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 第218章 充满了成就感!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祖国!”

林泰曾感叹了一声。

这一趟航程辗转数万海里,整整用了一年时间,终于完成了汉王交付的任务,顺利返航。

去年,林泰曾驾驶的镇远舰与经远舰从天朝本土启航,两艘军舰横穿太平洋,在汉王殿下所给予的地图指引下,把那些有人无人的岛屿统统走了一遍。

像关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等这些地方,他们都一一踏足。

这些地区是未来天朝海军掌控太平洋的关键节点。

一旦掌握,不仅可以拥有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还能以此为依托建设军事基地,为舰队提供停靠与补给的保障。

这样一来,汉军舰队便能自由航行整个太平洋,将这片浩瀚的海域真正变成自家的内湖。

反之,若这些地方落入敌手,敌人便可能以此为据点向周边扩张势力,进而威胁天朝本土沿海的安全。

就像明朝中后期,活跃在天朝东南沿海的倭寇,正是占据了近海岛屿,以这些地方为巢穴,频繁袭扰内地。

而对于域外强国,尤其是西方列强来说,一旦他们控制了这些岛屿,就能为舰队提供补给点,扩大行动范围,对天朝构成更大的威胁。

因此,这些地方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天朝迟早会对东南亚的岛屿出手,这一点海军上下都非常清楚。

所以,尽早把这些地方控制起来,等将来驱逐南洋的列强、夺回被他们占据的殖民地之后,整片南洋就都是汉军的天下了。

这一趟虽辛苦,但在林泰曾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

“祖国吗?”

少女听到这个词,低声在嘴里重复了一遍,似乎在细细品味其中的意义。

“没错,我们的祖国,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也是他们的家乡!”

林泰曾指着码头上那些正辛勤工作的工人们说道。

只见一群工人喊着整齐的号子,奋力将船只拉到岸边,固定在码头上。

接着又排成队列进入船舱,将货物一箱箱搬运下来。

他们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脸上却带着笑容。

码头上的薪资是按件计酬,干得多拿得多。

有船靠岸,就意味着收入增加。

有了额外的收入,他们就能给家里的孩子妻子多买点肉补身子,多扯几匹布做几件新衣裳。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怎能不让人心情愉悦?

少女虽然不太理解他们为何会笑,但看着他们脸上的喜悦,她的心情也变得轻松起来。

“祖国,真好。”

少女忽然轻声感叹了一句。

林泰曾愣了一下,随即点头道:“是挺好的。”

“走吧,我们进城去。”

“汉王殿下还在等着你呢。”

说完,他便朝码头外走去,打算找一辆马车带他们进城。

可马车没看到,一个四四方方、自己会动的铁盒子却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啊,这是什么?”

那突然出现、还会移动的金属盒子吓了少女一跳,她几乎本能地摸向了腰间的火枪。

这杆火器是上回林泰曾他们返航时送她的,她一直随身带着,以防万一。

铁皮车厢前窗探出一个年轻人的脑袋,二十来岁的男子朝两人笑呵呵地喊道:“军爷,是要进城吗?”

话音刚落,才注意到少女手里的枪,吓得赶紧把脑袋缩了回去。

“可使不得!使不得啊!这可是公家的车,要是打坏了我可赔不起!”

林泰曾听他说这是汽车,便忍不住多打量了几眼。

这种东西在他出发前还未投入生产,更别提普及了,因此他本人从未见过。

不过,朝中的汽车厂他是知道的,听司机这么说,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汽车无疑了。

“这东西和火车一样烧煤吗?”

他坐过火车,那玩意儿烧煤跑得飞快,时速能达到四十多公里,几乎不比军舰慢多少。

“不,这东西烧油!”

“烧油?”

林泰曾饶有兴趣地追问。

汉军的舰船多数还是烧煤的,比如他指挥的镇远舰,就是烧煤的战舰。

当然,也有烧油的舰只,汉军最大的战舰炎龙号就是用油作燃料,每次出航都要携带六千多吨重油,堪称用油大户!

“没错,汽车烧的是轻柴油和汽油,军爷,你们上不上车?我们快发车了,再不上就要走了!”

司机对少女手中的武器有些忌惮。

他一开始是因为看到林泰曾穿着海军军官的制服,才特意靠过来,想拉他们一把,没想到对方直接亮出了武器。

这让他有些紧张,也不敢久留,如果他们不上车,他就得赶紧走人。

林泰曾看了看身边的少女,问:“你想坐这车吗?”

少女睁大了眼睛,好奇地盯着车子看了一会儿,然后轻声回答:

“听林大哥安排。”

“那我们就上车吧!”

