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厄仙舟穿云破雾,将青云宗连绵的山脉远远抛在身后。赵铁柱对仙舟的改造效果显着,不仅速度比之前快了三成,船身铭刻的隐匿阵法全力运转下,更是将气息与行迹收敛到极致,在高空云层中穿梭,如同鬼魅,极难被察觉。
陆凡盘坐于舟首,神识如同无形的水波,以仙舟为中心,向着四周缓缓扩散开来,警戒着可能出现的危险。他并未全力催动,而是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范围,既能提前预警,又不至于过度消耗神魂之力。
石乐志抱着他的剑,坐在陆凡身后不远处,闭目调息。他周身气息沉凝,那内敛的煞气与自身灵力初步融合后,使得他即便静坐,也散发着一股令人心悸的锋锐。四名筑基队员则分散在仙舟两侧及尾部,各自负责一个方向的警戒,神情专注,显然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好手。
唯有赵铁柱闲不住,在不算宽敞的船舱内,对着一个半成品的阵盘敲敲打打,嘴里不时嘟囔着:“这里再加个聚灵回路……嗯,感应范围还能再扩大五里……”
仙舟一路向北,下方的地貌逐渐从郁郁葱葱的山林,变为起伏的丘陵,再过渡到广袤而荒凉的平原。气温也开始明显下降,呼啸的北风卷着寒意,即使有仙舟护罩隔绝,也能感受到那股凛冽。
如此飞行了约莫七八日,已深入北地边缘。下方已罕见人烟,多是白茫茫的冻土和裸露的黑色岩石,偶尔能看到一些耐寒的灌木丛和体型硕大的冰原狼在雪地上逡巡。
“降低高度,放缓速度。”陆凡忽然开口,打破了连日的沉寂。他察觉到前方数百里外,天地灵气的流动有些异常,带着一丝紊乱和暴虐的气息。
操控仙舟的队员立刻依言而行。仙舟缓缓下降,贴着云层下方飞行,速度也减慢了近半。
又前行了约一个时辰,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被浓厚灰白色云雾笼罩的区域出现在前方。那云雾并非水汽,而是由极其浓郁的冰属性灵力和凛冽寒风混合形成的“冰煞罡风带”。罡风如刀,不仅能撕裂肉身,更能冻结神魂,是通往北地深处的一道天然险阻。云雾之中,隐约可见巨大的冰晶如同岛屿般悬浮,相互碰撞,发出轰隆巨响。
“师兄,要直接穿过去吗?”赵铁柱凑过来,看着前方那令人心悸的罡风带,搓了搓手,“咱这仙舟扛得住不?要不我再给它加两层‘厚土壁’符阵?”
“不急。”陆凡目光扫视着罡风带的外围,“这种险地,往往是劫修最喜欢埋伏的区域。先绕行一段,观察情况。”
仙舟沿着罡风带的边缘,开始低速巡航。陆凡的神识如同最精细的梳子,一遍遍梳理着前方和侧方的空域与地面。
果然,在绕行了小半日后,在一处由几座巨大冰岩形成的、背风的凹陷地带,陆凡察觉到了异常。那里有极其微弱的灵力波动,并非罡风自带,而是人为布置的隐匿阵法所散发,与周围环境几乎融为一体,若非他神识特殊,极难发现。
“左前方,那几块冰岩后面,有埋伏。”陆凡淡淡说道,语气平静,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众人精神一振,石乐志倏然睁开双眼,眸中寒光乍现。四名筑基队员也立刻提高了警惕,手中悄然扣上了符箓或是法器。
“多少人?什么修为?”赵铁柱压低声音问道,眼神里非但没有害怕,反而有些兴奋,似乎巴不得试试他新搞出来的玩意儿。
“阵法遮掩,看不真切。”陆凡摇头,“气息混杂,约摸有十人左右,修为最高者……筑基后期,不止一个。看来是专门吃这碗饭的,手法老练。”
他没有选择直接强闯,或者绕得更远。对方既然在此设伏,必然对周边环境极为熟悉,绕行未必能完全避开,反而可能落入其他陷阱。而且,他也想看看,这些人的成色如何,正好给石乐志和队员们练练手。
“乐志。”陆凡唤道。
“弟子在!”石乐志起身,抱拳。
“带你的人,前出三里,做出探查前方路径的姿态,注意保持防御阵型。若对方出手,不必留手,速战速决。”陆凡吩咐道,“老赵,仙舟隐匿状态不变,缓缓跟上,随时准备接应,听我号令,可以动用你的那些‘小惊喜’。”
“明白!”石乐志眼中战意升腾,立刻点了两名擅长近战与防御的筑基队员,三人驾驭剑光,脱离仙舟,呈一个松散的三角阵型,小心翼翼地向那冰岩凹陷地带飞去。
赵铁柱则嘿嘿一笑,摩拳擦掌地跑到船舷边,从储物袋里掏出几个黑乎乎、拳头大小的金属球,上面布满了细密的孔洞,也不知有何用处。
石乐志三人飞行速度不快,神识外放,一副谨慎探索的模样,逐渐接近那片区域。
就在他们距离冰岩不足一里之时,异变陡生!
“嗡——!”
那原本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隐匿阵法光华大放,瞬间撤去,露出后面十道身影!为首的是两名身着白色皮袄、面容凶悍的壮汉,气息赫然都是筑基后期!其余八人,也皆是筑基初期到中期的修为,手持各种冰系、风系的法器,眼神贪婪而残忍地盯着石乐志三人,如同看着落入陷阱的猎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