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的京城北巷还飘着薄雾,张记包子铺的门却已经开了 —— 张掌柜的蹲在灶台前,手里攥着半袋面粉,眼神却有些发愣。昨天从皇宫回来后,他一夜没睡,一会儿琢磨 “连锁” 到底是啥,一会儿又担心 “收加盟费会不会惹麻烦”,连凌晨和面时都差点放多了水。
“掌柜的,今天咋没精神啊?” 帮工的老陈揉着面团,笑着说,“昨天不是说有大好事吗?咋还愁眉苦脸的?”
张掌柜的叹了口气,把面粉袋放在案板上:“好事是好事,可心里总不踏实。那位…… 那位‘大商户’说要搞连锁,让我当总店,还收加盟费,可我怕啊 —— 万一分店做砸了,坏了我张记的名声咋办?要是收了加盟费,官府又说我‘投机倒把’,那可就完了!”
话音刚落,巷口就传来熟悉的声音:“张掌柜的,早啊!朕来跟你商量连锁包子铺的事!”
张掌柜的抬头一看,只见林风穿着昨天的青布长衫,带着小李子走了过来,手里还提着一个木盒,里面装着刚从御膳房拿的酵母 —— 他知道张掌柜的顾虑,特意一早过来打消他的念头。
“陛…… 陛下!您怎么来了?” 张掌柜的赶紧起身,手忙脚乱地想找凳子,却差点碰倒面盆。
林风笑着扶住面盆:“朕来给你送‘定心丸’。昨天看你回去时还在担心,知道你怕加盟费惹麻烦,也怕分店砸了你的名声 —— 朕跟你说,加盟费不用收了,所有分店的培训、原料采买,都由户部出钱,你只要把调馅的手艺教给师傅,保证每个分店的包子跟你家的一样味就行!”
“免…… 免加盟费?” 张掌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手里的面粉袋 “啪” 地掉在案板上,“陛下,您没开玩笑吧?不用我出钱,还帮我培训师傅、采买原料?”
“当然没开玩笑!” 林风打开木盒,拿出酵母,“你看,这是御膳房用的酵母,发面快还松软,朕让户部多给你送些,以后分店的酵母都从你这拿,保证发面的口感一样。另外,朕让管理处的人帮你选分店地址,优先选在特区和京城人多的地方,保证你张记的名声只涨不跌!”
张掌柜的嘴唇都在抖,半天说不出话来 —— 他开了三十年包子铺,从没见过这么好的事,不用自己担风险,还能把名声传出去,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陛下,您放心!” 他突然 “扑通” 一声跪下,对着林风磕了个头,“草民一定好好教师傅,把调馅的手艺都传下去,保证每个分店的包子都跟我家的一个味!”
“快起来!” 林风赶紧扶起他,“咱们现在就开始准备 —— 首先,你得把调馅的配方写下来,比如一斤猪肉放多少姜末、多少盐、多少葱,都得写清楚,不能凭手感;其次,每个包子的馅料要称重,比如每个包子放一两馅,用小秤称好,保证每个包子的馅量都一样,不会有的多有的少。”
“写配方?称重?” 张掌柜的愣了,挠了挠头,“陛下,这不用这么麻烦吧?我调馅都是凭手感,放多少盐、多少葱,闭着眼睛都不会错;包子馅也不用称重,捏在手里就知道多少,这么多年都没出过错!”
“以前是没出过错,但分店的师傅没你的手感啊!” 林风拿起桌上的小秤,递给张掌柜的,“你想啊,要是分店师傅放多了盐,包子就咸了;放少了馅,客人就会说‘张记的包子不如以前了’,这不是坏了你的名声吗?只有写清楚配方、称准馅料,才能保证所有分店的包子都一样味,百姓才会一直认你张记的招牌!”
小李子也在旁边帮腔:“张掌柜的,陛下说得对!上次我在东城吃的包子,就是因为师傅凭手感放多了糖,甜得发腻,再也没人去买了 —— 你可不能犯这错!”
张掌柜的琢磨了半天,终于点头:“陛下说得有道理!我这就写配方,以后每个包子的馅都称重!只是…… 我不认多少字,配方可能写得歪歪扭扭的,您别笑话我。”
“不笑话!” 林风笑着说,“你说,朕让小李子帮你写,写完后你再对着调一次馅,确认没错就行。”
接下来的一上午,张记包子铺里就热闹起来 —— 小李子拿着纸笔,坐在灶台边,张掌柜的一边调馅一边说:“一斤猪肉,放三钱姜末、二钱盐、五钱葱,还要加一钱香油、半钱料酒,这样去腥又香;发面的话,一斤面粉放一钱酵母,温水和面,醒半个时辰……”
小李子听得仔细,把每个步骤、每种原料的用量都写下来,还画了个简单的小秤,标注 “每个包子馅一两”。张掌柜的对着配方调了一次馅,蒸出来的包子跟平时的味道一模一样,他这才放下心来:“陛下,按这配方做,味道真的一样!”
“这就对了!” 林风点头,“现在咱们选第一个分店的地址 —— 朕觉得特区最合适,那里商户多、百姓也多,而且管理处的人能帮着照看,不会有人闹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