两人上车后才发现,车厢里一排排座椅,大概有三十个座位,有的已经有人坐了。

他们找了个空位坐下,打听了一下,这车是开往粤城汽车站的。

只是这汽车站在哪儿,林泰曾却并不清楚。

他才离国一年,没想到国内的变化竟如此之大,大到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三皇同盟?”

当顾维钧从欧洲归来,向林文汇报说普鲁士方面提出组建三皇同盟的建议时,林文心中一震。

历史上欧洲确实有过一个三皇同盟,成员是德皇、奥皇和沙皇。

如今普鲁士竟看中了天朝,想拉天朝一起组成这个三皇同盟,实在出乎他的意料。

“是的,普鲁士人确实是这么说的。”

顾维钧语气平静地答道。

“呵呵,我又不是皇帝,搞什么三皇同盟,这不是打趣我吗?”

林文自嘲一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听到这句话,一旁的洪仁玕与李秀成交换了一个眼神,洪仁玕上前一步,郑重开口:

“请殿下登基为帝!”

“殿下当初以天下未定为由,推辞称帝。

但如今内乱已平,无论是湘军、淮军还是清廷皆被我军扫清,连英法俄等西方列强也被我军将士击退。

殿下当初所言的条件,如今都已满足。

臣请殿下加十二旒冠冕,正式称帝!”

两人话音刚落,在场众人纷纷应声跪拜:“臣等恭请陛下加冕登基!”

对满朝文武而言,主公称帝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若汉王登基为帝,这些臣子自然也能加官进爵、封侯拜将。

这样皆大欢喜的事,谁会不乐意呢?所以他们劝进之心,比林文本人还要急切得多。

对于是否称帝这件事,林文本人其实并不在意。

无论是被称为汉王还是汉帝,他作为天朝实际统治者的地位并不会因此发生任何改变。

对他来说,这不过是换个称呼罢了。

但在天朝内部,“国王”与“皇帝”这两个词的意义差距却是天差地别。

自天朝始皇帝以来,历代统治者皆称帝,天朝也确实拥有被称为“帝国”的实力基础。

这一点与欧洲那些面积狭小、人口有限的王国截然不同。

在欧洲,最早拥有称帝资格的只有罗马帝国的皇帝。

罗马帝国灭亡后,神圣罗马帝国接受了教皇的加冕,成为欧洲唯一合法称帝的国家。

此后,即使神罗演变为哈布斯堡王朝,其他如高卢、普鲁士、日不落与毛熊等国,都没有真正具备称帝的地位。

高卢的拿破仑时代,凭借战无不胜的军力,他自行加冕,将高卢变为帝国。

而北方的毛熊虽无此实力,却在称号上动了脑筋,称其国王为“沙皇”,虽然不是正统皇帝,但至少在名义上也沾了帝号的边。

后来的普鲁士则因击败高卢的辉煌战绩,在高卢皇宫加冕为帝,自此欧洲出现了四位皇帝——德皇、奥皇、沙皇与法皇。

不过在铁塔城公社运动之后,高卢转为共和国,法皇之位不复存在,欧洲仍保留三位皇帝。

其余如板鸭、葡萄国、意呆利,甚至日不落,都只能称王,而无资格称帝。

为了满足称帝的虚荣心,日不落人另辟蹊径,在其殖民地天竺自封为帝,将女王头衔加上“皇帝”二字,成为日不落女王、天竺皇帝。

总的来说,在欧洲,唯一拥有真正称帝资格的,仍是哈布斯堡王朝。

其他国家即便称帝,其皇帝的权威与正统性也不足。

然而在远东地区,情况却完全不同!

天朝疆域广阔,面积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是超过四亿,自古以来就是远东无可争议的霸主。

在这一地区,没有任何国家能在综合实力上与天朝抗衡,因此周边诸国纷纷选择向天朝朝贡,成为藩属国,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天朝的统治者不仅理所当然拥有称帝的权利,而且也必须称帝。

否则,一个宗主国的君主自称“国王”,而藩属国的统治者也称“国王”,这在名义上岂不成了平起平坐?

那样一来,秩序必然混乱。

因此,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让各藩属国自降一级,改为公国;要么让天朝的君主晋升为帝。

显然,后者更符合实际,也更容易实现。

摆在林文面前的路只有一条:登基称帝!

想到这里,林文心中已然有了决定。

不过,礼节上的程序还是要走一遭的。

直接接受群臣的请求,似乎显得太过急切,不合礼制。

于是,他委婉地拒绝了大臣们的提议,并将此事延后处理。

众臣听闻汉王拒绝,非但没有灰心,反而眼中一亮——这事有希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