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43章 信心动摇,引发严重后果!

所以,对付一些哥萨克武装,还不需要过早动用更先进的装备。

然而,即便是卡车,价格也不低。

考虑到将来对毛熊用兵时,需要动员的部队规模庞大,后勤补给所需的运输量也相当可观,因此所需的卡车数量必然不在少数,这让林文感到有些棘手。

归根结底,还是离不开一个“钱”字。

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财政部长兼央行行长胡雪岩召来,了解国库的财政状况。

不过,当胡雪岩抵达后,林文并没有直接开口问国库还有多少钱。

相反,他先问道:“新的货币发行工作,目前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自从林文下令让胡雪岩筹建央行以来,大汉帝国就着手准备发行本国货币。

这项工作其实已经筹备多时,还在首都长安、南方重镇粤城和经济枢纽松江三地进行了前期试点,观察民间的接受程度。

如今,财政部和央行已经收集到了大量相关数据。

因此,胡雪岩答得胸有成竹:

“陛下,目前新货币的发行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在松江和粤城等地,我们的货币得到了广泛认可,百姓对新币十分欢迎,甚至不少人将其视作珍品收藏。”

听罢,林文心中也为之一喜。

百姓愿意接受新货币,这说明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成功的。

为了减少民众对纸币的排斥心理,这次货币改革采取了纸币与银币同时发行的方式。

新银币的设计参考了后世民国时期的“袁大头”,分为四种面值:一元、五角、两角和一角。

其中,一元银币重25克,五角为12.5克,两角5克,一角则是2.5克。

这些银币含银量很高,普遍在95%以上,再加入少量铜以增强硬度。

正因为含银量高,工艺精良,受到百姓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明朝和清朝以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大量白银流入国内。

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之后,白银逐渐成为国家事实上的法定货币之一。

从此,白银和铜钱共同在市场上流通,成为主要的交易媒介。

而由于铜钱沉重、不便携带,白银的使用更为普遍。

不过,官府铸造的银锭通常面额较大,在小额交易中,百姓往往会将大块银锭切割使用,造成市面银两成色参差不齐。

因此,在交易时,有经验的人会用牙齿咬一下,或者吹口气后贴到耳边听声音,来判断是否为真银。

现在,大汉帝国已明令禁止民间私自铸造银币,铸币权由国家统一管理。

央行发行的银币规格统一、图案精美,更重要的是含银量高、有官方背书,防伪性好,很快便取代了市场上那些成色不一、来源不明的旧银锭。

为了推动这一进程,央行还在各地设立了兑换点,允许百姓将手中的银锭按含银量兑换成相应面额的银币或纸币。

这样一来,民间的白银将迅速集中到zheng府手中,成为铸造新银币的原料,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国范围内的货币统一。

推广银币其实并非林文或者央行的主要意图,真正想要普及的是纸币。

因此,在推出银币的同时,央行也配套发行了相应的纸币,纸币的面额种类也更为多样。

其中包括与银币相对应的一元、五角、二角和一角等小额纸币。

除此之外,还涵盖了二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以及一百元等较大面额。

在一角以下的小额纸币,则有五分、二分和一分的纸币与之对应。

由于这些小额面值过低,若制成银币重量太轻,铸造起来难度较大。

因此并没有相应的银币,取而代之的是铜币。

五分、二分和一分的铜币均有发行。

对于民间百姓来说,长期以来已有使用铜钱的习惯,因此这些小额铜币自然也容易被接受。

而稍大一些的交易,则由银币来承担,因此,此次新货币的推出,并未在民间引发太大的混乱。

再加上新货币体系已经将各种面额规划得井井有条,不用像以前那样一枚一枚地数铜钱,也无需用秤称银子的重量,避免了诸多争执。

正因如此,百姓普遍接受这种新的银币和铜币制度,确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至于与银币同时推出的纸币,目前则很少有人使用。

不过皇帝始终不急,因为纸币可以与银币等值兑换。

在价值上,两者完全一致。

相比银币,纸币更轻巧,也更容易携带。

一旦有人尝试使用,并确认纸币可兑换银币后,相信大多数人也会逐渐接受它。

林文的目标,就是让民众逐步认可纸币的价值,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这种认知。

等到大家习惯了纸币的使用,再逐步减少银币的发行,并回收市面上的银币,就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对。

既然央行的初衷是推广纸币,那么自然也就不再铸造面额高于一元的银币了。

对此,央行对外的解释是,大面额银币重量较大,携带不便,实用性较低,所以只发行了纸币。

由于眼下民众的目光都集中在新的银币上,因此这一调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毕竟,此时大多数人仍只接受银币,尚未能接受纸币。

