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的夕阳把宫道染成暖金色,御膳房偏厅的窗纸上却映着密密麻麻的人影 —— 月底的绩效月度总结会,比想象中热闹三倍。从扫地太监到御厨,从端茶宫女到禁军杂役,两百多人捧着磨得发亮的红花册,坐在临时搭起的木凳上,连过道里都挤满了人,小顺子更是把红花册抱在怀里,紧张得手心冒汗。
“都安静些!陛下快到了!” 小李子站在台阶上,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 “月度绩效总册”,封面上用金线绣着 “大炎宫廷绩效记录”,是林风特意让人装订的。他刚说完,人群瞬间安静下来,连掉根针都能听见,只有角落里的小德子还在偷偷翻红花册 —— 他是王嵩的贴身太监,之前总仗着 “太傅亲信” 的身份偷懒,月度红花才 3 朵,却还是忍不住想看看 “绩效之星” 到底能得什么奖励。
林风走进偏厅时,手里提着一个红漆木盒,里面是准备好的 “绩效之星” 奖励 —— 三枚一两重的黄金小元宝,元宝正面刻着 “勤” 字,背面是一朵小小的红花,既显贵重,又呼应绩效制的 “小红花” 理念。他刚坐下,就见春桃偷偷从布包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半个月来的 “协作次数”,小禄子则攥着衣角,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木盒,显然都对 “绩效之星” 志在必得。
“本月是绩效制全宫廷推广后的第一个月,” 林风翻开总册,声音清亮,“经过监督岗核查、大家互评,本月共产生三位‘绩效之星’,分别是端茶宫女春桃、传膳太监小禄子、御厨李师傅。”
话音刚落,人群里爆发出一阵低呼 —— 春桃激动得捂住嘴,眼泪差点掉下来;小禄子猛地站起来,又赶紧坐下,脸涨得通红;李师傅则摸了摸胡子,笑得合不拢嘴。只有小德子撇了撇嘴,心里却莫名有点羡慕 —— 那黄金小元宝,抵得上他三个月的月钱了。
“先请春桃说说,你这月攒了 18 朵小红花,是怎么做到的?” 林风把第一枚金元宝递给春桃,笑着说。
春桃接过元宝,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 “勤” 字,深吸一口气:“回陛下,奴婢没别的诀窍,就是‘多观察、早准备’。贤妃娘娘喜欢喝温茶,奴婢就提前把茶水晾到适宜的温度,不用娘娘等;娘娘看书时爱用软垫子,奴婢就把垫子放在书桌旁,娘娘一坐下就能拿到;还有,奴婢每周跟扫地太监协作两次,帮他们捡石缝里的落叶,既能加协作分,又能让庭院更干净 —— 这都是奴婢从陛下的绩效规则里学的,‘用心做事,才能得人心’。”
人群里响起一阵掌声,小顺子赶紧把 “多观察、早准备” 记在红花册空白页,还画了个小茶杯当标记。林风点点头,又把第二枚金元宝递给小禄子:“小禄子,你这月传膳没洒过一次汤,还帮御厨做了防滑垫,说说你的经验。”
小禄子站起来,手都有点抖:“回陛下,奴婢的诀窍是‘提前查、多协作’。每天传膳前,奴婢都会去御膳房问张师傅‘今天有什么热汤、需要怎么保温’,然后提前把棉絮裹在汤碗外,防止洒漏;遇到食盒沉,奴婢就跟其他传膳太监搭伙,一人提一边,既省力又能加协作分;还有,奴婢记得每位大臣的饮食习惯,周尚书爱用小碟盛汤,王大人喜欢配醋,奴婢都提前准备好,不用他们开口要 —— 这都是奴婢从春桃姐那学的,‘用心对待别人,别人也会认可你’。”
李师傅的经验则更实在:“回陛下,老奴这月攒了 16 朵,靠的是‘不浪费、多创新’。老奴把碎面做成油条,把菜根熬成汤,食材利用率到了 95%,得了节约分;还创新了‘水果油条’‘汤底冰粉’,得了创新分;另外,老奴每周教其他御厨一道新菜,加了协作分 —— 老奴觉得,绩效制不是‘一个人赢’,是‘大家一起好’,这样宫里才热闹。”
三人的分享刚结束,人群里就炸开了锅 ——
“原来多观察就能多得分!我以后也注意娘娘的喜好!”
“协作分这么好拿,我明天就帮园丁搬花盆!”
“李师傅的‘不浪费’我得学学,之前扔了不少碎面,太可惜了!”
小德子在角落里听得心痒痒 —— 他想起昨天王嵩让他整理奏折,他敷衍地堆在桌上,结果被王嵩骂了一顿;要是他也像春桃那样 “早准备”,把奏折分类整理好,说不定王嵩能夸他,还能多攒点红花,下次也能评上 “绩效之星”。想到这,他悄悄把红花册里的 “偷懒记录” 划掉,写下 “明日整理奏折、打扫尚书房”。
林风看着热闹的场面,心里满是欣慰 —— 绩效制不仅让大家勤快起来,还让 “用心做事、互相帮助” 的理念扎了根。他刚想宣布总结会结束,就见周尚书的小厮匆匆跑进来,在小李子耳边说了几句,小李子脸色一变,赶紧走到林风身边,小声说:“陛下,王太傅知道小德子想评‘绩效之星’,还开始认真做事,气得在尚书房摔了茶杯,说‘连个太监都被绩效制收买,成何体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