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的太阳把宫道上的青石板晒得发烫,连廊下的石狮子都泛着热气。林风坐在寝殿里,手里的折扇扇得飞快,额头上还是沁出了一层薄汗 —— 自从入夏,气温一天比一天高,早朝时大臣们的朝服都被汗浸湿,连铜炉里的檀香都显得燥热。他盯着窗外蔫蔫的芭蕉叶,突然想起穿越前夏天常吃的冰淇淋:冰凉的奶油裹着水果,一口下去,浑身的热气都能消散,可古代没有冰箱,更没有奶油,这念想刚冒出来就蔫了下去。
“小李子,” 林风把折扇扔在案上,声音带着几分烦躁,“让张师傅来一趟,朕想做点能降温的甜汤。”
没一会儿,张师傅就满头大汗地跑进来,手里还提着个空的铜盆 —— 他刚在御膳房给冰窖送完新采的荷叶,听说陛下要做降温的吃食,赶紧过来。“陛下,您想做啥?是冰镇绿豆汤,还是酸梅汤?老奴这就去准备材料。”
“都不是,” 林风摇摇头,指着桌上的空碗比划,“朕想吃的是‘冰淇淋’,可惜没有冰箱做不了。不过咱们可以用‘冰粉’代替 —— 就是一种透明的、滑溜溜的凉粉,加上冰、红糖和水果,冰凉清甜,比绿豆汤还解暑。”
“冰粉?透明的凉粉?” 张师傅愣了,手里的铜盆差点滑掉,“陛下,老奴只做过绿豆凉粉、荞麦凉粉,都是不透明的,没见过透明的啊。”
“宫里有没有类似‘冰粉籽’的东西?就是能搓出透明黏液的种子?” 林风追问,他记得古代虽没有现成的冰粉粉,但有些地方会用植物种子搓出黏液,静置后变成凉粉。
张师傅想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陛下!老奴想起了!去年西域商人送过一袋‘雪莲子’,泡软了搓一搓,能出透明的黏水,当时没人知道咋用,一直放在储粮柜里,说不定就是您说的‘冰粉籽’!”
“快!去拿来试试!” 林风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燥热都消了大半。
张师傅跑回御膳房,很快捧着一袋褐色的种子回来,还提了一桶从冰窖取来的冰块 —— 宫里的冰窖埋在地下三丈深,冬天存的冰块能用到夏末,刚好派上用场。他按林风的吩咐,先把雪莲子泡在温水里,泡软后放进细纱布袋,在清水里反复揉搓,直到水里泛起一层透明的黏液,然后把水倒进铜盆,盖上纱布静置半个时辰。
“这黏液要放凉了才会变成凉粉,对吧?” 张师傅盯着铜盆,像看稀奇似的。
“对,等它凝固成透明的块状,就是冰粉了。” 林风点点头,让他把铜盆放进装着冰块的木箱里,“再冰一会儿,更凉更解暑。”
趁着冰粉凝固的功夫,两人开始准备配料:张师傅把夏天当季的荔枝剥壳去核,切成小块;又把刚摘的水蜜桃去皮,切成薄片;最后熬了一锅浓稠的红糖浆,放凉后备用。林风还特意让小李子取来一小罐蜂蜜,笑着说:“加勺蜂蜜,甜味更鲜,比单纯放红糖好吃。”
半个时辰后,张师傅小心翼翼地端出铜盆 —— 里面的黏液已经凝固成透明的冰粉,用勺子舀一勺,滑溜溜的像果冻。他把冰粉舀进白瓷碗里,浇上红糖浆,放上荔枝和水蜜桃,最后淋了一勺蜂蜜,再撒上碎冰,一碗 “古代版冰粉” 就成了。
“陛下,您尝尝!” 张师傅把碗递过去,手都有点抖,生怕不合陛下口味。
林风吹了吹,舀起一勺送进嘴里 —— 冰粉滑进喉咙,冰凉中带着红糖的甜和蜂蜜的鲜,荔枝和水蜜桃的果香在嘴里散开,比他想象中还清爽,一点都不比冰淇淋差。“好吃!张师傅,你这手艺越来越绝了!” 他又舀了一勺,笑着说,“比宫里的冰酪还解暑,冰酪太腻,这个清爽,夏天吃正好。”
张师傅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刚想再说什么,就见御膳房的门被推开,春桃端着没洗的碗跑进来,鼻子使劲嗅了嗅:“陛下,张师傅,你们做啥好吃的?闻着好甜啊,是不是新的甜汤?”
没等两人回答,小禄子也跟着跑进来,手里还拿着扫帚:“陛下!老奴老远就听见你们说话,这碗里的是啥?透明的,看着就凉快,能不能给老奴尝一口?”
紧接着,传菜太监、打扫的宫女…… 十几个宫中人挤在门口,都眼巴巴地盯着碗里的冰粉,嘴里说着 “想尝尝”。林风看着热闹的场面,笑着说:“行!今天做的多,每人一碗,不过得按规矩来,排队领,谁也别抢,碎冰有限,先到先得!”
“好!陛下英明!” 众人齐声应下,小禄子还主动站在门口维持秩序,嘴里喊着 “别挤,都有份,春桃你别插队,不然不给你加蜂蜜!”
春桃被说得脸一红,赶紧乖乖排队,领到冰粉后,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瞬间眼睛亮了:“哇!太凉了!比喝井水还舒服,陛下,以后能不能天天做啊?”
“想得美!” 林风笑着敲了敲她的脑袋,“冰窖的冰有限,只能偶尔做,省着点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