等他们逐步接受纸币之后,大面额纸币的流通也就不会成为问题。

然而,为了确保天朝的纸币能够在国际上广泛流通,

除了以白银作为支撑货币的储备外,国库中还储备了一定数量的黄金,作为另一种保障。

这样一来,天朝的货币也像欧洲主要实行金本位制度的国家一样,具备了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

当然,能否真正让天朝的货币走向世界,不仅取决于黄金储备的多少,更取决于国家的实力与国际话语权。

如果一个国家实力太弱,即使拥有再多的金银,也无法让其货币成为世界货币!

甚至可能因此引来灾难!

“目前我们已发行了2亿银元,相当于1亿两白银。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再发行4亿银元,并同步发行等量纸币。

等到民间逐步接受纸币之后,便会逐渐提高纸币的发行比例。”

金本位并不意味着每一张纸币都必须有全额的黄金储备,而是按照一定比例保有黄金作为准备金。

比如发行一百元纸币,只需储备三十元价值的黄金,准备金率即为30%。

这个比例并不需要太高,只要能让民众和外国商人知道这种货币可以兑换黄金或白银,从而赋予其价值,央行的目标就达到了。

除非遭遇大规模恶意挤兑,导致黄金大量外流,才可能动摇金本位的基础。

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不发生严重的挤兑事件,金本位制度是相对稳定的。

这也意味着,在正府发行的货币中,除了那30%有黄金支撑的部分外,其余70%实际上是凭空创造出来的。

这就是发行货币的好处——只要你拥有一块钱,就能以极低的成本把它变成两块钱。

所以这次新币的发行,短期内将为正府注入大比资金,极大缓解国库吃紧的状况。

不论是推动经济发展、修建道路桥梁,还是兴办企业、扩充军备、升级部队武器装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

而对于财政状况本就捉襟见肘的天朝来说,指望通过税收慢慢弥补财政赤字的缺口,显然并不现实。

因此,眼下最直接可行的应对办法,就是通过发行纸币来筹措资金。

此外,天朝当前混乱的货币体系也确实到了必须整顿的地步,借此次发行新币的契机,既能规范货币市场,又能充实国库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嗯,你做得不错,不过准备金比例略显保守了些。

我看不用留那么高,二十个百分点就足够了。”

考虑到当前国库黄金白银储备有限,若以百分之三十作为准备金比例,能发行的纸币数量就会受到限制。

但如果将比例下调十个点,那么可发行金额立刻就能翻上一番。

目前国库大约存有黄金一千吨,按照十比一的比例换算成白银,约合两亿两。

至于白银储备相对充足,总计约有五亿两左右。

如此计算,若以三成准备金率来算,按照金本位,可发行的纸币总额约为十三亿三千万新币。

如果将准备金比例降到两成,这个数字便可提升至二十亿,足足增加了近七亿!

再加上国库中的五亿两白银,发行总量便可一举提升至七十亿!

若将这七十亿分作十年逐步投放,每年都能带来约七亿银元的额外财政收入。

若是分五年发行,那每年的收入更是可达十四亿银元!

有了这笔资金,别说是支撑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就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资金问题,也不在话下了。

当然,过度发行货币也容易引发贬值和通货膨胀。

而一旦物价上涨过快,民众的日常生活就会受到冲击,因此必须对通胀节奏加以控制……

因此,央行在大量发行新币之前,必须首先摸清国内市场现有的货币流通总量。

七十亿银元,差不多等同于旧制的三十五亿两白银。

林文心里也有些疑虑,整个天朝是否真的曾有过这么多白银流通?

如果实际白银流通量不足,一下子投放这么多新币,恐怕会导致物价飞涨。

胡雪岩自然明白皇帝降低准备金比例的用意,谁都希望手头能多出一笔“凭空而来”的资金。

但作为央行行长,他也不免有些担忧,这么低的准备金率,万一出现大规模挤兑,该如何应对?

“七十亿,两成准备金,至少需要十四亿银元,约合七亿两白银做支撑。

要是真有人想挤兑,仅靠一两个人是办不到的,必须是全国百姓对纸币信心动摇,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这个问题林文也思考过,但他并不觉得会是个大麻烦。

“如果真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那阿戴那边的情报系统也不是摆设,肯定会察觉。”

“哼,就算他们没发现,朕倒要看看,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胆敢做空我大汉的法定货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