同带回国内,一部分作为纪念品被出售,另一部分则被送进了博物馆,成为那段战争岁月的真实见证。

……

巴尔喀什战役虽规模不大,却是汉军卡车部队的首次出战,意义深远。

后世不少人将其视为装甲作战的雏形,尽管当时部队装备的并非装甲车或坦克。

但其所采用的战术已明显具备装甲战的特征!

曾经在对抗步兵时占据巨大优势的骑兵,在面对机动性极强的卡车部队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

而随着未来装甲车和坦克的逐步列装,骑兵这一兵种的作用将更加边缘化。

如果说机枪的出现严重削弱了骑兵的战斗力,那么装甲部队的出现,则标志着骑兵时代的终结。

这个在战场上活跃了数千年的兵种,从此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就在汉军于中亚地区连战连捷的同时,欧洲大陆也正酝酿着一场重大冲突。

高卢与毛熊结盟后,彻底解除了后方威胁,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战备动员,准备对普鲁士开战。

普鲁士方面察觉到高卢的意图后,也立即展开了全国战争动员,一边扩充军队规模,一边向兵工厂大量订购军火,全力备战。

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大战一触即发。

就在此时,1867年7月13日,位于高卢南部的板鸭国因女王伊莎贝拉二世的私生活问题引发国内动荡,爆发了大规模暴动,女王被迫流亡海外。

板鸭与高卢素来不睦,早在六十年前的板鸭独li战争中便结下了深仇大恨,伊莎贝拉女王也曾尝试与天朝联手对抗高卢。

但如今她被推翻后无路可走,只能逃往高卢寻求庇护。

高卢皇帝拿破仑三世在大臣建议下,抓住这一机会,向女王发出邀请,将其接至国内,并计划助其重返王位,使板鸭成为高卢的附庸。

然而普鲁士不愿坐视,表示支持与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有远亲关系的霍亨索伦家族成员——利奥波德亲王继承板鸭王位。

此举引发高卢强烈反应。

考虑到利奥波德与普鲁士的亲密关系以及后者在其登基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旦其登基,几乎可以肯定板鸭将倒向普鲁士阵营,成为高卢的潜在敌人。

于是,高卢于1867年8月12日向普鲁士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停止支持利奥波德亲王,并限令四十八小时内答复,否则将宣战。

普鲁士拒绝接受这一要求,断然回绝。

最终,1867年8月15日凌晨,期限一过,高卢立刻对普鲁士宣战。

普法战争正式爆发!

而这一天,恰好也是天朝对毛熊宣战的日子。

这并非偶然。

事实上,在高卢发出最后通牒之时,林文便已预料到这场战争不可避免。

因此,出兵进攻的行动被提前定在了8月15日。

高卢与毛熊是盟国,而天朝和普鲁士则有着牢固的同盟关系。

根据盟约,天朝有责任参与这场战争。

但由于欧洲与远东距离遥远,若直接派兵支援普鲁士本土,对天朝来说并不现实,也极不划算。

因此,从远东方向对毛熊发动攻击,便成为天朝最合理的选择。

“给普鲁士发电报,告诉他们我们会在东方发起猛烈攻势,尽量牵制住毛熊的兵力,让他们可以放心后方,专心应对高卢的攻势!”

欧洲的大战已经打响,这对天朝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虽然天朝也参与了战争,但因为是主动出击,战火不会波及本土。

这样一来,天朝国内受战争影响的程度便大大降低,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大力发展工业,争取抢占欧洲的市场。

当然,目前卷入这场战争的还只是普鲁士、高卢和毛熊这三个欧洲国家,日不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尚未参战。

如果战争规模仅限于此,势必会有很多国家坐收渔利,天朝能分到的好处也就不多了。

因此,林文希望能将这场战争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最好的方式,要么是让普鲁士展现强大战力,引发日不落的警觉;要么就是让高卢给普鲁士一次重创,促使日不落对高卢产生顾虑。

总而言之,必须把日不落也拉进这场战争,不能再让他们坐山观虎斗。

不过,以林文对普鲁士军力的了解,他并不认为志大才疏的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军队能是训练精良、装备先进的普鲁士军队的对手。

一旦开战,普鲁士胜算极高。

因此,日不落大概率会站在高卢一方参战。

考虑到天朝与普鲁士是盟友,日不落一旦加入高卢阵营,自然就成了天朝的敌人。

这样一来,汉军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对日不落在南亚的殖民地采取军事行动,马六甲海峡、新加坡等地都将面临汉军的攻击。

这些地方的英军驻军数量有限,汉军对此地的攻占充满信心。

至于南亚这块被日不落视为核心殖民地的区域,汉军目前并没有全面占领的打算。

该地人口众多,情况复杂,对天朝而言更像是个烫手山芋。

天朝本身不缺人口,而是缺土地资源。

拿下南亚不仅意义不大,反而会多出两亿多人口的负担。

但对于日不落来说,情况则完全不同。

南亚是他们最重要的殖民地,人口最多、市场最广,既是日不落工业品的主要倾销地,也是茶叶、生丝等初级原料的重要供应地。

如果失去这个市场,不仅会使得日不落的商品无处销售,也会让他们的原材料供应陷入困境,从而对整个工业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大量工厂停工、工人失业,进而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因此,在准备充分之前,失去南亚对于日不落来说,其打击程度不亚于本土遭到直接攻击。

一旦汉军展现出全面占领南亚的意图,日不落一定会对天朝展开激烈报复。

凭借其强大的海军和遍布全球的海外基地,日不落有能力在多个海域对天朝商船进行拦截,天朝的船只将很难通过印度洋进入大西洋。

一旦驶过好望角或苏伊士运河,就可能遭遇日不落舰队的袭击。

在天朝海军尚未具备与日不落抗衡的能力、以及缺乏海外军事支点之前,根本无法在全球范围内与日不落的海军正面对抗。

因此,直接进攻南亚,对天朝来说利少弊多,得不偿失,反而容易惹上一身麻烦。

相比之下,人口稀少的澳洲,反而更引起林文的兴趣。

目前的澳洲对于日不落来说只是一个边缘地带,虽面积广阔,但资源匮乏,人口稀少,既缺乏经济价值,也没有战略意义。

加之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降水稀少,中部几乎全是沙漠和戈壁,适合人类居住和耕种的区域极为有限。

因此,在日不落人眼中,这里的发展前景并不被看好,也正因如此,他们始终未对这片土地投入过多关注或资源开发。

当时澳洲的人口极为稀少,到了1867年,总人口不过140万,其中大多数是因为南方发现了金矿,受到淘金热潮吸引而来的移民。

而真正定居在澳洲本土的欧洲人,大约只有55万人。

相较于人口高达两亿的天竺,澳洲不仅更容易被攻占,也更容易控制和整合,毕竟人口基数小,抵抗力量自然也有限。

对于日不落而言,澳洲的用途非常有限,除了南部发现了少量金矿外,其余地区几乎没有什么战略价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