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的顺义县城南巷,周小五的 “张记连锁包子铺(顺义分店)” 前围了不少人,却没人进店 —— 几个百姓站在铺子门口,手里捏着铜板,对着门楣上的价目牌议论纷纷,脸上满是不满。
“上周来买还是两文一个,怎么这周就三文了?” 穿蓝布衫的老农指着价目牌,语气带着疑惑,“不是说连锁包子铺统一价吗?咋还能随便涨?”
周小五站在柜台后,手里攥着软布,脸上满是无奈:“大叔,不是俺想涨,是面粉涨价了 —— 之前八文一斤,这礼拜涨到十文,不涨价俺就赔本了!”
“面粉涨你就涨?那要是猪肉涨了,你还不得卖五文一个?” 另一个妇人叉着腰,“俺就是冲‘统一价’来的,你这一涨,跟普通包子铺有啥区别?”
人群越聚越多,有人说 “以后不来了”,有人说 “要去特区告你”,周小五急得满头大汗,却不知道怎么解释 —— 他是上个月培训班的学员,在顺义开分店后生意一直不错,可这礼拜本地粮商突然涨了面粉价,他算了算,按两文一个卖,每天要亏五十文,实在撑不住才涨了价。
没一会儿,人群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大家别吵,有事慢慢说。”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林风穿着青布长衫,带着小李子挤了进来 —— 他本是来顺义巡查学员分店,没想到刚到就撞见这一幕。林风走到价目牌前,指着 “三文一个” 的字样,对周小五说:“小五,开班时朕怎么跟你说的?连锁店铺要统一价,不能随便涨,你忘了?”
周小五赶紧躬身:“陛下,俺没忘!可面粉涨了两文一斤,俺要是还卖两文一个,真的赔本啊!” 他从柜台下拿出账本,翻开给林风看,“您看,每天用十斤面粉,多花二十文;猪肉也涨了一文,又多花十文,俺实在没办法……”
林风接过账本,仔细看了看 —— 上面记得清清楚楚,面粉、猪肉的采购价每天都有记录,最近确实涨了不少。他抬头对百姓说:“大家放心,涨价的事朕会处理,今天的包子,还是按两文一个卖,之前多花的钱,让周掌柜的退给大家。”
百姓们这才消了气,有人说 “还是陛下公道”,有人开始排队买包子。林风拉着周小五走到铺子后巷,问:“你这面粉是从哪买的?有没有问过其他粮商?”
“就是本地的王粮商,俺问过其他粮商,都跟他一个价,说是‘进货价涨了’。” 周小五叹了口气,“俺也想找便宜的,可没渠道啊!”
林风心里琢磨 —— 本地粮商集体涨价,说不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比如王嵩的人,故意抬高原料价,逼连锁店铺涨价,破坏口碑。他拍了拍周小五的肩膀:“你别担心,朕给你找个便宜的面粉供应商 —— 通州特区的赵掌柜,他是京城最大的粮商,手里有江南的粮源,面粉只要七文一斤,比你现在买的还便宜,朕让他给你送货。”
“七文一斤?” 周小五眼睛一下子亮了,“陛下,真的?那俺按两文一个卖,还能赚不少!”
“当然是真的!” 林风笑着说,“朕已经让人去传信了,明天赵掌柜的粮船就到顺义,以后你的面粉都从他那买,保证不涨价,还能送货上门。”
周小五激动得差点跪下:“谢陛下!俺以后再也不随便涨价了,一定按统一价卖!”
解决完顺义的事,林风当天就返回特区,立刻召集所有连锁包子铺和裁缝铺的老板开会议。管理处的院子里挤满了人,有京城的张掌柜,有通州的分店老板,还有从邻县赶来的学员,大家都听说了顺义涨价的事,心里满是忐忑。
“今天找大家来,是为了‘统一价’的事。” 林风站在台阶上,手里拿着一份《连锁店铺价格规范》,“之前只说统一价,没说清楚怎么应对成本上涨,是朕考虑不周。现在朕定了两条规矩:第一,所有连锁包子铺,猪肉大葱包统一卖两文一个,豆沙包、韭菜鸡蛋包统一卖一文半,以后不管原料涨不涨,都不能随便变;第二,要是原料涨价,大家别自己扛,直接报给管理处,朕会让特区的粮商、布商统一供货,保证原料价不涨,还比你们自己买便宜。”
他话音刚落,下面就有人小声嘀咕:“陛下,要是原料涨得厉害,统一供货也便宜不了咋办?”
林风笑着拿出赵掌柜送来的 “原料供应清单”:“大家看,赵掌柜的面粉七文一斤,比本地便宜三成;布商陈掌柜的粗布十五文一匹,比你们自己买便宜两成 —— 就算以后原料涨,咱们统一采购,量大从优,也能压低价。朕还算了算,按这个成本,包子卖两文一个,每天卖一千个,能赚两百文,比你们涨价赚得还多,因为人会更多!”
老板们赶紧凑过来看清单,有人拿起算盘算了算,脸上渐渐露出笑容。通州分店的老板说:“陛下说得对!统一采购确实便宜,俺之前自己买面粉九文一斤,现在七文,每天能省二十文,不用涨价也能赚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